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1.1 概述 31.2 块编辑器 41.3 块编辑器工具面板 51.3.1 管理 51.3.2 工具 51.3.3 参数 51.3.4 动作 51.3.5 参数集 51.3.6 可见性 51.3.7 关闭 51.4 参数 51.4.1 点参数 51.4.2 线性参数51.4.3 极轴参数61.4.4 XY 参数 61.4.5 旋转参数61.4.6 对齐参数61.4.7 翻转参数61.4.8 可见性参数61.4.9 查询参数61.4.10 基点参数 71.5 动作 71.5.1 移动71.5.2 缩放71.5.3 拉伸71.5.4 极轴拉伸71.5.5 旋转71.5.6 翻转71.5.7 阵
2、列 81.5.8 查询 81.6 创建动态块的一般步骤 81.7 动态块基本操作 81.7.1 基点 81.7.2 可见性 111.7.3对齐 151.7.4翻转 161.7.5移动 191.7.6 线性参数的特性 241.7.7 线性拉伸 291.7.8 参数值集 331.7.9 对称拉伸 351.7.10 距离乘数 371.7.11 链动作 401.7.12 链动作的特性 431.7.13 缩放 461.7.14 缩放的特性 501.7.15 旋转 541.7.16 极轴拉伸 561.7.17 极轴参数的特点 611.7.18 阵列 631.7.19 查询 651.8 动态块综合应用实例
3、74动态块1.1概述下图左上角的汽车图块被选中后,其周围便会岀现蓝色的夹点,单击三角夹点并选择弹岀列表的“卡车(侧视图)”,图块就会变成右下角所示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动态块。7 跑军视SE腿车傭视国鲍车住视Kb跑车佑视图)插车(恻视SD拼车(傭视国)轿车住视SD通俗地说,动态块就是“会动”的块,所谓“会动”,是指可以根据需要对块的整体或局部进行动态调整。“会动”使动态块不但像块一样有整体操作的优势,而且拥有块所没有的局部调整功能。参数和动作是实现动态块动态功能的两个内部因素,如果将参数比作“原料”就可以比为“加工工艺”,块编辑器可以比作“生产车间”,动态块可以比作“产品”。我们知道,原料在生产
4、车间里按某种加工工艺加工就可以形成产品,也就是说,动态块(产品)是参数(原料)在块编辑器(生产车间)内被动作(加工工艺)加工的结果。当然,参数(原料)不一样,动作(加工工艺)不一样,得到的动态块(产品)就不一样,而且,就像并非所有生产工艺都适用于所有原料一样,并不是每一个动作都可以和任意参数配对作用,比如:线性参数就不可以和旋转动作配对。通过参数和动作的配合,动态块可以轻松实现旋转、翻转、查询等各种各样的动态功能,例如:下图所示的“门”动态块就可以实现多种动态调整功能。,那动作卡车(谢视国卡车住视图)卡车洁视拉伸1.2块编辑器菜单位置:工具块编辑器命令行:Bedit(be)动态块的编辑和调整均
5、要在块编辑器中进行,用户也可以通过右键快捷菜单进入块编辑器。块编辑器的界面如下图所示,其中黑色箭头标注代表参数,而黄色闪电符号代表动作。1.3块编辑器工具面板浩辰CAD2012动态块编辑器的背景呈淡黄色,Ribbon界面简洁而紧凑,一目了然。除了管理、工具面板,还有最常用的参数和动作面板,以及参数集、可见性、关闭面板。1.3.1管理可以保存或另存当前块,也可以新建或更换块编辑对象。1.3.2工具定义、编辑或更新块的属性。1.3.3参数该面板包含了动态块的全部参数,所有参数均可以从此工具面板上添加。1.3.4动作利用此面板,可为动态块添加所有动作。1.3.5参数集提供了常用参数、动作的配对模版,
6、编辑动态块时如能尽量使用此工具面版,可有效提高动态块的编辑效率。1.3.6可见性编辑可见性状态的专用面板。1.3.7关闭用于退岀块编辑器,在退岀块编辑器之前,部分命令将不可用。1.4参数参数的实质是指定其关联对象的变化方式,比如,点参数的关联对象可以向任意方向发生变化,线性参数和XY参数的关联对象只能延参数所指定的方向发生改变,极轴参数的关联对象可以按极轴方式发生旋转、拉伸或移动,旋转、翻转、可见性、对齐参数的关联对象可以发生旋转、翻转、隐藏与显示、自动对齐。1.4.1点参数工具图标:参数T命令行:BParameterO点参数可与移动、拉伸动作配合形成点移动或点拉伸,由于点参数可向任意方向发生
7、改变,所以点移动和点拉伸的方向也是任意的。1.4.2线性参数工具图标:参数T命令行:BParameterL线性参数的本质是矢量,具有方向特性,该参数限定了其关联对象变化的方向。线性参数可以和移动、拉伸、阵列等动作配对成线性移动、线性拉伸、线性阵列。143极轴参数工具图标:参数命令行:BParameterP极轴参数的本质也是矢量,只不过是以极轴坐标定义的矢量,参数基点为中心发生旋转,而且可以延参数径向产生拉伸或移动。144XY参数工具图标:参数f命令行:BParameterfX受XY参数约束的对象可以延X轴和丫轴的方向发生改变,而且X方向和丫方向可以产生联动效果。1.4.5旋转参数工具图标:参数
8、f命令行:BParameterfR控制关联对象以参数基点为中心产生旋转,限定在某一范围内或特定值。1.4.6对齐参数工具图标:参数f:命令行:BParameterfA对齐参数无需与动作配对,可以为对象指定对齐方向和对齐方式,实现对象的自动对齐。1.4.7翻转参数工具图标:参数f命令行:BParameterfF此参数与翻转动作配对,实现相关对象的翻转1.4.8可见性参数工具图标:参数f命令行:BParameterfV控制相关对象的显示与隐藏。1.4.9查询参数工具图标:参数fJ命令行:BParameterfK与查询参数动作配对,可以反向查询关联参数的特征。1.4.10基点参数工具图标:参数f其关
9、联的对象不但可以以旋转角度可以是任意的,也可以将旋转角度命令行:BParameterfB为动态块添加基点,添加基点后,基点将成为动态块的插入点。1.5动作所有的动作必须与参数配对才能发挥作用,参数只是指定对象变化的方式,而动作则可以指定变化的对象。1.5.1移动工具图标:动作命令行:BActionToolfM与点、线性、极轴以及XY等参数配对,实现对指定对象的移动。1.5.2缩放工具图标:动作f匕命令行:BActionToolfS与线性、极轴、XY等参数配对实现缩放功能,而且,通过修改与其配对的参数的属性,可以得到多种缩放效果。1.5.3拉伸工具图标:动作f命令行:BActionToolfT可
10、与点、线性、极轴及XY参数形成拉伸组合。1.5.4极轴拉伸工具图标:动作f命令行:BActionToolfP该动作只能与极轴拉伸参数配对,实现极轴拉伸功能。1.5.5旋转工具图标:动作f命令行:BActionToolfP旋转参数的专用动作,可以自由旋转,也可以为其配对参数指定列表或增量,实现精确旋转。1.5.6翻转工具图标:动作f命令行:BActionToolfF翻转参数的专用动作。1.5.7阵列工具图标:动作T器命令行:BActionToolTA可与线性、极轴、XY参数配对,现实多种阵列方式。1.5.8查询工具图标:动作命令行:BActionToolTL查询参数的专用动作,利用该动作,可以一
11、次性为动态块中的多个参数赋值,快速实现动态块的复杂调整。1.6创建动态块的一般步骤为了得到高质量的动态块,提高块的编辑效率,避免重复修改,我们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动态块的创建。步骤1:规划在创建动态块之前,有必要对动态块进行必要的规划,规划动态块要实现的功能、外观,在图形中的使用方式,以及要实现预期功能需要使用哪些参数和动作。步骤2:绘制几何图形绘制动态块中所包含的基本图元,当然,这些图元也可以在块编辑器中绘制。步骤3:添加参数和动作这是动态块创建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参数和动作的编辑不但要考虑到动态块功能的实现,同时也要考虑到动态块的可读性及修改的方便性,尽可能将参数的作用点吸咐在对应
12、的图元上,且动作应摆放在其关联参数附近,参数和动作较多时还需要为其重命名,以便理解、编辑和修改。步骤4:测试动态块保存并退岀块编辑器后,对动态块进行效果测试,检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1.7动态块基本操作动态块的编辑需在块编辑器中完成,在块编辑器内,用户可以创建新的动态块,也可以为现有的块添加参数和动作,使之具有动态功能。1.7.1基点在块编辑器的参数面板上有一个叫“基点”的参数,我们在概述中提过,动态块之所以“会动”,是缘于参数和动作的密切配合,虽然大部分参数均只有在动作的配合下才能发挥作用,但有几个参数例外,一个就是我们将要阐述的基点参数,一个是对齐参数,另一个是可见性参数。为了更直观地了
13、解基点参数和作用及意义,我们来做一个实验,一步步解析基点参数的奥秘。1、定义块在命令中输入BEDIT并回车确定,或单击菜单“工具块编辑器”,起动块编辑定义对话框,如下图。输入块名并单击“确定”, 进入块编辑器, 在块编辑器内绘制一个圆, 单击工具面板上的“关闭块编辑器”按钮。如果之前没保存块,系统会自动弹岀确认保存对话框,选“是”即可。可见性状蛊0-可见牲拔蕊关闭抉漏辑器可见性2、插入块插入刚定义好的块,发现块的插入点离图块很远,如下图所示。不用说,这种情况肯定会给块的插入带来许多麻烦。回顾块的建立过程,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为块指定插入点,所以系统将默认坐标原点为块的插入点。3、添加基点双击块,
14、或选中块通过右键快捷菜单进入块编辑器,单击参数面板上的“基点”参数,按系统提示将参数放置于圆心处。3、插入块保存并退岀块编辑器,在模型空间中插入块,如下图可以看到,添加基点参数后,基点参数的位置便成了块的插入点。4、插入点的另一种指定方式在模型空间中绘制圆,并使用BLOCK命令启动块定义对话框,利用块定义对话框可以为块指定插入点及对象,如下图。单击“确定”后将块插入到图纸中,如下图显然,可以利用块定义对话框为块指定插入点,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块中的对象不但可以在块编辑器中绘制,也可以先绘制对象再定义块,当然,块的动态参数和动作均需要在块编辑器中添加、编辑和修改。5、基点的优先级下一步,我们不
15、但利用块定义对话框为块指定插入点,还要为块添加基点参数,看看块退岀块编辑器并插入块,如下图可以看到,在同时指定插入点和添加基点的情况下,系统将以基点作为块的插入点,也就是说,基点的优先级要高一些。1.7.2可见性概述引用了汽车视图动态块的实例,通过单击夹点下拉列表中的项目可以动态改变动态块的显示状态,如下图。其实,动态块内部包含了汽车的三个视图,只不过利用可见性参数,控制视图对象的显示和隐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实现这一功能。1准备视图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完成动态块,必须要为其备足相应的材料。所以,首先需要准备三个汽车视图,为了方便后续操作,可分别将三个视图定义成块。2、定义块输
16、入BLOCK命令并确定, 利用块定义对话框为动态块指定插入点,汽车视图框选为块对象,如下图。为块命名并将三个单击“确定”完成块建立3、添加可见性参数双击或通过右键菜单进入块编辑器,单击参数面板上的可见性参数图标,按系统提示指定参数标签的放置位置,如下图。4、编辑可见性状态双击可见性图标或单击工具面板上“可见性状态”图标,启动可见性状态编辑对话框。汩7*师/唤斷一X畀曲対1_一三尹、在可见性状态编辑对话框内可以重命名、新建、删除可见性状态,因为本例要控制三个汽车视图的可见性,所以我们新建了如下图所示的三个可见性状态。可见性fY单击可见性面板右侧带三角形的按钮,弹出的下拉菜单上包含了我们之前新建的
17、三个可见性状态名称,选择某一名称,便可以对相应的可见状态进行编辑。这里,我们选“跑车”,如下图。在“跑车”状态中,单击可见性工具面板上的“使不可见”图标,并选中卡车和轿车,使其在“跑车”状态中不可见,如下图。选好对象后回车确定。!SJ41暂见饉1:飞楼不可见j对“轿车”和“卡车”状态,按相同的方法进行设置。最后,将三个汽车视图移动到如下图所示的位置,以便在选择可见性参数夹点下拉列表的不同项目时,切换的视图能岀现在大致相同的位置。5、测试动态块将编辑好的动态块插入图纸中,选中动态块并单击可见性参数夹点,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某一项目,动态块便会自动改变显示状态。可见性1.7.3对齐顾名思义,对齐
18、参数可以赋与动态块自动对齐功能,下面,我们将利用对齐参数为粗糙度符号添加自动对齐功能,以省去手动旋转之苦。1、块定义参照前一节可见性参数实例,定义如下图所示的动态块。另外,为了便于随时修改粗糙度值,文字应该以块属性的方式定义。2、添加对齐参数单击参数面板上的对齐参数按钮,按系统提示指定参数的放置位置及对齐方向。在指对齐方向之前,如果输入命令T,则可以修改对齐方式,对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垂直,另一种是相切。由于粗糙度符号一般与所标注的表面垂直,这里不修改对齐方式,直接指定对齐方向,系统会默认对齐方式为垂直。如下图,其中虚线为对齐方向。3、测试动态块插入粗糙度动态块,利用可见性夹点选择适当的粗糙度
19、符号,如下图移动对齐夹点,完成粗糙度的标注。可以看到,当对齐夹点靠近标注表面时,粗糙度符号便会自动与表面垂直对齐,省去了旋转的步骤。1.7.4翻转如果使用上一节的实例一一粗糙度符号对零件进行标注,有时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当符号与零件下侧倾斜表面对齐时,虽然符号对齐了,但文字的方向却不正确,如下图所示。所以,为了得到正确的标注,我们需要增加翻转功能以便对粗糙度值进行调整。1添加翻转参数单击翻转参数图标后,系统会提示“指定投影线的基点”,然后是指定投影线的端点,基点和端点之间的连线其实是对象翻转的中心线,而且翻转夹点将会在投影线的基点出现。确定基点和端点后,便可以指定参数的标签位置。2、添加翻转动
20、作单击动作面板上的翻转动作图标, 按提示为动作指定参数, 然后指定翻转对象, 这里,我们选粗糙度值,最后指定动作标签位置。用相同的方法添加一对垂直方向的翻转参数和动作,如下图。保存块并退岀块编辑器。可见性翻蒔状态垂血:翻转状杏1粗糙E可见性卩水平胡转翻转狀态3、测试动态块可以看到,通过增加翻转参数以后,只要单击翻转夹点,便可以将文字翻转到正确的位置。1.7.5移动点移动下面来看一个简单的实例,利用动态块实现阶梯轴上键的移动。1、绘制图形绘制如下图所示图形,并定义成块。2、添加点参数单击工具栏上的点参数命令,并按系统提示指定参数的位置,如下图3、添加移动动作单击动作面板上的移动动作,并为动作指定
21、参数和对象,最后指定动作的放置位置。动作放置不会影响到动态块的动态效果,但为了美观方便,动作一般尽可能放在与其关线型比例超彊接位置标签基旌-JC基堆-YByLsyerBYLATER点参数24.173459.376127.7995在参数的属性的“特性标签”动态块的可读性和修改的方便性,为参数增加相关描述。罷示特性橇动作夹点数内,用户可以修改参数名称、描述以及参数名。为了提高建议为参数修改一个与其作用相关的名字,必要时还可以犍动柞夹点数内,用户可以修改参数名称、描述以及参数名。为了提高建议为参数修改一个与其作用相关的名字,必要时还可以图层0联的参数附近。选择参数选择对象Oh放置动作3、测试动态块设
22、置完后,单击关闭面板上的“关闭编辑器”按钮,系统会弹出确认保存对话框,单击“是”插入刚设置好的动态块,拖动动态块的蓝色夹点,键随之向右移动,说明动态块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点移动_jfck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启用正交约束,键是可以延任意方向移动的,这是因为点参数本身的方向也是任意的,也就是说,参数的特性决定了动态行为的特性。线性移动其实,限于材料力学特性的要求,键只允许置于阶梯轴的中线上,所以,键只需水平方向的移动就够了,其他方向是没有意义的。当然,如果在移动时启用正交约束也可以得到类似的效果,但不免有些麻烦。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利用线性参数将键的移动方向限制在阶梯轴的中线上。1添加线性参数线
23、性参数的添加方法和标注类似,尽量将参数的吸附点放置在阶梯轴的中线上。在“特性标签”栏目中可以修改参数的标签名称、参数名及描述,如下图。0AyLifiLyar线型比例12、添加移动动作与点移动不同,在指定参数后,系统会提示“指定要与动作关联的参数点”,至于“关联参数点”对动态块有什么影响,我们将会在下一节予以说明。这里,尚且选参数右边的夹点为“关联参数点”,如下图。VYIATZF超樋張距距离建甜常述线性毎点-K起点-T24.1734wnA-i57.4814端点-T241734标釜隔移1.7963EE*0.300B|角度距离指定移动对象后便可以放置参数,如下图在动作属性的“其他”栏目中可以修改动作
24、的名称,如果想增减移动对象,可以单击“其他”栏目内“选择集”右边的输入框,按系统提示操作即可。设置完后,保存并退出动态块。3、测试动态块选中动态块并拖动参数的右夹点,键随之移动,而且不管光标怎么移动,键始终被约束在阶梯轴的中线上,也就是说,在线性参数的约束下,动态块只能延线性参数指定的方向发生变化。1.7.6线性参数的特性对于上一节线性移动的实例,如果我们将参数旋转一个角度,那动态块又该发生何种变化呢?双击动态块,在弹岀的编辑块定义对话框内选择“确定”,进入块编辑器,如下图;或者,可以选择动态块后通过右键快捷菜单进入块编辑器。在块编辑器内,将线性参数绕其左边参数点旋转30度,其他设置不变。保存
25、并退岀块编辑器后,我们发现,不但两个夹点旋转了30度,而具移动光标后,键也只能延30度的方向发生移动,至此,我们对参数的矢量性应该是毋庸置疑了。编辑块定义确定要目 建或骗辑的块X说明再一次进入块编辑器,恢复线性参数成水平放置,选中移动动作,将其属性中的“角度偏移由0度改为30度,保存并退岀块编辑器。选中动态块并移动右边的夹点,可以看到,虽然夹点恢复了水平放置,可键依然只能延30度的方向移动。换个角度说,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到这种效果,一种方式是旋转参数,另一种方式是修改动作的“角度偏移”。我们上一节留了一个疑问:在添加动作的过程中,所选的关联参数点对动态块有何影响?而且,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
26、,我们在添加移动动作时选的是参数的右夹点为关联的参数点,而且在上述的操作中,我们移动的都是右边的夹点。我们不妨设想,如果移动的是左边的点,那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可以看到,虽然参数点可以向左移动,但键却并不随之移动,所以,可以这么说,添加动作时所选的关联参数点就是用于操作动态块的控制点。显然,对于本例来说,左边的参数点完全可以舍弃。回到块编辑器并选中线性参数,在属性面板中将夹点数选为“1”。恆置-I596921tefi-r26319距鶴换数1度偏移动悻型选挥雄10对竦而我们之前在添加参数时是先取左边的点,后取右边的点,如果是“右先左后”呢?保存并退岀块编辑器,选中动态块,发现左边的夹点已经消失
27、。然而,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消失的是左边的夹点,而不是右边?难道是因为右边夹点被选为关联参数点的缘故?其实不然,如果有读者按前面的步骤操作,一定会发现,有时修改完夹点数后,消失的却是右边的夹点,也就是说,夹点的留存与是否被选为关联参数点并无关系,而且,从“夹点数”的下拉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夹点数可以改为零,只不过没了夹点,便也无法通过拖动夹点来达到键移动的目的罢了。回到块编辑器中,将参数的夹点数改为“0”,使所有的夹点消失,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参数左右的夹点其实是不一样的,左边夹点下隐藏着“X”号,而右边夹点却是“+”号,如果选择让一个夹点消失,那带“X”号的夹点便会道先消失,其次才是带“+”
28、号的夹点距离-移动,G/、-丿显然,参数的“X”号和“+”号也左右易位了,如果将夹点数改成“1“,那必然是右边带“X”号的夹点消失!其实,带“X”号的夹点称为参数的基点,带“+”号的点称为参数和端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线性参数是一个从基点指向端点的矢量,而参数所约束的动态效果只能延这一矢量的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之前将参数旋转30度后,键只能延30度的方向产生移动的原因了。既然参数只是起到约束方向的作用,那是不是参数所处位置并不会影响动态块的动态效距离果呢?的确如此,我们重新为动态块添加参数和动作,只是,这一次将参数吸附在阶梯轴的母线上,其他设置不作改变,如下图。退岀块编辑器并拖动夹点,
29、可以发现,参数移动后,夹点的位置也移动了,可除了夹点位置变化之外,动态块的动态功能并未发生改变,也就是说,移动线性参数的位置不会改变动态效果。当然,并非所有参数的位置都不会影响到动态块的动态效果,比如:旋转参数和极轴参数就不可以随意移动,这一点,我们后续章节加以说明指定关联参数点后系统会提示指定拉伸框架,我们指定的拉伸框架如下图。注意:保证框架框选了整个键。1.7.7线性拉伸在机械设计中,不但经常需要对键的位置修动,节,我们将为阶梯轴上的键增加线性拉伸功能。1、为键添加线性参数而且还时常需要对其尺寸进行修改。2、添加拉伸动作单击动作面板上的拉伸动作图标按钮,如下图。按系统提示选中参数并指定右夹
30、点为关联参数点,趴离3、测试动态块拉伸动态块右边的夹点,我们发现,岀乎意料,键并没有像预期那样随夹点的移动实现拉伸,而是像线性移动一样,只是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移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距离我们注意到,与移动参数不同,在添加拉伸参数时需要指定一个拉伸框,如果我们对拉伸框进行修改,不是框选了整个键,而只是框选部分键,如下图,那又动态块将会如何变化可以看到,虽然键的左半圆及其中线的移动并非我们所愿,但键的右半圆及上下直线无疑达到了拉伸的预期效果。从修改拉伸框后发生的变化不难看岀,被拉伸框框选的对象一一键右半圆发生了移动,而与拉伸框相交的对象一一上下直线发生了拉伸,而处于拉伸框外且被选入拉伸对象集中的对象
31、一一左半圆及其中线发生了移动,这就是拉伸框的作用。回顾动作添加步骤,我们在选择拉伸对象时将整个键选中,而键的左半圆及其中线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移动的对象,为此,我们下一步将修改动作的拉伸对象,将左半圆及其中线排除在动作的对象集之外。进入块编辑器,选中拉伸动作,在其属性面板的“选择集”右侧文本框内单击,文本框右侧会出现一个带省略号的按钮,单击按钮,根据系统提示输入命令“M”,修改动作选择集。系统会先提示指定拉伸框,如果不需要修改之前的拉伸框,直接回车便可。重新指定拉伸框或回车后,便可以向选择集添加或删除对象,按系统提示可将键左半圆及其中线从动作的选择集中排除。退岀块编辑器,并对动态块进行拉伸。这时,
32、我们发现,键随夹点的移动实现拉伸,动态块完全达到预期的拉伸效果,如下图。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对象虽然处于拉伸框之外,但却处于动作对象选择集之内,比如上述键的左半圆及其中线,该对象会随着夹点的拉伸发生移动。下面,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将夹点不断向左移动,甚至越过左夹点,那动态块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随着右夹点不断向左夹点靠近,键像预期一样越来越短,然而,右夹点却不能无限地向左移动,极限情况下只能与左夹点对齐,也就是说,夹点之间是无法跨越的。但是如果先将左夹点左移,再将右夹点左移,虽然夹点之间依然无法相互跨越,但拉抻对象却可以反向拉伸,如下图。先将左夹点左移再将右夹点左移1.7.8参数值集上几
33、节中,我们所进行的移动、拉伸均比较自由,这对于绘制示意图及草图尚还可以,可对于机械设计,往往需要将键拉伸到某一确定的长度。下面,我们就来看如何实现精确拉伸。在块编辑器内将线性参数选中, 单击其属性面板上“值集”栏目中“距离类型”右边的输入框, 弹出一个下拉菜单。其中“无”为默认选项,表示可以自由拉伸。其下两项分别可以指定拉伸的最大、最小值,拉伸的实际值只能同时满足最大、最小值的约束,拉伸才会有效。“增量”表示以增量的方式进行拉伸,选中增量后,值集栏目会变成如下图所示。比如:某平行于拉伸方向的对象当前的长度为6.123,而距离增量设为2,则拉伸后其长度只能按8.123、10.123、12.123
34、等依次变化。距离类型増呈距臨増量0最小距第0如果选择“列表”,值集栏目将变成下图所示,动态块将只能按列表指定的值进行拉伸距禽类型列表距离值列表0.6001下面,我们将为键指定拉伸值。单击“距离值列表”右则的文本框,文本框右则会出现一个带省略号的按钮,单击按钮,弹出“添加距离”对话框,在对话框内添加“1”、“1.5”、“2”三个值,如下图。拉伸起点 756.関13起点 Y24.1734端点 757.48Hwjfe*T24.1134你釜懾移1.7963距恵0.8001箱度0更离笑型无帛小距离1.7.9对称拉伸以上所举的实例中,我们始终只是实现了单向的移动和拉伸,那双向拉伸又该如何实现呢?当然,有一
35、种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添加两个拉伸动作,如下图。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参数可以被多个动作使用。虽然一个参数可以和多个动作对应,但反过来却不行,一个动作只能对应一个参数。而且,将线性参数的左夹点指定为关联参数点后,参数的感叹号消失了,表示参数左右夹点均已与动作发生关联。退出块编辑器并拉伸右夹点,这时发现,键右侧会出现几条灰色的线条,其实灰色线与我们之前添加到列表中的值是一一对应的,可以将拉伸约束为特定值,实现精确拉伸。而且键只能拉伸到灰线位置。显然,通过值列表,右拉伸了右拉伸距离添加两个动作虽然可以实现两个方向的拉伸,但两个拉伸是独立的,不能实现双向对称拉伸。要实现双向对称拉伸,需要对参数进
36、行一些额外的设置。在块编辑器中将参数选中,在其属性的“其他”栏目内有一个“基点位置”的项目,默认为“起点”,我们将其改成“中点”,保存块并退出块编辑器。退出块编辑器,分别对键的左右夹点进行拉伸,如下图为便于观察效果,我们先在键的中心绘制一条竖直的中心线,然后向左或向右拉伸夹点从下图可以看到,键便像预料中的那样,双向对称拉伸1.7.10距离乘数在移动、拉伸动作的属性中有都有一项叫“距离乘数”。其实,后续要说明的极轴拉伸动作也有这样一个属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距离乘数”究竟对动作有何影响!还是以阶梯轴为例,如果我们要对阶梯轴的左端进行拉伸,而且拉伸后键仍处于阶梯轴小端的中心位置,如下图所示。显然
37、,如果用两个拉伸动作并分别为其参数指定值列表,也可以实现,但一方面在指定列表时需要事先将对应情况的列表值计算出来,麻烦不说,更会降低制图的精度,而且修改图块时需要分别对阶梯轴进行拉伸和对键进行移动,不够方便。下面,我们要用动作的“距离乘数”属性来达到这一目的。1为阶梯轴添加线性参数和拉伸动作参数和动作的添加方法如前述,并且把参数点的右端夹点隐藏(方法可参照前面的实例)动作的拉伸框如下图所示,加黑对象为动作的操作对象。孑拉伸*距离2、为键添加移动动作需要注意的是,移动、拉伸关联参数点均选线性参数左边的夹点,动作的移动对象选择整个键,如下图所示。3、修改动作的距离乘数选中移动动作,其属性中“替代”
38、栏内有一项为“距离乘数”,默认值为“1”,这里将其修改为“0.5”,保存并退岀块编辑器。4、测试动态块向左拉伸编辑夹点,随着夹点向左移动,阶梯轴小端岀现拉伸效果,键也相应向左移动,而且键始终处于阶梯轴小端的中心,如下图。距离位置 T59.299323.3239距离乗数05动作名称暮动动作舆型选择集6 对象至此,不难明白,虽然拉伸和移动共用一个参数,但将移动的距离乘数修改为“0.5”后,移动的位移只能是拉伸位移的0.5倍,这一动作属性可以协调动作之间位移的比例关系,在许多情况下非常有用。1.7.11链动作如果想保持键中心位置不变的情况下让键对称拉伸,而且在拉伸键的同时轴小端的长度也要发生相应的改
39、变,那应该如何去实现呢?1、为阶梯轴添加拉伸为阶梯轴添加拉伸参数和动作,拉伸动作的拉伸框和操作对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加黑对象表示动作的操作对象。由于后续的操作将不会通过该线性参数的夹点拉伸阶梯轴,距离故可以将线性参数的夹点数改为“0”效果如下图2、为键添加线性参数将线性参数的两个夹点吸附在键两端的圆心上,将其基点位置改为“中点”,以便可以实现对称拉伸功能。3、为键添加右拉伸动作纜性1起点-工56.6B13起点-Y24.173457.4B14就点.-T24.1734标签倔移1.1420.80010距器类型无0基点恆置1中点V昱示特性164动作1N实点数2蟻距离拉伸动作的拉伸框如下图所示,并将键的
40、右半部分选为拉伸对象。4、实现链动作选中“距离”线性参数, 将其属性的“链动作”栏由“否”改为“是”,如下图拉伸距离键箱长添加键左拉伸动作, 动作拉伸框及操作对象如下图所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将“距离”线性参数选入左拉伸动操作对象集内,这是链操作必不可少的步骤。拉忡距离5、测试动态块向左拖动左夹点后,不但键会双向对称拉伸,而且阶梯轴的小端也会自动向左拉伸,这就是链动作。扌立伸距离回顾链动作的添加方法,可以发现,链动作的实现有两个重要步骤,其一,修改需要联动发生变化的参数的属性值,将其“链动作”属性由默认值“否”改为“是”;其二,将参数选入联动动作的对象选择集内。1.7.12链动作的特性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链动作的方向特性,我们为矩形添加如下图所示的线性参数,参数重命名为“X距离”,将参数的“链动作”属性改为“是”,并隐藏线性参数的两个夹点,如下图。向左拖动左夹点为参数“X距离”添加拉伸动作,动作的拉伸框及操作对象(加黑对象)如下图所示为矩形添加丫轴方向的线性参数和动作,动作的拉伸框及操作对象如下图所示,并且只保留参数“丫距离”的一个夹点。注意,“丫拉伸”动作应将参数“X距离”选入其选择集内。乂距离链动注控制参数的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