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_第1页
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_第2页
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_第3页
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_第4页
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执笔教师授课教师总课时数8备课时间2012、9授课时间9月本课时数2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月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卡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1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畲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1它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三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里米物体的长度。三力。能力。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止力体等

2、。教学过程教学预设教学调整一、创设情境: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学生汇报量的结果。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生:尺子。二、自主探究:1、认识1厘米。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汇报。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

3、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2、认识几厘米。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3、用厘米量。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量松紧带的长。三、拓展运用: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1)没对准0刻度线的。(2)正确的。(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4、老师想量手腕f的长度,用直尺量

4、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手脚)回家量一推、TH勺长度。课后小结:板书设计(电教资源)课后盘点自我反思认识厘米本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学习认识长度单位的。在教学中我根据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备课专用纸执笔教师授课教师总课时数8备课时间2012、9授课时间9月本课时数2教学内容教材第4

5、页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3、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准备米尺、软尺。教学过程教学预设教学调整一、创设情境:1 .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2 .让学生在尺

6、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实际长度。3.用学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4、一名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一名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现了什么?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方便些?”教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板书课题:认识米用米量二、自主探究:1、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

7、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3、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纯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4、量出1米长的纯子,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教师提问:“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心让学生齐读两遍。三、拓展运用:1、教师出示1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1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量跳远的距离。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3、1米=()厘米100厘米=()米5米=()厘米200厘米=()米实践

8、活动:试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量跳远的距离。(指导学生:要先确定两个点,一个是跳的起点,另一个是跳完后脚后跟所在的点(终点)。量的时候,尺子要从起点拉到终点,尺子要放平拉直,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课后盘点自我反思课后小结:板书设计(电教资源)这一部分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活中的经验积累非常重要。对大人来说“厘米”和“米”非常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要建立表认识米和厘米象,理解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利用多媒体多出示一些长度是1厘米和1米的物体,进行多次感知。并且让他“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

9、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执笔教师授课教师们二多减碟峨身立1的8备课时间2012、9授课时间9月物,本本谦曲蹴方的2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年级二年;长及士氏,宽学并障学:日后填单位很有好处。备课专用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学准备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若干。教学过程教

10、学预设教学调整一、创设情境:出示一幅图,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弯的,问:走哪条路比较近?为什么?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卜而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自主探究:1、认识线段。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和弯的吸管、铅笔、绳子、直和弯的铁丝等,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找出你认为直的东西。从铅笔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书本的边等都启两个端点。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就叫做线段。问: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为什么?判断卜向哪些是线段?2、线段可以度量吗?试量课本第5页的线段,互

11、相交流量法。师总结:川将尺子的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3、画线段。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是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总结: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铅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回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卜面写上3厘米。讨论:用断尺怎样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三、拓展运用:1、下图启四个点,每两点之怛画线段。.2、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3、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实践活动:估一估,再量一量。课后小结:1、线段的特征:(1)直直的;(2)后两个端点。2、量线段长度要注意:先将尺子

12、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板书设计(电教资源)课后盘点自我反思认识线段本节课是初步认识线段,“线段”的概念在二年级上学是很抽象的。因此先由学生思考帮妈妈买松紧带,得知线段的表象,再通过指一指(同桌)、找一找、折一折、回一回这几个环节,抽象概括出线段。整个过程由具体直观到先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抽象,并由易到难逐层进行,创设开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备课专用纸执笔教师授课教师总课时数8备课时间2012、9授课时间9月本课时数2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

13、进一步认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2、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巩固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认真细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回整厘米长的线段。教学难点估测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实物、尺子教学过程教学预设教学调整一、创设情境:这单元我们学了什么?小组合作整理一下。二、自主探究:学生汇报整理的结果。谁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什么是线段?估测线段的长度。三、拓展运用:1

14、、拿一张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2、小组合作量铅笔、本子、墨水瓶、成员的身高、课桌。3、练习一第6题。先估测一下所量物体有几个小方块长,冉用小方块实际测量一下,然后将估测与实测的结果对比,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4、练习一的8题。先估计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量,交流测量的方法。5、第9题,学生动手试一试,再计算,说明计算的方法。6、第10题,先估计,再量一量。开放题:1、数线段。2、小红离学校有三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课后小结:板书设计(电教资源)课后盘点自我反思整理与复习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既抽象有实际,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观察、比较。让学生通过拉一

15、拉、比一比,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后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引导学生观察直尺、课本、黑板等物体的边,找一备课专用纸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教学预设教学调整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

16、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三、练习,实践应用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在教学例2的时候,让学生说说是从哪位加起的?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强调在列竖

17、式的时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板书设计(电教资源)课后盘点自我反思计算在生活中很有用,但单纯的计算又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列竖式的时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为此,我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首先根据执笔教师授课教师课本北魅擀的设数学条备课时间2012-9-授课时间2012-©郊游亍!嬲,数提叫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年级二年用口子速两辆既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充算法的多样性。能力目标: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情感态度目

18、标: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怎么办?”“你认为与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从而引出强渊籁够献J容,并教学重点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洲丁整个教学过程。对此学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生非常感兴趣,学习教学准备实物投影的积极性也很高。教学教学预设教学调整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 教学例3。独立思考

19、,小组讨论交流。2、 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3、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4、 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

20、。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板书设计(电教资源)课后盘点自我反思在探究新36知的过程中,+315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71的知识经验,发现个位上执笔教师授课教师总道相加满备课时间2012-9-授课时间2012-9-本道明101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课本P14-P15练习二年级二年级学呢?然腐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准备。能力目标: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

21、的兴趣。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退ny肃坦s发较摹理,到计算这道题住的舞m后诵时目标明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确形式冬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样、口目;弟讲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卡片的绰习仲学教学过程教学预设HJZj、JJ教学调整生:北一生学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2、总结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设计意图仲学生明确学习的

22、日标。会竖式计算进位加的方法。二、合作探索,巩固知识。1、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5题。教师巡视、指导。做完以后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2、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3、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4、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5、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仔细读题,理解题意后完成填表。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观察表格,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指名汇报。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6、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8题。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米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米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7、怎样做才能解决它们的问题?指名汇报。8、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0题。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设计意图:加深埋解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从知识、方法上进行总结。四、随堂练习板书设计(电教资源)课后盘点自我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