编制说明—《翘嘴鲌成鱼池塘养殖技术规程》_第1页
编制说明—《翘嘴鲌成鱼池塘养殖技术规程》_第2页
编制说明—《翘嘴鲌成鱼池塘养殖技术规程》_第3页
编制说明—《翘嘴鲌成鱼池塘养殖技术规程》_第4页
编制说明—《翘嘴鲌成鱼池塘养殖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翘嘴鲌成鱼池塘养殖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江西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赣北综合试验推广站项目、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和江西省渔业种业联合育种公关项目翘嘴鲌联合育种及产业化推广应用课题。2. 起草单位九江市农业科学院、九江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3.主要起草人(以表格形式将内容明确)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曹 烈男高级工程师九江市农业科学院组织编写张 颂女工程师九江市农业科学院标准制定杜时强男助理水产师九江市农业科学院标准制定张小谷男院长/教授九江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技术研发王建民男所长/研究员九江市农业科学院技术研发徐金根男工程师九江市农业科学院标

2、准制定方 磊男工程师九江市农业科学院标准制定聂保江男助理工程师九江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示范徐艳婷女助理工程师九江市农业科学院意见收集江 敏男助理工程师九江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示范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翘嘴鲌营养丰富,肌肉白而细嫩,肉质鲜美,属上等经济鱼类。野生群体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水系的湖泊、水库及河流等大水体中,生长个体大,抗病力强,盛产于中国中部地区的长江干流、支流和附属湖泊,在鄱阳湖流域分布广,是赣东北地区鱼类区系的主要成分。鄱阳湖流域翘嘴鲌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适宜。春夏季捕捞的翘嘴鲌全鱼可入药,其肉性味甘、温,有开胃、健脾、利水、消水肿功效,治疗消瘦浮肿、产后抽筋等症有较好疗效。目

3、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翘嘴鲌的池塘养殖主要以混养和套养为主,江西省拥有翘嘴鲌养殖优越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但养殖技术还需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养殖产量和效益提升空间较大。在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江西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赣北综合试验推广站项目和江西省渔业种业联合育种公关项目翘嘴鲌联合育种及产业化推广应用课题的支持下,九江市农业科学院(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九江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单近年来联合开展了翘嘴鲌项目研究,同时通过系列生产试验,优化了翘嘴鲌成鱼池塘生产技术规程。经检索,暂无翘嘴鲌国家标准,2015年公布实施国家行业标准翘嘴鲌(SC/T 1123)。在养殖技术规范方面,湖南(201

4、3年)和广西(2009年)两省分别公布实施翘嘴鲌养殖技术规范(DB45/T 591)和翘嘴鲌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程(DB43/T 784),2016年江西省实施绿色食品 大水面翘嘴鲌养殖技术规程(DB36/T 876)。目前,国内虽然有部分翘嘴鲌养殖技术规范,但针对成鱼阶段池塘养殖模式的技术规程较少,其它省份的翘嘴鲌地方标准也因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因素影响不适宜直接采用。因此,编制翘嘴鲌成鱼池塘养殖技术规程江西省地方标准意义重大,本标准的制定将对提高我省翘嘴鲌成鱼池塘养殖技术水平、增加池塘商品鱼的产量,推动我省翘嘴鲌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主要起草过程1.立项前的准备工作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

5、系项目、江西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赣北综合试验推广站项目和江西省渔业种业联合育种公关项目翘嘴鲌联合育种及产业化推广应用课题的支持下,针对我省翘嘴鲌成鱼池塘养殖的环境条件、鱼种放养前准备、鱼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管理、日常管理、疾病防控、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集成,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2. 项目编制的主要工作过程(1)成立编写小组由九江市农业科学院(九江市彭泽鲫良种场)水产所牵头,联合九江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成立标准编写小组,曹烈高级工程师为组长。编制前期对翘嘴鲌成鱼池塘养殖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调研,确定标准研制的总体思路和框架,明确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实施方案

6、。(2)编制起草工作2021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广泛调研与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翘嘴鲌成鱼池塘养殖各环节的技术关键点,不断论证分析,严格按照标准编制规范与要求,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几经易稿,于2021年10月下旬完成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3)征求意见工作于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将征求意见稿连同编制说明发送给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南昌大学、南昌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征求意见,经专家严格把关,认真审核,收到修改意见4条(处)。根据专家的意见修改后完成定稿,准予按程序上报审批。四、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标准遵循“针对性、先进性、实用性、

7、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尽可能与国内外领先标准接轨,注重了标准的可操作性,严格按GB/T 1.1-2020的最新版本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编写过程中根据需要引用了饲料卫生标准(GB 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翘嘴鲌(SC/T 1123)、农业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标准(GB/T 18407.4)、淡水养殖池塘设施要求标准(SC/T 6048)、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标准(SC/T 1077)、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SC/T 0004)、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标准(SC/T 9101)、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标准(SC/T 1008)和鱼药使用规范标

8、准(SC/T 0004)等。五、主要条款的说明1、范围本标准根据江西水域环境特点,通过对实际生产经验的总结和试验数据的分析,并吸收融合我国翘嘴鲌成鱼养殖最新科研成果,规定了翘嘴鲌成鱼池塘养殖的养殖条件、放养前准备、鱼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管理、病害防治、出塘和档案记录等技术要求,指导性强,适于江西省翘嘴鲌成鱼池塘养殖推广应用。2、术语本标准规定了以下术语:冬片鱼种鱼苗或夏花经培育至当年冬季或次年早春出池的称之为鱼种,有些地方称之为冬片。成鱼由当年鱼种亦可用冬片鱼种养殖成的食用鱼或商品鱼。3、关键技术创新点(1)养殖条件养殖场地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养殖水质应符合GB 11607

9、的要求,养殖水排放应符合SC/T 9101。(2)鱼种放养翘嘴鲌鱼种应来源于具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场,宜选用良种。翘嘴鲌种质应符合SC/T 1123的规定。宜在当年11月至次年2月中旬投放,放养密度为1000尾/667m21500尾/667m2,规格50g70g/尾为宜,搭配放养规格在100g150g鲢鱼30尾/667m2和规格150g200g鳙鱼50尾/667m2。(3)饲养管理投喂翘嘴鲌专用膨化饲料,粗蛋白含量为40%42%,适宜的粒径饲料,配合饲料应符合GB13078和SC/T 1077要求。坚持“四定”投喂原则,根据水温变化即使调整投喂次数。(4)水质管理做好水位控制和水质调控,鱼种

10、入池时,水位在1.2m1.5m,夏季水位2m2.5m,定期注换新水,冬季水位2m左右。池塘水质应保持肥、活、爽,养殖水质应达到GB 11607的水质要求。(5)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每日早晚巡塘,定期检查,严格按照渔用药物使用准则SC/T 1132要求执行。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该标准以大量的基础研究数据和夯实的生产实践为依据,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编制规范要求,内容全面,数据可靠。在草案征求意见阶段时,经省内至相关专家审核后,未收到重大分歧意见,只作小幅度修改,因此也就不存在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七、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1采用标准化示范方式,有效开展本标准的宣贯工作,培育示范户,以示范带动推广。2.加强标准的宣传培训,以指导实际为目的,对本省翘嘴鲌养殖企业(合作社)或从业农户、基层的科技人员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工作。3.标准实施后,建议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组织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和渔业部门进行交流培训,使其熟悉并指导工作。八、其他应说明的事项本标准是首次制定,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工作组对我省翘嘴鲌养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