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课文翻译及答案不完全版_第1页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课文翻译及答案不完全版_第2页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课文翻译及答案不完全版_第3页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课文翻译及答案不完全版_第4页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课文翻译及答案不完全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第一部分一、 兰科植物经济价值及在生产上的问题CNKI检索词 兰科植物表达式 主题=兰科植物 and 主题 = 经济价值 not 主题 = 西兰花 and 专题子栏目代码 = A+D+E+I+J and 年 = 2016 and (模糊匹配检索结果 得到34条结果,经筛选后,只有一条符合意思,如下:(孙叶,包建忠,刘春贵,等,2016“中国兰传统优良品种都是通过农民 上山大量采挖野生中国兰,从自然变异中选出,费时费事,效率低,品种改良慢,同时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马士祝,王冬梅,刘利锋,2014“,兰花市场大概可以划分为珍稀品种市场、大众 品种市场、大众消费市场,从目前的兰花产值和交易价

2、值来看,兰花 市场还是以珍稀品种市场占主导地位。”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强兰花野生资源保育、加快优良品种的引种、选择和推广工作、加强兰花文化建设检索词 兰花产业表达式 发表时间 between (2010-01-01,2017-12-31 and 主题=兰花产业 and 主题=产业 not 主题=西兰花 and (模糊匹配检索结果及分析(姜殿强,李海文,杨珺,等,2013文中总结了海南省兰花生产的几个方面问题:兰花产业基础薄弱、兰花产品档次低、科研力量不足,特色品种少、兰花生产技术及设施落后(王万云,雷颖虎,2010总结陕西省的问题:对兰花产业发展的宣传引导不够、兰花产业发展科技含量太低、

3、培植品种过于单一、人工培植规模不大,没有形成一定的气候、缺乏统一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SCI一、 主题: (Orchid industry 精炼依据: 国家/地区:( TAIWAN 时间跨度=2010-2016检索语言=自动检索结果:经筛选得到两篇(一篇找不到全文):(WEI, S, SHIH, C C and CHEN, N H, et al.,2010这篇文章通过调查指出,台湾兰花产业的特点在于有很多的大中小型企业,并且这些企业退出很容易。在台湾的兰花产业中,新品种的推出比较简单,而且其推出的品种占据了世界上的中等位数质量。二、 主题: (Orchid industry 精炼依据: 国家/地

4、区:( INDIA 时间跨度=2010-2016检索语言=自动检索结果 检索到一篇,没有全文(不理想)(MEDHI, R P, CHAKRABORTI, M and RAMPAL,2012三、 主题: (Orchid industry 精炼依据: 国家/地区:( MALAYSIA 时间跨度=2010-2016检索语言=自动检索结果 无全文(不理想)四 经过一个晚上的检索失败后,便想先查找这方面的综述,从其中的引用文献中查找所需要的文献。(十分不理想)五、 TS = Orchid and (TS = review* or TS = summar* or TS= survey 精炼依据: 数据库:

5、( WOS AND ESI高水平论文:( HIGHLY CITED PAPERS OR HOT PAPERS 时间跨度=2010-2016检索语言=自动共检索到7篇(较为理想),只有一篇大致符合预期,但主题与“兰花的经济价值及在生产上的问题”无关,倒是与菌根对兰花在生态方面的主题相关。(MCCORMICK, M K and JACQUEMYN, H,2014发现无法通过 “Microsoft Edge”浏览器在“Wiley Online Library”数据库上下载全文,在换用IE浏览器后,才解决该问题。六、 TS=orchid industry and (TS=summar* or TS=

6、review* or TS = survey or TS = overview 时间跨度:2010-2016。 检索语言=自动 共检索到21篇(较为理想)三篇较相关,但有一篇获取不到全文(HSIAO, Y, PAN, Z and HSU, C, et al.,2011, HUNG, H, KUO, P and WEI, F,2010(无全文)(HSIAO, Y, PAN, Z, HSU, C, YANG, Y, HSU, Y, CHUANG, Y, SHIH, H, CHEN, W, TSAI, W and CHEN, H,2011(HINSLEY, A, LEE, T E and HARRI

7、SON, J R, et al.,2016二、 兰科菌根的研究现状及进展1、菌根对兰花1.1 生态CNKI 检索词 兰科菌根表达式 主题=兰科菌根 and 主题 = 生态 and (精确匹配检索结果及分析 经检索后筛选得到结果6条,如下:(盖雪鸽,邢晓科,郭顺星,2014该文献是一片综述,文中总结了兰科菌根的五大生态功能:有助于兰科植物的生态入侵、促进种子萌发和苗的形态建成、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群落组成、有助于保护、恢复或重建生态系统、助于制备功能菌剂。(马雪亭,邢晓科,郭顺星,2016该文中研究的是兰科植物中的一个种鼓槌石斛的菌根。其中提出、研究并证明同一种兰科植物在不同地域的菌根省生态类型存

8、在差异(马雪亭,2015引用他人的话指出“兰科菌根的研究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缺少自然条件下菌根真菌多样性的一系列信息” 鼓植石解菌根真菌以及流苏石斛菌根真菌的区系组成与宿主植物的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菌根真菌类群的差异说明菌根真菌可能在宿主植物的生态适应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对金钗石斛的研究中却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菌根真菌类群可能对石解属的地理分布及宿主植物的生态适应有影响,但对有些植物来说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李瑛婕,2010强调地理因素是影响兰科菌根多样性和专一性的关键。总结提出兰科植物对于菌根真菌较专一,但菌根真菌对于兰科植物较不专一。(胡陶,2006在展望中提出要寻找出有效的

9、筛选方法,加强兰科菌根真菌的分类鉴定及分离工作,以求获得系统而全面的兰科菌根真菌资源,开展共生萌发及回接试验,开展专一性研究,从而让研究成果在生产上得到应用(陶刚,2009该篇论文对于兰科植物白及的菌根真菌建立了形态学分类鉴定方法。根组织内的内生真菌的多样性随海拔的降低而降低。但“叶组织内的真菌多样性与根的是不相同和不一致的”。也承认地理因素对于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指出内生真菌多样性是兰科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Sci与生态相关的英文词汇有 ecology/ecological/ecologically, ecosystem, eco-, environment, ecodeme, 等。(一)、

10、 主题: (Orchid* AND 主题: (ecolog* 精炼依据: ESI高水平论文: ( HIGHLY CITED PAPERS OR HOT PAPERS 索引=SCI-EXPANDED, CPCI-S, CPCI-SSH, CCR-EXPANDED, IC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得到14篇,筛选出一篇(MCCORMICK, M K and JACQUEMYN, H,2014调查显示,菌根真菌分布广泛,生境多样,但在菌根群落在不同的兰科植物周围是不同的,表现出强烈的空间隔离。表明,菌根真菌是生态位分区的重要驱动因素,并有助于兰花共存1.2 生理 (植物抗、植物免疫、花器官、生长物质、光合

11、作用等)检索词 兰科菌根表达式 主题=兰科菌根 and 主题 = 生理 and (精确匹配检索结果及分析:检索结果及分析 经检索后筛选得到结果2条,如下:(魏明,杨超英,孔芳,等,2015这篇文章的研究点很新颖研究稀土和兰科真菌的联合使用对于石斛生理特性的影响。对我们拟定的课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测定的指标有菌根侵染绿、叶绿素含量、丙二泉含量、可溶性蛋白、多糖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何炜,杨晓红,戴木兰,等,2008文中总结研究共生效应基质具有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兰花组培移栽苗存活率、缩短营养生长周期、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产生维生素和植物

12、激素促进植物生理代谢、增强植物抗逆性等方面作用,“循兰科植物共生理论与原理进行珍贵兰科植物的繁育与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 2、农药对菌根检索词 多菌灵表达式 主题=多菌灵 and 题名 % 菌根 and (模糊匹配检索结果 共检索到7篇,符合意思的只有3篇,如下:(李鹏英,杨光,周修腾,等,2015, 苗位云,2012, 谢莉,段玉琪,晋艳,等,2010在研究AM真菌侵染烟苗时,发现多菌灵对于菌根效应的作用具有两极性,即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阈值为500倍液。因为文献上介绍说试验的项目分类为“清水、1000倍液、750倍液以及500倍液” ,所以该说法有待商榷,除非作者在前期试验中已证明稀释

13、浓度大于500倍的效果不好,但在该文献中没有体现。文中还提到农药多菌灵的喷施对植株本身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而该试验评判菌根效应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处理前和处理后的植株重量差,故此处多菌灵是通过菌根效应间接影响还是直接影响尚未可知检索词 菌根,农药表达式 主题=农药 and 主题 = 菌根 and (精确匹配检索及分析结果如下:(谢一青,李志真,黄儒珠,等,2004该论文旨在探究农药与外生菌根间的互作关系。作者将农药分为三个主要种类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实验设置了浓度梯度等变量,在培养基上进行实验。在培养基上进行实验有助于控制好实际生产中可变因素过多的影响,是一个个好的思路,因此在培养基上被广泛应

14、用于进行菌根与菌根间的互作关系的探究。实验所用杀虫剂为呋喃丹、地虫神毙,除草剂为草甘膦,杀菌剂为福尔马林、羟基喹啉。结果表明杀虫剂浓度越大,菌根菌的生长越受到抑制,而除草剂和杀菌剂对于菌根菌的生长则具有双重作用,即低浓度下促进或无作用,高浓度下抑制。这与之前李鹏英(et.al 2015)的结论互相印证。但具体机制尚不明晰。(王曙光,冯兆忠,王效科,2006当中引用了Kling M(et.al)及Schweiger(et.al)等研究成果表明农药可能会减弱菌根菌丝体吸收磷素而影响植株吸收磷元素从来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植株对于有机物的分配,最终导致丛枝菌根与植株间的互作发生异常。但是OM属于

15、内生菌根真菌,菌丝体大部分都位于兰科植物肉质根的内部,这样的话农药通过这种途径影响菌根效应的可能性比较弱。另外文中还提到了一种内吸性杀虫剂,就不知道如何了。检索词 印楝素表达式 主题=印楝素 and 年 = 2016 and (模糊匹配从筛选出:(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等,2016通过研究指出包括印楝素在内的多种植物源农药对金龟子绿僵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随农药浓度的下降而减弱。90 Keitaro T,youta H,Tadao W Inoculation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can substantially reduce ph

16、osphate fertilizer applica-tion to Allium fistulosum L and achieve marketable yield under field conditionJ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2012,48(7:839-843使用杀真菌剂,会使 AM 真菌的孢子数量及侵染率显著降低参 考 文 献孙叶,包建忠,刘春贵,等. 2016. 中国兰人工育种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的思考. 江苏农业科学. (03: 1-4.马士祝,王冬梅,刘利锋. 2014. 大理州兰花产业化发展初探. 云南农业. (05: 53-54.姜殿

17、强,李海文,杨珺,等. 2013. 海南省兰花产业规划及发展对策. 热带林业. (03: 17-19.王万云,雷颖虎. 2010. 陕西兰花产业发展调查. 陕西林业. (05: 8.S. Wei, Shih C. C., Chen N. H., et al. 2010. Value Chain Dynamics in the Taiwan Orchid Industry. 437-442.R. P. Medhi, Chakraborti M., Rampal. 2012. Orchid biodiversity in India: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I

18、NDIAN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PLANT BREEDING. 72(2SI: 148-156.Melissa K. Mccormick, Jacquemyn Hans. 2014. What constrains the distribution of orchid populations? NEW PHYTOLOGIST. 202(2: 392-400.Hui-Chuan Hung, Kuo Pei-Chi, Wei Feng-Ming. 2010. Investigation on the Oriental Cymbidium Industry and Exp

19、ortation in Taiwan. Bulletin of Taichung District Agricultural Improvement Station. (109: 29-40.Yu-Yun Hsiao, Pan Zhao-Jun, Hsu Chia-Chi, et al. 2011. Research on Orchid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52(9: 1467-1486.Amy Hinsley, Lee Tamsin E., Harrison Joseph R., et al. 2016.

20、 Estimating the extent and structure of trade in horticultural orchids via social media. CONSERVATION BIOLOGY. 30(5: 1038-1047.盖雪鸽,邢晓科,郭顺星. 2014. 兰科菌根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菌物学报. (04: 753-767.马雪亭,邢晓科,郭顺星. 2016. 鼓槌石斛的地理分布与菌根真菌区系组成的相关性. 菌物学报. (07: 814-821.马雪亭. 2015. 菌根真菌与石斛属药用植物地理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北京协和医学院.李瑛婕. 2010. 美花石斛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