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广西来宾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命 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一一选自礼记二则乙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 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 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 诫日:“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一一选自拾遗记,有删改(1)下面各
2、项中,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也B.观书有会/意者C.然后/能自反也D.常/以净衣易之(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知其目也味美教然后知困困惑夫人对学 喜爱,喜好,爱好里死若存即使(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弗学,不知其善也。人若不学,则何以成?(4)甲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5)阅读乙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分析】译文:甲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 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 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
3、能自我 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 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乙任末十四岁起,就背着书跟老师学习,不怕艰险。(他)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 么凭什么成功呢?(他)有时候靠着树木,用茅草编成草庐,削荆条当做笔,刻树汁当 做墨。在夜里就借着星星月亮的光辉读书,光线喑了就绑麻蒿照明。读书读到领会意旨 时,就把感悟写在自己的衣服匕 记下自己的体验。门徒为他的勤学感到高兴,常常拿 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他)临终时告诫道:“人只要好学,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 一样;不好学的人,即使活着,人们也会称他为行尸走肉。”【解答】(I)本题考查学生划分
4、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 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 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仔细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答案 即可。ACD.正确。B.错误;句意为:读书读到领会意旨时:故断句为:观书/有会意者。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 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为: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旨:味美。句意为: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困:困惑。句意为:人只要好学。好:喜爱,喜好,爱好。句意为: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一样。虽:即使。(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5、。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 和意译相结合。中重点词语有:弗,不。善,好处,益处。句意为: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中重点词语有:若,如果。何,什么。句意: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借什么成功? (4)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概括。阅读全文,本文先是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来设喻,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接着作者就是从教 与学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出“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5)本题考查学生感悟启示的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围绕着“务必克服一切困难,勤奋学习”“我们要好读书,读好书”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 B(2)味美;困惑
6、;喜爱,喜好,爱好;即使。(3)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可以成功呢?(4) “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意思对即可)(5)示例1:学习贵在勤奋。示例2: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不断积累、刻苦努力。【点评】“以”的用法: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介词,把)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因为)以光先帝遗德。(以:连词,来)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以致于)咨臣以当世之事(以:用)2.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小题。(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鲸。鲸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番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
7、 冥者,天池也。齐谐者,有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 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北冥有鱼)(二)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 则张颊竖鳍。鼓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匕莺过而攫之,磔®其腹而食之。好游而不知止, 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苏轼河豚之死,有删改)注磔(zh6):分裂,撕裂。罪:怪罪,归罪。肆:放纵,恣意而行。这里是“发 泄”的意思。(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辔
8、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赤怪者也记载。(2)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段(一)中引用的齐谐之言。(4)语段(一)(二)同是在阐述道理,但采用的方法却不相同。请结合语段内容分别 简要分析。【分析】译文:(一)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鳏。鲸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鳏变化成为鸟, 它的名字就叫做朋孔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 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
9、:“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 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 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 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二)河里有一种鱼,名叫河豚。(它)在桥墩之间游动,撞到桥的柱子,不知道远远地 避开,(而是)恼怒那柱子撞了自己,张开鱼鲤立起鱼鳍,(因恼怒而)鼓起肚子浮在水 面上,很久不动。老鹰飞过抓住了它,撕裂它的鱼腹把它吃了。喜欢游水却不知停止, 因为游水而碰到东西,不知道怪罪自己,胡乱发泄它的怒气,导致
10、被撕裂肚腹而死,多 么可悲!【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释义。句意:(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句意: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志:记载。(2)本题考句子翻译。文言句子翻译,要在把握全篇整体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文理 解句意,并力求以直译为主。句子翻译要做到字字落实,文从字顺,不能只翻译大概而 不求精准,特别是关键词语要翻译到位。苍苍:深蓝。其,抑,或许。正色,真正的颜 色。邪,同“耶”,疑问语气词。极:尽。己:罢了。句意为:天空湛蓝湛蓝的,难道 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朋乌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11、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 六月息者也”,从“三千里”“九万里”可判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大鹏起飞的磅礴气势,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和联想,阐明“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题干要求考生结合语段相关内容分析说理方法以及其阐述的道 理。作答时,注意题干中的“分别”二字。具体分析时,要在全面掌握语段内容的基础 上,结合题干要求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区域,然后在具体区域中准确筛选,从而找准有 效信息。语段(一)是课内语段,不难答出借寓言故事闸明“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通读语段(二),抓住“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以磔腹而 死,可悲也夫” 一句不难发现其借“河
12、豚之死”告诫人们遇事不要一味迁怒他人,而要 先从自身查找原因。答案:(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记载。(2)天空湛蓝湛蓝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 (3)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出大鹏起飞的磅礴气势,阐明“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4)示例:语段(一)借寓言故事说理。鲸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阐明“事 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一定的条件,其活动都有所凭借,都有局限性”的道理。语段(二) 借事说理。借河豚撞柱不知反思,反而迁怒柱子,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告诫人们遇事 不要一味迁怒他人,而要先从自身查找原因。【点评】文言句子翻译,要在把握全篇整体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
13、文理解句意,并力 求以直译为主。句子翻译要做到字字落实,文从字顺,不能只翻译大概而不求精准,特 别是关健词语要翻译到位。3.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邮道元三峡)(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 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
14、,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 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三姑:地名。慢亭峰:山峰名。(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属引读异凄惨不及返顾看,回头看逐从三姑又上半里于是(2)翻译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3)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一句,可以联想到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哪两句诗,请将诗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下面。(4)乙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A.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B. 土人新/以木板循
15、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C.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D.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5)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 骨岩”途中俯瞰到哪些美丽的景致?请简要概括。【分析】译文:(甲)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 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 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 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
16、冲 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 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接连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 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 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乙)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 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兴致。 然而业已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去看,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抵达换骨岩, 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从换
17、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 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 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 断,揣摩其意思。句意: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句意:声音接连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凄,凄惨;句意:来不及返回去看。顾,看;句意: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遂,于是。(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 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
18、殊句式等情况, 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清,清澈;荣,茂盛;峻,高;良,实在、很。句意为:水清,树荣,山高, 草盛,确实趣味无穷。(3)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和汉字的书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意思是:早晨 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船行之快,突出三峡江水的湍急,与李白早发白帝 城中的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描写出白帝至江 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汉字书写时。注意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结构要匀称,字迹要工整。所有的字应当恰当地 书写在格子的中间,四边留有一定的空隙。笔划耍清楚,耍写成方块字,
19、不要潦草,偏 旁部首比例要合适。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陵。(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 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 借助对话词“日”、“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句意为: 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 转的岩壁修筑。故断为: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故选Ao(5)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及景物特点的能力。作答此类题,应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文 中景物,再抓住重点词句分析景物的特点。阅读甲文,文中按照季节写了三峡
20、9;水"的 特点,阅读(甲)文,第段”至于夏水褰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宜,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速,交通 阻断。夏季水涨,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了,写出夏水大而湍急:第 段“素端绿潭,回清倒影”,以“素”饰“湍”,水如白练,明净轻快,上有清光回照, 白中间青。写出春冬水清而透明;第段“林寒涧肃”写出秋水小而清冷。阅读(乙)文,文中徐霞客登山所见之景,根据“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 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一句可知作者俯瞰到“危壁出泉;疏竹掩映”的佳致。答案:(1)这里指飞奔的马;凄惨;看,回头看;于是
21、。(2)水清树绿山高草密,有很多趣味。(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4) A(5)夏水大而湍急:春冬水清而透明:秋水小而清冷;危壁出泉;疏竹掩映。【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 .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 可照录不翻译;2 .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 .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 .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 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 .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
22、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 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6 .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 通达明快。4.文言文阅读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 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臼:“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权喟吕蒙日对某人说蒙替以军中多务推托即更刮目相待 重新(2)下
23、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可以为师矣过犹不”又数刀毙z狼亦黠矣,则顷刻两毙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及鲁肃过寻阳C.大兄何见事Z晚乎D.结友画别(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但当涉猎,见往事耳。(4)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分析】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 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 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 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 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
24、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 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 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 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孙权对吕蒙说。谓,对某人说。句意为: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辞,推脱。句意为: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更,重新。(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做'做。B.等到'达到。C.结构助词,不译'代词,指狼。D.表顺承,不译'表转折,去h故选:A
25、o(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健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 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但,只、只是。见,了解。句意:只是应当粗略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4)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结合文本中吕蒙的经历,可以从 两方面来表述自己的启示,一、要多读书。二,只要读书,任何时候都不晚。答案:(1)对某人说 推脱 重新。(2) A(3)只是应当粗略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6、4)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点评】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 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 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 留不译;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 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 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 时必须调整过来。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7、。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膈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 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 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
28、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徵斯人,吾谁与归?乙1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 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提。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 所为也。”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 哉?
29、夫事不用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 贤智之上,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 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节选自欧阳修偃虹堤记)【注释】按图:按照地图,文中指看着地图。惠利:指恩惠利益。作者:建造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展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徽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 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Jfi夫事不审于不成担心(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氐碘的一项是 DA.甲文选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 楼,扼长江,临洞庭。B4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
30、/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 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C.甲文“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 指文人;乙文“膝侯”,即岳州知州滕宗谅,字子京。D.甲文的“吾谁与归"与乙文的“吾滕侯之所为也”均为倒装句,即宾语前置。(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4)两篇文章末段均有点明主旨的作用,请从两篇文章末段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以及所抒 发的情感两方面来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参考译文:【甲】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 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
31、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 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 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 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 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 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 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
32、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 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 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 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 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 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并忘了, 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
33、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 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 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 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 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乙】有一个从岳阳来的客人,拿着滕子京太守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图来告诉我说:“希望 您能写一篇记。"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看到从岳阳门往西到金鸡的右边,其外面 隐约有一个又高又长的建筑,叫做偃虹堤。问来人建造此堤的人和为此堤起名字的人,
34、 客人说:“这都是我们滕太守做的大概深深考虑老百姓的人,在谋划一些事情时是精到的,所以能够用很少的力气 却取得很多的功效。抵挡天下的险阻,消除不可预测的担心,施恩于当地百姓并且惠及 于荆州、湘潭、贵州、四川,凡是往来于湖中的人,不论是远是近都可以得到这个堤的 利益。而且岳阳又是四个地方的交通耍道,往来的船只在此停泊的,一天总共要有多少 呢!假使修堤的土石有幸长久不坏,那么滕子京太守给人和物带来的恩惠和便利,难道 是可以用数字计算的吗?事情不担心干不成,而担心容易毁坏。建筑者最初并不是不想 让它长久坚牢,然而后来者却经常会把它荒废弃置。自古以来那些有道德有才干的仁人, 总想着为百姓兴利除弊,他们
35、留下的遗迹到处都能见到。如果后来者都能像初建者那样 用心,那么百姓直到今天依然能够得到实惠,普天之下还有不受恩惠的事情发生吗?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解释。属予作文以记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属:同“嘱”,嘱托。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不论是远是近都可以得到这个堤的利益。迩:近。夫事不患于不成:事情不担心干不成。患:担心。(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吾滕侯之所为也”不是倒装句,是省略句。故选:D。(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句重要句子有:浮光,浮动的光影;跃金,跳跃的碎金;静影,静
36、静的月影:沉璧, 沉下的璧玉。整句的意思是: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句重要句子有:则,那么;民,老百姓;受,得到;赐,恩赐;岂有,难道还有;遗, 遗漏;利,恩惠。整句的意思是:那么百姓直到今天依然能够得到实惠,普天之下还有 不受恩惠的事情发生吗?(4)本题考查比较性阅读。通过阅读甲文结尾段落可知,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通过阅读乙文结尾段:“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 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 凡有几”;“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 自古贤智之士
37、,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等句子则运用了运用了议论和抒情。 由此可见,乙文运用了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滕侯以民为本的情怀, 表达了对滕子京的赞美。答案:(1)同“嘱”,嘱托;如果没有:近来;担心。(2) D(3)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那么百姓直到今天依然能够得到实惠,普天之下还有不受恩惠的事情发生吗?(4)甲文结尾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乙文结尾运用 记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滕侯以民为本的情怀,表达了对滕子京的赞美。【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 .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
38、称、器具名称等, 可照录不翻译:2 .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 .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 .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 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 .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 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6 .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6.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庆历初,元昊围麟州二十七日。知州募吏民有
39、能通信求援于外者。王吉应募。知 州问:“须几人从行? ”吉日:“今虏骑百重,无所用众。”请秃发,衣胡服,挟弓矢,赍 粮饷,为胡人。夜缱而出,遇虏问,则为胡语答之。两昼夜,然后出虏寨之外,走诣 府州告急。府州遣将兵救之,吉复间道入城,城中皆呼万岁。吉尝从都监王凯及中贵人因将兵数千人,猝遇虏数万骑。中贵人惶恐,以手帛自 经,吉日:“官何患不死?何不且令王吉与虏战?若吉不胜,死未晚也。”因使其左右数 人守中贵人,日:“贵人有不虞,当尽斩若属因将所部先登,射杀虏大将,虏众大 奔,众军乘之,虏坠崖死者万余人。吉每与虏战,所发不过一矢,即舍弓肉袒而入,手杀数人,然后反,日:“及其 张弓挟矢之时,直往抱之,
40、使彼仓卒无以拒吾,而成擒矣。吾前后数入其阵,未尝发两 矢也时又有张节,与吉齐名,皆不至显官而卒。(选自宋司马光流水记闻,有删改)【注释】赍(ji):携带。缱(zhui):用绳子栓着人、物从高处往下送。中贵人: 专称显贵的侍从官官。经:上吊。虞:意料,预料。若属:你们这些人。(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请秃发,衣胡服穿走承府州告急到因将所部先登率领手杀数人,然后反同“返”,返回(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知州募吏民有能通信求援于外者。官何患不死?(3)王吉智勇双全,他的“智”表现在哪里?请概括。(4)最后一段蕴含作者怎样的褒贬?【分析】参考译文:庆历初年,元昊(的军队)围困麟州二十
41、七天。知州招募能够出外送信请求增援 的官吏和百姓。王吉响应招募。知州问(王吉):“需要几个人跟你一起去? ”王吉说:“现 在敌军骑兵重重包围,人多了没有用。"(于是)请求剃光了头发。穿上胡人的服装,带 着弓箭,携带钱粮,扮成胡人。晚上,让人用绳子绑着自己从城墙上放下,逃出城,遇 到胡人盘问,就用胡人的话回答。花了两天两夜,才出了敌人的营寨,跑到府州报告了 紧急情况。府州派人率领大军前往救援,王吉又从小路进城,城里的人都高呼万岁。王吉曾经跟从都监王凯和中贵人,带领一支几千人军队,突然遇到几万人的敌军 骑兵。中贵人惊慌恐惧,用手撕开布帛,上吊自杀,王吉说;“大人为什么担心死不掉呢? 为什
42、么不暂且让我与敌人打一仗?如果我没有胜利,(您)再死也不迟(他)就让自己 身边的几个人保护中贵人,说:“如果大人有不测,就把你们全杀了。”于是率领自己部 队抢先进攻,射杀了敌人的首领,敌军溃逃,众人乘胜追击,坠崖而死的敌军就有一万 多人。王吉每次对敌作战,射箭不超过一支,就放下弓赤膊冲入敌阵,亲手杀死多人, 然后返回,说:“等到敌人张弓搭箭的时候,直接去抱住他,让他在仓猝之间无法抵御我, 就成了我的俘虏。我前前后后多次冲入敌阵,不曾放过两支箭。”当时还有张节,与王吉齐名,(他们)都没有升迁到显赫的官位就去世了。【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句意:请求剃光了头发。穿上胡人的服装。衣,穿。
43、句意:跑到府州报告了紧急情况。诣,至上句意:于是率领自己部队抢先进攻。将,率领。句意:亲手杀死多人,然后返回。反,同“返”,返回。(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募,招募;吏民,官吏和百姓。句意:知州招募能够出外送信请求增援的 官吏和百姓。重点词语:患,担忧。句意:大人为什么担心死不掉呢?(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王吉智勇双全,他的“智”表现在多个方面。“请秃 发,衣胡服,挟弓矢,赍粮饷,为胡人。夜缱而出,遇虏问,则为胡语答之”可见其是 乔装求援;“因将所部先登,射杀虏大将”可见其擒贼先擒王;“吉每与虏战,所发不过 一矢,即舍弓肉袒而入,手杀数人,然后反”可见其善于快速杀敌。这些都
44、表现了他的 机智,据此作答即可。(4)本题考查对文段内涵的理解。这里的“褒”指的是作者对王吉功绩的肯定与赞美:“贬”是对朝廷的不满,这样的人才,却没有受到朝廷的赏识与重用。答案;(1)穿 到 率领 通“返”,返回(2)知州招募能够出外送信请求增援的官吏和百姓。大人为什么担心死不掉呢?(3)乔装求援;率部先登,射杀敌军大将(或“擒贼先播王”);以快制敌,敌军无法应对。(4)褒:对王吉功高的赞美(或“欣赏”,或“充分肯定贬:对朝廷没有重用王吉的批评(或“不满”)。【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 .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 可照录不翻译;2 .直
45、。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 .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 .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 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 .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 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6 .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 通达明快。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以下各题。王薮之学书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
46、 而读之。父日:“尔何来窃吾所秘? ”莪之笑而不答。母日:“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 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日:“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 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之,日:“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日:“此 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注释】旷:王旷,王羲之之父。所秘:所珍藏的书。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卫夫人: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祝版:祭神的木板。(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七岁用书擅长不承期月满,到节便大进书法流涉日眼泪(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
47、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B.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C.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D.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羲之日:“待尔成人,吾授也此子必蔽吾名!(4)阅读文章,用自己的话回答以下问题。作为王羲之启蒙老师的卫夫人“流涕”的原因是 卫夫人为自己教导出一个好弟子感 到欣慰,为王羲之成才感到高兴;除了老师和父母教导得当,王羲之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天资聪颖,喜好书法, 自己认真努力;文中形容王羲之书法笔力健劲的成语是入木三分。【分析】【参考译文】晋代王羲之,字逸少,
48、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 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 ”王羲之 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 ”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 “等你长大成人后,我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地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使等 到我成人,恐怕会埋没幼年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书法便 大有长进。卫夫人见了后,对担任太常官的王策说:“羲之一定是看了笔说,最近看他的 书法,已有了老成智慧。”泪流满面地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遮住我的名声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 分。【解答】(1
4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 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七岁就擅长书法。善:擅长。句意:不到一个月。盈:满,至IJ。句意:书法便大有长进。书:书法。句意:泪流满面地说。涕:眼泪。(2)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 析。句意: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 板三分。故断为: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故选:Bo(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 “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
50、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 分补充完整。重点词:语,告诉,对说。待,等。尔,你。吾,我。授,传授。句意:就对王 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传授给你重点词:此,这。蔽,遮蔽。名,名声。句意:这孩子将来一定能遮住我的名声。(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昔幼时师卫夫人见之” “此儿必见用 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可提取答案为:卫夫人为自己教导出一个好弟子感到 欣慰,为王羲之成才感到高兴。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王羲之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前代 人谈论书法的书笔说,在
51、他父亲的枕中偷来读,并且很快就掌握了书法的要领。因此, 王羲之的成功原因可以归纳为:他天资聪颖、喜好书法、自己认真努力。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能力。“入木三分”原指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 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 彻。答案:(1)擅长;满,至书法;眼泪。(2) B(3)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传授给你。”这孩子将来一定能遮住我的名声。(4)卫夫人为自己教导出一个好弟子感到欣慰,为王莪之成才感到高兴;他天资聪颖、喜好书法、自己认真努力;入木三分。【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
52、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8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李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 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 惊。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日:“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 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将日:“前! ”距匈奴阵 二里许,止,令日:“皆下马解鞍! ”其骑日:“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广日:“彼 虏以我为走,今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平旦,李 广乃归其
53、大军。(节选自史记李广将军传,有删改)【注释】张左右翼:士兵左右散开;射雕者:射雕的能手,形容善射的人:即: 如果,倘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今如此以百骑隼跑,逃跑用里其意使坚信革时会暮这胡兵终修之以怪,认为怪(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例句:今解鞍以示不走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B.以钱覆其口 (卖油翁)C.盖以诱敌(狼)D.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周亚夫军细柳营)(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吾去大军数十里(4)翻译下列句子。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5)李广将军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分析
54、】参考译文: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 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善射的能手。把战俘捆绑上 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李 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 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 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 兵下令:“前进!”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 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
55、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 ”李 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 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这时正值日暮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 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中。【解答】(1)本题考查文喜文实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判断词义。句意: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走:跑,逃跑。句意: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坚使:使坚信。句意:这时正值日暮黄昏。是:这。句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怪:认为奇怪。(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理解。例句句意: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用来)表示不逃。以:用,用来。A.凭
56、借,靠;B用,把;C.用,用来;D.把。故选:C(3)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停顿的能力。解答此题需结合句子意思来断句。句意:我们离 开大军几十里。所以停顿应该是:吾/去大军/数十里。(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 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汇。重点词语:虏多;敌人众多;近:离得近;即:如果,倘若;急:紧急情况:奈何: 怎么办。此句译为: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重点词语:甚:表程度,非常,太:汝:你:惠:同“慧”聪明。此句译为:你太不 聪明了!(4)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通读全文,由“而广身自射彼三 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射雕者也”可看出,李广是武艺高强、骁勇善战的人; 从“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可知,李广是勇敢果断、临危不乱 的人:从“彼虏以我为走,今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可看出,李广是胆大心细、攻 于谋略的人。据此整理答案回答即可。答案:(1)跑,逃跑使坚信这以怪,认为怪(2) C(3)吾/去大军/数十里(4)敌人很多并且离得近,倘若有紧急情况,怎么办?你太不聪明了!(5)骁勇善战,从“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计从业总账管理》课件
- 《广场规划设计》课件
- 寒假自习课 25春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4课时 国家监察机关
- 短信营销合同三篇
- 农学启示录模板
- 理发店前台接待总结
- 儿科护士的工作心得
- 探索化学反应奥秘
- 收银员的劳动合同三篇
- 营销策略总结
- DB21-T 2931-2018羊肚菌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 《空调零部件介绍》课件
- 2024年度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述职报告课件
- 手术室无菌操作流程
- 农业机械控制系统硬件在环测试规范
- 翁潭电站大王山输水隧洞施工控制网设计说明书
- 隆胸术培训课件
- 钢筋焊接培训课件
- 行政内勤培训课件
- 化纤企业(化学纤维纺织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