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讲 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供给是怎样构成,基础货币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货币当局能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吗?引起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本讲主要内容:说明基础货币的决定,货币供给的模型和货币乘数,还有弗里德曼、卡甘等对货币乘数的分析,以及对我国货币发行的分析。 第一节 货币基数 第二节 弗里德曼施瓦兹的分析 第三节 卡甘的分析 第四节 乔顿的分析 第五节 伯尔格的分析 第六节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第七节 我国的货币发行机制第一节 货币基数一、货币基数的本质和特征 三个名词: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 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基础货币(base mon
2、ey) 货币基数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它是货币当局的净货币负债,是货币供应量中最基本的部分。货币当局对社会公众的负债。 有权发行通货(currency)的国家机构 。货币当局和中央银行并不完全是同一个概念货币基数是货币当局的负债,但货币当局的负债并不完全是货币基数。 货币当局的负债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公众所持有的流通中的货币,即通常所谓的公众所持通货;二是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所持通货,即通常所谓的库存现金;三是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他们各自强调了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货币基数强调事物的来源,高能货币强调事物的作用。货币基数的四个特征 是货币当局的净货币负债; 是商业银行及其他
3、存款机构的负债产生的基础和货币供给的制约力量; 它的运用能创造出多倍于其自身量的存款货币; 它能为货币当局所直接控制。货币基数和高能货币的细微区别货币基数(有时又称基础货币或是高能货币)定义为商业银行和非银行的公众所持有的政府(货币当局)的净货币负债。 二、货币基数的来源和运用货币基数的来源实际上就是货币基数的供给,而货币基数的使用实际上就是对货币基数的需求。 根据来源法测算货币基数的三种情形 如果货币基数由某一机构如果货币基数由某一机构(如中央银行如中央银行)的负债所构成,而的负债所构成,而这一机构保持着完整的资产负债表,则货币基数及其变化这一机构保持着完整的资产负债表,则货币基数及其变化可
4、通过资产负债表算出。可通过资产负债表算出。 如果货币基数由一个以上机构的负债组成,而这些机构都如果货币基数由一个以上机构的负债组成,而这些机构都保持着完整的资产负债表,则可将这些资产负债表加以合保持着完整的资产负债表,则可将这些资产负债表加以合并,并通过合并后的资产负债表算出货币基数及其变化。并,并通过合并后的资产负债表算出货币基数及其变化。 如果货币基数由一个以上机构如果货币基数由一个以上机构(如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如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的负的负债组成,而其中有的机构债组成,而其中有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如中央银行)保持着完整的资产保持着完整的资产负债表,有的机构负债表,有的机构(如财政部如财政部)不
5、保持完整的资产负债表,不保持完整的资产负债表,那么,可以首先通过前者的资产负债表算出前者的货币基那么,可以首先通过前者的资产负债表算出前者的货币基数,然后将后者的负债加入到前者的货币基数中。数,然后将后者的负债加入到前者的货币基数中。 货币基数的运用实际上就是货币基数的存在形式。货币基数包括公众所持通货及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后者又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货币基数的供给完全是一种主动行为,主要决定于货币当局的决策,而对货币基数的需求则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和非银行公众的行为。 第二节 弗里德曼-施瓦兹的分析 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供给决定模式表现为: 其中M代表货币
6、存量,H和R分别表示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C代表非银行公众所持有的通货,D代表商业银行的存款。MCDHCR 若将此等式右端的分子分母都除以C,再分别乘上D/R,就可以得出商业银行的存款与其准备金之比D/R,商业银行的存款与非银行的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之比D/C: 或1(1) 1DDDMCDCRCRDDHCRCRC(1) DDRCMHDDRC 货币存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即M=mH,从上式就可以得出货币乘数m为:决定货币存量的三个因素:高能货币H、商业银行的存款与其准备金之比D/R以及商业银行的存款与非银行的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之比D/C。 (1)DDRCmDDRC 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即
7、D/R与D/C不变),高能货币总量的变动将导致货币存量的同比率的变动。 D/R比率的变化会引起货币存量的同方向变化,因为,这一比率越高,一定量的存款准备金所支撑的存款也就越多。 同样,D/C的值越大,表明公众手持通货就越少,高能货币留在商业银行中作为准备金的部分就越多,货币乘数相应就越大,货币存量也就越多。这就是说,D/C比率也与货币存量同方向的变化。 若设D/R和D/C分别为A和B ,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乘数公式就为: 现对上式分别求A和B的偏导数:(1) ABmAB222(1)()(1)() 0 ()mB ABABAABABABBAABAB222()(1)()A(A-1) =0 ()()m
8、A ABABBABAABAABABAB 货币量的决定涉及到三个经济主体:公众、银行部门及货币当局。弗里德曼施瓦兹还认为,上述三个决定货币存量的因素分别决定于这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 “在信用货币的制度下,高能货币量决定于政府的行为”。 “银行存款与其准备金之比首先决定于银行体系,” 。 “存款与通货之比首先决定于公众”。 首先,高能货币量的变化是广义的货币存量的长期性变化和主要的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其次,D/R比率和D/C比率的变化对金融危机条件下的货币的运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D/C比率的变化则对货币的温和的周期性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弗里德曼施瓦兹的分析结论第三节 卡甘的分析 一、卡甘的货
9、币供给模型在形式上与弗里德曼施瓦兹的模型略有不同。卡甘的模式如下: 其中R/D只是D/R的倒数,而C/M同D/C一样,也反映了M、 C和D三者之间的关系,因为M=C+D,卡甘将C/M和R/D分别称为通货比率和准备金比率。DRMCDRMCHM其推导过程如下:1(1)() (1)DCMCDMMRRDRCMDMDMHCRCRMMMMCRCCRRCMDMMDDM 于是:因而: 与弗里德曼施瓦兹的模型中的D/R和D/C比率相反,卡甘模式中的R/D和C/M比率的变化将导致货币存量的反方向变化。 C/M作为通货与货币量的比例也与货币量负相关,其原因在于公众的通货持有与银行存款,及准备金之间有着此增彼减的关系
10、。 当公众减少通货持有而增加银行存款时,银行准备金就相应增加,在准备金比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存量就会增加。 在上式中,通货比率和准备金比率都总是小于1,所以等式右边分母中的第三项小于前两项中的任何一项,于是C/M上升将使货币存量减少,反之则反是。可见,货币存量与通货比率和准备金比率成负相关关系。为了检验各决定因素对货币量影响的程度,卡甘首先对其货币供给模型求自然对数,从而获得以下恒等式:并对上式求时间导数:)(logloglogDRMCDRMCHMeee二、各决定因素对货币存量变化率的作用dtDRdMCHMdtMCdDRHMdtHddtMdee)()1 ()()1 (loglog 上述等式
11、左边代表货币存量的变化率,等式右边分别代表高能货币的变化率、通货比率的变化率及准备金比率的变化率对货币存量的变化率的作用,它们都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卡甘还运用统计资料证明他的分析的合理性。 长期的和周期性的货币存量的变动决定于高能货币、通货比率和准备金比率这三个因素。高能货币的增长是货币存量在长期中增长的主要原因,而货币存量的周期性波动则主要决定于通货比率的变动。 高能货币的增长在1914年以前主要源于黄金储备的增长,而1914年以后则同时取决于黄金储备的增长和联邦储备体系的操作。 通货比率在长期中的下降趋势主要归因于收入和财富的增长和城市化。 准备金比率的变动则主要是由法定准备率的变化
12、所引起的。三、卡甘的分析结论卡甘模型与弗里德曼卡甘模型与弗里德曼- -施瓦茨模型的比较施瓦茨模型的比较 相同或相似之处:相同或相似之处:都是对美国货币史实证分析的结果;都是对美国货币史实证分析的结果;货币的定义都是货币的定义都是M2;两个模型形式不同,但实质相同。(因为两个模型形式不同,但实质相同。(因为R/D只只是是D/R的倒数,而的倒数,而C/M也与也与D/C一样地反映着一样地反映着C和和D的相对变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的相对变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不同之处:不同之处: 卡甘模型比弗里德曼卡甘模型比弗里德曼-施瓦茨更能直观地看出存施瓦茨更能直观地看出存款准备金比率和通货比率对货币乘数的影
13、响。款准备金比率和通货比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第四节 乔顿的分析 D、T和G分别代表商业银行的私人活期存款、私人定期存款和政府存款,则商业银行的全部准备金可以表示为全部存款的一定的百分比r: R=r (D+T+G) 公众期望持有的通货(C)与活期存款(D)的比例(k),也就是: C=kD 或 k=C/D T和t 分别表示定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就可得到如下的定期存款比率: T=tD 或 t=T/D G和g分别表示政府存款和政府存款与私人活期存款之比,就可得到如下的政府存款比率: G=gD 或 g=G/D MCDmBCR() ()1 (1)kDDmkDr DTGkDDkDr DtDgDk
14、rtgk 乔顿的货币乘数 根据这一模型,货币乘数m真是行为参数r、t和g的递减函数。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各种存款的平均准备率、定期存款比率和政府存款比率的变化将对货币乘数产生反向的影响。然而,我们无法直接从模型中来判断行为参数k,即通货比率的变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2222(1)1()(1) 1 ()1 ()1 ()mrtgkkkrrtrgkRTGDTCDDrrtrgkRDTCDTCDrrtrgkRDrrtrgk 由上面分析可知,通货比率的变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取决于R/D将小于1还是大于1。如果R/D小于1,则说明货币乘数m是通货比率k的递减函数,即通货比率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乘数的反方向的变动。
15、如果R大于D,则表明m成了k的递增函数,也就是通货比率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乘数的同方向的变动。为什么当私人活期存款在全部存款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或者当各种存款的平均准备率非常高,以致使商业银行的全部准备金额大于私人活期存款额时,公众手持通货与活期存款的比例的提高反而会使货币乘数扩大?这有悖于我们在前面所作的关于通货与活期存款各自在存款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论分析,也同与此有关的各种理论相矛盾。 对于乔顿货币乘数模型还需要说明的是,各行为参数对货币乘数的决定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着的。第五节 伯尔格的分析在推导货币乘数的过程中,伯尔格使用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净来源基数(net source b
16、ase,以Ba表示)”,就是从货币基数中减去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贴现和借款后的余额,实际上就是银行系统的非借入准备金与公众所持通货之和。1122, aaMm BMm B一、伯尔格的货币供给模型一、伯尔格的货币供给模型 有关符号说明:R表示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总额;Cp、Dp和T分别代表非银行公众所持有的通货、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Dt表示政府(财政部)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A表示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贴现和借款;r表示准备金比率,即R=r(Dp+T+Dt);b表示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贴现借款与其存款总额之比,即b=A/(Dp+T+Dt);t表示定期存款与非银行公众活期存款之比,即t=T/Dp;d表
17、示政府存款与公众活期存款之比,即d= Dt/Dp;k表示公众所持通货与活期存款之比,即k=Ct/Dp。 二、二、M1的乘数的乘数m1 ()() apptpBRACrb DTDC()() ()(1) aptppppppBDTDCrbDDDDDrbtdk 1 ()(1)paDBrbtdk 1 (1) (1)(1) ()(1)ppppppaMDCCDDDkkBr btdk 11 ()(1)kmrbtdk 三、三、M2的乘数的乘数m2 2 (1) (1)(1) ()(1)pppppppaMDCTCTDDDDktktBrbtdk 211()(1) ()(1)ktmrbtdktmrbtdk 四、各决定因素
18、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四、各决定因素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12(,)0 (,)0(,)0(,)0 (,)0 (,)0 (,)0 mrmembmdmkmtmt第六节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一、概念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是经济体系中的内生变量,决定货币供给变动的因素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中央银行难以直接控制。货币供给的外生性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外生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货币供给的变动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二、货币供给外生论 凯恩斯是典型的货币外生论者。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明确指
19、出:“要改变货币数量,则只有公开市场政策或类似办法便可办到,故已在大多数政府控制之中”。他又说:“公开市场交易不仅可以改变货币数量,而且还可以改变人们对金融当局之未来政策的预期,故可以双管齐下,影响利率”。 弗里德曼是货币学派货币供给外生变量论的典型代表。 他认为:货币供给方程中的三个主要因素基础货币H、存款准备金比率D/R和通货比率D/C,虽然分别决定于货币当局的行为、商业银行的行为和公众的行为,但其中,中央银行能够直接决定H,而H对于D/R和D/C有决定性影响。三 、货币供给内生论 新古典综合派对货币供给特别是弗里德曼的货币供给方程式提出了批评。 托宾认为弗里德曼的货币供给方程式把货币供给
20、归结为高能货币、存款通货比率和存款储备比率的固定函数过于简单化,实际上这三个变量及其决定因素之间是会发生交叉影响的,特别是存款通货比率和存款储备比率往往随经济活动的涨落而变动,不能作为货币供给方程式的固定参数来看待。因而货币供给并非是由货币当局控制的外生变量。 卡尔多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是由货币需求决定的,而不是有货币当局决定的,货币当局能够决定的是利息率或贴现率。 卡尔多认为货币当局对供给货币实际上并没有控制能力,供给货币依赖于由收入水平支配的需求,而利率是一个完全处于中央银行控制下的变量,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确定利率,而不是货币存量。四、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 哈里斯认为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有两
21、个:一个来自经济体系之外,是外生变量,包括新金矿的发现和政府为战争筹款而进行的借款;另一个因素来自经济体系内部的货币需求。五、小结性评论在货币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济学家关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的争论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正是这些争论推动着货币理论不断向前发展。 承认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对经济运行规律的尊重;承认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又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珍视。第七节 我国的货币发行机制一、基础货币的发行机制一、基础货币的发行机制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如下三条: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如下三条: 直接发行通货;直接发行通货; 变动黄金、外汇储备;变动黄金、外汇储备; 实行货币政策(
22、公开市场业务最主要)。实行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最主要)。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美央行在大幅降低同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美央行在大幅降低同业利率刺激信贷无效的情况下,引入了一种全新业利率刺激信贷无效的情况下,引入了一种全新的基础货币发行方式:通过直接购买商业银行或的基础货币发行方式:通过直接购买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发行的融资工具,来增加同业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发行的融资工具,来增加同业市场流动性的供应市场流动性的供应 。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 1、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上买进有价证券; 2、中央银行收购黄金、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外汇;
23、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再贴现或再贷款; 4、财政部发行通货;、财政部发行通货; 5、中央银行的应收款项;、中央银行的应收款项; 6、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7、中央银行在公开、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8、政府持有的通货;、政府持有的通货;9、政府存款;、政府存款;10、外国存款;、外国存款;11、中央银行的应付、中央银行的应付款项;款项;12、中央银行的其他、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负债。(1)中央银行买卖外汇举例举例资产负债对外净资产(NFA) 1000对银行部门的贷款(LB) 1500政府债券(SH) 500流
24、通中的货币(C) 1000储备(R) 2000表1 简化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 假定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外汇假定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外汇200(200(用人民币表示用人民币表示 ) ),则基,则基础货币增加础货币增加200, 200, 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何变化?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何变化?表2 简化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对外净资产(NFA) 1200对银行部门的贷款(LB) 1500政府债券(SH) 500流通中的货币(C) 1200储备(R) 2000如果增加的外汇资产是用现金购买,则如果增加的外汇资产是用现金购买,则如果增加的外汇资产是用支票支付,则如果增加的外汇资产是用支票支付
25、,则资产负债对外净资产(NFA) 1200对银行部门的贷款(LB) 1500政府债券(SH) 500流通中的货币(C) 1000储备(R) 2200表3 简化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2)中央银行发行和回购票据 20032003年年4 4月月2222日,日, 中国人民银行正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国人民银行正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了金额发行了金额5050亿元,期限为亿元,期限为6 6个月的中央银行票据。个月的中央银行票据。20032003年年4 4月以来,人民银行选择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作为中央银行调控月以来,人民银行选择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作为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新形式,在公开市场上连续滚动发行基础货
26、币的新形式,在公开市场上连续滚动发行3 3个月、个月、6 6个个月及月及1 1年期央行票据。自年期央行票据。自20042004年年1212月月9 9日起,央行开始发行三日起,央行开始发行三年期央行票据,创下了央行票据的最长期限。除了年期央行票据,创下了央行票据的最长期限。除了3 3年期央年期央行票据这种长期融资工具被频频使用外,央行票据的远期发行票据这种长期融资工具被频频使用外,央行票据的远期发行方式也被采用行方式也被采用20042004年年1212月月2929日央行首次发行远期票据,发日央行首次发行远期票据,发行行200200亿元央票,缴款日和起息日均为亿元央票,缴款日和起息日均为20052
27、005年年2 2月月2121日,距发日,距发行日行日5050余天,是历史上首次带有远期性质的央行票据。进入余天,是历史上首次带有远期性质的央行票据。进入20052005年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明显加大。年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明显加大。假定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发行金融票据假定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发行金融票据200, 基础货币如何变化?基础货币如何变化?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何变化?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何变化?之后,如果央行回购金融票据之后,如果央行回购金融票据100,基础货币如何变化?央行,基础货币如何变化?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何变化?的资产负债表如何变化?表4 简化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负
28、债对外净资产(NFA) 1000对银行部门的贷款(LB) 1500政府债券(SH) 500流通中的货币(C) 800储备(R) 2000金融票据(FP) 200发行金融票据发行金融票据200,则,则再回购金融票据再回购金融票据100,则,则资产负债对外净资产(NFA) 1000对银行部门的贷款(LB) 1500政府债券(SH) 500流通中的货币(C) 900储备(R) 2000金融票据(FP) 100表5 简化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如果用现金支付如果用现金支付表6 简化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对外净资产(NFA) 1000对银行部门的贷款(LB) 1500政府债券(SH) 500流
29、通中的货币(C) 1000储备(R) 1800金融票据(FP) 200如果发行金融票据如果发行金融票据200,则,则如果再回购金融票据如果再回购金融票据100,则,则资产负债对外净资产(NFA) 1000对银行部门的贷款(LB) 1500政府债券(SH) 500流通中的货币(C) 1000储备(R) 1900金融票据(FP) 100表7 简化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如果用支票支付如果用支票支付(3)公开市场买卖国债假定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假定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200, 基础货基础货币如何变化?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何变化?币如何变化?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何变化?表8 简化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对外净资产(NFA) 1200对银行部门的贷款(LB) 1500政府债券(SH) 700流通中的货币(C) 1200储备(R) 2000如果用现金购买,则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知识课件
- 等待散场说课课件
- 第一次家长会课件
- 2025年高性能功能陶瓷结构陶瓷项目发展计划
- 心理课件家长会撰写指南
- 出力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5年计算机系统服务项目发展计划
- 西餐厨房承包协议书范本
- 中介解除委托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合同标准范本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海利普变频器C系列中文说明书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五种类型50题
-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第7章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全集(附答案)
-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研究课程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 真空度正压和负压关系及负压中MPa和Pa对应关系
- 通达信与飞狐公式相互转换
-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练习题精选含答案2
- 袁淑芳经验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