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 【原文】咏怀古迹,其三作者: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作者介绍】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别名:杜陵野老, 杜陵布衣,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 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 无家别)等。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 又称他杜拾遗、杜工
2、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世界文化名人。经历了唐 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 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 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 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 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虽然杜甫在当朝不为世 人所知,但经过后世的研究,他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 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
3、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称他的诗为“史诗”。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 诗三百首栏目。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 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 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 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 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 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 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 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 广泛的,是唐代
4、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把杜甫所作之诗,与屈原的离骚 、 庄周的庄子、司马迁的 史记、施耐庵的水浒传、王实甫的 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在当代,杜甫对国家的忠心和对人民 的关切被重新诠释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含义, 而他本人因为使用 “人民的语言”而受到现代研究者的赞赏。杜甫不只在中国流名,还扬名海外。1481年韩国将杜诗翻译成韩 文,叫杜诗谚解。他对日本文学影响相对较晚,直到十七世纪他在日本拥有和在中国一样的名声。 杜甫对松尾芭蕉的影响尤深。杜甫 也是美国作家雷克斯罗斯(Kenneth Rexroth )最喜欢的作家。【作品简介】咏怀古迹其三由杜甫创作,被选
5、入唐诗三百首。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 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 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信然。更多唐诗欣赏敬请 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这首诗是感事而暗喻感怀。昭君本是宫中第一美女,只因元帝昏 庸按图招幸宫女,而昭君不肯行贿,招致遗骨塞外,即使思念故国, 也只有月夜归魂,抱憾终生。诗人借昭君之怨一是感当时宁国公主之 怨。当时唐朝依靠回纥来平定安史叛军,回纥骄横,唐朝被迫用公主 下家来结好回纥,临别时,公主哭道:“国家事重,死且无憾
6、!”肃宗 流泪而还。诗人写昭君怨,正是借来表达宁国公主的怨恨。二是感恨 自己遭遇。元帝昏庸不识美恶,令昭君远嫁塞外,与诗人因忠谏而遭 贬斥的遭遇相符。正是悲昭君以悲自身。【注解】1、明妃:即王婿、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 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秣归县)东北四十里,与 夔州相近。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 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5、环佩
7、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 故曰"空归”。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 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 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 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韵译】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翻译】
8、群山万壑随着江流奔赴荆门,昭君生长的地方现在还有村落。- 离开紫台就和沙漠连在一起,只留下一座长着青草的坟墓向着黄泉。 只凭画图约略地看宫女的容貌,环佩声响,只有魂魄月夜归来。千年琵琶弹奏胡音胡调。分明是怨恨之情从乐曲中抒发出来【评析】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公元 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 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 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 世家国之感。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 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 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 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
9、还要 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 形象突出,寓意深刻。“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 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 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秣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 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 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 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 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这首诗 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 门”(长江二首)的警句,
10、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 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是一个有 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 出人意外,因而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 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 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 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 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 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 以才借高山大
11、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铃说: “从地 灵说入,多少郑重。”也与这个意思相接近。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 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 就写尽 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 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 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杜甫这 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 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 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 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
12、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读者只看上句的 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 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 诗人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 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 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 笼罩四 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 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这句诗就给 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 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
13、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 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 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 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 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 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 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 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而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 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缩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 美。“
14、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 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代刘熙 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日琵,引手 却日琶。”晋代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 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 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 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 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 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
15、来的对乡 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前面提到,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胡 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 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 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 吴瞻泰意 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 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 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青冢留千秋,心与祖 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诗人就是要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 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她。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 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
16、的。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 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 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 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 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 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 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 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讲解】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
17、66),是杜 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 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 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首联: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湖北荆门山, 这里遗留有明妃生长 的秣归香溪村。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 势的雄奇壮丽。唐宋诗醇评为“破空而来,势如天骥下坂,明珠 走盘”。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 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 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指出:“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
18、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 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 她。杨伦杜诗镜诠也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这种烘托渲 染的手法,不乏先例,如诗经大雅感高:“感高维岳,骏极于天。 维岳降神,生甫及申。”之后的元稹寄赠薛涛诗:“锦江滑腻峨眉 秀,生出文君与薛涛。”手法也如出一辙。对于这种写法,明人胡震亨 评注的杜诗通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 为合作。”但昭君决不仅仅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柔弱女子, 而是一位不向恶势力低头,能承受巨大痛苦的女中丈夫,这一点也是 杜甫最钦佩的,所以诗的背景伟岸阳刚。这两句诗,大
19、小映衬,动静 相间,不仅使画面显得生动,同时使诗的意境更深一层。自然界无穷 的生命力,加重了 “物在人亡”的惆怅情绪,巧妙地为全诗确定了悲 壮的基调。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 目。颔联:一别汉宫便与北方的荒漠连在一起, 最后只留下孤独青冢 向着漠漠黄昏。写昭君悲剧的一生,竭力渲染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 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 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 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江淹恨赋:“若夫明妃去时, 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
20、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望君王兮何 期,终芜绝兮异域。”可以作为这两句诗内容的补充。清人朱瀚杜诗 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此联可谓字字有神。“黄昏” 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 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 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 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 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 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 具有大巧若
21、拙的艺术匠心颈联:画工曾经辨识美女昭君娇丽的面容, 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 月夜独自归来。先讲汉元帝的昏庸,后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 这里用一个“空”字,以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寄诗人的同情。由 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 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这两句 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 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 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 朱鹤龄认为:“画图之面,本非真容,不曰不识,而曰省识,盖婉词。”(杜诗详注引语);浦起龙也说:"
22、;省识只在画图,正谓不省也。"(读 杜心解)“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 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 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 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 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 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 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宋人姜夔在疏影词中 ,直接翻用杜 诗:“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可谓 深得杜诗韵致,同样风流摇曳。萧涤非在杜甫诗选注中说:“二
23、句 刺元帝之昏庸。上句承第三句,追述所以远嫁异国之故。下句承第四 句,言昭君死犹不忘故国。”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 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尾联:千百年来琵琶弹奏异乡的哀怨乐曲, 分明倾诉着她内心不 止的怨恨情怀。最后两句以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收束全 诗。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 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 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 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据琴操:昭君在匈奴,恨帝始不见遇,心思不 乐,乃作怨思之歌。
24、“怨恨曲中论”,即怨思之情从弹奏琵琶的乐曲中 诉说出来。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卷五九“琴曲歌辞”有昭 君怨一首,卷二九“相和歌辞”有明君词、昭君叹等吟叹曲。 所谓“怨恨曲中论”就是指这类咏昭君的曲子。“怨恨”,就是怨自己 远嫁,恨汉朝无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 之深,且与首联“尚”字遥相响应。“分明”则说明乐曲主题鲜明,怨 恨之情,溢于言表。宋人欧阳修明妃曲:“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 自作思归曲。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玉颜流落死天涯, 琵琶却传来汉家。汉家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不啻是这两句 诗的最好注释。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满 ,杜甫的一生境
25、 遇与昭君相似,所以昭君的不幸,正是杜甫的不幸; 昭君的怨,正 是杜甫的怨。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 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 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 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 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 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 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培,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 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 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 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
26、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 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 自己的深沉怨恨,唐宋诗举要所谓“此自喻其寂寥千载之感也” C 诗写得含蓄委婉,耐人寻味。唐宋诗醇评价这首诗说:“咏明妃者, 此为第一。”清代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中说:“此篇温雅深邃,杜 集中之最佳者”。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咏昭君诗,此为 绝唱。”网师园唐诗笺亦说:“奔腾而来,悲壮浑成,安得不推绝 唱?”确实如此。杜诗胥钞里说:“子美既竭心思,以一身之全力, 为庙算运筹,为古人写照,一腔血烟,万遍水磨。”才真正是读懂了 杜甫。【鉴赏】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 庚信故
27、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 人的身世之感。这是一首借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怀抱的咏怀诗。王昭君出塞, 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咏叹的题材, 杜甫此诗独以深刻感人来警 示千古。诗人把自己去国离乡的愁恨寄于其中,加深了诗歌的内涵。开头描绘昭君故乡的自然环境,用一个“赴”字写出丛聚在三峡一带 的山岭,势若奔驰的生动姿态,很有气势。颔联述昭君遭遇,不发议 论而感慨无穷,从正面赞扬了昭君的坚强性格。 随即感叹王嫡人逝村 存,点出题意。第三、四句诗人竭力渲染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第 五、六句先讲汉元帝的昏庸,致使昭君遗恨千古,尔后写昭君不忘故 土,魂魄夜归。这里用一个“空”字,以
28、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寄 诗人的同情。最后两句以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结束全诗。鉴赏要点1 .王昭君形象的塑造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 例如兵车行中的行人, 石壕吏中的老妪,新婚别中的新妇,都十分动人,能给读者 留下隽永的印象。而律诗主要用于抒情,虽有叙事成分,不过是作为 抒情的依托,并不承担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这首诗却略有不同:它 仍然重在抒情,而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 更 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诗的开头,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昭君的出生地,是从侧面烘 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 之邦,嫁到殊
29、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 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接着叙 述昭君的一生,诗中出现了两个典型的镜头:“一去紫台连朔漠”写昭君由汉宫到匈奴的行程,颇有“关山度若飞”的气概,“一去”二 字尤其真切,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性格; “独留青冢向黄昏”写 昭君坟上长出青草,它仿佛告诉人们,昭君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一一 她依然向往着自己生长的地方,这又进一步丰富了昭君的形象。但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 造成的呢? “画图省识春风面” 一句,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答复。“画图”,指汉元帝“按图召幸” 一事,但诗人用事巧妙,仅以“省识春
30、 风面”五字带过,把史家因“为尊者讳”(见“有关资料”)而隐去的 事实含蓄地揭露了出来,说明了皇帝的昏庸。接着再说大错已经铸成, 即使昭君的魂魄月夜归来也是徒然的了一一这一句除讥讽昏庸的统 治者而外,还兼有跟上文“独留”句相照应的作用,形象地表现了昭 君的故土之思。最后两句写千年(实际是800年)以来,人们从琵琶伴奏的昭 君怨歌词里听到了她的悲怨,也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一一人们 既赞扬她美好的品格,又同情她的不幸。2 .诗人的寄托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 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
31、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 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 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 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题解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是杜 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 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 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秣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有人认为,“咏怀”、“古迹”本是两题,后人误合为一,如果并 读,则不成话;有人则认为,借古迹以咏怀,咏古即咏怀,一题而兼 有二义。从诗的内容主旨说,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但就语义而言, 将“咏怀古迹”解释为“歌咏怀抱、古迹”,“咏”字下有
32、两个宾语, 一为“怀"一为"古迹”,读起来很别扭。而将“咏怀古迹”直接解 释为借古迹以咏怀”,用以解释诗的内容主旨是确切的,但用以解释 题目含义,则不免牵强。实际上,“咏怀古迹”就是“怀古”,“咏怀” 二字都是动词,意为歌咏怀念,题目之义就是歌咏和怀念古迹。句解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三峡之中,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相依相连,一齐奔向荆门。就 在那一带,还保留着生长明妃的山村。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位置和环 境。“荆门”,指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荆门以西多 山岭。今湖北秣归有昭君村,在与巫峡相连的荆门山里,传说是昭君 出生的地方。“明妃”,即王昭君,名做字昭
33、君,湖北秣归人,汉元 帝时宫女。竟宁元年(公元前33),昭君被遣,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 后死于匈奴。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也称明妃。交待地点, 本来是很平常的起头,却写得极有气势。一个“赴”字突现了三峡和荆门那种山连岭接、雄奇生动的走向和动势,所以唐宋诗醇评为“破空而来,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读者的视线一下子被吸引 到荆门这个点上,进而定格在昭君村。昭君虽为女流,但她身行万里, 心与故国同在,芳名万古长传。其人其事,有一种悲壮的色彩,仿佛 正如她生长的地方那样,气象不凡。所以在诗人笔下,这画面的底色, 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
34、目。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 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 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 概括了昭君 一生的遭遇。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呼韩邪单于死,昭君曾上书 求归,成帝令从胡俗,不许,昭君终死于匈奴。“一去”是悲之始,“独留”是悲之结。“一”,这里是独自一人的意思。“连"指连姻, 即“嫁”。“紫台”,即紫宫,帝王所居之处。“青冢”,指王昭君墓,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 传说当地多生白草,独王昭 君墓地多生青草,故称“青冢”向"这里是“在”的意思。“黄昏”, 当作“昏黄”,这里指昏黄的风沙。一是为了与上句的“朔漠”对仗, 二是为了协韵,所以倒装,就像宋代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 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一样。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单凭画图约略看识,怎能辨出青春美貌的容颜呢?昭君身死匈奴不得归,能够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宝石中英对照词汇-总和
- 淮阴工学院《公共管理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光学、电子测量仪器相关行业投资方案范本
-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行业投资方案范本
- 甜高粱制取酒精系统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范本
- 透水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2024年商标注册文件英译协议
- 2024年全球通信服务长期合同
- 2024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招标合同
- 2024年企业办公场所租赁合同
-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
-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单元教材解读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函数的单调性》课件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四年级上册 单元作业设计《为父母分担》
- 核酸的生物合成 完整版
- 第一章-教育及其本质
- 天然气巡检记录表
- 食品进货台账制度范本(3篇)
-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临床应用
- 中国古代文学史PPT完整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车牌识别一体机安装调试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