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点解析一(必修一经济生活)_第1页
高考政治考点解析一(必修一经济生活)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共54个考点)(你能行)经济生活的行为主体主要有国家、生产经营者(企业)、公民。公民的身份有:消费者、储蓄者、纳税人、劳动者、投资者。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6考点)一、货币1、商品的基本属性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使甬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补充:商品生产者重视产品质量的经济学依据: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基本属性,商品的质量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让渡使用价值才能获得价值,

2、从而实现盈利,所以必须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注意: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未必是商品; 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未必是商品; 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未必有价值。2、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1、货币 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本质:一般等价物注意:货币是商品,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能说一般等价物是货币。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不是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丿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基本职能I形式:观念上的货币

3、(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流通手段J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LJ公式是:商品一货币一商品;1充当此职能必须用现实中的货币。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世界货币注意: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3、纸币的流通规律1、纸币 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限度:发行量要以流

4、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2、货币流通规律一一纸币发行的依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X商品价格水平 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区别含义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物价全面持续下跌的一种经济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表现纸币贬值

5、、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经济过热的现象。物价全面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缩的现象。原因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部分商品向现阶段性过剩,消费需求不足、货币增长乏力。危害使货币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既影响人民生活,又会造成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生产者投资积极性,导致失业增加和收入减少,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解决办法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的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主要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建的货币的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扩大内需和出口。耳纸币的调关系:表现为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平衡,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发币量与发行J数量

6、不平衡造成的;两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控的目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保证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联系: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的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P78P98)6

7、、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一一铸币)一一纸币一一电子货币注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速度);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不是惟一原因。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不是商品。(4)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如供求关系、纸币贬值等。(5)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与纸币贬值率的计算X100%=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耳币tfiFrr卬一空k阳當焉币甲X100%纸币贬值率X100%第币的发曜一实际矗货币里纸币的硼鋼币的噺纸币的发行塑X100

8、%=4、信用工具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2、常用的信用工具一一信用卡、支票 信用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支票(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要注意与物价涨幅的比较。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升值、贬值计算公式: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货币贬值,现在商乜品价格=1-X%货币升值,现在商品价格.字書丛二1+X%例1:某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78%(整存整

9、取),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7.9%。小张年初存人了1万元半年定期存款,到期时A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上升B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下降。C.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没有变化D.CPI变化对小张没有任何影响高解析:这题不必计算,从数字比例可以看到CPI的上涨幅度大于存款息率水平,则选出正确答案为B项。启示:做好计算题,还要不断注意生活实际。例2:假设2012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2013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A、1:4.95B、1:5C、1:5.6D、1:6.05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和计算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10、。2013年M国的通货膨胀为10%,据此可以判断出,2013年M国货币贬值,1.1单位货币相当于2012年的1单位货币,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下降了,据此,M国和N国的汇率变化可以用下式计算:1/1.1=X/5.5,得出X=5,即汇率为1:5,故B项正确。启示:通货膨胀率为10%是指物价上涨了10%,而不是纸币贬值了10%,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变式:假如是纸币贬值了10%的情况下,则M国和N国的汇率变化可以用下式计算:1/(110%)=5.5/X,得出_X=4.95,即汇率为_1:4.95,此时答案为A5、外汇和汇率1、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又称汇价,是指

11、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注意:人民币升值的影响:(1) 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2) 不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3) 导致出口导向型企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增加。(4) 有利于出国旅游或到国外留学。(5) 有利于提高外债偿还能力(6)外汇储备贬值。*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问题注意区分:外汇汇率(间接

12、标价)和本币汇率(直接标价)。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叫做外汇汇率升高。此时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本币汇率降低。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分清是本币汇率(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外国货币),还是外币汇率(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二者本质一样,但计算中的数值却不同,容易因为粗心而弄错。n1+X%N国=m:n,比变为m:(1)货币贬值、升值带来汇率变化的计算公式:假设M国:若M国的币值不变,N国货币升值X%,则M国:N国汇率若M国的币值不变,若N国的币值不变,:n若N国的币值不变,:nN国货币贬值X%,则M国

13、:N国汇率n比变为m:1-X%M国货币升值X%,则M国:N国汇率比变为1+X%M国货币贬值值X%,则M国:N国汇巳率比变为1-X%M国:N国=m:n,-J-”八J,"厶(2)通货膨胀带来汇率变化的计算公式: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假设=_=*=-=”*-=11=ii=-=1一1-=一=-1=-=-=-1=1-=i1-=”1=-ill”-若M国通货膨胀为X%,N国币值不变,则M国:N国汇率比变为m(1+X%):n若M国币值不变,N国通货膨胀为y%,贝UM国:N国汇率比变为m:n(1+y%)若M国通货膨胀为X%,N国通货膨胀为y%,贝UM国:N国汇率比变为m(1+X%):n(1+y

14、%)例: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兀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C损失了美元160元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解析:以近年来人民币升值这一话题为小背景,考查学生对汇率的转换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连续计算能力和分清问题逐个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根据“小张按1美元兑换兑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可以推算他拥有1000*8=8000人民币。而根据“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又不难得出现

15、在1000美元可换人民币为1000*8*(1-20%)=6400元人民币。因此,同两年前相比,小张损失了8000-6400=1600元人民币。答案A。启示:切忌主管猜测和心算,最好是分步骤逐步运算。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金钱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金钱)。(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2)二:价格(市场决定价格:价格由价值

16、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1、供求关系与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反过来,价格的变化也会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商品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占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价格升高畑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价格降低2、价格与价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场里的商品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们的价值量不同,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

17、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同时,要注意对题中的数量进行观察、计算。*归纳: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即。理论总结: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肉价、粮价、油价、棉价)常用表述语言 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量变小,价格下降。(根本原因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涨;当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跌。(直接原因)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

18、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注意: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用除法:=变后的b<l+x%)注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_,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但单位时间创造的商品数量增加,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t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t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例如*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关于商品价值

19、量的计算问题关键要注意: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关,和“个别的”无关。商品价值的商品价格=注意: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升值、贬值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货币贬值,X%为货币贬值的幅度,现在轴址品价格=1+X%4、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电脑等)1)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区分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2)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只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

20、势货币升值,x%为货币升值的幅度,现在的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反比无关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反比无关价值量价值总量无关反比个别劳动时间无关反比正比个别劳动生产率3、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用乘法,原a(1+x%)=变后的b例1:假设2012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3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B)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12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2013年

21、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2008年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既过去1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0有X=12.5综合式为15+(1+50%)-(120%)=12.5。正确答案应为B.此题解答的关键是对提高50%的理解。提高50%不是提高一倍,应该是1+50%,即生产率提高50%以后,应该是1.5M=15,即卩1M=10。货币贬值20%,相同货币只能购买到1-

22、20%的商品,即0.8M=10。因此答案就是12.5。本题设计意图很好,经济学和数学结合起来,反映了当代经济学的最新发展趋势。例2.某国2012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13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1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A.110亿元B.120亿元C.130亿元D.132亿元思路点拨找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以及商品价值总量的计算方法。2012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这说明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2013年该国M商品因增加劳动者10%,而其他条件不变,故该国品的价值

23、总量不变。故2013年的M商品的价值总额是:11亿件X10元/件=110亿元。故选M商品的数量应该是:10亿件X(1+10%)=11亿件;而不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么提高,商A。解题启示解答此题一要注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实为干扰因素。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注意图)注意:市场调节其实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即三大杠杆:价格、供求、竞争。 等价交换不是要求每一次都是价格与价值完全相等,而是从长期来

24、看,商品价格总的来说与价值相符,作为一种趋势贯彻着。.6、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1、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要量的影响。A: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B: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调节产量。调节生产

25、要素的投入。供过于求生产扩大价格下跌获利增加费生产缩小供不应求1、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不是惟一)(2)主要因素:收入水平、物价水平。(1)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J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启示: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一一启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收入预期。 收入差距一一启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2)物价水平。一般说来,物价水平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成反比启示:实施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注意:物价水平高不等于消费水平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从根本上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补充:1.从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方面谈谈,我国为什么

26、要在分配领域做出调整:已成为提高百姓消费总不同行业、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职工工资增长幅度过低等问题仍持续存在,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制约因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是释放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增长、维持稳定的社会结构的重要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城乡劳动者劳动报酬,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这一系列措施意在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而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消费量大小,收入增长速度直接影响消费增长幅度,未来收入预期乐观可预支未来收入;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_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差距过大则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2.如

27、何提高消费水平:(1)对国家而言,根本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断增加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稳定物价。积极调整完善分配政策,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系和政策体系,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2)对个人而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依靠自己的知识、技术、资本等因素获得更多的收入。(3)对企业而言,要积极关注市场需求,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提高好的服务,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2、消费的类型 按消费对象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注意:贷款消费的显著特点是:

28、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商品的所有权没有发生改变的消费方式是租赁消费。 按照消费目的划分的三种类型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3、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一一是一种理智的消费注意:适度消费既可以量入为出,也可以适度超前。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几种消费心理的分析: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要作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如商家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推销商品属于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一一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

29、价;要作具体分析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一一是一种理智的消费。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核心是可持续消费;可概括为“5R')(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1

30、4考点)四、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决定环节)、分配、交换、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1、生产决定消费一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一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注意:强调生产的重要性的是生产决定消费;强调生

31、产的重要性的消费反作用生产2、大力发展生产力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2、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必要性: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致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

32、的国际地位:是建设全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必然要求。3、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快科技发展。坚持推进改革开放。3、公有制为主体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地位: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2、公有制经济: 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1)国有经济:含义: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

33、的支柱,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2)集体经济:含义: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3)混合所有制经济:含义: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

34、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是资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的发展,投资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将进一步发展。 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措施:A:必须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B: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

35、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注意: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4、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懂得区分判断,理解其作用) 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

36、等受到法律保护。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作用:在活跃市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扩大就业,吸引外资,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国家是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意: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经济基础)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7、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平等,公有制是主体:两者在社会主(各种所有制同等受保护,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五、企业与劳动者1、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 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地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管理结构等。注意: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不是惟一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38、。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企业提供的。2、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 公司的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注意区分)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资本资本不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转让资本须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股本转让比较困难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以股票形式表现,上市公司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筹资手段不一定是货币,也可以是技术、厂房、土地等股票筹资不同占八、股东人数股东人数限制为50人以下股东人数2人以上200人以下股东对本公司债务的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股东表决权按出

39、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一股一票公司财务不必向全社会公开上市公司须向全社会公开规模大小最低资本限额为3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额比较咼,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兀适用性设立程序简单,适用于中小型企业设立程序复杂,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一一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一一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进行监督注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企业和公司都是以营利为目的。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最主要的区别:是否把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3、企业经营与发展 目的:利润。利润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生产经营成本之间的差额。 公司的义务:公司从事

40、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第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第二、要第三、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还可从以下角度考虑:A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要重视产品质量B面向市场,掌握市场信息,优化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C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E提高劳动者素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动劳动

41、者积极性。F企业要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G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H进行企业兼并或企业联合4、公司的兼并与破产 企业兼并含义: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兼并的核心是竞争。意义: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企业联合一一“强强联合” 企业破产含义: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意义: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

42、善经营管理,提高竞争力。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5、劳动和就业 就业的意义就业对社会生产和发展的意义:1)就业是民生之本2)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业对劳动者的意义:1)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2)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形势: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通畅 解决途径党和政府:(1)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2)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

43、,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一战略,一政策,一方针)、多种方式就业观,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和劳动技能,提高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企业: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增加就业机会。了解就业、自主创业需要的基本素质:(1)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2)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道德品质;(3)丰富的专业知识、综合性和技能;(4)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6、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1)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44、、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2)维护劳动者权利的意义: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3)如何维护劳动者权利?劳动者:维权基础:自觉履行劳动义务;维权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国家: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加强有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健全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企业: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自觉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7、树立正确就业

45、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适应市场)(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树立自主择业观 树立竞争就业观 树立职业平等观 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可以灵活选择就业方式;通过通过职业介绍所、媒体广告、网上人才市场、招聘会等多种途径选择职业,实现就业)六、投资理财的选择1、我国的商业银行及其主要业务1、储蓄机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2、存款储蓄的种类: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活期储蓄一一流动性强、灵

46、活方便市收益小;定期储蓄一一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低于证券和股票。注意: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有通胀时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_3、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营利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收取服务费用)。注意: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企业。2、储蓄存款的计

47、算方法计算公式:禾利息=本金X利息率X存款期限影响因素:本金、禾利息率水平、存款期限注意:利率变动的影响(尤其时间段)3、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四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1、股票一一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收入: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影响股票价格因素: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 意义: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性质:所有权凭证。(股东可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2、债券一一稳健的投资 含义: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

48、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性质:债务证书 类型:国债(金边债券,以政府信誉作担保)、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3、保险一一规避风险 含义(略)类型: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投保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4、融资:资金融通的过程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和保险等各种投资方式最重要的是综合考虑收益和风险。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关系,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就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在日常经济生活中,要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更好地规避风险。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C储蓄存款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区别持点便捷稳健咼风险、咼收益规避风险性质债务证书入股凭证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投资效益获得利息,安全性最大,但是利率

49、最低获得利息,利率高于储蓄,安全性高于股票,风险介于储蓄与股票之间获取股息或红利,以及股价上升带来的差价,收益多少取决于企业经营效益,高收益伴随咼风险根据保险合同获得相应的补偿,般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的补偿就是投资的回报偿还方式活期或定期偿还本息有明确的还本付息的期限不退股金,可以转让事故发生后,获得赔偿或保险金相同点都是投资理财行为;都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都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收益。注意:债券与储蓄都偿还本息,股票不能退股。 选择投资理财方式时的注意点:(1)注意投资的回报率,风险性。(2)投资要多元化,分散性。(3)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4)既要考虑个人利用也要考虑

50、国家利用,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5)储蓄存款、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各有特点。认清各种理财方式的利弊,才能更好的规避风险,使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问题有关股票的计算题,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现结合例题,就两种常见的股票收益计算方法作简要分析。这一类主要计算股票收益。一定数量股票以一定价格(如:开盘价、最高价、收盘价等)卖出的获利情况,计算方法是:收益=(卖出价发行价)X卖出数量。总收入=本钱+收益。股票价格的计算方法,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年利率,其中银行年利率是一定的。预期股息是计算的重点,预期股息材料一般以两种方式告知:一是直接告知,可以直接套用公式。二是间接告知,这样

51、情况要分两步计算,首先要算出预期股息,然后再套用公式算出结果。预期股息=股票价格X预期股息率。例1:某股票的上市流通盘为2000万股,当预期股息为0.4元时,股票的市场价格为20元。如果银行利息率提高了2%,当预期股息为0.6元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是A.15元B、20元C、30元D.40元解析:解答此题需三步:首先,明确股票价格计算公式: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其次,根据公式算出银行利息率,即银行利息率=预期股息/股票价格=0.4/20=2%;再次,根据公式算出股票价格,即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0.6/(2%+2%)=15(元)。所以,答案为A。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12考点

52、)七、个人收入的分配1、按劳分配为主体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范围:公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意义: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第二、按劳

53、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注意:按劳分配只存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并非所有的分配形式都是按劳分配。 不要混淆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基本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中,根本的决定因素是: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经营者。他们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一一个体经济)2 、健全生产要素分配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

54、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信息等 意义: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第二、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注意:合法的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收入和按劳动要素收入。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比较:两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前提不同,按劳分配存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动要素

55、分配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例如,在公有制经济中,工人所得工资、薪金、津贴等属于按劳分配;在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工人所得工资、资金、津贴等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基本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客观必然性 生产决定分配。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现阶段生产力水平。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关于分配方式的计算问题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公有制范围)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包括工资、资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