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大纲_第1页
《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大纲_第2页
《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大纲_第3页
《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大纲_第4页
《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811140002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概论学时/学分:16/1关联课程:土木工程材料、道路工程材料、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适用专业:土木类,交通工程开课教研室:基础教研室课程类别与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一、 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按照学校的整体要求,基于对教学目标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分析,本课程的内容依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基本要求和培养方案,选定绪论、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施工等15部分内容,共16学时,1学分。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课内教与学、课外导与做、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等环节,推进考评方式改革,重视过程性评价,突出基于能力的

2、非标准化答案考试。基于该教学考核评价思路,本课程主要以课程论文、走访调研报告、期末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中课程论文、走访调研报告等过程性评价占评价权重的60%,期末考试占评价权重的40%。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一览表序号章节名称(知识单元)课时数评价方法及考核权重1第一章绪论11、本部分内容以调研分析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权重为3%2、本部分内容包括7个主要内容,3个知识点2第二章土木工程材料11、本部分内容以调研分析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权重为4%。2、本部分内容包括3个主要内容,4个知识点3第三章基础工程11、本部分内容的以课程论文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权重为4%。2、本部分内容包括

3、5个主要内容,3个知识点。4第四章建筑工程11、本部分内容以项目走访报告进行考核,考核权重为4%。2、本部分内容包括5个主要内容,3个知识点。5第五章交通土建工程11、本部分内容以项目走访报告进行考核,考核权重为4%。2、本部分内容包括4个主要内容,2个知识点。6第六章桥梁工程11、本部分内容以资料收集分析报告进行考核,考核权重为4%。2、本部分内容包括4个主要内容,1个知识点。7第七章港口工程11、本部分内容以资料收集分析报告进行考核,考核权重为4%。2、本部分内容包括7个主要内容,2个知识点。8第八章地下工程11、本部分内容以调研分析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权重为4%。2、本部分内容包括5

4、个主要内容,1个知识点9第九章水利水电工程11、本部分内容以调研分析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权重为4%。2、本部分内容包括4个主要内容,3个知识点10第十章给排水工程11、本部分内容以调研分析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权重为4%。2、本部分内容包括2个主要内容,1个知识点11第十一章土木工程施工21、本部分内容以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权重为5%。2、本部分内容包括5个主要内容,2个知识点12第十二章建设项目管理11、本部分内容以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权重为4%。2、本部分内容包括4个主要内容,2个知识点13第十三章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11、本部分内容以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权重为

5、4%。2、本部分内容包括2个主要内容,2个知识点14第十四章数字化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11、本部分内容以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权重为4%。2、本部分内容包括6个主要内容,4个知识点15第十五章土木工程师设计方法11、本部分内容以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权重为4%。2、本部分内容包括4个主要内容,6个知识点16期末考试40%合计16100%二、课程资源库1.参考书土木工程概论,第3版,叶志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土木工程(专业)概论第三版,罗福午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08。土木工程概论周新刚 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0。土木工程概论刘宗仁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6、2008.01土木工程概论陈学军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9土木工程概论沈祖炎 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9现代土木工程的新发展吕志涛 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12钢筋混凝土与砖石结构张克波、杨美良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052.期刊工程力学、建筑技术、施工技术、商品与质量、江西建材、中国交通信息化、黑龙江交通科技、科技展望、隧道建设、工程建设、Journal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Research、Ageing & Society3.网络资源(1)赵玉等.土木工程概论在线课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

7、,在线开放课程.(2)上海大学精品课程土木工程概论 (3) 新乡学院图书馆 汇雅书世界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1学时第一章 绪 论1.课前准备(1)熟悉课程教学大纲,对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有较好的理解;(2)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3)充分理解讲义内容,把握和完成知识由一种书本贮存状态到教师传输状态再到学生头脑中的贮存形式的这两次转化;(4)查询、收集本学科相关的前沿技术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案例;(5)整理好课程教学中用到的模型、教具以及实验室用品等;1.1课程属性与教学目标分析课程属性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建立大土木工程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的基础

8、课。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入校新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使学生入学开始就较全面地了解土木工程所涉及领域的内容、方法、成就和发展情况,从学科概论的视角了解土木工程的综合性、社会性及其在技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统一性,初步构建专业基础;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和逻辑的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在进行工程教育的过程中,初步树立专业思想和工程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土木工程专业新生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入门知识,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土木工程的专业范畴;初步建立解决问题的工程方法;从工科结合管理、经济、法律法规个角度掌握各类土木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9、和基本方法,为学习相关的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能应用土木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土木工程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熟悉土木工程所涉及的工程范围;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结构形式和工程结构形式;掌握房屋建筑、道路、铁路、桥梁、水利水电、地下结构、特种结构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了解它们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了解土木工程中计算机的应用和工程管理的规范;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课程设置。1.2学习对象分析(1)在知识基础方面,作为大一的学生,由于刚刚接触专业知识,但对于本行业特征、任务、教学要求等方面理解还不够,应加强该方面

10、的强化与训练;(2)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区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与区别,理论教学应重点强化对今后其他专业课学习中理论知识的概述与了解,实践部分主要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案例来具体体会理论的指导作用;(3)在认知能力方面,学生思维活动依赖具体的事物和经验的支持,缺乏抽象性,但易于接受新知识并善于发问,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因此要引导学生如何快速准确利用网络资源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4)学生学习的动机主要取决于对课程内容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对老师的喜爱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有激情,其次要在准确把握课程知识点的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适当插入任务模块,引入实际案例,加强角色训练,通过课程彰显自身业务素质并对

11、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本课程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计算能力、查阅学习参考资料能力的养成;注重交互、开放、协作教学;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1.3教学方案设计:(1)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理解土木工程的内涵,掌握基本概念,了解发展过程。无教学难点。(2)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讲义完成教学内容;(3)教学过程主要以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些行业基本情况进行实例讲解;(4)通过课堂提问、调研报告来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2.课内教学2.1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有:(1)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任务 (2)土木工程发展历史概述(3)古代土木工程(4)近代土木工

12、程(5)土木工程的现状(6)土木工程的未来(7)土木工程的学习建议主要包含的知识点有:(1)土木工程发展史(2)现当代土木工程领域理论发展及施工现状介绍(3)未来发展趋势。2.2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式 2.3 课内小结:归纳总结土木工程专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提出本次课的考察重点是对土木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念、涵盖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对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提出表扬,同时反思本次课堂的组织管理上有无遗憾的地方,最后要求学生预习下次课的主要内容。3.课后巩固与拓展(1)预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土木工程材料,主要是观察身边建筑由那些材料组成的;(2)要求学生将自己过去所了解的土木工程知识

13、与教书内容进行对比,提出问题;(3)将绪论中的知识点编成测试题,记在笔记本中;(4)阅读现代土木工程的新发展(吕志涛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P3439:土木工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济大学,项海帆)。4.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章内容的考核方式为提交调研报告,要求学生提交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调研报告,主题为通过对不同类型土木工程项目的对比分析提炼出对土木工程概念的深刻理解。本章内容的评价权重为3%。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调研报告3%要求学生课后结合课堂内容与课外读书完成,时间为一周内。合计3%第2学时第二章 土木工程材料1.课前准备(1) 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

14、库建设;(2) 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3) 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采用的案例的建设背景及过程资料;(4) 准备本次课程教学中用到的材料样品、模型。1.1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如:对身边建筑多用的材料进行基本了解,主要从日常知识积累方面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调研报告方式检查;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1.2教学方案设计(1)回顾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混凝土材料和钢材等常见土木工程材料的特点;难点是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3)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讲义完成教学内容;(4)教学过程主要以学校体育场

15、、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建筑为例进行简短的案例解析;(5)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2.课内教学2.1课堂导入首先对上次教学内容做一个简单回顾,通过提问学生:你在几号宿舍楼住?该楼都是用了哪些材料?有哪些你见过,能明白用法?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由此导入本次教学新内容,并明确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2.2 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有:(1)早期土木工程材料 (2)近代土木工程材料 (3)现代土木工程材料主要包括的知识点有:(1)材料的分类和常用品种;(2)材料应用的发展历史;(3)混凝土出现的意义和作用;(4)以钢筋为代表的结构性材料的作用和选择。2.3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式2.4课内小结: 总结常见土

16、木工程的基本材料组成:砖、瓦、水泥、钢材、玻璃、木材等;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阐明影响土木工程材料的选择及应用要求,并提出相应的选材的基本原则;通过图纸的介绍总结出建筑材料应用的一般规定。明确要求学生识记常用土木工程材料基本种类、影响土木工程质量和功能的主要因素。本次课的考察重点是合理选材,明确考核方式为调研报告,同时反思本次课堂的组织管理上有无缺憾的地方。最后要求学生复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3.课后巩固与拓展(1)老师提出集中常用材料,让学生走访市场,熟悉应用;(2)学生观察本教学楼,提出主要使用的材料品种;(3)预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浏览关于基础的相关视频。(4)阅读钢筋混凝土与砖石结构(张克

17、波、杨美良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P413: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第一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混凝土;第三节:钢筋;第四节: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4.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章内容的考核以调研报告为主,占评价权重为4%。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调研报告4%要求学生课后结合课堂内容与市场调研完成,时间为一周内,字数不低于500字。合计4%第3学时第三章 基础工程1.课前准备(1)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2)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3)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采用的案例的建设背景及过程资料;(4)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

18、是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基础选型及采用何种措施防止地基的不均匀沉降。1.1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主要从日常知识积累方面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调研报告方式检查;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1.2教学方案设计(1)回顾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浅基础、深基础和不均匀沉降的类型和特点。教学难点:浅基础、深基础和不均匀沉降的类型和特点。(3)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讲义完成教学内容;(4)教学过程主要以课前贮备的基础工程施工资料及视频为例进行简短的案例解析;(5)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2.课内教学2.1课

19、堂导入首先对上次教学内容做一个简单回顾,通过提问学生:你了解的结构材料都有哪些品种?受力情况如何?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由此导入本次教学新内容,并明确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2.2 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有:(1)岩土工程勘察(2)浅基础(3)深基础(4)不均匀沉降 (5)地基处理对于基本概念性的问题如岩土工程勘察、基础类型等以讲授为主,建议借助教学模型讲清楚基础的基本组成和类型;对于基本技能方面的如影响基础的设计选择和设计原理、设置基本原则可以结合实际案例的讲解分析,使学生理解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主要包括的知识点有:(1)基础的种类;(2)基础沉降;(3)地基处理。2.3 教学方法:讲授+

20、启发式2.4课内小结: 总结常见土木工程项目的基础构造及类型;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阐明影响基础沉降的因素和解决办法;通过图纸的介绍总结出基础施工的一般规定。明确要求学生识记常用土木工程建设项目基础的常用类型、影响深、浅基础稳定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办法。本次课的考察重点是对建筑物基础的功能认识,明确考核方式为项目走访,同时反思本次课堂的组织管理上有无缺憾的地方。最后要求学生复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3.课后巩固与拓展(1)安排让学生走访实际项目,客观认识基础的功能和作用;(2)学生观察本教学楼,看看是否有发生基础沉降的迹象,简单提出解决基础沉降的办法;(3)预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浏览关于建筑工程的相

21、关视频。(4)阅读施工技术2017年第1期,P127132,地基基础工程事故概述。4.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章内容的考核以课程论文为主,占评价权重为4%。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课程论文4%要求学生课后结合课堂内容与课外读书完成,时间为一周内。字数不低于1000字。合计4%第4学时第四章 建筑工程1.课前准备(1)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2)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3)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采用的案例的建设背景及过程资料;(4)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建筑工程的种类及采用的一些先进的建筑技术。1.1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主要从日常

22、知识积累方面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课程论文方式检查;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1.2教学方案设计(1)回顾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和单层、多层与高层建筑教学难点: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和单层、多层与高层建筑(3)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讲义完成教学内容;(4)教学过程主要以课前贮备的基础工程施工资料及视频为例进行简短的案例解析;(5)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以房屋建筑为例,介绍梁、板、柱、墙等基本构件;单层建筑、大跨结构的基本构造;多层及高层的结构类型及分类;烟囱、水塔、水池、筒仓等特种结构的基本构

23、造;了解建筑工程的基本构件类型和特点;了解建筑工程的主要类型;了解大跨建筑的特点,了解多层建筑的主要构成及特点;了解高层建筑的特点和发展;了解特种结构类型和特点。考核要点是建筑的基本类型和作用。2.课内教学2.1课堂导入首先对上次教学内容做一个简单回顾,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了常见的基础类型之后怎样确定合适的建筑方式?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由此导入本次教学新内容,并明确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2.2 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有:(1)基本构件 (2)单层与多层建筑 (3)高层与超高层建筑(4)特种建筑(5)未来展望对于基本概念性的问题如建筑基本构件、建筑结构类型等以讲授为主,建议借助教学模型讲清楚基础的基

24、本组成和类型;对于基本技能方面的如建筑的功能和定义、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等以结合实际案例的讲解分析,使学生对当代建筑工程有一个初步了解。主要包括的知识点有:(1)建筑基本构件;(2)各种建筑定义的区别;(3)常用建筑技术。2.3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式2.4课内小结: 归纳总结构成建筑的三要素,并阐明他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本次课的考察重点是建筑的构成及分类,明确要求学生识记建筑的含义、建筑方针、建筑构成要素等内容。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对图纸的介绍了解建筑过程。本次课的考察重点是对建筑物的基本认识,明确考核方式为项目走访,同时反思本次课堂的组织管理上有无缺憾的地方。最后要求学生复习

25、下节课的主要内容。3.课后巩固与拓展(1)安排让学生走访实际项目,客观认识建筑的功能和作用;(2)预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浏览关于路桥的相关视频。(3)阅读商品与质量2017年第6期,P2529,论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协调统一的重要性(高琳琳;徐悦)4.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章内容的考核以项目走访报告为主,占评价权重为4%。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项目走访报告4%要求学生课后结合课堂内容与走访要求完成,时间为一周内。字数不低于500字。合计4%第5学时第五章 交通土建工程1.课前准备(1)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2)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3)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采用的案

26、例的建设背景及过程资料;(4)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交通土建工程的内容及采用的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1.1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主要从日常知识积累方面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项目走访报告方式检查;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1.2教学方案设计(1)回顾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道路工程和铁路工程的基本体系教学难点:无(3)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讲义完成教学内容;(4)教学过程主要以课前贮备的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资料及视频为例进行简短的案例解析;(5)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以道路工

27、程为例,明确隧道工程、道路工程、及铁路工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了解机场工程的内容和特点。考核要点是交通土建工程的主要任务和作用。2.课内教学2.1课堂导入首先对上次教学内容做一个简单回顾,通过提问学生:在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方面解决了住的问题之后如何解决行的问题?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由此导入本次教学新内容,并明确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2.2 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有:(1)道路工程 (2)铁路工程(3)机场工程(4)隧道工程对于交通土建工程的主要内容、常见方式等以讲授为主,以道路工程为主借助教学模型讲清楚道路的基本组成和类型;了解隧道工程、道路工程、及铁路工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了解机场工程的内容和特

28、点。主要包括的知识点:公路的组成和高速公路的概念和特点。2.3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式2.4课内小结: 提出本次课的考察重点是了解公路的组成和高速公路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对图纸的介绍了解公路施工过程。明确考核方式为项目走访,同时反思本次课堂的组织管理上有无缺憾的地方。最后要求学生复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3.课后巩固与拓展(1)安排让学生走访实际项目,客观认识公路的组成和高速公路的概念和特点;(2)预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浏览关于桥梁工程的相关视频。(3)阅读中国交通信息化2017年第A1期,P1017,智慧高速公路初探(王少飞;祖晖;付建胜;阮志敏;李敏)4.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

29、章内容的考核以项目走访报告为主,占评价权重为4%。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项目走访报告4%要求学生课后结合课堂内容与走访要求完成,时间为一周内。字数不低于500字。合计4%第6学时第六章 桥梁工程1.课前准备(1)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2)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3)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采用的案例的建设背景及过程资料;(4)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的基本内容及采用的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1.1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主要从日常知识积累方面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项目走访报告方式检查;对于要求课前预

30、习的内容主要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1.2教学方案设计(1)回顾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桥梁的分类、形式与基本结构体系教学难点:桥梁的基本结构体系(3)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讲义完成教学内容;(4)教学过程主要以课前贮备的桥梁工程施工资料及视频为例进行简短的案例解析;(5)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掌握桥梁工程的分类与特点;了解桥梁工程设计基本内容;了解桥跨结构、桥墩与桥台、桥梁工程基础的特点;考核要点是桥梁工程的分类与特点。2.课内教学2.1课堂导入首先对上次教学内容做一个简单回顾,通过提问学生:交通土建工程怎样解决跨越山川河流问题?等检查学生的预习

31、情况,由此导入本次教学新内容,并明确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2.2 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有:(1)桥梁的分类(2)桥梁工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要点(3)桥梁的结构形式(4)桥墩与桥台(5)桥梁基础(6)桥梁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于桥梁工程的主要内容、常见方式等以讲授为主,明确桥梁工程的分类与特点;了解桥梁工程设计基本内容;了解桥跨结构、桥墩与桥台、桥梁工程基础的特点。主要包括的知识点:桥梁工程的分类与特点。2.3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式2.4课内小结: 提出本次课的考察重点是了解桥梁工程的分类与特点。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对图纸的介绍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组成、施工设计内容等。明确考核方式为资料收集和分析,同时

32、反思本次课堂的组织管理上有无缺憾的地方。最后要求学生复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3.课后巩固与拓展(1)安排让学生走访实际项目,客观认识桥梁的组成和分类;(2)预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浏览关于港口工程的相关资料。(3)阅读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年第3期,P120121,桥梁工程BIM技术应用(尹志雨)4.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章内容的考核以资料收集分析为主,占评价权重为4%。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资料收集分析4%要求学生课后结合课堂内容完成,要求提出一定的分析结论。时间为一周内。字数不低于500字。合计4%第7学时第七章 港口工程1.课前准备(1)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2)熟

33、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3)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采用的案例的建设背景及过程资料;(4)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港口的类型、规划与布置,了解码头建筑的基本情况,明确防波堤的类型和用途,了解护岸建筑、港口仓库及货场的基本情况。1.1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主要从日常知识积累方面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课程论文方式检查;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1.2教学方案设计(1)回顾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港口工程的主要类型和组成教学难点:港口的规划与布置、防波堤的类型(3)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

34、PPT和讲义完成教学内容;(4)教学过程主要以课前贮备的港口工程施工资料及视频为例进行简短的案例解析;(5)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了解港口的类型、规划与布置;了解码头建筑的基本情况;明确防波堤的类型和用途;了解护岸建筑、港口仓库及货场的基本情况。考核要点是港口工程的功能作用与特点。2.课内教学2.1课堂导入首先对上次教学内容做一个简单回顾,通过提问学生:前面讲述的交通土建工程主要服务对象是谁?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由此导入本次教学新内容,并明确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2.2 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有:(1)港口分类 (2)港口规划与布置 (3)码头建筑 (4)防波堤 (5)护岸建筑 (6) 港口仓

35、库与货场 (7)我国港口工程的发展前景对于港口工程的主要内容、常见方式等以讲授为主,了解港口的类型、规划与布置,了解码头建筑的基本情况,明确防波堤的类型和用途,了解护岸建筑、港口仓库及货场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的知识点:港口的类型、规划与布置。2.3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式2.4课内小结: 提出本次课的考察重点是了解港口工程的类型、规划与布置。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介绍了解码头建筑的基本情况,明确防波堤的类型和用途,了解护岸建筑、港口仓库及货场的基本情况。明确考核方式为资料收集和分析,同时反思本次课堂的组织管理上有无缺憾的地方。最后要求学生复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3.课后巩固与拓展(1)安排让学生

36、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收集港口工程的具体项目内容,并据此写出分析报告;(2)预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浏览关于地下工程的相关资料。(3)阅读科技展望2017年第21期,P3133,浅谈当前港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李子涛)。4.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章内容的考核以资料收集分析为主,占评价权重为4%。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资料收集分析4%要求学生课后结合课堂内容完成,要求提出一定的分析结论。时间为一周内。字数不低于500字。合计4%第8学时第八章 地下工程1.课前准备(1)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2)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3)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采用的案例的建设背景及

37、过程资料;(4)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地下工程的分类和案例;了解地下工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1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主要从日常知识积累方面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资料收集分析报告方式检查;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1.2教学方案设计(1)回顾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地下工程的分类和特点。教学难点:无。(3)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讲义完成教学内容;(4)教学过程主要以课前贮备的地下工程施工资料及视频为例进行简短的案例解析;(5)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了解地下工程的分类和

38、案例;了解地下工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考核要点是地下工程的功能作用与特点。2.课内教学2.1课堂导入首先对上次教学内容做一个简单回顾,通过提问学生:通过前面的讲述,我们对地面上的建筑形式和作用有了初步了解,那么地下都有哪些工程呢?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由此导入本次教学新内容,并明确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2.2 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有:(1)地下工业建筑(2)地下仓储建筑(3)地下民用建筑(4)人防工程(5)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对于地下工程的主要内容、常见方式等以讲授为主,了解地下工程的功能作用与特点,了解地下工程的分类和案例;了解地下工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的知识点:地下工程的分类和特点。2.

39、3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式2.4课内小结: 提出本次课的考察重点是了解地下工程的分类和特点。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介绍了解地下工程的基本情况。明确考核方式为资料收集和分析,同时反思本次课堂的组织管理上有无缺憾的地方。最后要求学生复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3.课后巩固与拓展(1)安排让学生通过考察走访所在城市的地下工程项目了解地下工程的具体项目内容,同时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收集国内外地下工程建设的现状和发展特点、趋势并据此写出调研分析报告。(2)预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浏览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相关资料。(3)阅读隧道建设2017年第2期,P123134,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近两年的发展与展望(洪开荣)4

40、.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章内容的考核以资料收集分析为主,占评价权重为4%。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调研分析报告4%学生课后结合课堂内容完成,要求提出一定的分析结论。时间为一周内。字数不低于1000字。合计4%第9学时第九章 水利水电工程1.课前准备(1)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2)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3)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采用的案例的建设背景及过程资料;(4)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类型;明确农田水利和水电工程的作用、类型和组成,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前景。1.1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主要从日常知识积累方

41、面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资料收集分析报告方式检查;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1.2教学方案设计(1)回顾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水利水电工程的类型、组成和作用。教学难点:无。(3)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讲义完成教学内容;(4)教学过程主要以课前贮备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资料及视频为例进行简短的案例解析;(5)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类型;明确农田水利和水电工程的作用、类型和组成;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前景考核要点是水利水电工程的类型、组成和作用。2.课内教学2.1课堂导入首先对上次教学内容做一

42、个简单回顾,通过提问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水利建设方面的故事,你有哪些了解?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有哪些标志性项目?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由此导入本次教学新内容,并明确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2.2 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有:(1)农田水利工程(2)水电工程(3)防洪工程(4)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内容、常见方式等以讲授为主,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类型;明确农田水利和水电工程的作用、类型和组成。主要包括的知识点:水电工程的作用、类型和组成。2.3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式2.4课内小结: 提出本次课的考察重点是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分类和特点。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介绍了解水利水电工程

43、的基本情况。明确考核方式为资料收集和分析,同时反思本次课堂的组织管理上有无缺憾的地方。最后要求学生复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3.课后巩固与拓展(1)安排让学生通过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收集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现状和发展特点、同时了解所在家乡水利水电项目的名称、功能等,并据此写出调研分析报告。(2)预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浏览关于给排水工程的相关资料。(3)阅读江西建材2017年第7期,P125128,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张建刚)4.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章内容的考核以资料收集分析为主,占评价权重为4%。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调研分析报告4%学生课后结合课堂内容完

44、成,要求提出一定的分析结论。时间为一周内。字数不低于1000字。合计4%第10学时第十章 给排水工程1.课前准备(1)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2)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3)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采用的案例的建设背景及过程资料;(4)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城市给水、排水系统的种类,建筑的各种给排水形式。1.1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主要从日常知识积累方面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资料收集分析报告方式检查;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1.2教学方案设计(1)回顾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45、:教学重点:给水方式与排水方式的选择与比较。教学难点:无。(3)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讲义完成教学内容;(4)教学过程主要以课前贮备的给排水工程施工资料及视频为例进行简短的案例解析;(5)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给水方式与排水方式的选择与比较。考核要点是给排水工程的类型、组成和作用。2.课内教学2.1课堂导入首先对上次教学内容做一个简单回顾,通过提问学生:中国传统建筑中有许多关于给排水的设施,你知道的有哪些?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由此导入本次教学新内容,并明确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2.2 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有:(1)给水工程(2)排水工程对于给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常见方式等以讲授为主,了解

46、给排水工程的主要类型;给水方式与排水方式的选择与比较。主要包括的知识点:给水方式与排水方式的选择与比较。2.3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式2.4课内小结: 提出本次课的考察重点是了解给排水工程的分类和特点。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介绍了解给排水工程的基本情况。明确考核方式为资料收集和分析,同时反思本次课堂的组织管理上有无缺憾的地方。最后要求学生复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3.课后巩固与拓展(1)安排让学生通过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收集国内外给排水工程建设的现状和发展特点、同时了解学校所在地给排水项目的名称、功能等,并据此写出调研分析报告。(2)预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浏览关于土木工程施工的相关资料。(3)阅

47、读工程建设2017年第5期,P9597,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与对策(郭炜)4.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章内容的考核以资料收集分析为主,占评价权重为4%。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调研分析报告4%学生课后结合课堂内容完成,要求提出一定的分析结论。时间为一周内。字数不低于1000字。合计4%第11-12学时第十一章 土木工程施工1.课前准备(1)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2)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3)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采用的案例的建设背景及过程资料;(4)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基础工程施工与结构工程施工的主要施工技术和工艺;了解现代施工技术与

48、展望;了解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及内容。1.1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主要从日常知识积累方面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资料收集分析报告方式检查;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1.2教学方案设计(1)回顾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基础工程和结构工程的常见施工技术。教学难点:基础工程和结构工程的常见施工技术。(3)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讲义完成教学内容;(4)教学过程主要以课前贮备的土木工程工程施工资料及视频为例进行简短的案例解析;(5)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了解基础工程和结构工程的常见施工技术。考核要点是基础工程和

49、结构工程的常见施工技术。2.课内教学2.1课堂导入首先对上次教学内容做一个简单回顾,通过提问学生:土木工程所有的新技术、新项目都是通过施工过程来完成,那么你知道的施工技术有哪些?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由此导入本次教学新内容,并明确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2.2 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有:(1)基础工程施工(2)结构工程施工(3)现代施工技术(4)施工组织(5)施工技术发展展望对于基础工程和结构工程的常见施工技术等以讲授为主,了解现代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了解现代施工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的知识点:基础工程和结构工程常见的施工技术,施工的组织管理2.3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式2.4课内小结: 提出本次课

50、的考察重点是了解基础工程和结构工程的常见施工技术。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介绍了解现代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手段。明确考核方式为课程论文,同时反思本次课堂的组织管理上有无缺憾的地方。最后要求学生复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3.课后巩固与拓展(1)安排让学生通过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了解基础工程和结构工程的常见施工技术,了解现代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了解现代施工技术发展趋势并据此写出课程论文。(2)预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浏览关于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资料。(3)阅读门窗2017年第3期,P117120,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粟嘉伟)4.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章内容的考核以资料收集分析为主,占评价权重为5%。考核方

51、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课程论文5%学生课后结合课堂内容完成,要求提出一定的分析结论。时间为一周内。字数不低于1000字。合计5%第13学时第十二章 建设项目管理1.课前准备(1)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2)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3)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采用的案例的建设背景及过程资料;(4)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建设程序和建设法规;了解建设项目管理、建设监理的概念等内容;了解工程项目的招标与投标的内容和特点。1.1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主要从日常知识积累方面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资料收集分析报告方式检查;对于要求课

52、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1.2教学方案设计(1)回顾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基本建设程序与法规、工程承包及监理制度。教学难点:基本建设程序与法规、工程承包及监理制度。(3)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讲义完成教学内容;(4)教学过程主要以法规、制度的学习及工程招投标、施工现场管理、工程监理等实例进行简短的案例解析;(5)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点:了解基本建设程序与法规、工程承包及监理制度。考核要点是基本建设程序与法规、工程承包及监理制度。2.课内教学2.1课堂导入首先对上次教学内容做一个简单回顾,通过提问学生:土木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中怎样进行监

53、督和管理?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由此导入本次教学新内容,并明确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2.2 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有:(1)建设程序与建设法规(2)工程项目管理(3)工程项目招投标(4)建设监理对于法规、制度的学习及工程招投标、施工现场管理、工程监理等以讲授为主,了解现代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基本建设程序与法规、工程承包及监理制度。主要包括的知识点:基本建设程序与法规、工程承包及监理制度。2.3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式2.4课内小结: 提出本次课的考察重点是了解基本建设程序与法规、工程承包及监理制度。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介绍了解工程招投标、施工现场管理、工程监理的意义和实施手段。明确考核方式为课程论文,同时反思本次课堂的组织管理上有无缺憾的地方。最后要求学生复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3.课后巩固与拓展(1)安排让学生通过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了解基本建设程序与法规、工程承包及监理制度,了解工程招投标、施工现场管理、工程监理的意义和实施手段并据此写出课程论文。(2)预习下节课的主要内容,浏览关于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的相关资料。(3)阅读河南建材2017年第3期,P5556,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马红江)4.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章内容的考核以资料收集分析为主,占评价权重为4%。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