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_第1页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_第2页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_第3页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_第4页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二章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2第一节第一节 环境承载力论环境承载力论一、环境承载力概述一、环境承载力概述 1、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某一时刻,某种环境状态或条件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域值。 当前出现的种种问题都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活动与环境承载力之间出现冲突造成的。环境承载力可做为衡量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活动与环境协调程度的一个依据。32、环境承载力的特点、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1)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结合)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结合客观性:一定环境条件下其大小是客观的。客观性:一定环境条件下其大小是客观的。主观性:其指标及数值将因人类社会行为内

2、容的不主观性:其指标及数值将因人类社会行为内容的不同而不同,而且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特别是同而不同,而且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特别是社会经济行为来改变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控制其变社会经济行为来改变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控制其变化方向。化方向。 (2)区域性和时间性)区域性和时间性地区不同,时间、范围不同,环境承载力也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范围不同,环境承载力也不同。43、环境承载力的衡量指标、环境承载力的衡量指标自然资源供给类指标自然资源供给类指标社会条件支持类指标社会条件支持类指标污染承受能力类指标污染承受能力类指标其内容一般包括其内容一般包括对不同的社会、经济行为应给出不同的指标体系。对不同

3、的社会、经济行为应给出不同的指标体系。5 湄洲湾深水良港为例湄洲湾深水良港为例 1、港口资源指标。岸线长度、可建深水泊位、港口吞吐能力等。、港口资源指标。岸线长度、可建深水泊位、港口吞吐能力等。2、水资源指标。引水投资、可供水量等。、水资源指标。引水投资、可供水量等。3、土地资源指标。可供工业开发使用的土地面积。、土地资源指标。可供工业开发使用的土地面积。4、大气输送扩散能力指标。该指标主要用大气输送扩散能力和、大气输送扩散能力指标。该指标主要用大气输送扩散能力和效应来表示。效应来表示。5、海域污染物扩散自净能力指标。主要用海域污染物扩散自净、海域污染物扩散自净能力指标。主要用海域污染物扩散自

4、净能力和效应来表示。能力和效应来表示。6、污染承受能力指标。在大气污染物中,选、污染承受能力指标。在大气污染物中,选SO2作为指标;在作为指标;在水污染中,主要选取水污染中,主要选取COD、油类、总磷作为指标。、油类、总磷作为指标。6根据环境承载力确定发展方案:根据环境承载力确定发展方案: 1)分别比较各个发展方案的环境载荷量(分别比较各个发展方案的环境载荷量(EBQr)和环境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EBCr),从而可将发展方案分为两类:),从而可将发展方案分为两类: 第一类,第一类,EBQrEBCr,表示这些发展方案对环境的作用超出了环境承载力;,表示这些发展方案对环境的作用超出了环境承载力;

5、 第二类,第二类,EBQr EBC的的修正方案,将其余的修正方案并入第二类。修正方案,将其余的修正方案并入第二类。 3) 属于第二类的发展中选出社会经济效益(属于第二类的发展中选出社会经济效益(SEE)最大的方案即)最大的方案即为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优先方案。为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优先方案。74、对环境承载力的不同观点、对环境承载力的不同观点(1)悲观主义:完全从环境保护主义出发,将一切)悲观主义:完全从环境保护主义出发,将一切坏现象森林破坏、沙漠化、水土流失、能源危机、坏现象森林破坏、沙漠化、水土流失、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均视为承载能力被突破。环境污染等)均视为承载能力被突破。“短

6、板效应短板效应”:认为制约人口进一步增长或生活水平进一步:认为制约人口进一步增长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资源与环境因素构成了环境承载力的短板,将这些因提高的资源与环境因素构成了环境承载力的短板,将这些因素的承载极限视为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忽视了短板的相对性。素的承载极限视为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忽视了短板的相对性。(2)乐观主义:完全从技术发展的立场出发,认为)乐观主义:完全从技术发展的立场出发,认为任何环境问题都可被技术的不断创新所克服,否定任何环境问题都可被技术的不断创新所克服,否定了承载力的存在。了承载力的存在。85、关于环境承载力突破的思考、关于环境承载力突破的思考(1)人类经济直接或间接地使

7、用)人类经济直接或间接地使用40%的初级净光的初级净光合产物,而光合作用并无增加。合产物,而光合作用并无增加。(2)土地退化一旦发生很难恢复(代价昂贵)。)土地退化一旦发生很难恢复(代价昂贵)。(3)能源需求越来越大,核聚变取能还是相当遥)能源需求越来越大,核聚变取能还是相当遥远的事。远的事。91、环境的、环境的“资源观资源观” 环境作为一种资源,它包含了两层涵义:环境作为一种资源,它包含了两层涵义:一是指环境的单个要素一是指环境的单个要素(如土地、水、气候、动植物、如土地、水、气候、动植物、矿产等矿产等)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环境状态环境状态);二是指与环境污染相对应的环境纳

8、污能力,即二是指与环境污染相对应的环境纳污能力,即环境环境自净能力自净能力。 二、从环境质量评价到环境承载力的确定二、从环境质量评价到环境承载力的确定10一定时空条件下环境对人类社会一定时空条件下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支持能力有限经济发展活动的支持能力有限环境要素的供应量和产出速度有限环境要素的供应量和产出速度有限环境要素组合方式的形成速度极其缓慢环境要素组合方式的形成速度极其缓慢环境的自净能力有限环境的自净能力有限应根据环境资源的有限的支持能力来应根据环境资源的有限的支持能力来确定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向和速度确定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向和速度 112、环境质量指标与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

9、指标与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指标仅仅局限于污染物在环境要素中的含环境质量指标仅仅局限于污染物在环境要素中的含量和浓度上,因此,在实践中目前的环境质量概念只量和浓度上,因此,在实践中目前的环境质量概念只能作为污染程度的同义词来解释。能作为污染程度的同义词来解释。环境质量评价是一项估计在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环境质量评价是一项估计在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环境质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判断它环境质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判断它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需求满足的程度,但它无法起到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需求满足的程度,但它无法起到判断经济发展与环境是否协调的作用。判断经济发展与环境是否协调的作用。

10、 12三、环境承载力的实质内涵三、环境承载力的实质内涵1、从哲学层次上看:、从哲学层次上看: 环境承载力是表征环境系统属性的客观量,环环境承载力是表征环境系统属性的客观量,环境系统活力的表现,是环境系统产出能力和自我调境系统活力的表现,是环境系统产出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表现。节能力的表现。2、从技术层次上看:、从技术层次上看: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可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善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可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善环境限制因子,则可提高环境承载力。即客观性并环境限制因子,则可提高环境承载力。即客观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可因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可因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而发生变化。而

11、发生变化。133、资源承载力动态与组合逻辑斯蒂曲线、资源承载力动态与组合逻辑斯蒂曲线生态因子分为两类生态因子分为两类利导因子利导因子限制因子限制因子 人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应有目的地寻找环境限制人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应有目的地寻找环境限制因子并降低其限制强度,以使环境承载力在质和量因子并降低其限制强度,以使环境承载力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向人类预定的目标变化。两个方面向人类预定的目标变化。14(1)指数型增长:在利导因子起主要作用时,系统只有发展)指数型增长:在利导因子起主要作用时,系统只有发展而无平衡机制,是一种不能持久的过程。而无平衡机制,是一种不能持久的过程。(2)逻辑斯蒂型()逻辑斯蒂型(S

12、型)增长:随着生态位的迅速被占用,型)增长:随着生态位的迅速被占用,一些短缺性生态因子逐渐成为限制因子。系统只有平衡而无一些短缺性生态因子逐渐成为限制因子。系统只有平衡而无发展,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发展过程。发展,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发展过程。(3)组合逻辑斯蒂型(新)组合逻辑斯蒂型(新 S型)增长:生态系统通过改变优型)增长:生态系统通过改变优势种,调整内部结构或改善环境条件等措施,旧的限制因子势种,调整内部结构或改善环境条件等措施,旧的限制因子又逐渐让位给新的利导因子和限制因子。系统在交替增长中又逐渐让位给新的利导因子和限制因子。系统在交替增长中不断演替进化,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出现新的平衡。具

13、有持不断演替进化,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出现新的平衡。具有持续的发展能力,又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能自动跟踪其续的发展能力,又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能自动跟踪其不断演变着的生态环境。不断演变着的生态环境。15第二节第二节 环境价值论环境价值论一、环境价值一、环境价值环境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环境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一)环境价值的类型与构成(一)环境价值的类型与构成 1、环境价值的综合分析、环境价值的综合分析这些价值又可以进这些价值又可以进一步归类为:一步归类为:(1)个人偏好价值个人偏好价值(2)市场价格价值市场价格价值 (3)个人善价值个人善价值(4)社会偏好价值社会偏好价值(5)社会善

14、价值社会善价值(6)有机体的价值有机体的价值(7)生态系统价值生态系统价值霍尔姆斯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认为环境资源具有罗尔斯顿认为环境资源具有14种价值:种价值:(1)生命支撑价值生命支撑价值(2)经济价值经济价值(3)消遣价值消遣价值(4)科学价值科学价值(5)审美价值审美价值(6)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7)历史价值历史价值(8)文化象征价值文化象征价值(9)性格塑造价值性格塑造价值(10)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价值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价值(11)稳定性和自发性的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的价值(12)辨证的价值辨证的价值(13)生命价值生命价值(14)宗教价值宗教价值162、环境的总经济价值、环

15、境的总经济价值(TEV)环境的总经济价值环境的总经济价值=工具价值工具价值+内在价值内在价值(1)工具价值:)工具价值:指某物品在使用之时满足某种需要或偏好指某物品在使用之时满足某种需要或偏好的能力,工具价值是的能力,工具价值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UV)。可分为。可分为直接直接使用价值使用价值、非直接使用价值非直接使用价值和和选择价值选择价值。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DUV) :指环境资源直接满足人们生:指环境资源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价值。产和生活需要的价值。非直接使用价值非直接使用价值(IUV) :指从环境所提供的用来支持:指从环境所提供的用来支持目前的生产和生活的各种功能中间接获得

16、的效益。目前的生产和生活的各种功能中间接获得的效益。选择价值选择价值(OV,又称期权价值,又称期权价值) :为了保存或保护某:为了保存或保护某一环境资源以便将来使用而产生的支付意愿。一环境资源以便将来使用而产生的支付意愿。17(2)内在价值:)内在价值:某种物品与生俱来的内在属性,是一种存某种物品与生俱来的内在属性,是一种存在价值,它与人们是否使用它没有关系。内在价在价值,它与人们是否使用它没有关系。内在价值值是非使用价值是非使用价值(NUV)。 TEV= UV+NUV= (DUV+IUV+OV)+NUV潜在的基础功能:即环境的原始特征,具有潜在的基础功能:即环境的原始特征,具有“原始价原始价

17、值值”。它们比我们已知的功能更重要,因为。它们比我们已知的功能更重要,因为它们将环境的各种因子它们将环境的各种因子“胶胶”在一起,而且在一起,而且这种这种“胶水胶水”具有经济价值。因此,环境的具有经济价值。因此,环境的总经济价值应该高于其所有单项功能的价值总经济价值应该高于其所有单项功能的价值之和。之和。18(二)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二)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1、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纯公共物品:一般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消费上不存在纯公共物品:一般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消费上不存在“拥挤效应拥挤效应”,不可能通过特定的技术手

18、段进行排他性使,不可能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排他性使用,否则代价将非常高昂,如国防、国家安全和法律秩序用,否则代价将非常高昂,如国防、国家安全和法律秩序等。等。准公共物品:介于私人和纯公共之间的物品。准公共物品:介于私人和纯公共之间的物品。 192、环境公共物品与环境价值、环境公共物品与环境价值 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它的消费具有明显的排他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它的消费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但是,环境资源大多数不是纯公共物品,而是准公共物性。但是,环境资源大多数不是纯公共物品,而是准公共物品,因为随着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日趋严重,任何对环境资源品,因为随着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日趋严重,任何对环境资

19、源的使用都不可能不影响其他人享受环境资源的质量。环境具的使用都不可能不影响其他人享受环境资源的质量。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环境价值无法通过竞争性的市场加以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环境价值无法通过竞争性的市场加以反映。反映。20 (三)环境外部性(三)环境外部性 1、外部性: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某个微观经济单、外部性: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某个微观经济单位对其他微观经济单位造成的非市场性位对其他微观经济单位造成的非市场性(没有通过市场机制反映出来)的影响。(没有通过市场机制反映出来)的影响。 对受影响者不利的外部影响称为对受影响者不利的外部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性外部不经济性或负或负外部性;外部性;对

20、受影响者有利的外部影响称为对受影响者有利的外部影响称为外部经济性外部经济性或正外或正外部性。部性。212、环境影响外部性对环境价值的影响:环境损失、环境影响外部性对环境价值的影响:环境损失、环境收益都是以环境收益都是以 “外部性外部性”方式存在的,不可方式存在的,不可能通过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表现出来,这就决定能通过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表现出来,这就决定了环境价值无法通过市场得到反映。了环境价值无法通过市场得到反映。任何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个体或单位,并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何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个体或单位,并不承担相应的责任,而把损失转嫁给社会或国家承担。任,而把损失转嫁给社会或国家承担。任何由于环境改善而产

21、生的提高人体健康水平、资产增任何由于环境改善而产生的提高人体健康水平、资产增值和美学景观享受等有益的效果,也没有体现在改善者值和美学景观享受等有益的效果,也没有体现在改善者的收益核算中。的收益核算中。22二、正确的价值观二、正确的价值观1、环境价值的误区、环境价值的误区2、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反应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价值反应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 (1)主体的需要是客观的,社会的(不是某具体)主体的需要是客观的,社会的(不是某具体人或集体的),主休需要受社会发展阶段的局限性。人或集体的),主休需要受社会发展阶段的局限性。 (2)任何客体,只有当它与主体发生联系成为主

22、)任何客体,只有当它与主体发生联系成为主体活动的一部分时才成为价值的对象。体活动的一部分时才成为价值的对象。 价值关系的载体是客体与主体两个方面,离开任何一方,价价值关系的载体是客体与主体两个方面,离开任何一方,价值都无从谈起。而且,同一个客体,与不同的主体发生联系,值都无从谈起。而且,同一个客体,与不同的主体发生联系,成为不同活动的组成部分时,所形成的价值也会不同。成为不同活动的组成部分时,所形成的价值也会不同。 23(3)客体的价值是在自然属性基础上获得的社会属性。)客体的价值是在自然属性基础上获得的社会属性。 客体的价值不是自然生成,只有当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客体的价值不是自然生成,只有

23、当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的社会活动中,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在客观对象中展现以后,客的社会活动中,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在客观对象中展现以后,客体才会显现它的价值。体才会显现它的价值。 客体的价值属性不是类似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意义上的客体的价值属性不是类似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意义上的纯自然属性,也不是由主体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随意赋予客体纯自然属性,也不是由主体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随意赋予客体的,而是在的,而是在客体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客体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后获得的社会属性。动后获得的社会属性。24三、环境价值的体现三、环境价值的体现 1、认识环境价值层次 (1)响

24、应主体(人类社会)需求的价值 (2)符合需求价值 (3)满足需求价值自然劳动 产品+=(向应需求价值)(劳动价值)(满足需求价值)产品+流通=满足需求(符合需求价值)(符合需求价值)(市场价值)252、环境价值定量化、环境价值定量化不同发展阶段人类对环境的需求不同,所以价值不同发展阶段人类对环境的需求不同,所以价值是多维的。是多维的。为了便于和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接轨,可用为了便于和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接轨,可用二维矢量表示。二维矢量表示。 EV=U+V U是实部,环境价值中目前可用货币表示的部分,是实部,环境价值中目前可用货币表示的部分,如某些自然属性。如某些自然属性。V是虚部,不能用货

25、币表示的部分,如环境状态是虚部,不能用货币表示的部分,如环境状态的价值。的价值。26第三节第三节 协同发展论协同发展论一、协同发展论的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中社会、经济、环境三大系统的协同发展问题。为此,要协调好以下3个问题: 1、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与人群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方式的选择。 2、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环境条件、环境状况 3、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在经济系统内部各产业、行业部门中的分布27二、发展行为场与环境状态场二、发展行为场与环境状态场1、行为空间、行为空间“发展行为场发展行为场”的描述的描述A=(X,Y,Z,T)A:发展行为:发展行为X:行为的层次:行

26、为的层次Y:行为的范围:行为的范围Z:行为的性质:行为的性质T:行为的阶段:行为的阶段28发展行为场发展行为场行为的层次行为的层次宏观战略层次:城市性质和经济结构宏观战略层次:城市性质和经济结构中观管理层次: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中观管理层次: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微观技术层次:产品品种、生产工艺微观技术层次:产品品种、生产工艺行为的范围行为的范围大尺度范围:国家级和国际之间的行为大尺度范围:国家级和国际之间的行为中尺度范围:一个流域的开发中尺度范围:一个流域的开发小尺度范围:一个区的开发小尺度范围:一个区的开发行为的性质行为的性质行为阶段行为阶段单一的单一的复杂的复杂的十分复杂的十分复杂的筹划阶段筹划阶

27、段建设阶段建设阶段运行阶段运行阶段及后续处理技术及后续处理技术29环境状态场(环境状态场(E)环境质量(环境质量(Q)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B)经济发展环境质量与环境承载力abca:自然发展b:协同发展c:不协同发展2、状态空间、状态空间“环境状态场环境状态场”的描述的描述30第四节第四节 全球生态系统学说全球生态系统学说31由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组分构由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组分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一个系统。成的统一整体,就是一个系统。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成分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32一

28、、生态系统的特点一、生态系统的特点以生物为主体的由生物与非生物组成的整体以生物为主体的由生物与非生物组成的整体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系统对变动有一定的调控能力系统对变动有一定的调控能力主要观点是:生物与环境不可分割;主要观点是:生物与环境不可分割; 生物与非生物在成分上功能上统一。生物与非生物在成分上功能上统一。33生态因子之间的作用生态因子之间的作用(1)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2)生态因子之间不可替代,只有各因子之间恰当)生态因子之间不可替代,只有各因子之间恰当的配合,才能对生物发

29、挥有益作用。的配合,才能对生物发挥有益作用。(3)在一定限度内,可以通过调节限制因子来有效)在一定限度内,可以通过调节限制因子来有效地管理生态系统,使系统发挥最大的效益。地管理生态系统,使系统发挥最大的效益。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在一定空间和时间条件下,对生态系统产在一定空间和时间条件下,对生态系统产生主要影响的某一生态因子。生主要影响的某一生态因子。34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递三大功能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是一种动态系统是一种动态系统35五大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 生态破坏 资源耗竭 环境污染 人口剧增不和谐

30、的音符二、生态平衡破坏二、生态平衡破坏36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天文灾害天文灾害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气象水文灾害气象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生物灾害天体撞击、太阳辐射异常天体撞击、太阳辐射异常电磁异暴、宇宙射线电磁异暴、宇宙射线火山、地震、岩崩火山、地震、岩崩水灾、旱灾、风暴、冰雹、雪灾、热浪、寒潮水灾、旱灾、风暴、冰雹、雪灾、热浪、寒潮病虫害、森林火灾、物种灭绝病虫害、森林火灾、物种灭绝37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沙漠化、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土壤次生盐碱化森林锐减森林锐减草场退化、土地退化草场退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湖泊的富营养化湖泊的富营养化 生态破坏生态破坏38 资源耗竭矿产

31、资源危机矿产资源危机能源危机能源危机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紧缺土地资源紧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壤资源的退化土壤资源的退化39 环境污染40 人口剧增人口剧增人口剧增的结果的结果使得使得上面所有的问题上面所有的问题都都被大大地被大大地放大了放大了41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生产率造成的主要后果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生产率造成的主要后果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对健康的影响对健康的影响对生产率的影响对生产率的影响水污染和缺水污染和缺水水污染每年造成世界上多万人死亡,数十亿人患病,水缺乏造成贫困家庭卫生条件恶劣,并增加了对健康的危害渔业产量下降;为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农村居民花费了大量时间,市政当

32、局大量投资;蓄水层的破坏造成不可逆的水源紧张;供水不足限制了经济活动空气污染空气污染造成许多急性病和慢性病,过高的城市颗粒物水平是使人提前死亡的原因,儿童慢性咳嗽有一半是由此引起的;万人,主要是农村贫困地区的妇女和儿童,室内空气受到烟尘的污染严重时会限制车辆和工业活动;酸雨对森林和水体的影响固体废物和固体废物和有害废弃物有害废弃物腐烂的垃圾传播疾病,堵塞排水道,有害废弃物的危害通常带有地方性,但通常是严重的污染地下水源土壤退化土壤退化减少了在这种土地上耕种的贫困农民所需的营养;更容易造成干旱在热带地区,农田生产率的降低占GNP的0.5%-1.5%;水库坝内河道运输网以及其他水利设施的泥土淤积生

33、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的丧失失去潜在的新药降低生态系统的兼容性,丧失遗失资源大气变化大气变化靠传播媒介传染的疾病可能发生转变,气候性自然灾害的风险;臭氧的减少造成疾病(每年可能在全世界增加30万名皮肤病患者,以及170万眼病患者海面上升对沿岸设施的破坏;农业生产率的地区性变化,海洋食物链的中断42三、生态系统学说与新地球观三、生态系统学说与新地球观(一)新地球观:地球是不同于任何已知的其它星(一)新地球观:地球是不同于任何已知的其它星体的特殊星球。其特殊性在于体的特殊星球。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靠生命捕它是一个靠生命捕获、转移和储存太阳辐射能;靠生命过程驱动地球获、转移和储存太阳辐射能;靠生

34、命过程驱动地球表层的物质循环;靠生命来调节、控制和保护它自表层的物质循环;靠生命来调节、控制和保护它自己的远离天体物理学、热学和地球化学平衡状态的己的远离天体物理学、热学和地球化学平衡状态的复杂的开放系统。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是这个地球(表层)系统生命是这个地球(表层)系统的中心。的中心。43(二)新、旧地球观的对比(二)新、旧地球观的对比旧地球观旧地球观把地球看作是物理学上的物体把地球看作是物理学上的物体0静止的静止的非历史的非历史的非演化的非演化的有机界与无机界分割的有机界与无机界分割的新地球观新地球观地球上有了生命,才有今天的环境状态,才地球上有了生命,才有今天的环境状态,才能维持现在的远离天文物理学的平衡状态能维持现在的远离天文物理学的平衡状态动态平衡的动态平衡的历史的历史的演化的演化的有机界与无机界统一的有机界与无机界统一的44(三)生态系统学说与新地球观的关系(三)生态系统学说与新地球观的关系 地球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