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机械与设备_第1页
食品机械与设备_第2页
食品机械与设备_第3页
食品机械与设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理论类课程大纲课程名称 : 食品机械与设备一、课程概况所属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开课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类型 :专业方向课课程代码 :13414070开课学期 :4学分:3学时:51核心课程 :是拟使用教材:1.食品机械与设备(殷涌光,化学工业出版社,第1 版)。国内 (外 )现有教材:1.马海乐食品机械与设备(第1 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2.蒋迪清等食品通用机械与设备(第2 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3.肖旭霖,食品机械与设备(第1 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刘协舫食品机械(第1 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学习参考资料1.期刊类包装

2、与食品机械 、中国机械、机械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二、课程描述食品机械与设备 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科。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有关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进而为后续课程或从事食品相关的生产和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食品工业生产过程复杂多样, 但每一具体生产过程都是由一定的设备来完成的。食品机械与设备就是向学生来介绍这些设备的结构、 性能、工作原理以及有关工艺参数的选择等内容,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自学能力)得到增强,为今后完全胜任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工作打

3、好基础。三、课程目标熟悉各种通用设备(输送机械与设备、清洗机械与设备、干燥机械与设备、浓缩机械与设备、 杀菌机械与设备、 包装机械与设备等) ;掌握机械与设备构造、原理;学会为工艺路线选择合适设备。四、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将按照食品机械教学工作有关要求做好课程教学各项工作, 按照本课程基本知识(绪论、输送机械、清晰分选机械、分离机械、研磨与粉碎机械、脱壳皮机械、搅拌机械、成型机械、加热消毒机械、 发酵机械等)作为授课知识,力求过程力求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逻辑性强、重难点突出,力戒平铺直叙、 照本宣科,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课堂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 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4、 同时将结合课程目标要求, 做好考核内容设计,并严格按照本大纲要求做好出勤率统计、 作业评价等各项工作。 要求学生应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制定本门课程学习计划, 加强学业管理, 严格自我要求,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主动适应课程学习要求。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迟到、不早退,无正当理由不请假, 上课认真听讲,不做任何与课堂教学无关事宜, 不使用手机,积极与授课教师进行教学互动, 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做好预习、 复习、课外书籍阅读等工作,主动与同学开展合作学习,认真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课程作业。五、考核方式及要求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门课程考核方式及要求为:出勤率占 12%,点到不少于 3 次,其中缺席 3 次,按无

5、成绩计算;幻灯片汇报 1 次,成绩按 12%折算后计入总成绩;课程作业 3 次,按批改成绩 16%折算后计入总成绩;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 60%。六、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授课时间:第 6 学期第 1 周)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食品加工工业、 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状况, 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分类, 熟悉常用材料,了解典型食品加工生产线以及学习这门课程应该具备的条件。教学重点:重点是技术经济指标、 食品机械结构要求及常用材料特点, 食品机械设备的特点和分类。教学难点: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状况。学时:课堂教学 2 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 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历史与现状;食品机械

6、与设备的分类、特点和要求;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研究及发展。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课后作业: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发展现状。第二章:输送机械与设备(授课时间:第六学期第1 周)教学目标:了解各种固体和液体输送机械与设备的类型、 优缺点,理解各种输送设备的基本原理,掌握设备的各种构件。教学重点:输送机械的分类方式, 固体输送设备带式、 斗士输送机械的类型和工作原理以及斗士输送机的装卸料方式,气体输送设备的分类原理构造及优缺点。教学难点:气体输送设备的分类原理构造及优缺点。学时:课堂教学 2 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固体物料输送机械;液体物料输送机械;气力输送设备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常

7、见固体物料输送机械有哪些?带式输送机的构造和原理。第三章:清洗分选及分级机械与设备(授课时间:第六学期第2 周)教学目标:掌握原料清洗机械、包装容器清洗机械、 CIP 清洗系统,了解筛分机械、形状分级机械、色选机等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教学重点:鼓风式清洗机、洗瓶机、 CIP、筛分机械、比重去石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点和应用。教学难点:, CIP 清洗系统的工作原理。学时:课堂教学 4 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块状果蔬清洗机;全自动浸泡与喷冲式洗瓶机;筛选设备。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课后作业:鼓风式清洗机构造及原理、单端式清洗机清洗过程、CIP。第四章:分离机械(授课时间:第六学

8、期第3 周)教学目标:了解分离机械的种类及特点, 掌握典型过滤机械和离心分离机械的结构、原理和工作特点。教学重点:重点是过滤机械中板框式过滤机械和离心机械中的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及其应用。教学难点:难点是过滤分离的工作过程和分离机械的分离原理的比较。学时:课堂教学 4 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过滤机;第三节 压榨机;第四节 离心分离机;第五节 萃取机械。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课后作业:板框压滤机和真空转鼓过滤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第五章:研磨和粉碎机械与设备(授课时间:第六学期第5 周)教学目标:辊式磨粉机,粉碎机械,切割机械等研磨和粉碎机械

9、的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了解主要参数的选择和计算。教学重点:磨粉机的各种构成,粉碎机械中销棒粉碎机和气流粉碎机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销棒粉碎机和气流粉碎机的工作原理。学时:课堂教学 4 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辊式磨粉机;第二节:粉碎机械;第三节:切割机械。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课后作业:辊式磨粉机的工作过程。第六章脱壳与脱皮机械与设备(授课时间:第六学期第6 周)教学目标:掌握磐谷机、碾米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熟悉去皮机、花生脱红衣机。教学重点:磐谷机、碾米机和去皮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学难点:磐谷机、碾米机结构及原理。学时:课堂教学 4 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

10、容:第一节:磐谷机;第二节:其他剥壳机械; 第三节:碾米机;第四节:块状果蔬原料去皮机;第五节:花生脱红衣机。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磐谷机、碾米机和去皮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七章搅拌、混合及均质机械与设备(授课时间:第六学期第7 周)教学目标:掌握搅拌、均质、混合的基本知识,典型搅拌机、混合机、捏合机、胶体磨、均质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及应用。教学重点:搅拌混合机理,搅拌器的流型判断,调和机搅拌器运转规律,均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特点。教学难点:搅拌器的流型判断,均质机的机理。学时:课堂教学 4 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搅拌机;第二节:混合机与捏合机;第三节: 胶体磨与均

11、质机。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均质机的机理。第八章 食品成型机械与设备(授课时间:第六学期第8 周)教学目标:掌握各类成型机械的成型原理,压延机、饼干成型机、搓圆机、包馅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熟悉典型成型、挤压机械的工作特点。教学重点:多层压延机的工作原理, 模压成型机械和辊压成型机械的主要构造及工作过程。搓圆成型机械的工作特点。教学难点:搓圆成型机械的工作特点。学时:课堂教学 4 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压延成型机械与设备;第二节:模压成型机械与设备;第三节:搓圆成型机械与设备;第四节:包馅成型机械与设备。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多层压延机的工作原理, 模压成

12、型机械和辊压成型机械的主要构造及工作过程。搓圆成型机械的工作特点。第九章杀菌机械与设备(授课时间:第六学期第9 周)教学目标:了解食品杀菌的方法及杀菌设备的种类,了解釜式杀菌设备、 CIP 装置的特点和结构, 了解一些新型的杀菌设备特点, 掌握直接杀菌设备、 板式杀菌设备等工作做原理和结构。教学重点:超高温瞬时灭菌设备,非热杀菌技术与设备的原理和各种构件。教学难点:超高温瞬时灭菌设备。学时:课堂教学 4 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立式、卧式杀菌锅;第二节:回转型杀菌机械;第三节:水封式连续高压杀菌设;第四节:非热杀菌技术与设备;第五节:新型杀菌技术。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课后作业

13、:超高温瞬时灭菌设备,非热杀菌技术与设备的原理和各种构件。第十章干燥机械与设备(授课时间:第六学期第10 周)教学目标:了解干燥基本方法,掌握喷雾干燥、流化床干燥、滚筒干燥等设备结构、原理与设计方法,了解干燥新技术、新进展。教学重点:重点是喷雾干燥机理、流化原理及典型流化床结构。教学难点:喷雾干燥原理、流化床流化机理。学时:课堂教学 4 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厢式干燥机;第二节:隧道式干燥机;第三节:圆筒式干燥机;第四节:带式干燥机;第五节:流化床干燥机;第六节:喷雾式干燥机;第七节:气流式干燥机。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喷雾干燥机理、流化原理及典型流化床结构。第十一

14、章食品冷冻机械与设备(授课时间:第六学期第11 周)教学目标:熟悉食品冷冻的基本原理, 掌握冷冻系统构成并能够说明构成系统主要设备的结构及工作过程。教学重点:制冷剂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教学难点:食品冷冻的基本原理。学时:课堂教学 2 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第三节:冻结机;第四节:解冻机。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课后作业:食品冷冻的基本原理。第十二章浓缩设备(授课时间:第六学期第11-12 周)教学目标:浓缩的原理和分类,单效浓缩设备,多效浓缩设备,冷冻浓缩设备,掌握浓缩设备基本结构和工作性能、特点。教学重点:重点是真空浓缩设备操作流程和典型

15、真空浓缩设备的结构、 原理和工作特点。教学难点:中央循环管式浓缩设备的工作原理。学时:课堂教学 4 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浓缩的基本原理及设备分类;第二节:单效浓缩设备;第三节:多效浓缩设备;第四节:冷冻浓缩设备。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单效浓缩设备,多效浓缩设备。第十三章:挤压加工机械与设备(授课时间:第六学期第12 周)教学目标:挤压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单螺杆挤压熟化机,双螺杆挤压机。教学重点:挤压机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教学难点:挤压机的工作原理和构成。学时:课堂教学 2 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挤压加工技术的概念; 第二节:单螺杆挤压熟化机; 第三节:双螺杆挤压机。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课后作业:挤压机的工作原理和构成。第十四章发酵机械与设备(授课时间:第六学期第13 周)教学目标:发酵设备的类型和基本构成,嫌气发酵设备,通风发酵设备的构成、原理及应用。教学重点:发酵罐的构成。教学难点:风发酵设备的构成、原理及应用。学时:课堂教学 2 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内容:第一节:发酵设备的类型和基本构成;第二节:嫌气发酵设备;第三节:通风发酵设备。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发酵设备的类型和基本构成。第十五章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