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的教学设计_第1页
云南的歌会的教学设计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云南的歌会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 有人说了三句话这样来评价它。 第一 句话,这篇课文的特色是多么鲜明啊。第二句话,这篇课文的片断的 描写是多么生动啊。第三句话,这篇课文表现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啊。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围绕这三句话来进行。1.首先请同学们看课文,然后来谈谈你感觉到的这一篇课文的特 色。(屏幕显示)这篇课文的特色是多么鲜明啊!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 以“云南的歌会特色概说 ”为话题说话。(教师提示:所谓 “特色 ”,从小处理解就是 “特点 ”。) (学生速读课文。自由发言。)1):这篇文章的语言生动自然,读起来很有亲切感。2):这篇文章用了许多四字词语,读起来充满诗情画意,节奏 感强。

2、师:你体会到了课文的用词之妙。3):这篇文章多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突出云南这一地方人们 联系语言的特点, 也为后文比赛、比拼才能、唱山歌这些情节作铺垫。师:啊,细节描写生动。4):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文章有三个部分,从这三个部 分可看出云南歌会非常热闹,而且具有民族色彩。师:是啊,山野里的对歌、山路上的漫歌、歌会里的传歌,三个 部分组成云南的歌会生动的、纷繁的、美好的画面。师:好。老师来讲一讲。(屏幕显示)课文线索清晰 生活内容丰富 语言别有风味 片段描写精彩 师:(边读边讲述)这篇文章的特色表现在多方面。第一,线索是 清晰的,歌会、唱歌贯串全文,全文由唱歌联系起来,因此文章有一 条线索。

3、第二,生活的内容很丰富, 有各种场面的赛歌、 唱歌、传歌、 学歌,还有各种不同人物、不同身份的人来参加这些活动。第三,语 言别有风味。 待会儿我们展示一组词, 这是在云南歌会生活里所特有 的。第四,片段描写精彩,几乎每一个大的段落里都有很好的描写细 腻的语言片段。师:我们再来体会它的语言风味。 你们看, 这些词在一般文学作 品里很少见。它们既有地方特色,又有生活气息。大家一起读起来。(屏幕显示)蹲锯 酬和 譬喻 柞木 熹微淳朴 龙吟凤哕 箍桶 阉鸡 忌讳(学生齐读词语。)师:同学们要注意这些词的读音。好,再自由自在地读一读。想 一想,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是不是很陌生?是不是都是很有特色的词语?师:

4、咱们再来看它的语言描写方面的特色。(屏幕显示)特色概说“事物描写 ”片段, “情景描写 ”片段, “人物描写”片段2“景物描写 ”片段, “动物描写 ”片段, “场面描写”片段 师:(边读边讲述)“事物描写 ”片段,大家看这样一段话:唱的多 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这是描述对歌是一件什么事。 “情 景描写 ”片段,大家看: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 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 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 像是说: “你们看,我唱赢了 ”,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 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人物描写

5、 ”片段: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 近村子中多的是。啊,描写人物太生动了。 “景物描写 ”片段:这条路 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 “动物描写 ”片段, 写戴胜鸟, 还有云雀。 还有 “场面描写 ”片段: 大伙 儿唱得最热闹的叫 “金满斗会 ”。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 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 这些 都是“场面描写 ”片段。一篇文章里像这样有事物、 情景、人物、景物、 动物、场面等多种描写很少见。师:现在,大家再自由朗读这几个片段,初步感受文章的特色。(评: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活动。它表现出形式简约、内容 厚实的特点。教师突

6、破常规的教学模式, 没有带领学生诵读课文、 概 括文意、 划分层次、 体会手法, 而是用 “特色概说 ”这一精当的主问题 替代以上繁多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初略感受课文鲜明的 “特色 ”,既 具简洁之妙,又有新颖之美。)师:下面, 我们来围绕第二句话活动 这篇课文的美段是多么 精彩啊!(屏幕显示)这篇课文的美段是多么精彩啊!请同学们精读课文,对第四段文字进行 “美点欣赏 ”。 师:我们来看课文第四段,首先一起朗读。(学生齐读第四段。)师:这篇课文的美段写得多么的精彩。精彩在哪儿?要由我们自 己来发现,发现课文的写作之美,这样的方法和过程,叫作 “美点欣赏”。师:下面请同学们钻研、 体会课文第四段

7、, 发现这一段中某一个 方面的美点,然后向大家进行介绍。开始读书,开始思考。(学生自由朗读、品析、交流。)师:好,各抒己见。1):我觉得这篇课文里一些动词生动精彩,比如第四段中 “向碧 蓝天空中钻去 ”的“钻”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云雀伏摇盘旋而上的姿态, 活灵活现。师:“钻”既写出飞行的路线直,又写出飞行速度快,表现出云雀 的轻捷。2):在第四段中描写戴胜鸟 “郭公郭公 ”的叫声精彩,用拟声词 将戴胜鸟的叫声写得十分生动。师:啊,你模仿一下吧。我想听 “郭公郭公 ”是怎样叫。(生笑)找 你呢,他能代替你来叫。师:(生模仿“郭公郭公 ”地叫)哦,他坐着叫比站着叫好听。(生大 笑)好,继续。3):大

8、家看 “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 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 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 在轻 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 的 ”这一段话,这段话其实有很多点都值得我们钻研。比如,“小山3坡”土“坎边 ”这两个地点让我们看出, 云南这地方处处绽放自然美, 作 者通过这种特别新颖的描写, 渲染出十分欢悦的气氛, 给人真的是唱 歌的感觉。再看, 写报春花的颜色是 “粉蓝色”的,这与后文 “总令人疑 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联系在一起, 使人产生联想, 报春花的蓝色与天空的蓝色交织,给人一种意象美,让人身临其境。 还有 “在轻和微

9、风里不住点头 ”,看那些报春花啊鸟啊,都十分活跃, 让人情不自禁有一种快乐的感觉。师:品得好。我再将你的发言升华一点点,那就是 “这条路通过 的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 ”,这是 写“面”写;粉蓝色的报春花是写 “点”,有点有面,笔法多么高妙啊。你 还说写“小山坡 ”土“坎边 ”等等都写得很小很秀气,我觉得微风也是, 轻和的微风,多么惬意的风啊。4):我体会的是 “呼朋唤侣 ”这个词,首先用拟人,把鸟语说成 人;另外,“朋”和“侣”是指朋友和情侣,这两种人都是美好的,能让人 联想到这是充满感情的、充满美的地方。师:是啊,将各种美好的小鸟歌唱声说成 “呼朋唤侣 ”,具有

10、人的 感情,多美妙,多生动,多简洁。5):从 “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 ”一直到 “各种本地 悦耳好听的山歌 ”这一大句话用分号隔开,前面说的是静止的植物, 后面说的是动态的歌声,一动一静,很能让人联想到当时的境界。师:她是对刚才同学发言的补充和升华。这些静景和动景,都是 为“我”听悦耳动听的山歌服务的。这么美的地方,有小鸟的歌声,同 时还听到赶马女孩子唱歌。美景啊美人啊,多么惬意!6):这一段用拟人手法,作者还将声和色都写出来了,有一种 诗情画意的感觉。师:有声有色。7):在这一段里,我还看到赶马女孩走的一路上,有静景有动 景,静的有树林、柞木林、竹子林还有花草,动的有女孩子的歌声

11、和 鸟的叫声,整个这一段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师: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人有物。8):本段主要围绕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描写了三种歌声,有 云雀、赶马车的女孩和戴胜鸟的歌声, 而且赶马车女孩子的歌声是具 有淳朴本色美。师:另一种歌会形式是大自然里的歌会。 这一段用大量的篇幅写 自然风光,对赶马女孩的唱歌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也可谈一谈。9):文中写戴胜鸟有一连串动词 “矗”瞪“”掠“”飞“”,生动写出了 戴胜鸟的可爱形象,而且戴胜鸟好像也对歌声产生了兴趣,一个 “才” 字,写出戴胜鸟对唱歌的喜爱, 连云南的鸟儿都喜爱唱歌, 何况人呢。师:而且形态描写也漂亮, 不是毛茸茸的而是花茸茸的, 多好看。10)

12、:我想提一个问题:文章主要写云南歌会,歌应该是重点, 但很多地方写了鸟,而且写得细致,并没有很详细写歌声。师:是的,文章有大量篇幅写自然景物,有什么作用呢?后面的 同学能不能解答一下?11):我试着给他解答。我想,这样可以从侧面写出歌声的美妙 动情,你想,连鸟儿都陶醉在歌声中,那么更不用说人了。师:这里的景物描写起烘托作用,文中有一句话强调 “在这种环 境气氛里 ”什么歌都是好听的,因为这里太美了。因此,作者这样写 是有用意的。 如果将赶马女孩的唱歌再生动地描绘一下, 第一段生动 地描写对歌,第二段生动地描写唱歌,第三段生动地描写传歌,那么 文章节奏就没有多少变化, 而这一段以景物描写来烘托歌

13、声, 文章就 有了一点波澜。12):我分析最后一句话,这句话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前面写歌 声沙哑,后面又写歌声具有淳朴本色美,这样写强调了歌声的美。师:还是美啊。即使是发哑带沙的歌声,也具有本色的、朴实的 美,一种生活的美。13):这一段中,作者首先写钻向天空的云雀,然后写伏在草丛 中的云雀群,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这也是用拟人手法,而且天 空中的云雀是在接受草丛中的云雀群的鼓励, 才更有动力的, 有种和 谐的感觉。文中小流星的比喻也很形象,像 “钻”字一样,写出小鸟飞 下来时笔直轻捷。整个片段都给人一种和谐欢快的感觉。师:这是极漂亮的细节描写,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一气呵成, 写了一个生动的、

14、灵活的、轻松活泼的画面。继续来。14):这一段对动物描写得好, 我最喜欢 “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 ” 一句, “坐 ”字将鸟写得可爱、机灵,表现戴胜鸟轻松、快活的特点。师:这一段中很多单音节动词很恰切。15):我又找到了动物描写也是从两方面写: 一面扶摇盘旋而上, 一面不住唱歌, “扶摇盘旋 ”很容易让人想像那种意境, “一面不住唱歌 ”45又扣在 “歌”上,这有声有色描写得更加美好,而且前面景物描写和动 物描写都从两方面写,有形有色,让人感觉更加轻松。师:她说写鸟扣住了唱歌。我们再来看这一段:云南到处一年四 季是有歌声的,戴胜鸟对歌唱产生了兴趣,小云雀是边飞边唱,赶马 女孩走在山路上也在唱歌

15、,“唱歌 ”这两个字也是这一段文字的线索。师:好,把刚才大家的发言串起来再讲一遍。(屏幕显示)美在“有声有色 ” 美在“有点有面” 美在“有高有低” 美在“有动有静 ”美在“有人有物” 美在“有详有略” 美在“有景有情” 美在“有线有珠 ”师:(边读边讲述)这篇课文美段是多么精彩啊。美在 “有声有色 ”; 美在“有点有面 ”提(示:这是文学性的概括,我们刚才是在阐述,现在 是概括。)美在“有高有低 ”,写了低处的景色,也写了云雀钻向高空轻 盈可爱的情态;美在“有动有静 ”还;有美在 “有人有物”,用景物、动物的 描写烘托人物的活动,来营造人物活动的美好场景;美在“有详有略 ”, 略写人的活动,

16、 详写景物;美在“有景有情 ”,作者的喜爱之情流泻在笔 端,不管是用词还是写句还是运用的修辞手法,都表现了作者喜爱的 情感;美在“有线有珠”,叫做“一线串珠 ”,“线”是唱歌,它串起了景物、 动物、人物活动, 这一段的主线是唱歌,串起了很多生活中漂亮的细 节,这就叫有线有珠、一线串珠,就像闪亮的珍珠,用一条线索把它 串连起来,文章的结构就很紧凑了。师:好。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 我们来发现这篇文章 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啊。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 以“课中之最 ”为话题发 表自己的见解,举例说说文章的生活是多么的有趣。(屏幕显示)这篇课文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啊!请同学们寻读课文,以 “课中之最 ”为

17、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请看屏幕,老师给大家列举几个例子。(屏幕显示)课文采风如:最的风俗”最的场面”最的衣饰”最的歌师傅”(老师读例子。学生再读课文,自由发现。)1):我说是最和谐的场面。 第四段里构造出一个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那种环境里,赶马女孩子发哑带沙的声音也具有淳朴本色的美;而 且大白天十分沉默的戴胜鸟,也在晨光熹微中,看到这环境的美丽, 也“郭公郭公 ”反复叫个不停。可以这样理解:在那种环境下,无论什 么样的声音都可称为歌,都是和谐的。师:因此是最和谐的美好的生活。2):我认为是最热闹的场面。在第五段写道:到时候住处院子两 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

18、桌, 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 其他本地好听曲子。“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 ”可看出人很多,很热闹, 而且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最好听的曲子, 体现了热闹的场面, 更极力 渲染了当时淳朴的风情和风俗。6师:是啊,风土人情。尤其是这一句话写得真漂亮:声音虽极其 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 凤哕意味。3):我觉得是最逼真的场面。在第二段里,我们能看到年轻妇女 打败三个对手之后胜利的表情。师:是啊,因为她赢了,她最快乐了。4):我说是最有群众基础的歌师傅。第五段说那些歌师傅中,有 摆小摊卖酸泡梨的、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

19、管 事,有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赶马女孩子、还有老太婆,甚至于年过 七十而牙齿脱光的吹鼓手,这些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 的人,都能参加歌会中来, 可见歌会在当地很有影响力,已深入到云 南人的生活里,成为当地最普遍性的风俗。师:很有生命力。参与人多,而且代代相传。5):我说是最热情的歌师傅。那最出色的吹鼓手,年纪很大,牙 齿也脱光了,但他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 这说明他很热爱 唱歌,而且特别热情。师:歌师傅唱的是绝活,样样在行,是一个歌库啊,不简单。6):我说是最没有条件限制的唱歌比赛。从第五段可看出,参加 歌会的人很多,而且无论唱什么都不犯忌讳,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唱, 所以是没有

20、条件限制的歌会。师:非常自由,非常轻松。7):我说是最美妙的情景。在第四段,这里描写了迷人恬静的自 然风光,有可爱的动物还有人们婉转悠扬的歌声,在这样的环境里, 天与人交融在一起,歌声映衬美丽的景象,景色映衬美妙的歌声,无 论什么声音,都是最美妙的天籁之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的感觉,真是最和谐美妙的情景。师:(生鼓掌)好像有点哲学意味。8):我说的是第五段,有一句话是: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 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 去。这是一个人物细节的描写, 能体现出这里人们的生活情趣。 另外, 还有这几句: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 用既然在照规矩传歌, 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这里可看出云南这地 方有古老的传统, 这种传统影响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们, 也看出在唱歌 的过程中始终充满欢乐的气氛。师:这种传歌是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 它也是生活的一个侧面。 师:好,看老师给你们的总结。(屏幕显示)最有诗情的生活 最别开生面的对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