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身份”概念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作者简介】陈振华,男,1983年生,浙江海宁人,浙江省海宁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对于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一课的教学处理,多数教师是把思想家的思想分别讲述,然后归纳其共性,同时还涉及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界产生的影响,融入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这些处理符合一般教学需求,但也存在着不足:一方面明清时期是否存在资本主义萌芽,学术界还有争论;另一方面,以上教学处理只见思想,不见源头,既没有探讨李贽与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内在逻辑关系,也没有解决这些疑难问题:既然这些思想家批判专制,为何就不能称之为“民权意识”?究竟如何理解“活跃”?笔者认为如果不解
2、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的思想。浙江省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该课的“基本要求”为: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发展要求”为:认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认识思想价值的前提是对思想本身的理解,笔者把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从其产生原因来切入,对教材逻辑进行一定调整,将明朝中后期李贽的思想列入背景考察,通过对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在发展脉络的考察,尝试选择了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共有的“遗民”身份去理解他们的思想及其价值。 (一)什么是“遗民”? 遗民就是中国古代“每当新旧王朝更替之际,总要涌现出一批缅怀故国,隐遁乡野,不
3、仕新朝的知识分子。习惯上把他们称为遗民”。 (二)增加“遗民”概念作为突破重难点的原因 一般认为,在一课时完成教学的情况下,再增加概念,是不可取的。但笔者认为此课教学中应该而且可以引入“遗民”的概念: 首先,教学应基于学情并重视理解。高三文科学生在语文等科中已接触过类似“遗民”群体,比如文天祥就是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一般经历的人。思想史理解式教学的特征在于思想本身的逻辑体系性,而这又根源于思想的逻辑起点。思想家的思考起点可以定位于其身份或立场等,一旦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顺其思想发展脉络。 第二,理解前提是真实的。引入的概念必须是真实的或客观的,应杜绝
4、臆造。遗民的存在是明末清初的普遍现象,当时存在着相当多的遗民学者: 从顺治元年到康熙二十年约三四十年间,完全是前明遗老支配学界他们元气极旺盛,像用大刀阔斧打开局面康熙二十年以后,形势渐渐变了。遗老大师,凋谢略尽。后起之秀,多半在新朝生长,对于新朝的仇恨,自然减轻所以这个时候的学术界,虽没有前次之波澜壮阔,然而日趋于健实有条理。 梁启超把明末清初思潮的涨落与遗民这一概念联系起来,可谓公允。真实的理解还在于该概念是否被思想家本身认同,他们是否能确认自己的身份。王夫之自题墓志铭中写到“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其他两人也是视己如此。 第三,理解应有逻辑。笔者力图
5、引导学生认识的逻辑是:明遗民反思明亡教训,认为明亡于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和思想上心学(儒学)的空疏。因此,他们在政治上提出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权;思想上不自觉地发展了李贽的儒学思想,改造或否定心学,主张经世致用的实学。出于对儒家文化命运的危机感,他们提出国与天下之辨,传承儒家文化,进行讲学或著述等活动。清康熙时政策调整等原因导致遗民群体变化,思想趋于平和。他们提出的种种主张,虽然相当活跃,但不可能是近代的。当然,这种活跃也是有价值的。对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而言:它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延续、转变和发展;对近现代社会来说,它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促成了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并深刻地影响着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和
6、民主革命家;对整个中华民族而言,它发展了儒家的气节观,给民族精神以新内涵。 综上所述,笔者试图改变就“思想论思想”的教学思路,从思想家自身认定的遗民身份去探究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通过理解去达成教学目标。 (一)确定身份,通过渲染明末清初的社会环境导入课题,再现历史现场 该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遗民与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隐性的教材史料,适当补充课外史料: 材料一: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一年正式提出编纂的贰臣传,分甲乙两编,共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 参见范文澜中国通史 清初遗民(
7、不仕新朝的知识分子)人数之多,无从统计。近人孙静庵明遗民录立传800多人。 钱茂伟明代史学的历程 材料二:人去世之后,一般都会穿上寿衣,放到木制棺材里下葬。黄宗羲却希望自己死后将头发散开,盖上一条单被,放在一个石头棺材里裸葬。 黄宗羲,为何坚持裸葬自己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精卫顾炎武写于1647年 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 王夫之自题墓志铭 这些材料,不仅让学生确证了三大思想家的遗民身
8、份,他们的行为也给学生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他们有如此坚定的气节和人格,必然有不一样的思想境界。 (二)以身份悟思想内涵,形成对思想家思想和行为的逻辑理解 环节一:明遗民从政治层面反思明亡教训 在了解遗民及其生活的历史现场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展开历史想象:明遗民可能会做哪些事?学生很自然得出他们会反思明亡教训或参加组织反清斗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原典,探究明遗民对明亡这一重大事件反思的内容。这里“我们不仅要精选通俗易懂的思想文本,而且所选文本之间要有逻辑关系,这样的文本才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有利于他们形成一些认识”。笔者选择了与教材内容相符或高考曾经涉及的材料理解
9、遗民在政治层面的反思: 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 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分享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顾炎武日知录 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
10、县之失,其专在上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以生财治人之权设世官之奖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 顾炎武郡县论 第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以上思想文本,结合必修一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史实,学生可以得到以下逻辑认识:遗民反思明亡于无善治(实行君主专制),批判专制并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如黄的设相分君权,顾的众治分君权主张。 第二,教师以顾炎武郡县论为案例,引导学生结合分封制和郡县制的知识,理解顾的“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思想。学生可得出:顾指出了历史是发展的,分封制被郡县制代替是历史的必然,但郡县制也会有弊端。为此,他提出解决郡县之弊的方法:寓封建之意于郡
11、县之中。之后,教师再解析“尊令长之秩,而予以生财治人之权”的含义,让学生结合所学“世官制”解释“设世官之奖”是如何改变郡县制下的官制的,从而导出其实质仍旧是对旧体制的改良,这符合遗民的认识。 环节二:明遗民从思想文化层面反思明亡教训 思想史的教学应避免简单的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附会,“但是,在中学他们的思想仍被解释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反应”,思想史需要交代思想的来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明末清初思想的儒家性质,还可以理清思想的内涵和各思想发展的脉络。否则,某个思想家“就会变成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横空出世的思想家,无根无土,历史唯物主义无形中就被抽掉了”,明末清初的三大遗民思想
12、家的思想还来自于从思想文化层面对明亡的反思,其某些方面不自觉地继承了李贽的思想。 材料四:(明朝)嘉靖以来,王门(王守仁1528年去世)弟子在朝廷和地方身居显位者比比皆是在他们的提倡下,终日清谈成了整个官场的作风。什么国计民生一概不学、不懂心学蛊空了人们的灵魂。迂腐、愚昧、空虚,是这个时代士大夫阶层的共同品格。 张显清晚明心学的没落与 实学思潮的兴起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顾炎武 材料五:就此百姓日用处提撕一番,如好货,如好色是真迩言也夫童心者,真心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李贽焚书
13、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大抵圣言切实有用,不是空头。 李贽焚书 学必经世。 李贽藏书 材料六:道无定体,学贵适用。 黄宗羲 夫私者,人之心也。 李贽藏书 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是常情也。顾炎武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黄宗羲 商贾贸贩之不可缺也,民非是无以通有无而赡生理。 王夫之宋论
14、0;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阅读材料四,引导学生理解王阳明去世时心学的生存生态:发展迅猛,成为了一股思潮,但消极方面也造成了明末社会风气的空疏。正如顾炎武所说最后造成“神州荡覆,宗庙丘墟”。而李贽就是最先出来反思这一现象的思想家。接着,运用材料五对李贽思想进行探究,教师让学生摘出能体现李贽发展王阳明心学的关键词。之后运用逻辑推理,得到以下信息链: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心是私的,李贽称之为童心。私心是讲实际的,上升到做学问就是必须“经世致用”。可让学生比较材料六中顾、黄、王的思想与李贽思想的类似之处,从内在脉络上认识到明中期的李贽对儒家思想
15、的批判性发展为明末清初顾、黄、王等思想家再次批判空疏的心学,构建实学奠定了基础。最后,精读材料六,指导学生找出顾、黄、王沿着李贽的思路,深入探讨心之内涵的关键词,得出心是私的,自私是人之常情,黄宗羲更是进一步提出人是自私自利的。最后教师解释王夫之的“商业不可缺”论和黄宗羲的“工商皆本”观,黄宗羲等人提出人心的自私自利性,当然要重视商业这一最能体现本性的行业,最后发展出了“工商皆本”思想。这比从资本主义萌芽角度解释工商皆本或许更有说服力一些。 环节三:从遗民视角去认识明末清初时期的国与天下之辨。 对顾炎武的亡国与亡天下的思辨,如果引导学生从遗民的视角去分析,或许会得出更好的理
16、解。“黄、顾、王都生于明万历年间,卒于清康熙年间。清初,他们联络通气,分头坚持抗清。晚年,他们又都不约而同地拒绝清王朝的征聘,至死不忘亡国之恨。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这次改朝换代同汉代秦、唐代隋的性质是一样的。但当时人们可没这觉悟。当时是一种种族观念,华夏基本指汉族,包括满族在内的周边民族都被视为夷狄。读书人普遍是贵华夏、贱夷狄。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明王朝,居然被新兴的满族建立的清王朝取代,这种改天换地的大动荡深深刺激着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材料七:一般的改朝换代只是朝廷变姓易主,衣冠礼乐还是照旧,从士大夫到普通民众的生活,感觉不到多大变化。而像赵宋亡于蒙元、朱明为满清取代,异族入主中原,情况就
17、不同了。王夫之曾说:“历代亡国,无足轻重;只有南宋之亡,则衣冠文物亦与之俱亡了”。 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改姓易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材料八:康熙二十年以后,形势渐渐变了。遗老大师,凋谢略尽。谈到经世,不能不论到时政,开口便触忌讳。经过屡次文字狱之后,人人都有戒心。一面社会日趋安宁,人人都有安心求学的余裕,又有康熙帝这种“右文之主”极力提倡。所以这个时候的学术界,虽没有
18、前次之波澜壮阔,然而日趋于健实有条理。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阅读材料七,结合王夫之和顾炎武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说的亡国就是改朝换代,亡天下就是文化的沦亡。在遗民们看来,当时满族入主中原,儒家(汉族)文化沦亡了,天下也亡了。接着,教师讲述顾、黄、王中年之后开始的儒家文化传播经历,他们或讲学或游历或著述。作为遗民,当时在政治和军事上反清已不可能,只能进行文化上的反清,自觉担负起文化拯救的责任。再通过材料八并结合选修四康熙作为“右文之主”崇尚儒家文化的史实,就可以符合逻辑地得出,正是康熙年间遗民的陆续去世和清朝对儒家文化的提倡等原因,导致了遗民存在的自然、政治、
19、文化条件都消失了,所以活跃的思潮也就消失了。 (三)用身份辨思想价值,解析思想对历史发展的主客观效果 虽然康熙年间儒家思想趋于平和,但思想家对明亡的反思和实践活动的影响却有多方面的价值。以往分析明末清初思想时,较多的倾向有两种:其一,过度和当下生活联系,强调思想的道德意义,导致学生对思想内涵认识的迷惘。其二,空泛地就一方面阐述思想的进步意义。或突出其民主性,或突出对思想解放的价值。其实这都不太符合三大思想家的遗民身份属性,有拔高或片面认识的嫌疑。 材料九:正是在实学思潮的荡涤下,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理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最终成为一代学术的主流。 黄爱平论明末清初学术向 传统经学的回归 谭嗣同十分推崇王夫之,认为其著作是“兴民权之微旨”。章炳麟改名绛(顾炎武初名绛),号太炎,明白宣示他是顾炎武学说的继承者。梁启超将明夷待访录视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孙中山等则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原臣分发同志,鼓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 岳麓版教科书 遗民者,天地之元气也。 黄宗羲 黄宗羲、全祖望以“宇宙元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建筑起重机械安装与拆卸工程风险评估与管控合同
- 2024年度淘宝天猫店铺视觉设计装修合同3篇
-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4月月考理试题含解析
- 2024年瓷砖无缝铺贴技术装修服务合同3篇
- 2024-2025年高中化学 专题3 第2单元 第4课时 糖类教学实录 苏教版必修2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提高石油采收率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5节 物体的内能 第三课时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 2024年仓单质押贷款条件3篇
- 12 玩也有学问 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海上运输协议书
- GB/T 5195.1-2006萤石氟化钙含量的测定
- 2023年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知识点提要
- GB/T 3452.1-2005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
- 2023年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GB/T 18277-2000公路收费制式
- 202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胸外科出科考试
- 11468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第7章
- 2023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全文学习PPT课件(带内容)
- 2022年初级育婴师考试题库附答案
- 系统家庭疗法课件
- 新版GSP《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