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渔歌子教学反思本文是关于渔歌子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渔歌子是一首传唱千年的古词,作者运用“写意山水画”的方式给我们 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艳丽的画卷。所谓“以诗传情、以诗言志”,在这幅 意境优美的山水画的背后,传达的是作者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 词中更吸引我 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翁,而是江南水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 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 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所以,我在讲授这首古词时弱化了单一的解释诗句的意思, 而是注重引导学 生从多角度品读,想象画面,词画交融,进入意境,体会情感。我把诗词中的
2、景 物都呈现在黑板上,这副画成为学生脱离课本进行半扶半放式的背诵关键词,使学生迈出积累语言的第一步。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把词意说得 很美,生动有诗意,我想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已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 然后再联系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指导学生品读出“不须归”所蕴涵的情感。此 外,我注重学生对课内外诗词的积累, 在教学中适时穿插相关诗句,丰富画面的 同时,也让学生学以致用。其次,在设计教学环节及上课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力图体现“从 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营造融洽、和谐、民主的教学气 氛;教师参与引导,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使学生感悟这首词
3、的 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十分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不仅“学会,还会学”!在执教完本首词,我的脑海里便开始反思其中的遗憾与愧疚,收益颇多:1、时间应该可以控制得更好一些。朗读指导的环节里可以再花多一些的时 问,让学生读得更到位。吟唱古词,一来是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来是想增 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但这部分花的时间比预计多。2、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积极性高涨,但我倾听时却不够细心。倾听学生的发 言也是一门艺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当出现学生的回答有些偏离主题时, 应 该要仔细捕捉有关信息,作适时引导。3、其实整堂课下来觉得自己还是不够淡定,内
4、心不够平静,没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得刚刚好。总之,经过这一次的赛课,收获很大。我将不断学习,以求更上一层楼!渔歌子教学反思张志和, 是画家、 是诗人、 是词人、 还是哲学家,他的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渔歌子就是这位“烟波钓徒”的作品,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上的明争暗斗,喜爱自由、热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翁,而是江南水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大概是因为喜欢古典诗词的原故吧,好像教学诗词的课前准备工作要比学习白话文时做得充分一些。课
5、堂中, 通过 “问题引领、学法指导、激励评价”开展教学。一、问题引领课堂上紧紧围绕词中的最后一句“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不须归”而展开讨论探究。可以说, “不须归”是全词的灵魂。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条教学线索“不须归?”“不愿归!”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斜风细雨不须归?学生在学习后,找到了三个理由:1、因为渔翁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才不回家的;2、渔翁喜欢钓鱼,他正钓得津津有味呢,所以不回家;3、因为景色很美,渔翁陶醉了!妙哉! 这其中的第三个原因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再引导学生走进诗词细细品味, 从哪些景物中感受到美呢?感受到作者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乐趣呢?因为问题明确、集中,教学线索非常清晰
6、。二、学法指导在教学中,把学法指导隐藏在教学过程中。重点体现在:1、 初读联结,让学生读通全词,借助课文中注释和插图试着理解词的意思。2、细读感悟,想象,品出词中画面,品出词中意境。3、拓展品情,品出钓中情。以诗带词,以词带词,借助刚才的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课前收集的诗词。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王维的鸟鸣涧等等。三、激励评价教学时, 我采用了多样化的激励评价。其中, 感觉最成功的就是采用古诗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如:学生说西塞山也美,下雨的时候,山上是有云雾的,山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朦朦胧胧的我的评价语是:真是“山色空蒙雨亦奇”呀! 说到白鹭就用 “一行白鹭上青天”, 说
7、到桃花,评价语是 “千叶桃花胜百花”呀! “春携连宵雨,桃花次第开。”说到粉红的花瓣儿飘飘悠悠落在了流水中,想到了“春来遍是桃花水”;说到“斜风”想到不正是“吹面不寒杨柳风”吗。课后的遗憾与愧疚:1、教学时的语速太快,语调不够柔和,与那么美的词有些不和谐。2、 有的学生对诗词朗读不到位,该重读的地方没重读,该慢的地方读快了,老师范读、指导读少了一点。3、教学过程中,有时会无心打断孩子的话,不够民主。渔歌子教学反思渔歌子是唐朝词人张志和的一首词。教学这首词时,我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2. 欣赏这首词所描绘的形象,体会这首词所蕴涵的情感。在设计教
8、学环节及上课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力图体现 “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营造融洽、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师参与引导,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使学生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准、读懂、读好等方式激发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近古诗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 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训练学生通过看注释,写画面等方式读懂词的意思。 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
9、思维能力。通过对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想象画面深入理解词内容的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想象力。学生调动多种感官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说一说,使画面逐渐丰富,再在把心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为展开个性化的朗读做了很好的铺垫。查了资料知道 “唐诗素描”不同于对唐诗的一般意义的解释,它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用优美的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把每一首唐诗描绘成一幅精致的写意画。那么渔歌子简单的27 个字,就可以想象成:这是江南的春季。雨迷蒙了远天, 西塞山躲藏在更深远的背景中,时隐时现。一行白鹭充当了这幅静物画中灵动的几笔,纯洁的羽毛如雪
10、,擦亮了人们黯淡的目光。江面上, 满河的桃花是季节写给流水的诗句吗?每一瓣,都是一个清丽动听的词语。鳜鱼不时跃出水面,肥美的身子一抖,又掉头钻入透明的水中,只留下几圈浅浅的涟漪。它也想读这首春天的诗么?视线的一隅,一只破烂的筏子泊在静静的江中。船头,戴青箬笠、披绿蓑衣的诗人,手握一杆没有鱼饵的钓钩,双目微闭,若有所思。其实,他钓的并非是鱼,而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罢了。风用轻灵的细手,穿引着如丝的雨,悄悄为江南织一张嫩绿的地毯。真的好想做一只自由的鸟,从此栖落在那株岸边的小树,不再归去。这样, 优美的唐诗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文字了,它们成了一幅幅亲切的画面在脑海永远不会褪色。渔歌子教学反思渔歌子是
11、一首传唱千年的古词,作者运用“写意山水画”的方式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艳丽的画卷。所谓“以诗言志,以诗传情”,在这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的背后,传达的却是作者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因此, 我在讲授这首古词时以读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品读,想象画面,进入意境,体会情感。并联系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指导学生品读出“不须归”所蕴涵的情感。首先,我安排了复习导入,让学生在忆江南的吟诵中走进课堂,力求让课堂也充满诗情画意。由于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二首词,所以我还安排了“词,也叫长短句;词,都有词牌名”等一些简单的知识性回顾,帮助学生丰富积累, 也利于让学生将词与诗区分开来。接着,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读
12、:初读,读正确,读流利;再读,读出画面,读出意境;三读,读出情感,体会诗情。初读阶段,由于学生已经进行过预习,词中的难读字词进行简单指导后,读正确已不是问题。但是,读流利,读出词的音律和韵味,却没有达到我所设想的效果, 也许是我的语言过于拘束,也许是学生见到听课者过于紧张,也许是我今天没有放开胆子范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学生的朗读水平没有得到体现,给课堂总是留下了些许遗憾,也影响了后来的课堂发挥。再读,我希望透过想象让学生读出“青山白鹭”图、“桃花流水”图、“斜风细雨” 图和 “渔夫不归图”。 但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没有打开,而急性子的我又见不得课堂的安静,使得课堂上学生对画面的想象
13、,学生学习过程的展示显得那么寥寥草草。当我引导学生用朗读让白鹭飞得高一些、再高一些时, 学生的情绪得到了调动,朗读也有了突破时,不自信的我却在这时不小心瞄了一眼时钟,我似乎感觉到了时间的匆匆,于是我便加快了教学进度。原本可以慢慢想象、好好品读的画面,却被我匆匆地、硬生生地拉到了板书上。原本,我希望透过学生的想象,将只有27 个字的词读美、读厚,也借此训练一下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这些却都因为我这个执教者的不够自信而变成了泡影。事实上,时间并没有匆匆,而只是我心理上的匆匆。不得已,我在后面添加了对整首词的画面的想象,让学生去试着先和同桌对说,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交流时,虽有学生举手,但我却特意抽了两位没有举手的学生说,其中一位还是平时语言表达不是很好的学生,但他们并没有让我很失望。此时, 我只能后悔地假设,要是前面不那么急该有多好。到第三阶段的读出情感,为了使学生感受到词人对大自然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我抓住“不须归”引导学生品读板书,想象勾勒新的画面和诗句,品味钓中情,相机出示张志和的生平,学生通过分析感悟到不须归的原因,于是“归向何处?”“为何不归?”的解答也水到渠成。最后, 我给学生安排了背诵默写。我粗略看了一下,中上的学生基本可以完成默写, 我想这跟前面的生子抄写作了铺垫是有关系的。虽然我的这一举动超出了课标的要求,但我觉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Python程序开发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大学《机车车辆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商洛学院《生物医药知识产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红河学院《信息技术与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赣南科技学院《高级英语写作(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菏泽市曹县2025年初三第二次五校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荣成市2025届五下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劳动通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梧州学院《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数学试卷(含答案)
- 《酒店概论》考试复习参考题库(含答案)
- 版式设计网格课件
- 消防安全检查表(车间)
- 产品报价单(5篇)
- 大飞机C919:追梦五十载,“破茧化蝶”
-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天津科技大学
- 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结尾写作之深化主旨 练习
- 汉语词汇与文化课件
- 浅析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sson8 课件
- DBJ∕T 13-196-2014 水泥净浆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试验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