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2--教学大纲_第1页
药理学2--教学大纲_第2页
药理学2--教学大纲_第3页
药理学2--教学大纲_第4页
药理学2--教学大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药理学教学执行大纲(本科用)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药理教研室2018年5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药理学(Pharmacology)课程号:501098040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64 学分:4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为主要对象的一门医学基础科学。它的首要任务是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基础;其次,也为寻找新药及阐明机体基本生命活动提供线索和手段;此外,还应为发掘与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作出贡献。药理学教学以我国医药卫生工作及医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基础,以反映现代科学先进水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目标。药理学在医学教学中是以

2、生理、生化为基础,为临床实践服务的桥梁科学。药理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阐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及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的基本规律,并在这个基础上,重点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在掌握药理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见后)四、教材 药理学(第8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五、主要参考资料1. 药理学(第3版),颜光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2. 临床药理学(第5版),徐叔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3. Lippintt s illustrated reviews pharmacology,

3、Mary J. Mycek主编,中国协和大学出版社,2002年。六、成绩评定药理学的教学方法是以大班讲课为主,小班讨论为辅,要求同学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讨论,提倡自学,加强过程考核,期终进行考试。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50%。七、说明 本大纲是药理学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教学大纲的内容除要求同学熟悉以外,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下加横线标明,未划线的内容为应该熟悉的基本知识,划有虚线的内容作一般了解。使用本大纲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可结合专业特点及教师经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及安排教学顺序。药理学总论绪言(1学时)药理学(Pharmacology)的性质、任务与研究主要内容:药

4、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和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药物与药理学发展史,新药开发与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4学时)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drug action)与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特异性(specificity)、选择性 (selectivity)。药物治疗效果: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及补充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副反应(side reaction)、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变态反应(allerg

5、ic reaction)、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量效曲线、效能(maximum efficacy)、 效价强度(potency)、 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LD50)。药物安全性评价指标:治疗指数(the- rapeutic index)。 药物作用机制:基本作用机制、受体与药物、受体的概念和特性;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亲和力(affinity)与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PD2 和pA2的意义;激动药、拮抗药与部分激动药;受体类型、第二信使、受体

6、的调节。药物代谢动力学(4.8学时) 药物的跨膜转运:脂溶扩散的规律与意义。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各吸收途径特点;首关消除 (first Pass elimination)及影响吸收因素。分布-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意义、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生物转化-代谢的类型、肝药酶特点、肝药酶的诱导剂和肝药酶抑制剂。排泄-肾排泄的特点、胆汁排泄、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alation)。 时量(效)关系曲线的组成及意义。药代动力学基本概念及参数:一级消除动力学与零级动力学、房室模型、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稳态血药浓度、半衰期的概念及意义、曲线下面积。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

7、用药原则(0.2学时)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药物方面的因素:药物剂型、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配伍禁忌;影响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性别、遗传异常、病理情况、心理因素。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耐受性、习惯性、成瘾性(addiction)、依赖性(dependence)、耐药性。合理用药原则。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1学时)传出神经的递质和受体,传出神经按递质分类。传出神经系统受体功能及其效应。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直接作用于受体、影响递质的生物合成、转化、转运贮存。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胆碱受体激动药(1学时)一M胆碱受体激动药(一)

8、胆碱酯类:乙酰胆碱:乙酰胆碱的M样和N样作用,对心血管系统、胃肠道、泌尿道等的影响。卡巴胆碱、醋甲胆碱、贝胆碱。(二)生物碱类: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直接激动M胆碱受体。对瞳孔、眼压、腺体的影响及用途。毒蕈碱。二N胆碱受体激动药:烟碱的作用及意义。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1.5学时)胆碱酯酶作用的生理生化过程。一抗胆碱酯酶药:作用机制及分类。(一)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的一般特性-对眼睛、胃肠道、骨骼肌等的影响及临床应用。常用药物新斯的明(neostigmine)对心血管、胃肠道、骨骼肌、眼的作用;为季胺盐、口服不被吸收,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吡啶斯的明的

9、作用稍弱而持久。毒扁豆碱对中枢和眼的作用、用途。依酚氯铵、安贝氯铵、加兰他敏、地美溴铵、他克林等的作用。(二)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有机磷酸酯类的化学与分类;毒性作用原理;中毒途径,急性中毒的表现,M样和N样作用,中枢神经症状。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防治:急性中毒的治疗,与阿托品的合用。胆碱酯酶复活药作用原理。对不同有机磷酸酯类作用的差异。不良反应,碘解磷定(PAM)、氯磷定的作用特点。胆碱受体阻断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2学时)一阿托品和阿托品类生物碱阿托品(Atropine)体内过程,对M胆碱受体的竞争性阻断作用。不同部位M受体的敏感性差异,对腺体、眼平滑肌、心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的

10、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急性中毒的解救。禁忌症。山茛菪碱(Anisodamine)及东茛菪碱(Scopolamine):抗M样作用及中枢作用特点、用途。二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合成扩瞳药后马托品及合成解痉药丙胺太林、贝那替秦的作用特点及用途。胆碱受体阻滞药()-N胆碱受体阻断药(0.5学时)一神经节阻断药:美卡拉明、樟磺咪芬降压。二骨骼肌松弛药:除极化型和非除极化型作用方式的不同,肌松弛的顺序,作用特点、用途、过量的表现及救治措施。琥珀胆碱和筒箭毒碱的作用特点与应用。其他非除极化型松弛药-阿曲库铵、多库铵等。肾上腺素药受体激动药(2学时)肾上腺素药受体激动药的基本结构与分类。一去甲肾上腺素(Nor

11、adrenaline):体内过程,主要兴奋受体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加强心收缩力,收缩血管,血压上升,反射性减慢心率。用途,不良反应及防治、禁忌症。二肾上腺素(Adreneline):体内过程,兴奋、受体,对心脏、血管、支气管平滑肌及糖代谢的影响。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症。三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eline):体内过程,兴奋受体。对心脏、血管、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四多巴胺(Dopamine):对、,多巴胺受体的兴奋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对心率的影响少,增加肾及肠系膜血流量。对血压的影响,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用途。五其它拟肾上腺素药:麻黄碱(Ephearine),间羟

12、胺,去氧肾上腺素、甲氧胺、多巴酚丁胺的作用特点与用途。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2学时)一型抗肾上腺素药对受体的作用,按作用维持时间不同分类、对心血管的影响,用途。酚妥拉明(Phentolamien),酚苄明的作用特点。二型抗肾上腺素药的药理作用、用途、不良反应与禁忌症。1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心得安Propranolol)作用特点与用途。其它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吲哚洛尔、拉贝洛尔的作用特点与用途。局部麻醉药(1学时)一局部麻醉药的概念、常用局部麻醉药的化学结构和使用方法、影响局部麻醉药作用的因素。二局部麻醉药的作用:局麻作用及其机理,中枢作用及对心血管的作用。三普鲁卡因(procaine)的局

13、部作用和吸收作用、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丁卡因(tetracaine)、利多卡因(lidocaine)的作用特点及应用。布比卡因、罗哌卡因。镇静催眠药(2学时)一镇静催眠药的概念与分类。二苯二氮卓类:地西泮(Diazepam)、氯氮卓、氟西泮、奥沙西泮、三唑仑等。地西泮的体内过程特点、作用、作用机制、对睡眠时相的影响,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三巴比妥类: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硫喷妥钠的构效关系;巴比妥类药物的脂溶性对体内过程的影响,作用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急性中毒救治原则。四其它非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5学时)一癫痫的症状和

14、分型、抗癫痫药的分类。二常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体内过程特点。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苯巴比妥对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疗效最好,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有一定疗效;扑米酮的作用特点。乙琥胺对小发作有效;可致粒细胞缺乏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丙戊酸钠对各型癫痫都有一定疗效;临床应用及应用注意。地西泮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硝西泮主要用于肌阵挛性癫痫及婴儿痉挛。氯硝西泮的作用特点及应用。其他抗癫痫药:加巴喷丁、拉莫三嗪、托吡酯。三抗惊厥药硫酸镁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抗帕金森病药和抗老年痴呆药(1.5学时)

15、一帕金森病发病的病理机制及抗帕金森病药的分类。二拟多巴胺类药: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的体内过程特点、抗震颤麻痹作用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的作用之间的关系。了解司来吉兰、金刚烷胺、溴隐亭和培高利特的作用特点。三胆碱受体阻断药:苯海索抗帕金森病药的作用及适应症、不良反应与应用注意。四胆碱酯酶抑制药:他克林,加兰他敏作用,适应症和不良反应抗精神失常药(2学时)一精神失常的概念和抗精神失常药的分类。二吩噻嗪类:氯丙嗪(Chlorpromezine)的抗精神病、安定、镇静、镇吐作用,对体温调节的影响,作用机制;阻断多巴胺受体(D2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和M胆

16、碱受体与其药理作用的关系;对内分泌的影响,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对心血管的影响,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锥体系症状等)。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奋乃静、泰尔登、氟哌啶醇、五氟利多、舒必利、氯氮平的作用特点、用途和不良反应。三碳酸锂抗躁狂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四熟悉丙咪嗪、氟西汀的抗抑郁作用、对脑内单胺类的影响、用途、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其他抗抑郁症药。五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丁螺环酮。镇痛药(2学时)一镇痛药的概念、意义与分类。二阿片生物碱:吗啡(Morphine)来源,体内过程,镇痛、镇咳、呼吸抑制、兴奋平滑肌作用,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用于对其它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镇痛和心源性哮喘,镇痛作用原理,

17、阿片受体,易成瘾,严格控制使用,急性中毒与解救,禁忌证及应用注意事项。可待因(Codeine):作用与体内过程特点,主要用于镇咳。三人工合成镇痛药基本结构和吗啡的相似性;均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哌替啶(Pethidine):镇痛、镇静、呼吸抑制和平滑肌兴奋作用,作用比吗啡弱;体内过程特点;为最常用的吗啡代替品;成瘾性、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美沙酮、喷他佐辛、阿法罗定、芬太尼、二氢埃托啡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其他镇痛药曲马朵、布桂嗪。延胡索乙素和罗通定:镇痛作用比哌替啶弱,伴有镇静作用;用于慢性持续性疼痛,无成瘾性。四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和纳曲酮。附:癌痛的镇痛治疗。解热镇痛抗炎药(2学时

18、)一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作用,这些作用和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关系。二水杨酸类:阿司匹林(Aspirin)的体内过程、解热、镇痛和抗风湿作用与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三对乙酰氨基酚的体内过程特点,解热镇痛作用,无消炎抗风湿作用,不良反应。四其它抗炎有机酸类:吲哚美辛、舒林酸、布洛芬、奈普生、吡罗昔康、美洛昔康、尼美舒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五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及抗痛风药。钙拮抗药(0.5学时)一、钙离子的生理意义、钙通道的类型与分子结构,钙拮抗药的分类。二、钙拮抗剂的药理作用:对心肌的作用(负性肌力作用,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心肌缺血时的保护作用);对血

19、管的作用;对其他平滑肌的作用;改善组织血流的作用;其他作用。三、钙拮抗药的作用方式、体内过程、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四、常用钙拮抗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莫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的作用特点。抗心律失常药(2学时)一、了解正常心肌电生理。二、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三、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及药物分类。四、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1I类药钠通道阻滞药:IA类:奎尼丁(Quinidine)的药理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普鲁卡因胺的药理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IB类:利多卡因(Lidocaine)轻度抑制钠通道,轻度抑制Na+内流,促进钾外流;主要作用于浦肯野纤维;临床应用及不

20、良反应。苯妥英钠与利多卡因比较。美西律及妥卡尼。IC类:氟卡尼(Flecainide)明显阻滞钠通道,明显减慢传导和降低自律性;临床应用特点及不良反应。普罗帕酮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恩卡尼和劳卡尼。2II类药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抗心律失常作用与受体阻滞及膜效应的关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美托洛尔和艾司洛尔的作用特点及应用。3III类药延长APD的药物:胺碘酮(amiodarone)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索他洛尔的特点。4IV类药钙通道阻滞药: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及主要临床应用。维拉帕米(Verapamil)对心脏自律性、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影响。临床应用与不良反

21、应。地尔硫卓的作用特点。五、其他类药:腺苷的作用机理与临床应用。六、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药物引起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2.5学时)一、基本病理生理学及治疗药物分类(一)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的心肌功能和结构变化:心收缩性、心率、前后负荷及心肌耗氧对心功能的影响。心肌细胞凋亡、胶原网破坏及纤维化、心肌肥厚与重构对心功能的影响。(二)CHF时的神经内分泌变化: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精氨酸加压素和内皮素增多等。(三)CHF时心肌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的变化。(四)治疗药物分类。二、强心苷类强心苷的来源。制剂有洋地

22、黄毒苷(Digitoxin)、地高辛(Digoxin)、去乙酰毛花苷(Deslanoside)及毒毛花苷K(Strophanthin K)等。地高辛:药理作用加强心肌收缩性(对心输出量、心肌耗氧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神经-激素(交感、迷走神经系统)的作用;对心脏电生理特性(自律性、传导速度及有效不应期)的影响,心电图改变特点,对肾脏的作用。 体内过程特点。 临床应用:充血性心衰、房颤、房扑、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其药理基础。胃肠道、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反应表现及防治。苯妥英钠,利多卡因及钾盐的应用。 用法:维持量法。洋地黄毒苷、去乙酰毛花苷及毒毛花苷K等的特点。三、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及血

23、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一)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本类药物作用基本相似,有卡托普利、西拉普利、倍那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等。治疗CHF的机制,逆转重构肥厚的机制,临床应用。(二)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拮抗药:氯沙坦(Losartan)、缬沙坦(Valsartan)及厄贝沙坦(Irbesartan),药理作用及疗效特点。四、利尿药:利尿药对CHF的治疗作用。五、其他治疗CHF药。(一)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和卡维洛尔。(二)钙拮抗药:作用特点及药物选用。(三)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磷酸二酯酶抑制药,米力农及维司力农。(四)其他治疗CHF的血管舒张药:应用根据。常用药物(硝酸甘

24、油、肼曲嗪、硝普钠、哌唑嗪)舒血管效应的特点及临床选用。抗心绞痛药(1.5学时)一、硝酸酯类和亚硝酸类:药理作用及抗心绞痛作用的机制,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二、受体阻断剂抗心绞痛作用机制,普萘洛尔和硝酸甘油联合应用治疗心绞痛的药理基础。三、钙拮抗药的抗心绞痛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抗动脉粥样硬化药(1.5学时)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考来烯胺、考来替泊及烟酸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与临床应用。氯贝特、多烯脂肪酸、硫酸多糖的作用和应用。 抗高血压药(2学时) 抗高血压药对高血压病治疗的意义。按其作用原理和作用部位进行分类。一、利尿药: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的降压作用、用途及

25、主要不良反应。二、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阻断药:卡托普利(Captcpril)的降压作用及原理、应用及不良反应。依拉普利、雷米普利、赖诺普利、培哚普利、倍拉普利、西拉普利、福辛普利等。氯沙坦(Losartan)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应用及不良反应。缬沙坦(Valsartan)及厄贝沙坦(Irbesartan)。三、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降压作用特点、作用原理、应用。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卡维洛尔的降压作用及应用。四、钙拮抗药:硝苯地平(nifedipine)的降压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氨氯地平(amlodipine)的作用与应用。五、抗交感神经抑制药:1作用于中枢部位

26、的抗高血压药:可乐定(Clonidine)及甲基多巴的降压作用、作用原理、(激动延髓腹外侧核吻侧端的I1咪唑啉去受体),应用及不良反应。莫索尼定(Moxonidine)的作用与应用。2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舍平(Reserpine)及胍乙啶(Guanethidine)降压作用特点、作用原理、应用及不良反应。3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受体阻滞药:哌唑嗪(Prazosin)降压作用、适应症及不良反应,注意“首剂现象”。特拉唑嗪、乌拉地尔、拉贝洛尔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与应用。六、扩张血管药1直接扩张血管药:肼屈嗪(Hydralazine)、硝普钠的降压特点、用途及不良反应。2钾通道开放药:钾通

27、道开放的舒血管机制。吡那地尔(Pinacidil)、米诺地尔(Minoxidil)、二氮嗪(Diazoxide)的药理作用与应用。3其他扩血管药:吲达帕胺(indapamide)、酮色林(Ketanserin)的作用机制与应用。七、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利尿药及脱水药(2学时)利尿药的概念、作用部位与作用方式。利尿药根据效能分类。一高效利尿药: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和皮质部Cl的主动重吸收,影响肾稀释及浓缩功能。不良反应(电解质紊乱,耳毒性)用途。常用药物:呋塞米(Furosemide)、依他尼酸、布美他尼。二中效利尿药: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分对Cl-和Na+的重吸收,不良反应(失钾等)。常

28、用药物: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lazide)及同类药。三低效利尿药:抑制远曲小管Na+、K+交换,保钾排钠。常用药物:螺内酯(spironolactone)及氨苯蝶啶(Triamterene)。利尿药的临床应用。脱水药的共同特性。常用药物:甘露醇及山梨醇的药理作用与应用。组胺受体阻断药(0.5学时)一组胺的作用;组胺受体的类型及其效应。二抗组胺药:H1受体阻断药的作用,不良反应与用途。常用药: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异丙嗪(Promethezine)、氯苯吡胺(Chlorpheniramine,扑尔敏)。H2受体阻断药西米替丁(Cimetidine)的抗胃酸分

29、泌作用,应用与不良反应。雷尼替丁(Ranitidine)作用特点。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1.5学时)一各类平喘药(拟肾上腺素类、茶碱类、色甘酸钠等)的平喘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及用药注意。二镇咳药作用的主要环节及应用。可待因、右美沙芬、喷托维林、苯丙哌林、苯佐那酯的作用与临床应用特点。三祛痰药的作用方式与应用。氯化铵、乙酰半胱氨酸及溴己新的作用特点与应用。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2学时)一抗消化性溃疡药:1抗酸药的临床应用。各药的优缺点及合并用药的意义。氢氧化镁(magnesium hydroxide)、三硅酸镁(magnesium trisilicate)、氢氧化铝(aluminum hydrox

30、ide)、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2H2受体阻断药3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奥美拉唑抗溃疡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4M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的作用特点。5胃泌素受体阻断药:丙谷胺的临床应用。6粘膜保护药:前列腺素衍生物、硫糖铝、枸橼酸泌钾的作用及应用。7抗幽门螺旋杆菌药。二助消化药三止吐药:15-HT3受体阻断药:昂丹司琼。2多巴胺受体阻断剂:甲氧氯普安、多潘立酮、西沙必利。四泻药:根据作用方式分类。泻药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硫酸镁、乳果糖、大黄、酚酞、液体石蜡及甘油。五止泻药六利胆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2学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

31、分类与构效关系。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的松(Cortisone)。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强的松(Preanisone)、强的松龙(Prednisolone)、地塞米松(Dexametinasone)、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的化学结构特点。糖皮质激素的生理效应:对糖、蛋白质、脂肪和水盐代谢的影响。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抗炎,免疫抑制、抗休克及作用原理。对血液、造血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的影响。体内过程特点。临床应用(替代疗法、严重感染或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抗休克治疗、血液病、局部应用),不良反应(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停药反应)及

32、禁忌症。疗程和用法。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2学时) 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和应用注意。口服降糖药: 磺酰脲类 噻唑烷酮类 双胍类 餐时血糖调节剂 其它新型降血糖药物如依克那肽(exenatide)等抗菌药物概论(1.5学时)一抗病原微生物药及化学治疗的定义。机体、病原体和抗菌药物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抗菌谱,抗菌活性 MIC, 抑菌药和 杀菌药。化疗指数(chemotherapy index,CI)。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2.影响细菌细胞浆膜的通透性;3.影响胞浆内生命物质的合成;4.抑制细菌核酸和蛋白质合成。 三细菌耐药性的概念,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四

33、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内酰胺类抗生素(2学时)一. -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机制、影响抗菌作用的因素、细菌耐药性机制。二.青霉素类(penicillins) 1.青霉素G(penicilline-G)理化特性,抗菌作用,体内过程特点,过敏性休克及防治,临床用途,长效制剂。2、半合成青霉素类 耐酸青霉素:异噁唑类青霉素;广谱青霉素(阿莫西林amoxycillin等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的抗菌作用与用途及不良反应。三、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 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四、非典型-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 舒巴坦)。

34、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1.5学时)一红霉素(erythromycin)、阿奇霉素抗菌谱,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与临床应用,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特点与应用。 二林可霉素及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体内过程的特点。三万古霉素、 多粘菌素及杆菌肽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 氨基苷类抗生素(1学时)一 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抗菌谱、抗菌力、作用机制、耐药性、体内过程、不良反应(对第八对脑神经、肾、肌肉神经接头的影响及过敏反应)。二各氨基苷类抗生素的特点链霉素(Streptomycin)的抗菌谱、耐药性、体内过程、不良反应、临床应用。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奈替米星、新霉素的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0.8学时)一,四环素(Tetracycline)、抗菌作用、作用机制、体内过程、不良反应(二重感染、对小儿牙齿及骨骼影响等)、临床应用。 强力霉素(Doxycycline),米诺环素(ninocycline)的特点。 二、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的抗菌作用及机制,体内过程、不良反应(血系统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