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军《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解读详解_第1页
闵军《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解读详解_第2页
闵军《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解读详解_第3页
闵军《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解读详解_第4页
闵军《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解读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解读福州市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福州市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闵军闵军急性循环衰竭的概念1. Vincent JL, De Backer D. N Engl J Med 2013; 369: 1726-1734.2. Cecconi M,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2014; 40: 1795-1815.3. Vincent JL, et al. Crit Care 2012; 16: 239.急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急性循环衰竭(急性循环衰竭(acute circulatory failure,ACF)氧输送不能保证机体代谢需要,细胞缺氧失血、

2、细菌感染等多种原因病理生理状况急性循环衰竭与休克的关系休克最佳的定义就是急性循环衰竭1,2休克是ACF的临床表现3,41. Perner A, et al. 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15;59(3):274-85. 2.Vincent JL, et al. Crit Care Med. 2012;16(6):239. 3. Vincent JL, et al. N Engl J Med 2013;369:1726-34. 4.Cecconi M,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2014;40(12):1795-815. 制定急性循环衰竭专家

3、共识的背景 疾病危害疾病危害:急性循环衰竭(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如严重脓毒症病死率30%,而合并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患者病死率可达50%1 临床需求临床需求:现有休克诊断标准仍为1982年“三衰”会议制定的标准 2014年欧洲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共识提出了急性循环衰竭年欧洲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共识提出了急性循环衰竭(休克休克)诊断的新观点诊断的新观点:提升乳酸在急性循环衰竭(休克)诊断中的地位;不应以低血压作为必要标准定义急性循环衰竭(休克) 21. Alberti C,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2002;28(2):108-121. 2. Cecconi M,

4、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2014; 40: 1795-1815. 休克是急性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 急性循环衰竭是休克的最佳定义强调病理生理,强调临床实践,共同努力,降低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患者病死率 病理生理病理生理 急性循环衰竭(休克) 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微循环的功能障碍 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患者有血流动力学异常及氧代动力学异常。血流动力学异常包括心功能异常、有效循环容量减少及外周血管阻力的改变。氧代动力学异常即氧供应(DO2)与氧消耗(VO2)的不平衡,混和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降低反映了体循环低氧,而血乳酸升高间接反映了微循环低氧及细胞缺氧早期识别及诊

5、断早期识别及诊断 推荐意见:需综合病因、组织灌注不足临床表现、血压、血乳酸情况早期识别急性循环衰竭(休克) 早期识别及诊断早期识别及诊断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推荐意见2:急性循环衰竭(休克)典型的组织灌注不足表现包括意识改变(烦躁、淡漠、谵妄、昏迷),充分补液后尿量仍然0.5ml/(kgh),皮肤湿冷、发绀、花斑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秒 推荐意见3:血压不是诊断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的必要条件,血压正常不能排除急性循环衰竭(休克)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血乳酸:血乳酸是反映组织灌注不足的敏感指标,动脉血乳酸反映全身细胞缺氧状况,静脉血乳酸反映回流区域缺氧状况。 推荐意见:乳酸水平反映组织灌注情况,是诊断急性

6、循环衰竭(休克)的重要依据。(9.221.07)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动脉血气分析能够反映机体通气、氧合及酸碱平衡状态,有助评价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患者常见代谢性酸中毒及低氧血症。创伤性休克中碱剩余(BE) 水平是评估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酸中毒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间接敏感指标明确病因的辅助检查明确病因的辅助检查 急性循环衰竭(休克) 按病因可分为脓毒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烧伤性休克等; 按血流动力学可分为分布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梗阻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预后评估预后评估 推荐意见5:APACHE评分、SOFA评分、乳酸有助于评估患者

7、预后病例患者,女,54岁,体重62kg因“突发腰痛1天,发热寒战23小时”入院。现病史:患者1天前突发右侧腰部隐痛。23小时前患者出现发热,当时体温不详,伴有寒战,大汗淋漓。12小时前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至当地外院就诊,查B超示“右肾多发结石伴右肾轻度积水,右肾积气待排,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血气 “PH 7.27,BE -18.5mmol/L, Lac 19.3mmol/L, GLU 33.7mmol/L”,考虑为“泌尿系感染、右肾结石伴右肾积水”,给予快速补液处理(2小时约2500ml),莫西沙星针0.4静滴,患者出现无尿,呼吸较促 。既往史:“右肾结石”10余年、“高血压”病史7年。个人

8、史、家族史、药物食物过敏史无特殊发现。病例(续)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6.7,血压76/59mmHg,心率103bpm,呼吸27次/分,神志清, 两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啰音,心率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膨隆,质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未及,右侧肾区叩痛阳性,双下肢无浮肿,四肢皮肤冰冷。入院时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2.5*109/L, N 0.80,Hb 131g/L, PLT 56*109/L;尿常规:高倍红细胞 15/HP,高倍白细胞18/HP,尿糖+3,尿蛋白+3,尿隐血+3, 细菌计数阴性;血酮体(-)凝血功能:PT 20.6s,APTT 44.5s,INR 1.82;生化:K+

9、2.56mmol/L,Cr 223mol/L,TB 21.3mol/L;血气分析:PH 7.27 pCO2 11.7mmHg pO2 78mmHg BE -18.5mmol/L Lac 19.3mmol/L,K+ 2.8mmol/L,Glu 33.7mmol/L;PCT:100ng/ml;CRP: 233mg/L外院泌尿系B超:右肾多发结石伴右肾轻度积水,右肾积气待排,右侧输尿管上端扩张。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我院B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肝脾大、脂肪肝。上腹部CT:右肾体积明显增大,实质密度不均匀,实质内散在分布少量片状高密度影,病变内见有积气,右肾盂轻度扩大,右肾周脂肪增厚模糊 您的诊断?治

10、疗方案?您的诊断?治疗方案?主要内容一、治疗原则二、治疗措施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的治疗目标推荐意见推荐意见6: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治疗最终是为了改善氧利用障碍及微循环,恢复内环境稳定。(9.300.86)治疗原则 基于病理生理的个体化基于病理生理的个体化治疗治疗 SOSD 目标目标导向导向指标指标监测监测容量状态SOSD原则Vincent JL, De Backer D. N Engl J Med. 2013 Oct 31;369(18):1726-34.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治疗的4个分期临床指标监测的推荐意见一般临床监测包括生命体征、皮肤温度与色泽、尿量和精神状态等指标。急性循环衰竭(休克)

11、最重要的临床指标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监测推荐意见推荐意见7:对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患者应立即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有条件的医院应尽早将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患者收入重症/加强监护病房。(9.340.96)推荐意见推荐意见8: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治疗过程中应动态观察组织器官低灌注的临床表现并监测血乳酸水平。(9.440.74)常用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方式方式血流动力学监测措施血流动力学监测措施可评价指标可评价指标无创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心率、脉搏、指氧饱和度心脏超声监测心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LVI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IDs

12、)、射血分数(EF)及E/A峰比值等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心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LVI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IDs)、射血分数(EF)及E/A峰比值等微创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1)心输出量(CO)、心脏前负荷、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每搏量变异(SVV)、心肌收缩力、全心射血分数(GEF);(2)全身血管阻力(SVR)/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3)容量性指标: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GEDV)、胸内血容量(ITBV)和血管外肺水(EVLW)有创肺动脉漂浮导管(PAC)右房压(RAP)或中心静脉压(CVP)

13、、右室压(RVP)、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楔压 (PAWP);心输出量(CO)等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 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早期监测乳酸水平指导临床早期监测乳酸水平指导临床 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监测乳酸指导治疗组的死亡率与未监测乳酸的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院内死亡率风险比:0.61 (0.430.87),P=0.006;ICU死亡率风险比:0.66 (0.450.98),P=0.037每隔24小时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不仅可以排除一过性的血乳酸增高,还可判定液体复苏疗效及组织缺氧改善情况监测乳酸水平指导治疗组未监测乳酸水平的对照组结束ICU治疗的累积概率入组

14、研究后的天数P=0.002乳酸水平指导治疗组可以更早缓解离开ICU1.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 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 Jansen TC,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0; 182: 752-761.持续动态的动脉血乳酸以及乳酸清除率监测持续动态的动脉血乳酸以及乳酸清除率监测对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的早期诊断、指导对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内容一、治疗原则二、治疗措施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的治疗措施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 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急性循

15、环衰竭(休克)的病因治疗分类分类病因病因治疗要点治疗要点分布性严重感染清除感染灶、抗生素、外科手术过敏原接触祛除过敏原、肾上腺素神经源性祛除致病因素、立即平卧、激素、肾上腺素中毒清除未吸收毒素,解毒剂,CRRT甲减危象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糖皮质激素酮症酸中毒祛除诱发因素,小剂量静脉滴注胰岛素低容量性创伤出血清创,充分止血,输血热射病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急性胃肠炎、肿瘤化疗、消化道梗阻纠正内环境紊乱心源性急性心梗介入溶栓治疗,抗心律失常治疗,硝酸甘油扩冠脉恶性心律失常复律心肌病变适当限制其活动,相应抗心律失常、抗凝治疗瓣膜病限制体力活动,介入性治疗,外科手术梗阻性张力性气胸积气最高部位,放置胸膜腔

16、引流管肺栓塞溶栓治疗心包填塞心包穿刺引流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 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急性循环衰竭(休克)对症治疗的推荐意见对症治疗可简单记为VIP治疗,按临床治疗顺序包括: 改善通气(Ventilate)、液体复苏(Infuse)、改善心泵功能(Pump)。推荐意见推荐意见9: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患者应第一时间给予氧疗,改善通气,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进行液体复苏,复苏液体首选晶体液。(9.340.96)推荐意见推荐意见10: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一般应建立在充分液体复苏治疗的基础上,首选去甲肾上腺素。(9.181.04)推荐意见推荐意见11:前负荷良好而心输出量仍不足时给予正性肌

17、力药物。(9.380.87)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 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的对症治疗改善改善通气通气l 应酌情根据患者的氧合状态来决定是否需要辅助通气,以及何种通气方式(有创或无创通气)。l 开始有创机械通气时可能出现动脉血压下降,提示低血容量状态,静脉回心血量减少。l 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可靠有效的静脉通路,可首选中心静脉。无条件或患者病情不允许时,可选择表浅静脉如颈外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较粗大的静脉。l 液体类型选择:首选晶体液,必要时加用胶体液。l 液体输注速度:一般采用300500 ml液体在2030分钟内输入,先快后慢,心源性休克患者除外。

18、l 容量负荷实验:常用于评价患者对液体的实际反应性,进而减少液体过负荷的不良影响。l 液体复苏的终点:结合心率、血压水平、尿量、血乳酸水平、碱剩余、床边超声等综合判断。液体液体复苏复苏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的对症治疗改善改善心泵心泵功能功能l 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一般应建立在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首选去甲肾上腺素,尽可能通过中心静脉通路输注,有助于维持心输出量、增加血管阻力,有利于提高血压。去甲肾上腺素常用剂量为0.10.2ug/(kgmin)。l 正性肌力药物正性肌力药物:前负荷良好而心输出量仍不足时可考虑给予正性肌力药物。首选多巴酚丁胺,起始剂量23ug/(kgmin

19、),静脉滴注速度根据症状、尿量等调整。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包括米力农、依诺苷酮等,具有强心和舒张血管的综合效应,可增强多巴酚丁胺的作用。急性循环衰竭(休克)调控全身性炎症反应的推荐意见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的发病机制:过度炎症反应导致的毛细血管渗漏,微循环障碍普遍存在,在器官功能障碍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可选用乌司他丁、糖皮质激素等液体复苏治疗液体复苏治疗 旨在恢复循环量和组织灌注,但不能有效阻止炎症反应的发生。 应尽早开始,以阻断炎症级联反应,保护内皮细胞,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抗炎治疗抗炎治疗推荐意见推荐意见12:调控全身性炎症反应可以作为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的治疗措施之一。(9.450.

20、82)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 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乌司他丁具有明确的抗炎机制,有助于器官保护乌司他丁器官保护作用机制示意图乌司他丁器官保护作用机制示意图促进/激活抑制LPS:脂多糖肝脏纤维蛋白原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氧化应激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氧化应激器官损伤器官损伤/破坏破坏乌司他丁乌司他丁Inoue K, Takano H (2011) 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 an alternative therapeutic option for inflammatory disorders. In: Nagal A (ed) Inflamm

21、atory diseases - a modern perspective. InTech, Croatia. ISBN: 978-953-307-444-3.动物模型明确显示乌司他丁的抗炎保护作用:抑制内皮细胞激活/损伤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产生/释放;抑制纤维蛋白原合成;抑制中性粒细胞募集;避免器官损伤 乌司他丁降低乳酸水平李仕军,闻飞英.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3; 6: 31-34.两组患者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动态变化(xs)组别例数血乳酸水平(mmol/L) 入院时 入院后6h 入院后24h乳酸清除率(%) 6h 24h常规治疗组284.42.03.81.63.4

22、1.613102315乌司他丁干预组254.42.03.51.52.51.218113912t 值-0.0700.6352.1301.5704.269P 值-0.9450.5280.0380.1230.000研究结果表明,乌司他丁能有效地促进血乳酸水平的下降及乳酸清除率的恢复单中心RCT研究纳入严重脓毒症患者53例,UTI组 30万U q8h 5d器官功能保护的推荐意见 器官功能障碍均发生在器官组织微循环障碍的基础之上。 即使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稳定,也不代表器官组织的微循环已经改善。推荐意见推荐意见13:即使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稳定时,仍应关注组织灌注,保

23、护器官功能。(9.710.59)病例患者,女,54岁,体重62kg因“突发腰痛1天,发热寒战23小时”入院。现病史:患者1天前突发右侧腰部隐痛。23小时前患者出现发热,当时体温不详,伴有寒战,大汗淋漓。12小时前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至当地外院就诊,查B超示“右肾多发结石伴右肾轻度积水,右肾积气待排,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血气 “PH 7.27,BE -18.5mmol/L, Lac 19.3mmol/L, GLU 33.7mmol/L”,考虑为“泌尿系感染、右肾结石伴右肾积水”,给予快速补液处理。患者家属要求转至我院进一步治疗,继续快速补液(2小时约2500ml),莫西沙星针0.4静滴,患者出

24、现无尿,呼吸较促,考虑“尿路感染、 感染性休克”收住ICU。既往史:“右肾结石”10余年、“高血压”病史7年。个人史、家族史、药物食物过敏史无特殊发现。病例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6.7,血压76/59mmHg,心率103bpm,呼吸27次/分,神志清, 两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罗音,心率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膨隆,质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未及,右侧肾区叩痛阳性,双下肢无浮肿,四肢皮肤冰冷。入院时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2.5*109/L, N 0.80,Hb 131g/L, PLT 56*109/L;尿常规:高倍红细胞 15/HP,高倍白细胞18/HP,尿糖+3,尿蛋白+3,尿隐血+3,

25、 细菌计数阴性;血酮体(-)凝血功能:PT 20.6s,APTT 44.5s,INR 1.82;生化:K+ 2.56mmol/L,Cr 223mol/L,TB 21.3mol/L;血气分析:PH 7.27 pCO2 11.7mmHg pO2 78mmHg BE -18.5mmol/L Lac 19.3mmol/L,K+ 2.8mmol/L,Glu 33.7mmol/L;PCT:100ng/ml;CRP: 233mg/L;NT-proBNP:10884pg/ml。外院泌尿系B超:右肾多发结石伴右肾轻度积水,右肾积气待排,右侧输尿管上端扩张。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我院B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肝脾大、脂肪肝。上腹部CT:右肾体积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