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2. 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3. 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占今异义现象。4. 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5. 学习文章曲折回坏,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 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2. 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谁能说说它的意思: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它出自晋
2、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关于作者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二十九岁出仕,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3、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田园生活。(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人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枳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人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关于作品: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
4、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关于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三、疏通词句1、正音。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音正确,停顿准确。指名朗读,教师点拨。齐读课文。2、疏通文意。二人小组,翻译课文,在疑难之处做上记号,留待集体讨论。集体质疑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适当点拨。3、重点分类区别古今异义词:词语古义今义鲜
5、美鲜嫩美丽味道好交通交错相通交通运输爭业妻子妻和子女男子的配偶无论更不必说连词,不管如此像这样这样仿佛隐隐约约好像去离开至J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一词多义舍:舍弃、房子乃:于是,就、竟然具:都、详细地志:作标记、所作的标记遂:终于、于是,就寻:寻找、随即,不久为:给;对、向;作为复:又;再同义词具、悉、咸、皆:都云、道:说乃、遂:于是缘、扶:沿着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通假字要:通“邀”,邀请几个“然”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怡然、欣然:高兴的样子4、省略句(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此人一一为
6、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口,()辞去。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情况。二、齐读课文,明确线索。渔人的行踪:发现桃林进入桃源一离开桃源再寻桃源三、整体感知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爭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虎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1. 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2. 漁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3.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文中桃花源人是如何对待渔人的?反
7、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四、讨论上述问题。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明确: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I,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I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推敲字词:“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明确:不可以,“忽”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插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在这里是如何描写桃林美景的?划出相应的句子。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明确:夹卅数百步,中无杂树,芳
8、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弄清以下词句的含义:“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是偏义复词;“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岸之长。2、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过渡:坏境如此的奇异幽雅,有山有水,有树有花草,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渔人“从II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教师点拨: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自然景彖:''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展现了桃花源中人宁静生活环境)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9、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辔并怡然自乐。”(展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衣着及和平劳动与幸福生活)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明确: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讨论:如此之美的坏境,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吗?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3、桃花源的人见到漁人刚开始有何反应?说明什么?明确:“人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
10、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文中桃花源人是如何对待漁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明确: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的社会风尚。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探讨: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提示:A、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怎样的时代?(魏晋时期,战乱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
11、人为桃源外边世界的动乱、社会的黑喑、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B、从这里我们可知:作者虚构的这个宁静安乐的环境、美好的风俗、淳朴的人情,是为了寄托作者的那种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的理想。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或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幸福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4.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渔人离开是时为何要作记号,而且还带人来寻找呢?这里社会生活平静,人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真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犬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渔人离
12、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五、主题探究1、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2、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小结:寄托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向往。3、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
13、想?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他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现实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憧憬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他这种理想的写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人人民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桃源究在何处,无处找寻。六、拓展延伸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参考题:我心中的世外桃源七、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搞笑农村合同范例
- 风险代理合同范例
- 铝合金供应合同范例
- 精装阁楼出租合同范例
- 银行购销合同范例简版
- 父女借款合同范例
- Unit 3 Lesson 9 Fun Time(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北京版(2024)英语一年级上册
-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一)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4 走进电脑》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华中师大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
- Unit 2 School things Lesson 4(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ommaya囊的护理教学课件
- 统计与概率的教材梳理讲稿
- 晋升副主任医师职称述职报告PPT
- 幼儿园小班科学:《有趣的溶解》 课件
- 静电喷粉作业指导书11
- 测试标准(ISTA-3A中文版)
- 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测试题及答案
- 养老机构实习生管理规范
- 中国近现代轮船发展史与中国现代船舶类型
- 成果报告书(模板)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参考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