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的正负迁移与英语教学_第1页
母语的正负迁移与英语教学_第2页
母语的正负迁移与英语教学_第3页
母语的正负迁移与英语教学_第4页
母语的正负迁移与英语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母语的正负迁移与英语教学摘 要: 通过介绍、分析母语的正负迁移效力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从而对如何如发挥利用母语正负迁移效力促进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关键词:正迁移;负迁移;英语教学语言习得是一种自然的、无意识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理解和使用语言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而获得的语言能力。中国学生是在母语为汉语的语境中学习英语的,所以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母语会对英语学习产生迁移作用。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对学习起积极作用的是正迁移,对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的叫做负迁移。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正确应用并发挥母语的正负迁移作用,推动英语教学的积极展开。1 发挥母语正迁移效力,促进双语和谐基于语言所

2、具有的共性,任何民族的人在学习和掌握母语的过程中对语言共性即“普遍语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他在学习外语时,就会把通过学习母语而获得的对语言共性的认识,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外语学习中去,从而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并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如,掌握了汉语内涵和写作技巧对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无疑大有裨益。由此观之,人类语言的共性对外语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据调查,中国人学习英语和汉语成绩的相关系数呈正比例关系,这说明了学生的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二者的共同点,让学生运用其掌握的相关汉语知识,去对英语学习产生促进作用,进而为英语学习的正迁移打下扎实基础。1.1 建构汉语

3、正迁移的基础汉、英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1)语音方面:利用汉语中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基本相同、相似的对等音素,拼读相关英语音标。(2)词汇方面: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语言可分为理性意义词汇和联想意义词汇。英语的理性意义词汇多数可用汉语相应的词来表达,其意义在上下文中是完全相等的。如一些专有名词。学生在记忆这些单词时,可以借助汉语的理解加速掌握。为了让学生更灵活地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教师还可以利用汉语中形声字构字法,指导学生分析英语单词的构成,即词根、词缀。通过学习词根、词缀,避免死记硬背,进一步扩大词汇量,进而促进正迁移。(3)语法方面:英语的一些基本句型和汉语有许多相

4、似之处,这就为运用汉语的正迁移提供了极大便利。如:I study English.我学英语。即汉语中的“主+谓+宾”结构。1.2 正迁移在阅读中的应用文章体裁是表现文章信息的布局模式。众所周知,文章是信息的载体,文体则是这个载体的组织形式。因此,文体对信息的组织和布局(文章结构)影响重大。不同的文体都有各自不同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果不熟悉文体,阅读往往带有盲目性。一般英语教材中的常见文体有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此外,应用文也经常出现在各种测试中。如何阅读这些文体,学生在多年的母语习得中已逐步形成了思维定势,如果英语阅读能借助这些思维定势,一定能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例如记叙文,记叙文是一种

5、常见的英语文体。就广义而言,叙述性文字包括小说、故事、传记、历史等,汉语教材将记叙文的要素概括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由、经过、结果。这和英语中记叙文的五个“W”( when, where,who,what and why)基本一致。因此,可迁移汉语记叙文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快速准确的领会文章主旨及相关细节。又如说明文,它主要是对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变化、特征或功能进行介绍,其目的在于对所写事物进行解释,回答“怎么样”、“为什么”之类的问题。汉语中对说明文的要求是“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的顺序是什么”、“用什么说明方法”,这一要求同样适用英语说明文阅读。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比较、列

6、数字、画图表、引用等。说明文一般来说层次分明、结构严谨、逻辑关系清楚,呈现为“总分总”的结构。在阅读这类文章时,教师可列出与文章主题密切相关的数据、表格、提纲等,帮助学生寻找理解的重心,使文章脉络变得清晰。而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以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从大的方面来看,是说明文的特殊形式。这类文章或用图形或用表格,形式多样,如通知、海报、产品说明书、新书推介等,学生只要扣紧说明文阅读的特点,根据阅读目的,有意识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就可以了。再如议论文,议论文是作者对人或事的好坏、是非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汉英中的该类文章有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文章构成多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

7、结构上表现为“分总”、“总分”或“总分总”。这类文章一般总是在开始时先将议论的问题和自己的立场、观点阐述清楚,往往文章的标题指明了要讨论的问题,但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则体现在主题句中。另一方面,也要将对立方面的立场、观点做一分为二的交代,以便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做到既客观公正又有的放矢。?议论文的信息组织有严密的逻辑性。在阅读中应注意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领带关系,注意论据和论据之间的层次关系,还应注意论证方法的变化以及结论的引申意义。议论文和说明文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段落大多有主题句。主题句一方面是段落的中心议题,另一方面也表达一个侧面,说明该段落与文章中心的关系。因此,主题句自然就是阅读的重点。综上可

8、见,在阅读中应用母语的正迁移效应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教师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1.3 正迁移在写作中的应用学生写作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写什么。更不用说用英语的句子展开文章的论述。叶圣陶曾经说过,“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积累正是我们强调的语言输入。因此,良好的汉语语言知识积累是英语写作输出进步的前提和推力。加强汉语的语言输入,能在英语的写作过程中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文标题。因此,可以通过阅读文学著作及评论,提高学生的鉴赏力;通过阅读说明文、议论文,学习它们的写作及思维模式。此外,还能通过观看电影、电视或收听广播的形式,来获取不同领域的最新汉语语言信

9、息。这些积累使学生在写作中增加所必需的语言知识、提高篇章构建技巧。传统的语文和外语教学一直都很注重背诵输入,因为许多背诵材料的表达方式及所含信息都合理正确。教师在指导背诵时,对材料进行适当的讲解,易于学生理解和接收,有助于进行写作联想。通过阅读和背诵,可扩大和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入,扩展学生的隐性语言知识,强化汉语正迁移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这样才能写出主题挖掘深入、选材新颖、立意独特的好文章。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母语正迁移规律,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英语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标准得体的英语,并且通过实现语言正迁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认识技能和运用能力。2

10、 巧用负迁移效力,促进双语和谐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较为常见。大多学者的研究充分证实了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母语思维的依赖;80%的学生都用母语构思文章内容和结构,有的还先用母语写提纲,有的学生甚至先用母语思维,用母语写,然后再翻译成二语文章。从而引起来人们普遍的看法-母语思维阻碍了二语习得。即产生了母语负迁移现象。其理论依据是对比分析理论,该理论认为,外语学习的主要障碍是本族语言的干扰,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克服母语影响的过程。根据心理学理论,人类总是试图利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去认识新事物,利用先前的经验和认知结构通过观察、判断和思维来解决问题。在外语学习中,当二者存在差异时,母语就会对外语学习

11、产生干扰,即产生母语负迁移现象。由于该理论流行甚广,因此,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起阻碍作用已经广为人们所接受。但是所谓的“母语负面影响说”或“母语干扰论”虽然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却有失偏颇。应该说,母语思维的负迁移现象是对学生的英语习得有负面影响,但确也有其有利于英语习得的方面。教师如能正确应用负迁移效力,仍能在教学中达到双语和谐相处的局面。2.1 负迁移是一种交际策略负迁移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当学生的语用知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他们总会在实际交际中遇到一些应用已有的语用知识已不能应付的问题。这时,他们要么放弃交际,逃避问题,要么想办法,解决问题。此时负迁移可以被拿来解决问题,因为

12、在跨文化交际中最首要的事情是“不能放弃”! 例如,一个中国学生在火车上看到一位老外正慌慌张张找东西,他走过去问:What doyou want? 这里中国学生用了母语中的“你想要什么?”来表达“提供帮助”这一语言行为,犯了负迁移的错误,恰当的说法是“What can I do for you?”此时负迁移有其两点好处:其一,显然学生已有的英语语用知识不能让他顺利地与老外交流,那么他只好求助母语的语用知识,否则,他只好保持沉默,放弃交际。而出现负迁移与保持沉默相比,显然保持沉默会更让交际对方误解,最终导致交际失败;其二,虽然学生在交际中犯了错误,但却是交际的良好开端,在这样的开场白中他们双方会继

13、续交流以达到交流的更高目标。由此可见,负迁移有助于帮助学生开口交流,避免交际失败。2. 2 负迁移是一种学习策略语言学家发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并不都是由负迁移造成的。从经验主义的角度来说,二语习得依赖于已学语言的基础,更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作用。例如,曾有一个笑话:一位美国朋友应邀参加中国朋友的婚宴,婚宴结束后,美国人对中国朋友说:Your bride is beautiful. 中国新郎的回答是 Where, where. 可是他发现美国人听了他的回答显得很窘迫,他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事实上,这个中国人在交际中使用了“负迁移”。也就是说,他受母语文化的影响选择“谦虚”这一言

14、语行为来回答美国朋友的赞美是不恰当的,而应该用“感谢”这一言语行为。至此,中国人纠正了错误的说法,学到了新知识。这个负迁移帮助中国新郎获取了新知识。因此,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策略。2.3 负迁移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学习者在学习中产生负迁移后,在以后的学习中会自觉不自觉地通过“假设论证法”逐渐修正原来为了弥补语用知识的不足而产生的负迁移。莱文的“假设论证法”是第二语言在习得中的概念,它代表了一类问题解决的迁移现象。按照莱文的假设理论,造成解决问题迁移的原因,是在以往的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假设顺序和范围,并在解决新问题时运用这些假设的顺序和范围。也就是说,学习者在学习和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负迁

15、移是为了检测他们关于所学语言的假设是否正确。它证明学习者在逐渐吸收新的语用知识,并逐步用这些新语用知识取代最初他们关于目的与语用知识的错误假设。这同样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并非表示学生在学习上停滞不前。例如,英语课上老师问学生 Can you spell insect? 学生立即用肯定的语气回答 Of course, I can. 显然,ofcourse 这一语言结构是从中国学生的母语汉语迁移过来的。因为汉语中“当然”是用于加强肯定语气的。而地道的英语中一句简单的 Yes, I can. 就足以表达肯定的意思。学生最初对英语中 of course 的假设是它和汉语中“当然”一样用于加强肯定语气,

16、同时也是出于对新学知识的一种展示。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他获得的语用知识告诉他 of course 不等于“当然”,因为当 ofcourse 用于肯定回答时,暗示着 only an idiot will ask such a sillyquestion.的意思。于是,学生知道他最初对 of course 的假设是错误的,从而逐渐修正错误,获得正确的知识。以上可以看出,有些负迁移的合理出现表明学生正经历着一个积极的学习过程。但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正确的知识,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准确熟练地掌握英语知识和交际技能,还是要采取一些对策,克服负迁移的负面影响。首先,英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逐渐修

17、正和学习交际中出现的负迁移。虽然“假设论证法”会帮助学生逐步修正负迁移,但是由于中国学生没有很多机会接触和使用英语,这个论证的过程会比较长,因此学生的目的与水平提高得比较慢。教师应尽量用英语进行教学,创设一个纯英语的环境,使学生适应英语语言思维。教师还可以适当结合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习惯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或者设计一些微型阅读,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减少负迁移的出现。其次,引导学生逐渐能把自己所学到的语用知识与学习材料进行归纳类比,从而加强学习迁移的“心向”。“心向”指学生一旦已经开始学习,就要完成它,或尽可能完善地解决它的倾向。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要求的不断提高,学

18、习的有意性逐渐增强,对学习迁移的心向也由弱渐强地发展。例如,学生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英语词汇后,借助构词法知识,分析词根、前缀、后缀等,既可以增加单词记忆的理解成份,又可以帮助掌握读音规则。例如学习 work,加后缀 er 可构成名词 worker;可据此推演出以下构词 teach - teacher,wait -waiter,farm - farmer;归纳出一般情况下,以 er 结尾的单词 er 读KG*4JX*1 XZ(180eXZ)。通过新旧知识的KH-+3mmD归纳类比,把具体的知识上升到一般的原理,减少负迁移的不必要出现。最后,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英语学习和交际的自信。学生可能会

19、在英语学习和交际中由于紧张、焦虑情绪而产生劣势心理,失去自信。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反复告诫学生尽量避免犯负迁移的错误,然而学生并不知道自己何时会犯负迁移的错误,这种劣势心理长期发展下去,会使他们对其所学的英语文化及英语使用者产生敌意,以至于不愿学习英语,拒绝用英语交际。事实上,学习第二语言决不仅仅只是作为一门学科的考试,学习者也要努力了解其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有责任使交际顺利进行,交际的失败不应该只归罪于“持非母语”的一方。因此,英语教师对负迁移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用负迁移对学习和交际的积极作用来逐渐修正负迁移。既然学生已有的母语知识并不能使他们在交际中免于出错,

20、那么教师就应尽早预见负迁移可能出现的干扰,探索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汉语语言心理影响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概括来说,对语音方面易出现的负迁移可通过音位对比和模仿等方法加以克服;对词汇方面的负迁移,应帮助学生了解汉英词汇的各种不对应现象,防止学习过程中的汉英词汇的简单对应;对于句法规则方面的负迁移,在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语法知识后,应及时地转入英语句法规则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英语句型造句。总之,如果教师在学生初学外语阶段就适当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方面的不对应现象,就会减少母语对英语学习负迁移的消极影响,从而使母语在英语学习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 结束语

21、母语的正负迁移效力都可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有利的帮助,产生积极的效应。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有效的引导两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推动英语学习和教学环节的积极展开。参考文献:1 张立坤,鲍德媛.母语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教学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8(2):119-1152 戴炜栋,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6):58-593 王基平.运用对比方法解决英语教学中的负迁移问题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7,(5):16-19摘 要: 通过介绍、分析母语的正负迁移效力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从而对如何如发挥利用母语正负迁移效力促进

22、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关键词:正迁移;负迁移;英语教学语言习得是一种自然的、无意识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理解和使用语言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而获得的语言能力。中国学生是在母语为汉语的语境中学习英语的,所以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母语会对英语学习产生迁移作用。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对学习起积极作用的是正迁移,对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的叫做负迁移。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正确应用并发挥母语的正负迁移作用,推动英语教学的积极展开。1 发挥母语正迁移效力,促进双语和谐基于语言所具有的共性,任何民族的人在学习和掌握母语的过程中对语言共性即“普遍语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他在学习外语时,就会把通过学习母

23、语而获得的对语言共性的认识,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外语学习中去,从而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并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如,掌握了汉语内涵和写作技巧对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无疑大有裨益。由此观之,人类语言的共性对外语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据调查,中国人学习英语和汉语成绩的相关系数呈正比例关系,这说明了学生的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二者的共同点,让学生运用其掌握的相关汉语知识,去对英语学习产生促进作用,进而为英语学习的正迁移打下扎实基础。1.1 建构汉语正迁移的基础汉、英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1)语音方面:利用汉语中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基本相同、相似

24、的对等音素,拼读相关英语音标。(2)词汇方面: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语言可分为理性意义词汇和联想意义词汇。英语的理性意义词汇多数可用汉语相应的词来表达,其意义在上下文中是完全相等的。如一些专有名词。学生在记忆这些单词时,可以借助汉语的理解加速掌握。为了让学生更灵活地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教师还可以利用汉语中形声字构字法,指导学生分析英语单词的构成,即词根、词缀。通过学习词根、词缀,避免死记硬背,进一步扩大词汇量,进而促进正迁移。(3)语法方面:英语的一些基本句型和汉语有许多相似之处,这就为运用汉语的正迁移提供了极大便利。如:I study English.我学英语。即汉语中的“主+谓+宾”结构。1

25、.2 正迁移在阅读中的应用文章体裁是表现文章信息的布局模式。众所周知,文章是信息的载体,文体则是这个载体的组织形式。因此,文体对信息的组织和布局(文章结构)影响重大。不同的文体都有各自不同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果不熟悉文体,阅读往往带有盲目性。一般英语教材中的常见文体有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此外,应用文也经常出现在各种测试中。如何阅读这些文体,学生在多年的母语习得中已逐步形成了思维定势,如果英语阅读能借助这些思维定势,一定能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例如记叙文,记叙文是一种常见的英语文体。就广义而言,叙述性文字包括小说、故事、传记、历史等,汉语教材将记叙文的要素概括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

26、由、经过、结果。这和英语中记叙文的五个“W”( when, where,who,what and why)基本一致。因此,可迁移汉语记叙文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快速准确的领会文章主旨及相关细节。又如说明文,它主要是对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变化、特征或功能进行介绍,其目的在于对所写事物进行解释,回答“怎么样”、“为什么”之类的问题。汉语中对说明文的要求是“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的顺序是什么”、“用什么说明方法”,这一要求同样适用英语说明文阅读。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比较、列数字、画图表、引用等。说明文一般来说层次分明、结构严谨、逻辑关系清楚,呈现为“总分总”的结构。在阅读这类文章时,教师可列出与

27、文章主题密切相关的数据、表格、提纲等,帮助学生寻找理解的重心,使文章脉络变得清晰。而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以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从大的方面来看,是说明文的特殊形式。这类文章或用图形或用表格,形式多样,如通知、海报、产品说明书、新书推介等,学生只要扣紧说明文阅读的特点,根据阅读目的,有意识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就可以了。再如议论文,议论文是作者对人或事的好坏、是非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汉英中的该类文章有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文章构成多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结构上表现为“分总”、“总分”或“总分总”。这类文章一般总是在开始时先将议论的问题和自己的立场、观点阐述清楚,往往文章的标题

28、指明了要讨论的问题,但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则体现在主题句中。另一方面,也要将对立方面的立场、观点做一分为二的交代,以便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做到既客观公正又有的放矢。?议论文的信息组织有严密的逻辑性。在阅读中应注意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领带关系,注意论据和论据之间的层次关系,还应注意论证方法的变化以及结论的引申意义。议论文和说明文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段落大多有主题句。主题句一方面是段落的中心议题,另一方面也表达一个侧面,说明该段落与文章中心的关系。因此,主题句自然就是阅读的重点。综上可见,在阅读中应用母语的正迁移效应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教师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1.3 正迁移在写作

29、中的应用学生写作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写什么。更不用说用英语的句子展开文章的论述。叶圣陶曾经说过,“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积累正是我们强调的语言输入。因此,良好的汉语语言知识积累是英语写作输出进步的前提和推力。加强汉语的语言输入,能在英语的写作过程中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文标题。因此,可以通过阅读文学著作及评论,提高学生的鉴赏力;通过阅读说明文、议论文,学习它们的写作及思维模式。此外,还能通过观看电影、电视或收听广播的形式,来获取不同领域的最新汉语语言信息。这些积累使学生在写作中增加所必需的语言知识、提高篇章构建技巧。传统的语文和外语教学一直都很注重背诵输入,因为许多背诵材料

30、的表达方式及所含信息都合理正确。教师在指导背诵时,对材料进行适当的讲解,易于学生理解和接收,有助于进行写作联想。通过阅读和背诵,可扩大和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入,扩展学生的隐性语言知识,强化汉语正迁移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这样才能写出主题挖掘深入、选材新颖、立意独特的好文章。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母语正迁移规律,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英语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标准得体的英语,并且通过实现语言正迁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认识技能和运用能力。2 巧用负迁移效力,促进双语和谐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较为常见。大多学者的研究充分证实了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母语思维的依

31、赖;80%的学生都用母语构思文章内容和结构,有的还先用母语写提纲,有的学生甚至先用母语思维,用母语写,然后再翻译成二语文章。从而引起来人们普遍的看法-母语思维阻碍了二语习得。即产生了母语负迁移现象。其理论依据是对比分析理论,该理论认为,外语学习的主要障碍是本族语言的干扰,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克服母语影响的过程。根据心理学理论,人类总是试图利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去认识新事物,利用先前的经验和认知结构通过观察、判断和思维来解决问题。在外语学习中,当二者存在差异时,母语就会对外语学习产生干扰,即产生母语负迁移现象。由于该理论流行甚广,因此,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起阻碍作用已经广为人们所接受。但是所谓的“母语负

32、面影响说”或“母语干扰论”虽然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却有失偏颇。应该说,母语思维的负迁移现象是对学生的英语习得有负面影响,但确也有其有利于英语习得的方面。教师如能正确应用负迁移效力,仍能在教学中达到双语和谐相处的局面。2.1 负迁移是一种交际策略负迁移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当学生的语用知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他们总会在实际交际中遇到一些应用已有的语用知识已不能应付的问题。这时,他们要么放弃交际,逃避问题,要么想办法,解决问题。此时负迁移可以被拿来解决问题,因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最首要的事情是“不能放弃”! 例如,一个中国学生在火车上看到一位老外正慌慌张张找东西,他走过去问:What d

33、oyou want? 这里中国学生用了母语中的“你想要什么?”来表达“提供帮助”这一语言行为,犯了负迁移的错误,恰当的说法是“What can I do for you?”此时负迁移有其两点好处:其一,显然学生已有的英语语用知识不能让他顺利地与老外交流,那么他只好求助母语的语用知识,否则,他只好保持沉默,放弃交际。而出现负迁移与保持沉默相比,显然保持沉默会更让交际对方误解,最终导致交际失败;其二,虽然学生在交际中犯了错误,但却是交际的良好开端,在这样的开场白中他们双方会继续交流以达到交流的更高目标。由此可见,负迁移有助于帮助学生开口交流,避免交际失败。2. 2 负迁移是一种学习策略语言学家发现

3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并不都是由负迁移造成的。从经验主义的角度来说,二语习得依赖于已学语言的基础,更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作用。例如,曾有一个笑话:一位美国朋友应邀参加中国朋友的婚宴,婚宴结束后,美国人对中国朋友说:Your bride is beautiful. 中国新郎的回答是 Where, where. 可是他发现美国人听了他的回答显得很窘迫,他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事实上,这个中国人在交际中使用了“负迁移”。也就是说,他受母语文化的影响选择“谦虚”这一言语行为来回答美国朋友的赞美是不恰当的,而应该用“感谢”这一言语行为。至此,中国人纠正了错误的说法,学到了新知识。这个负迁移帮

35、助中国新郎获取了新知识。因此,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策略。2.3 负迁移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学习者在学习中产生负迁移后,在以后的学习中会自觉不自觉地通过“假设论证法”逐渐修正原来为了弥补语用知识的不足而产生的负迁移。莱文的“假设论证法”是第二语言在习得中的概念,它代表了一类问题解决的迁移现象。按照莱文的假设理论,造成解决问题迁移的原因,是在以往的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假设顺序和范围,并在解决新问题时运用这些假设的顺序和范围。也就是说,学习者在学习和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负迁移是为了检测他们关于所学语言的假设是否正确。它证明学习者在逐渐吸收新的语用知识,并逐步用这些新语用知识取代最初他们关于目的与

36、语用知识的错误假设。这同样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并非表示学生在学习上停滞不前。例如,英语课上老师问学生 Can you spell insect? 学生立即用肯定的语气回答 Of course, I can. 显然,ofcourse 这一语言结构是从中国学生的母语汉语迁移过来的。因为汉语中“当然”是用于加强肯定语气的。而地道的英语中一句简单的 Yes, I can. 就足以表达肯定的意思。学生最初对英语中 of course 的假设是它和汉语中“当然”一样用于加强肯定语气,同时也是出于对新学知识的一种展示。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他获得的语用知识告诉他 of course 不等于“当然”,因为当 o

37、fcourse 用于肯定回答时,暗示着 only an idiot will ask such a sillyquestion.的意思。于是,学生知道他最初对 of course 的假设是错误的,从而逐渐修正错误,获得正确的知识。以上可以看出,有些负迁移的合理出现表明学生正经历着一个积极的学习过程。但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正确的知识,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准确熟练地掌握英语知识和交际技能,还是要采取一些对策,克服负迁移的负面影响。首先,英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逐渐修正和学习交际中出现的负迁移。虽然“假设论证法”会帮助学生逐步修正负迁移,但是由于中国学生没有很多机会接触和使用英语,这个论证的过程会比较长,因此学生的目的与水平提高得比较慢。教师应尽量用英语进行教学,创设一个纯英语的环境,使学生适应英语语言思维。教师还可以适当结合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习惯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或者设计一些微型阅读,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减少负迁移的出现。其次,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