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翘嘴鲌繁育技术规程》_第1页
编制说明—《翘嘴鲌繁育技术规程》_第2页
编制说明—《翘嘴鲌繁育技术规程》_第3页
编制说明—《翘嘴鲌繁育技术规程》_第4页
编制说明—《翘嘴鲌繁育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翘嘴鲌繁育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江西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赣北综合试验推广站项目和江西省渔业种业联合育种公关项目翘嘴鲌联合育种及产业化推广应用课题。2. 起草单位九江市农业科学院、九江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3.主要起草人(以表格形式将内容明确)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曹 烈男高级工程师九江市农业科学院组织编写徐金根男工程师九江市农业科学院标准制定张 颂女工程师九江市农业科学院标准制定张小谷男院长/教授九江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技术研发杜时强男助理水产师九江市农业科学院标准制定王建民男所长/研究员九江市农业科学院技术研发方

2、 磊男工程师九江市农业科学院标准制定徐艳婷女助理工程师九江市农业科学院搜集资料江 敏男助理工程师九江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示范聂保江男助理工程师九江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示范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翘嘴鲌营养丰富,肌肉白而细嫩,肉质鲜美,属上等经济鱼类。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经济鱼类,翘嘴鲌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逆性强和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是江西省推广率较高、影响力较大的优良养殖品种。目前,养殖过程中翘嘴鲌苗种来源混杂,种质退化,苗种优质苗种的供应已成为翘嘴鲌规模化养殖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提高亲本繁养、苗种培育技术和规范繁育操作规程是解决翘嘴鲌养殖瓶颈问题的关键。在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江西省大

3、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赣北综合试验推广站项目和江西省渔业种业联合育种公关项目翘嘴鲌联合育种及产业化推广应用课题的支持下,九江市农业科学院(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九江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单近年来联合开展了翘嘴鲌项目研究,翘嘴鲌亲本采集于德安县翘嘴鲌省级良种繁殖场,通过亲本强化培育,苗种繁育和养殖试验,子代生长速度明显提高,系统总结了翘嘴鲌繁殖与育苗各环节的技术关键点,优化了翘嘴鲌繁育技术规程。经检索,暂无翘嘴鲌国家标准,2015年公布实施国家行业标准翘嘴鲌(SC/T 1123)。在人工繁育技术规范方面,黑龙江(2015年)和广西(2010年)两省分别公布实施兴凯湖翘嘴鲌人工繁殖技术规程(DB2

4、3/T 1593)和翘嘴鲌人工繁殖技术规范(DB45/T 660)。目前,江西省暂无与翘嘴鲌繁育相关的技术规程,其它省份的翘嘴鲌地方标准也因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因素影响不适宜直接采用。因此,编制翘嘴鲌繁育技术规程江西省地方标准意义重大,本标准的制定是提高我省翘嘴鲌繁育技术,为翘嘴鲌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需要,同时,该地标也是适应新形势,发展渔业种业(特别翘嘴鲌种业),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促进现代渔业建设的需要。三、主要起草过程1.立项前的准备工作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江西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赣北综合试验推广站项目和江西省渔业种业联合育种公关项目翘嘴鲌联合育种及产业化推广应用课题

5、的支持下,针对我省翘嘴鲌繁殖与育苗的养殖条件、亲鱼放养前准备、亲鱼来源、亲鱼繁育、饲养管理、水质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集成,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2. 项目编制的主要工作过程(1)成立编写小组由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水产所(九江市彭泽鲫良种场)牵头,联合九江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成立标准编写小组,曹烈高级工程师为组长。编制前期对翘嘴鲌繁育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调研,确定标准研制的总体思路和框架,明确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实施方案。(2)编制起草工作2021年6月至2021年10月,在广泛调研与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翘嘴鲌繁育各环节的技术关键点,不断论证分析,严格按照

6、标准编制规范与要求,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几经易稿,于2021年10月下旬完成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3)征求意见工作于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将征求意见稿连同编制说明发送给南昌大学、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南昌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征求意见,经专家严格把关,认真审核,收到修改意见3条(处)。根据专家的意见修改后完成定稿,准予按程序上报审批。四、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标准遵循“针对性、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尽可能与国内外领先标准接轨,注重了标准的可操作性,严格按GB/T 1.1-2020的最新版本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编写过程中

7、根据需要引用了饲料卫生标准(GB 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翘嘴鲌(SC/T 1123)、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SC/T 0004)等。五、主要条款的说明1、范围本标准根据江西水域环境特点,通过对实际生产经验的总结和试验数据的分析,并吸收融合我国翘嘴鲌繁育最新科研成果,规定了翘嘴鲌繁育的环境条件、亲鱼选择、亲鱼培育、人工催产以及产卵与孵化等技术要求,指导性强,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翘嘴鲌的繁殖推广应用。2、术语本标准规定了以下术语:仔鱼:受精卵孵化后,刚从卵黄囊中脱膜出来,白色透明,卵黄未消失,外观呈细棒状,全长约56mm。鱼苗:受精卵发育出膜后卵黄囊消失、鳔充气、能平游

8、和主动摄食阶段的仔鱼。3、关键技术创新点(1)环境条件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环境安全应符合SC/T 0004 的要求。水质应符合GB 11607渔业水质标准。培育池面积以1334m2200m2为宜,淤泥厚度控制在20cm以内,养殖水排放应符合SC/T 9101,产卵池为5m×6m方形或直径为6m的圆形水泥池,池深1.2m,孵化选用环道、孵化桶进行孵化。条件不足,孵化池可以选用3m×1.5m×0.8m的椭圆形水泥池,池内设有冲水口。产卵孵化池需配备微孔增氧设施和2台以上鼓风机。培育池塘具配备增氧机。(2)亲鱼选择亲鱼应来源于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或良种场。亲鱼应符

9、合SC/T 1123种质标准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色鲜亮,体型丰满。亲鱼选择3龄以上,雌性体重1.5kg以上,雄性体重1kg以上。(3)亲鱼培育每年催产前一年冬季放养,雌雄比例为1:1.3,放养密度为250kg/667m2。强化培育阶段,以投喂翘嘴鲌专用膨化饲料为主、饵料鱼为辅,饲料动物蛋白质含量42%,饵料鱼为适口鲜活的鱼。配合饲料应符合GB 13078要求。根据不同水温来调整日投喂量。催产前30d,为促进性腺发育,每2d辅助投喂一次饵料鱼。(4)催产催产时间以5月底至7月上旬为宜,水温2330。雌雄比例1:1为宜,在产卵池中铺上棕把或者杉树枝把做产卵巢,催产药物选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10、HC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2号(LRH-A2),雌鱼每千克用量(HCG)1000IU2000 IU +(LRH-A2)5g10g,雄性剂量减半。采用腹腔注射方法。(5)产卵与孵化产卵池水温控制在2528,产卵受精后,把有粘附受精卵的产卵巢移入到孵化池中,放卵密度为30×104粒/m340×104粒/m3,控制水温在2628,池底使用微孔增氧,同时利用流水进行孵化。经2835h后孵化出仔鱼,仔鱼出膜3d4d后,可以选择投喂蛋黄开口,每10万尾投喂1个蛋黄,用60目网绢过滤后投喂;当鱼苗能完全在水中游动,腰点明显长齐,消化道发育完整,此时可以转移到鱼苗池中培育。六、重大意见分歧

11、的处理依据和结果该标准以大量的基础研究数据和夯实的生产实践为依据,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编制规范要求,内容全面,数据可靠。在草案征求意见阶段时,经相关专家审核后,未收到重大分歧意见,只作小幅度修改,因此也就不存在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依据和结果。七、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1采用标准化示范方式,有效开展本标准的宣贯工作,培育示范户,以示范带动推广。2.加强标准的宣传培训,以指导实际为目的,对本省翘嘴鲌养殖企业(合作社)或从业农户、基层的科技人员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工作。3.标准实施后,建议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组织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和渔业部门进行交流培训,使其熟悉并指导工作。八、其他应说明的事项本标准是首次制定,在标准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