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提升练习卷:声现象_第1页
2020届人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提升练习卷:声现象_第2页
2020届人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提升练习卷:声现象_第3页
2020届人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提升练习卷:声现象_第4页
2020届人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提升练习卷:声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声现象一、选择题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B.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15c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 “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这里所说的“海豚3 .某电视台的“歌手”节目中,哈萨克斯坦年轻男歌手迪玛希的“海豚音”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音”主要是指他声音的()

2、A.首调WjB.振幅大C.响度大D.音色好4 .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声音的()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朵的B.“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模仿不同名人的声音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C.医学上的“超声波碎石”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播能量的特性D.中考期间学校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6.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

3、传播C.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7.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D.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从的耳朵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8 .如图是利用光固化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一把名为3DVarius的小提琴,它具有水晶般的透明琴身,也能够演奏,关于此小提琴说法正确的是()A.小提琴的琴弦振动停止,发声不会立即停止B.小提琴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深夜不在房间内拉小提琴是在传播过程中

4、控制噪声D.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是为了调节声音的音色9 .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卜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10 .夏商时期,已有铜制的铃和皮制的鼓.人耳能分辨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11 .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C.在城市

5、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12 .如图所示,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其实质是(A.大象语言对人类来说是次声波,人听不见,大象却能听见B.大象语言对人类来说是超声波,人听不见C.大象没有发出声波,是根据感觉、眼神进行信息交流的D.人的听觉有问题二、填空题13 .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笑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来辨别出声音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14 .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

6、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用同样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15 .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产生的,通过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声音的不在可听声的范围内.16 .如图,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这是由于管内空气柱正在,增加试管中的水量,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变(选填"高”或"低”).17 .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遂宁”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选填“音调”“响

7、度”或“音色”).一声监.T一HhbI遂宁市邱保同18 .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响度相同的是;音调相同的是.19 .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选填乐音白三要素)高.20 .演奏二胡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仪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三、实验题21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

8、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叵/球音又我们看到的现象是(2)此现象说明塑料球的作用是(4)本实验探究方法是22.小林在物理活动课上用橡皮筋(粗细不同)、图钉、宽木片、纸盒等器材制作“四弦琴”,如图所示.制完,调节后就可以用该“四弦琴”演奏简单的“乐曲”(1)(甲)图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关系.(2)小林在(乙)图中依次用相同力度拨动木片左侧的“琴弦”探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是否合理?答:原因是:,奏出的委婉如歌的曲调(3)我国京族特有的单一琴弦的乐器独弦琴,主要是通过改变琴弦的甲卜不同粗期的橄皮筋(乙木条瞪“零优”分为两部分23 .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过程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结论轻敲

9、25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丘乓球也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有关。四、计算题24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o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器接收。(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B.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答案】D2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15c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答案】Co3 .某电视台的“歌手”节目中,哈萨克斯坦年轻男歌手迪玛希的“海豚音”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里所说的“海豚音”主要是指他声音的()A.首调WjB.振幅大C.响度大D

11、.音色好【答案】A.4 .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声音的()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答案】C.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朵的B.“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模仿不同名人的声音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C.医学上的“超声波碎石”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播能量的特性D.中考期间学校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B.6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

12、空中传播C.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D.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答案】B。7 .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8 .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从的耳朵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答案】C8 .如图是利用光固化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一把名为3DVarius的小提琴,它具有水晶般的透明琴身,也能够演奏,关于此小提琴说法正确的是()A.小提琴的琴弦振动停止,发声不会立即停止B.小提琴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深夜不

13、在房间内拉小提琴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是为了调节声音的音色【答案】B.9 .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答案】B10 .夏商时期,已有铜制的铃和皮制的鼓.人耳能分辨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答案】C.11 .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A.在道路两

14、旁、建筑物周围植树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答案】C.12.如图所示,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其实质是()A.大象语言对人类来说是次声波,人听不见,大象却能听见B.大象语言对人类来说是超声波,人听不见C.大象没有发出声波,是根据感觉、眼神进行信息交流的D.人的听觉有问题【答案】A.二、填空题13 .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笑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来辨别出声音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

15、发出的声音。【答案】振动音色14 .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用同样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答案】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15 .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产生的,通过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声音的不在可听声的范围内.【答案】振动空气频率16 .如图,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这是由于管内空气柱正在,增加试管中的水量,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变(选填"高”或"低”).【答案】振动

16、;高17 .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遂宁”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声源处;响度18 .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响度相同的是;音调相同的是【答案】乙,丙;甲,乙19 .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选填乐音白三要素)高.【答案】音调20 .演奏二胡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仪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利用声呐系统向

17、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答案】音调;能量;1531;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到月球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三、实验题21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我们看到的现象是。(2)此现象说明。(3)塑料球的作用是。(4)本实验探究方法是。【答案】(1)小球被多次弹开(2)音叉发声时在振动(3)放大音叉白振动(4)转换法22 .小林在物理活动课上用橡皮筋(粗细不同)、图钉、宽木片、纸盒等器材制作“四弦琴”,如图所示.制完,调节后就可以用该“四

18、弦琴”演奏简单的“乐曲”(1)(甲)图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关系.(2)小林在(乙)图中依次用相同力度拨动木片左侧的“琴弦”探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是否合理?答:原因是:.(3)我国京族特有的单一琴弦的乐器独弦琴,主要是通过改变琴弦的,奏出的委婉如歌的曲调.(乙);木条将“零弦”分为两部分【答案】粗细;不合理;没有控制琴弦粗细相同;长度23 .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过程结论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轻敲25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丘乓球也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有美;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