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_第1页
常见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见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泵的分类及在电厂中的应用一、泵的分类(一) 按照泵的工作原理来分类,泵可分为以下几类1、容积式泵容积式泵是指靠工作部件的运动造成工作容积周期性地增大和缩小而吸排液体,并靠工作部件的挤压而直接使液体的压力能增加。容积泵根据运动部件运动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往复泵和回转泵两类。按运动部件结构不同有:活塞泵和柱塞泵,有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和水环泵。2、叶轮式泵叶轮式泵是靠叶轮带动液体高速回转而把机械能传递给所输送的液体。根据泵的叶轮和流道结构特点的不同,叶轮式泵又可分为:离心泵(centrifugalpump)轴流泵(axialpump)混流泵(mixed-flowpump)旋涡

2、泵(peripheralpump)喷射式泵(jetpump)(二) 其它分类1、泵还可以按泵轴位置分为:(1)立式泵(verticalpump)(2)卧式泵(horizontalpump)2、按吸口数目分为:(1)单吸泵(singlesuctionpump)(2) 双吸泵(doublesuctionpump)3、按驱动泵的原动机来分:(1)电动泵(motorpump)(2)汽轮机泵(steamturbinepump)(3)柴油机泵(dieselpump)(4)气动隔膜泵(diaphragmpump如图161为泵的分类图161泵的分类二、各种类型泵在电厂中的典型应用离心泵凝结水泵、给水泵、闭式水

3、泵、凝补水泵、定子冷却水泵、定排水泵、炉水循环泵轴流泵循环水泵往复泵EH油泵齿轮泵送风机液压油泵、磨煤机液压油泵、引风机电机润滑油泵螺杆泵空预器导向轴承油泵、空预器支撑轴承油泵、空侧交流密封油泵喷射泵主机润滑油系统射油器、射水抽气器水环式真空泵水环式真空泵第二节离心泵的理论基础知识离心泵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旋转的叶轮和泵轴(旋转部件)。2、由泵壳、填料函和轴承组成的静止部件。正常运行时,叶轮高速旋转,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位于叶轮中心的流体被甩向外周并获得了能量,使流向叶轮外周的液体的静压强提高,流速增大。液体离开叶轮进入蜗壳内,在蜗壳内液体的部分动能会转换成静压能。于是较高压强的液体从泵的排出

4、口进入排出管路,被输送到所需的管路系统。同时,叶轮中心由于液体的离开而形成真空,如果管路系统合适,则外界的液体会源源不断地吸入叶轮中心,以满足水泵连续运行的要求。如图162所示。图162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一、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一)流量指泵在单位时间内能抽出多少体积或质量的水。体积流量一般用m3/min、m3/h等来表示。(二)扬程又称水头,是指被抽送的单位质量液体从水泵进口到出口能量增加的数值,除以重力加速度,用H表示,单位是m。(三)功率是指水泵在单位时间(S)内所作功的大小,单位是KW。水泵的功率可分为有效功率和轴功率。1、有效功率又称输出功率:指泵内水流实际所得到的功率,用符号P0表示。2

5、、轴功率:轴功率又称输人功率,是指动力机传给泵轴的功率,用符号P表示。轴功率和有效功率之差为泵内的损失功率,其大小可用泵的效率来计量。(四)效率反映了水泵对动力机传来动力的利用情况。它是衡量水泵工作效能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用符号m表示。(五)转速指泵轴每分钟旋转的次数,用符号n表示,单位是r/min、(六)汽蚀余量汽蚀余量是指在泵吸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单位用m标注,用NPSH表示。二、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泵的性能曲线,标志着泵的性能。泵各个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可以用一组性能曲线来表达。对每一台泵来讲,当一台泵的转速一定时,通过试验的方法,可以绘制出相应的一组

6、性能曲线,即水泵的基本性能曲线。性能曲线一般以流量为横坐标,用扬程、功率、效率和汽蚀余量为纵坐标来绘制曲线。(一)流量与扬程曲线图163离心泵的流量与扬程的曲线如图163所示,水泵作为一种通过管道来提升或移动流体的机械。水泵能提升流体到达垂直管道的A点,即流量为零,泵的作功只是与流体的重力与质量相等。(即流体的势能)因此,A点也被称为关断水头(SHUTOFF-HEAD);如果想象转动出水管从A点到F点,则水管变为水平管,则泵出的流体的势能变为零而流量变为最大值。可以看出,调整出水管道的倾斜角度(即调整出水管道的阻力),即可得到我们想要的流量和扬程。(二)流量与效率曲线如图164所示,离心泵效率

7、曲线可以看作是一条弹道曲线,其效率表现为从其最髙效率点(BEP)向两侧下降的变化趋势。即泵的效率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到达高效点后,其效率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减少。图164泵的流量与效率曲线(三)流量与功率曲线一般来讲,离心泵的轴功率随流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曲线有上升的特点。(但在一些特殊的泵中,其功率会保持直线甚至会随流量的增加而下降)当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因此,为便于离心泵的启动和防止超载,启动时,应将出水管路上的阀门关闭,启动后再逐渐打开。轴流泵的启动与离心泵相反。如图165所示。图165离心泵的流量与功率的曲线(四)流量与汽蚀余量曲线NPSHr(theNetPositiveSuetion

8、Headrequired)-即泵的必需汽蚀余量,它代表了泵的最低运行要求,如果泵的入口压力未达到规定的NPSHr,则泵就会发生汽蚀不能运行。离心泵的汽蚀余量曲线一般设计为:当流量从零和高效区之间变化时,其NPSHr几乎是一条直线或有很小的变化,但是通过髙效区的范围后,则其NPSHr会以指数变化剧增。如图166所示。图166离心泵的流量与NPSHr的关系图167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总结:如图167为离心泵的性能曲线。(1)当泵运行在“A”点时,其对应的流量为“Q”,扬程为“H”;此时泵的效率最髙,其能耗也在中间水平,同时其必需汽蚀余量也处于将要剧升的边缘。(2)当泵运行到“B”点时,其流量减少而压头

9、升髙。泵运行在髙效率区的左边,其效率下降损失增加。但其功率相应减少,NPSHr也相应减少。但是,由于效率的下降和流量的减少,泵开始振动并加热泵内的流体。当热量不能被流体带走时,温度就会升髙,达到对应的饱和温度后,液体开始汽化,引起泵的振动和损坏。(3)当泵运行在“C”点时,其流量增加而压头降低。同时泵的效率也下降。泵的功率会升髙甚至会过负荷。而泵的NPSHr迅速增加,离开泵的流量大于进入泵的流量,泵内压力变低,当达到对应压力、温度下的饱和状态时,泵内的液体开始汽化沸腾,泵开始发生汽蚀,引起泵的损坏。如图168所示。图168泵的叶轮因汽蚀损坏图图169泵的运行区域图总之,对于泵的运行来讲,正常运

10、行时泵应运行在“A”区,如图169所示。此时泵的效率最高,能耗利用率最好。为了避免泵的损坏,泵的运行要避开“C”“D”区。而可以短时间运行在“B”区。“B”区在“A”区的左边,即在髙效区的左边,此时泵的效率较差,损失较多。同时其轴向推力也较大,易造成推力轴承的损坏。所以为了保证泵的运行安全,可以按照泵的相似定律来对泵进行改造或改变泵的转速,以达到在保证泵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满足系统流量和压力的要求。对于运行人员,我们要熟悉泵的运行曲线并熟练地应用它们,只要泵运行在髙效区内并很好地作好维护工作,它就能保证安全长期运行。三、泵在系统中的运行所有泵的设计都是为了满足系统运行要求的。这个要求即是系统的

11、总动力水头(TDH)(TotalDynamicHead)、泵的运行状态随着系统的改变而改变。如系统所需的流量改变,则对应的泵的工作点也会改变,即泵的压头、效率、NPSHr都随着变化。如果变化太大,则就会影响泵的安全经济运行。(一)系统的总动力水头(TDH)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Hs-静压头(thestatichead)。是指泵送液体的来源和目的地之间的髙度差,当泵入口的液体表面位置不同时,其静压头是不同的。2、Hp-压力水头(thepressurehead)。它表示液体表面的压力之差。3、Hv-速度水头(thevelociythead)。它表示液体流过系统时的能量消耗。Hv=v22g、式中v-

12、液体流经管道时的速度。g-重力加速度。4、Hf-摩擦水头(frictionhead)、它表示液化流经系统时的摩擦损失。(1)对于管道:Hf二KfXLIOO(161)式中:Kf-每种材料直径管道每一百米的摩擦常数。(可通过查表获得)L-实际管道的长度(2)对于阀门和异型件:Hf=KXHv100(162)式中:K-各种阀门及异型件的摩擦常数。(可通过查表获得)综上所述:总动力水头(TDH)二Hs+Hp+Hv+Hf(二)泵的工作点如图1610所示:当泵在一个系统中正常运行时,泵对液体的耗功与系统对液体的总动力水头(TDH)是相平衡的。但是强调的是,随着系统的变化,如阀门的开闭,由TDH也发生的变化,

13、其平衡就会打破,泵的工作点也就发生了变化。所以在设计之初,我们必须计算好系统的TDH,并选择合适的泵,使总动力水头(TDH)与最髙效率点(BEP)相匹配。图1610泵的运行曲线四、泵的相似定律与变转速运行在电力生产中,变转速的泵随处可见,如由液力偶合器带的给水泵或由小汽轮机接带的水泵、风机等等。特别是近年来变频装置的成熟与普及,使得变速泵的运行越来越多。它可以减少管道的节流损失,更加节能。所以我们应掌握变频泵的运行规律。(一)泵的相似定律的前提条件:1、几何相似两台水泵内对应点的液体流动相仿,速度大小的比值相同、方向一致(即速度三角形相似);3、动力相似泵1、泵2的流量;nl,n2泵1、泵2叶

14、轮外径;Pl,P2泵1、泵2、输送介质的密度(两相似泵可以近似地认为容积率、水力效率、机械效率相等。)对于同一台泵来讲,相似定律则可写成:Q2Q1=n2n1(16-6)H2H1=(n2n1)2(16-7)P2P1=n2n13(166)式中:Q泵的流量,m3/sH泵的扬程,mP泵的功率,kwn泵的转速,r/min从上式看出,对于变转速泵,其流量的变化与转速的一次方而正比;扬程与转速的二次方成正比;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当叶轮的直径变化时,流量与直径的三次方成正比;扬程与直径的二次方成正比;功率与直径的五次方成正比。此时也叫切削定律。当泵转速在20%左右变化时,其效率可认为变化不大。相似定律同

15、样适用于离心式风机。(三) 泵与风机的曲线群知道了某一转速下的泵的性能曲线,根据相似定律,我们可以得到不同转速下的泵的性能曲线,也能得到不同叶轮直径下的泵的性能曲线。如图16-11,16-12所示。图16-11不同直径下泵的特性曲线图16-12不同转速下泵的性能曲线五、泵与风机的运行调整当泵与风机运行在系统中的时候,其主要有两个任务,一个是要满足系统的要求,保证系统所需要的流量和压力。同时为了保证自身的运行安全,需要对泵的运行区域进行设定,防止泵的损坏。主要包括:泵的入口有保证足够的有效汽蚀余量(NPSHa)必须汽蚀余量(NPSHr);泵应该运行在高效区域内;泵的流量不能小于最小流量;泵的流量

16、不能高于泵的最大流量。而当系统的需求变化时,系统所需的流量、压力发生了变化,为了保证泵的运行安全和满足系统需要,要求我们要对泵的工作点进行调整。(一)定转速泵的运行调整如图1613所示,只需改变泵的性能曲线或者改变系统曲线,就能改变泵的工作点。对于定转速泵来讲,改变泵的性能曲线较难,一般改变系统的曲线来改变泵的工作点。系统的总动力水头(TDH)二静压头(Hs)+压力水头(Hp)+速度水头(Hv)+摩擦水头(Hf)、从上式看出,只要改变四个水头中任意一个,即可改变系统曲线,从而调整泵的工作点。1、调整管道的阀门来调整流量当运行泵为定转速时,通过调整阀门的开度,即使系统的阻力损失发生变化(即调整了

17、摩擦水头),改变了系统的曲线,从而使泵的工作点发生的转移,流量、压力发生变化。如图1613所示。系统的流量由Q1调整为Q2,使泵的工作点由a变为b,同时由于阀门的节流损失及泵偏离高效区,使得泵的效率下降,能耗增加。如果继续调小流量的第9页共24页话,还有可能进入泵的最小流量区内,造成泵的汽化,使泵损坏,所以节流调整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同时,对于离心泵来讲,为了防止发生汽蚀,节流调整一般放在泵的出口管道进行研究。因为入口管道节流后,会使泵的有效汽蚀余量NPSHaNPSHr,造成泵的汽蚀。图1613调整阀门开度后泵性能的变化2、泵的汽蚀调整,也叫泵的自动调整。即通过改变系统的入口水面的水位,即

18、通过改变静压头(Hs)的方法,也可使泵的工作点转移。例如:凝结水泵的汽蚀调节就是把水泵出门水门开足,当汽轮机负荷变化(凝汽量相应变化)时,通过凝汽器水位(即凝结水泵的倒灌高度发生变化)来调节泵的出水量,使其和汽轮机的排汽量相平衡3、改变泵的性能曲线来进行调整。如有的泵与风机可在运行中改变叶片的角度,从而改变了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以此也可调整泵与风机的工作点。4、如果泵的正常工作点远离系统的要求,长期使泵处于低效区甚至影响泵的安全。可以通过切削定律,在泵停运后对泵的叶轮直径进行调整,以期调整泵的工作区到高效区。(二)变转速泵的运行调整。如图1614所示,通过调整泵的转速之后,通过相似定律即可得到

19、泵的变转速性能曲线,而系统曲线未发生变化。这样泵的工作点由“a”转移至“c”,实现了泵流量的变化。泵的变转速调整有如下特点:1、变转速调整没有阀门的节流损失,较为节能。2、变转速调整由于泵的性能曲线变化,使得泵的工作点脱离高效区不远,效率较高。3、变转速调整后,根据相似定律,泵的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使泵的功率大大降低。4、变转速调整可以实现转机的柔性启动,提高的转机的安全性。5、变转速后的NPSHr大大降低,提高了泵的抗汽蚀能力。6、变转速泵的调整需要特殊的原动机或电气变频装置,投资较高。甚至会带来振动、轴承润滑不良等问题。图1614离心泵的变转速调整六、泵的并联与串联运行(一)泵的并联

20、运行为了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可靠性及经济性。一般电厂水泵设置两台同样泵与风机为并联运行方式。如凝结水泵、循环水泵、送风机、引风机等。图1615泵的并联运行简图如图1615,1616所示,由于并联运行泵的管路是为两台泵运行设计的,当一台泵运行时,其工作点是在泵的性能曲线高效区的右边,易发生汽蚀。即同样压力下,单独运行时其流量会偏大一些。图1616相同性能泵并联运行时的工作曲线1、相同性能泵并联运行的特点(1)两台泵并联运行时,其在同样转速下的流量要较泵单独运行时流量之和较小。(2)对于并联运行系统,当只有一台泵运行时,其易受到汽蚀的威胁,应引起注意。(3)由于泵单独运行时其工作点在BEP的右边

21、,意味着此时泵的功率较大,易引起过负荷,应引起注意。2、不同性能泵的并联运行特点不同性能泵并联运行时,出力较低(如变频泵)的泵,则其在启动或者运行中,有可能打不开出口逆止阀,造成泵的流量为零,长期运行会造成泵的汽化而损坏。所以此种情况下运行,系统的总的流量不能太低,并且在启动时,应优先启动出力较低的水泵。如图1617所示。图1617两台不同性能泵运行曲线(二)泵的串联运行图1618泵的串联运行图1619同性能泵的串联运行性能曲线有些场合,为了得到较高压力的液体,会使用串联泵运行。同理,对于多级离心泵来讲,也相当于单级泵的串联运行。如图16191、同性能泵的串联运行(1)如图1618,串联泵运行

22、后,将得到两倍左右的扬程(但较单独泵运行时扬程的两倍较小);同时流量基本是单独泵运行时的流量(较单独泵运行时的流量较小)。(2)串联泵运行时,如果有一台泵跳闸,由于较高的阻力,易使运行泵工作点左移,泵易造成汽化而损坏。2、不同性能泵的串联将不同性能泵的性能曲线迭加,即可得到其运行性能曲线。如图1620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当流量增加到一定范围,则只有一台泵出力,另一台泵处于相对大流量工况,其NPSHr会剧增,引起泵的汽蚀。图1620不同性能泵串联运行性能曲线3、定速泵与变速泵的串联图1621定速泵与变速泵的串联如图1621所示,在一些高压、大流量的场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常采用定速泵与变速泵相结

23、合的方式上水,如锅炉给水泵。定速泵置于变速泵之前,这样定速泵可以为变速泵提供足够的汽蚀余量,变速泵改变转速为变化的系统提供稳定供水。4、变速给水泵的工作区为了保证给水泵的运行和系统的供水安全,在任何工况下,给水泵应运行在工作区范围内,如图1622所示,其主要包括六条曲线:(1)泵的最高转速曲线nmax。即泵的机械性能决定的最髙转速性能曲线。(2)泵的最低转速曲线nmin。即泵的机械性能决定的最低转速性能曲线。(3)泵的上限特性曲线。即由不同转速下泵的最小流量点形成的曲线,正常运行时,泵只能运行在上限特性曲线的右侧。如运行在其左侧,则将使泵的流量不足冷却泵产生的热量,从而引起泵的汽化,造成泵的损

24、坏。目前,为防止在低流量,髙压力时泵的工作点落入上限特性曲线之右,设计了泵的再循环管道,当泵的工作点接近上限特性曲线时,再循环管道上的阀门打开,以增加给水流量。当工作点向左远离上限特性曲线后,其阀门关闭。(4)泵的下限特性曲线。即由不同转速下泵的最大流量点形成的曲线,正常运行时,泵只能运行在下限特性曲线的左侧。如超过下限,则泵的在某一转速下的流量太大,超过了泵的最髙效率区范围,使泵效率下降;同时,泵的NPSHr大增,泵易发生汽蚀,造成出力下降和泵的振动等故障。故在泵运行在大流量、低压头工况时,适当关小泵的出口调节阀,抬高泵的出口压力,使泵重新回到工作区内。(5)系统的最低给水压力Pmin。即变

25、速给水泵还必须满足系统对水压的最低要求,防止系统里的设备出故障。如对于锅炉如果上水压力太低,则会造成水循环的破坏,造成水冷壁的爆破。(6)系统的最髙给水压力Pmax。即变速泵还必须满足系统对水压的最高要求。如对于锅炉来讲,如果压力过髙,会造成安全门启动,甚至管道破裂。图1622变速给水泵的工作区第三节各种泵的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一、离心泵(一)离心泵的结构离心泵的结构型式多种多样,分类方式也较多,表161中列出了离心泵的基本结构型式,表16-1离心泵的结构型式结构特征形式编码说明悬臂式挠性联轴器传动卧式底脚安装方式QH1中心线安装方式QH2泵安装在底座上且由挠性联轴器连接到驱动机上有轴承架的立式

26、管道泵OH3与泵成一体的轴承箱刚性联轴器传动立式管道泵0H4刚性联轴器传动共轴式传动立式管道泵OH5叶轮直接安装在驱动机轴上与髙速齿轮箱成一整体0H6叶轮直接安装在驱动机轴上两端支承式单级和双级轴向剖分式BB1径向剖分式BB2多级轴向剖分式BB3径向剖分式单壳式BB4双壳式BB5筒型泵立式悬吊式单壳式通过扬水管排出导流壳式VS1蜗壳式VS2轴流式VS3独立排液管长轴式VS4悬臂式VS5双壳式导流壳式VS6内层为导流壳蜗壳式VS7内层为蜗壳1、单级离心泵单级离心泵是指只有一级叶轮的离心泵,其主要由以下零部件组成(见图1623):(1)泵壳泵壳有轴向剖分式和径向剖分式两种。大多数单级离心泵的壳体都

27、是蜗壳式的,多级泵径向剖分壳体一般为环形壳体或圆形壳体。一般蜗壳式泵壳内腔呈螺旋型流道,用以收集从叶轮中流出的液体,并引向扩散管至泵出口。泵壳承受全部的工作压力和液体的热负荷。(2)叶轮如图1623所示,叶轮是唯一的做功部件,泵通过叶轮对液体做功。叶轮的结构型式有闭式、开式、半开式三种。闭式叶轮由叶片、前盖板、后盖板组成。半开式叶轮由叶片和后盖板组成。开式叶轮只有叶片,无前后盖板。闭式叶轮效率较高,开式叶轮效率较低。图1623叶轮的形式(3)密封环密封环的作用是防止泵的内泄漏和外泄漏、由耐磨材料制成的密封环,镶于叶轮前后盖极和泵壳上,磨损后可以更换。(4)轴和轴承泵轴一端固定叶轮,一端装联轴器

28、。根据泵的大小,轴承可选用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按作用力方向可分为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5)轴封轴封一般有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两种。一般泵均设计成既能装填料密封,又能装机械密封。单级离心泵结构示意图,如图1624所示。图1624单级离心泵结构图2、双吸离心泵双吸泵的叶轮可以视为由两个单吸叶轮背靠背地组成,就像两个叶轮对称布置,因此可以认为工作时不会产生轴向力。但由于制造和装配上的原因,总有尺寸偏差,不可能做到绝对对称,加之液流也不可能绝对对称、因而必然还有残余轴向力,因此一般双吸泵上均装有径向滚动轴承,以承受剩余轴向力。应着重指出的是,卧式单级双吸泵(图3-4)多采用中开式结构,其泵体和泵盖结合面

29、一般是通过轴心线的水平面,通常称之为中开面。由于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揭开泵盖即可检修泵内各零件,且无需拆卸迸、出管路和移动电机或其他原动机,检修极为方便。与单吸泵想比,双吸离心泵有较大的流量,较好的吸上性能;与混流泵相比,有较高的扬程。如图1625,双吸离心泵结构示意图图1625单级双吸式离心泵结构示意图多级离心泵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叶轮的泵。通常的结构有蜗壳式多级泵和分段式多级泵。蜗壳式多级泵的结构特点(图1626)一般采用中开式结构以便于检修,且有利于叶轮对称布置,减,作用在转子上的轴向力。但这种结构的工艺性较差,级数越多,泵体和系盖的形状越复,泵的外形尺寸越大,特别是级与级之间需要配置一些

30、级间流道,使泵的外形比较复杂。而且当级数较多、扬程较高时,中开面的密封难度较大。基于这些因素,这种结构应用的广泛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分段式多级泵的结构特点(图1627)结构紧凑,有利于提高标准化、通用化程度。由于这种结构的扬程取决于泵的级数,所以这种多级泵的扬程范围较宽、图1626蜗壳式多级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图1627分段式多级离心泵结构示意图3、离心泵的优点和缺点离心泵的优点:(1)结构简单而紧凑,对于同一输送量,离心泵所占面积小,重量轻,材料耗用较少,对基础要求无住复泵高,故制造安装费用少。(2)可高速运行,可以采取2极或4极电动机直联,传动结构简单易安装。(3)离心泵内无活门,故适于输送悬

31、浮液,特殊的设计还能输送大块固体的悬浮液可用耐化学腐蚀的材料制造泵,适用输送腐蚀溶液。(4)因结构简单、零件少、故障少、经久耐用、维修费用少、管理方便、工作可靠。(5)输出量可由排出阀门任意调节甚至全关,不会出现压头无限上升的危险。(6)对于被输送的液体量大、而压头不要求大时,离心泵最适宜。(7)排液均匀无脉冲现象。离心泵的缺点(1)运行前,必须使泵体内充满液体(2)对于供应小流量、大压头的不适宜、效率低、受到限制。(3)遇到设计不完善或操作不当时,如牛奶,则易产生泡沫,影响下一工序生产。(4)安装不妥、会出现”气缚”现象。(5)效率也比往复泵低。二、轴流泵(一)轴流泵的结构轴流泵有立式、卧式

32、和斜式三种。目前多用立式,其外形如图1628所示。它的转动部分也是一根泵轴,轴的下端安装有叶轮,上端装有联轴器,不动部分的主要零部件有进水喇叭管、导叶体和出水弯管。图1628立式轴流泵结构示意图1、叶轮叶轮由叶片、轮毂、导水锥等三个主要部件组成,如图1628所示。叶片一般有2-6片,用铸钢或铸铁制成。叶片安装在轮毂上,轮毂上开有与叶片数目相等的孔,每个孔里安装一个叶片。叶片有固定式、半调节式和全调节式三种。固定式叶片与轮毂浇铸为一整体;半调节式和全调节式可根据扬程变化情况调整叶片的安装角度。如果需要提高扬水高度,可把叶片安装角度改小。这样,在维持水泵高效率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出水量,在动力机不致

33、超载的情况下提高了扬水高度;反之,如果要降低扬水高度,则把叶片安装角度调大。由于全调节式水泵构造复杂,价格贵,因此,中水型排灌站多使用半调节式轴流泵。半调节式泵要在停机时才能调节叶片,调节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轴流泵出厂时,叶片的安装角度一般放在“零度”,这个“零度”是指叶片设计安装角度,如叶片的设计安装角度为15度,就把15度作为“零度”。小于设计安装角度为负;大于设计安装角度为正,叶片根部刻有基准线,在轮毂上刻有相对应的安装角度线,如+4、+2、0、-2、-4等。当需要调节角度时,将紧叶片的螺母松开,转动叶片,使基准线与需要的安装角度线对准,再拧紧螺母即可。也有用定位销来调节的,当松

34、开螺母后,对好调整角度,变更定位销位置,再拧紧螺母。(2)调节叶片安装角度,要使各片的安装角度相等,否则水泵抽水时会有振动或杂声。(3)调换叶片时,要防止把叶片装反。若个别叶片损坏需要更换时,最好更换全部叶片,以求各叶片平衡一致。若只更换一个叶片,也要保持各叶片平衡一致。2、进水喇叭管为了使水以最小的损失均匀地流向叶轮,在中小型轴流泵的叶轮进口前装有进水喇叭管,其管口直径约为叶轮直径的1、5倍。进水喇叭管用铸铁制造。3、导叶体它是由导叶、导叶毂和外壳组成的整体,铸造而成,其主要作用是将从叶轮中流出的水流的旋转运动变为轴向运动。导叶的片数一般为6-12片。4、出水弯管其断面一般为等圆截面,內曲率

35、半径约为弯管出口半径的1、5倍,弯管转弯角度通常为60度。5、泵轴中小型水泵的泵轴是实心的,大型泵的泵轴是空心的。泵轴一般采用优质碳索钢制成。两端各有螺母,分别固紧叶轮轮毂和联轴器。从轴的上端俯视,泵轴为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固紧联轴器的螺母为左旋螺纹(倒牙)。6、轴承立式轴流泵的轴承有导轴承和推力轴承两种类型。导轴承主要是用来承受经向力,起径向定位作用。中小型轴流泵大多数都采用水润滑橡胶导轴承,它有上下两只,內表面开有轴向槽,使水能进入轴瓦与轴之间进行润滑和冷却。推力轴承主要是用来承受轴向力,包括轴向水压力及轴上所有零部件的重量。对于中小型立式轴流泵,当采用电动机直接传动时,一般是在电动机座

36、內装有轴承体,轴承体內装有推力滚动轴承和一个径向滚动轴承;当采用皮带传动时,一般则是在皮带轮座內装有推力滚动轴承和两个滚珠轴承。(二)轴流泵的优点和缺点轴流泵是一种高比转速的泵,一般比转速在5001000之间。由于比较速越大,则扬程越低,流量越大。由于轴流泵的qv-H性能曲线很陡降,在起动时不应将排出管路上阀门关闭,否则起动功率过大,会造成电动机过载而损坏。轴流泵采用可调节式叶片泵来调节流量。其主要优点有:1、轴流泵的最大优点是流量大、结构简单、重量轻、外形尺寸小、占地面积小;2、对调节式轴流泵,当工作条件变化时,只要改变叶片角度,仍然可保持在较高效率下工作,但由于扬程太低,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37、;3、为提高扬程,轴流泵也可做成多级的。轴流泵的缺点:1、气蚀性能较差,一般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仅为45mH2O(4050kPa);2、轴流泵的压头低。由于轴流泵本身具有的特点,因此大流量是轴流泵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国内已成系列地大量发展大口径的巨型轴流泵,在结构上也趋向于采用调节式叶片泵的方向发展。(三)轴流泵的工作原理轴流泵是根据机翼原理制成的。图1629为机翼的截面,设将此机翼悬挂在流体中,流体以一定的速度M流过时,翼面发生负压,翼背发生正压,其正、负压力的大小与翼形及迎角(翼背与液流方向之倾角)以及流体速度的大小有关。如果流体不动,而机翼以相等速度在流体中运动时,则翼背和翼面受到与前相同的

38、正压和负压,即翼面(机翼上面)为负翼背为正压。在此压力作用下机翼将获得升力。如果将机翼形的桨叶固定在转轴上,形成螺旋桨,如图2-2-21b所示,并使之不能沿轴向移动,则当转轴高速旋转时,翼面(螺旋桨下侧)因负压而有吸流作用,翼背因正压而有排流作用,如此一吸一排造成了液体(或气体)的流动。这就是轴流泵和轴流式风机的工作原理。图1629轴流泵原理图(a)机翼截面;(b)轴流泵示意图三、往复泵(一)往复泵的结构往复泵的结构图1630往复泵的原理图往复泵的结构如图1630所示,主要部件包括:泵缸;活塞;活塞杆;吸入阀、排出阀。其中吸入阀和排出阀均为单向阀。往复泵按往复元件不同分为活塞泵、柱塞泵和隔膜泵3种类型。1、活塞泵活塞泵适用于压头较低时的输送。活塞上的活塞杆经字头与曲柄连杆机构连接。当原动机带动曲柄旋转一周时,活塞在泵缸内作一次来回移动。活塞移动的最大距离称为行程。如果活塞往复一次时,只有泵缸的一侧各吸入和排出一次液体,这种泵称为单作用泵。单作用泵的排液是间断的,吸液时不排液,排液时不吸液。同时,由于匀速圆周运动转变而来的活塞直线运动的非匀速性,即使排液时,流量也是不均匀的。为了消除单作用泵排液的间断性,就出现了双作用泵。双作用泵至少有4个阀门,分别安设在泵缸两侧,并且吸入管和排出管分别为两侧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