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沉测定 第二组_第1页
实验一、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沉测定 第二组_第2页
实验一、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沉测定 第二组_第3页
实验一、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沉测定 第二组_第4页
实验一、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沉测定 第二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三实验三 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沉测定及白细胞计数沉测定及白细胞计数组员:王芳军,刘巧艳,赵素云,胡博*一、网织红细胞计数*目的目的 掌握网织红细胞(Ret)试管法计数的原理及操作方法。*原理原理 网织红细胞胞质内残存少量核蛋白体及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经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等染液活体活体染色后,呈蓝色网状或点状结构蓝色网状或点状结构,可与成熟红细胞相区别。*器材 显微镜、试管、吸管、玻片、推片、香柏油、擦镜纸、擦镜液*试剂 新亚甲蓝*标本 新鲜全血*操作步骤*1.加染液加染液 将Ret染液2滴加至小试管中,做好标记。*2.2.加血加血 在已加入染液的小试管内注入新鲜全血2滴,

2、立即混匀。*3.3.染色染色 室温下染色10-15min。*4.4.涂片制备涂片制备 取染色血1小滴推制成薄血涂片,自然干燥*5.5.观察观察 低倍镜下选择红细胞分布均匀、着色好、背景清晰的部位进行计数。*6.6.计数计数 常规法:在油镜下计数至少1000个红细胞中的网织红细胞。*7.7.计算计算 Ret百分数=(1000个RBC中的Ret数/1000)100%*8.8.结果报告结果报告 网织红细胞百分数:X.X%*血涂片制备推片载玻片血液将推片匀速向前,勿停顿。涂片的厚薄取决于速度和角度。一张满意的血涂片应厚薄均匀 头 体 尾 涂片干燥后用铅笔铅笔在血涂片的头部写上姓名和编号李四B 1 2

3、3*参考区间成人、儿童:成人、儿童:0.5%-1.5%新新 生生 儿:儿:2.0%-6.0%*注意事项*1.1.试剂准备试剂准备 推荐使用新亚甲蓝染液,试剂应定期配制,用前过滤。*2.2.染色染色 染液与血液比以1:1为宜,染色时间不能过短。试剂用后及时盖好盖子,以免挥发。*3.3.标本标本 应及时染色,及时测定。*4.4.计数计数 选择红细胞分布均匀,网织红细胞着色好的、背景清晰的部位计数。应兼顾血片边缘和尾部。5.观察 选择红细胞分布均匀,网织红细胞着色好的部位计数,凡含有两个以上网织颗粒的细胞均应计为网织红细胞。由于网织红细胞体积较大,故应兼顾血片边缘和尾部。应注意网织红细胞与HbH包涵

4、体的鉴别,前者为蓝绿色网织状或点粒状结构,分布不均,后者为蓝绿色圆形小体,均匀散在于整个红细胞内,一般在温育10-60分钟后出现。6.结果评价 (1)95%可信限法:网织红细胞的95%可信区间是R2sxp.Sxp为标准误,R为网织红细胞百分数,N为所数红细胞数。正常网织红细胞在整个红细胞中所占比例很低,但其绝对值却是很高的。通过计算确定网织红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0.028-0.052。对标本再计数一次,若结果落入此范围内,说明两次计数无显著性差异,若否,则应进行第三次计数。(2)比值法 R1,R2分别为两次计数结果,N为网织红细胞数。R2时结果可靠目的 掌握魏氏法测定血沉的原理及方法。原

5、理 将一定量的枸橼酸钠抗凝全血置于魏氏血沉管中,直立于血沉架上,由于红细胞比重大于血浆,克服血浆阻力而下沉,1h后读取上层血浆高度的毫米数,即为红细胞沉降率。器材 魏氏管、血沉架、洗耳球。(血沉管)试剂 109mmol/L枸橼酸钠溶液。标本 外周血。二、血液沉降率测定(魏氏法)二、血液沉降率测定(魏氏法)1.1.采血采血 采静脉血1.6ml加入含0.4ml 109mmol/L枸橼酸钠溶液抗凝剂的采血管中(即采血量到采血管2ml刻度线处) ,混匀。2.2.吸血吸血 混匀血吸入血沉管内至刻度“0”处,拭去管外残余血。3.3.立血沉管立血沉管 将血沉管直立于血沉架上。4.4.读数读数 1h末准确读取

6、红细胞下沉后露出的血浆高度。5.5.报告方式报告方式 XX mm/h操作步骤操作步骤参考值参考值 50岁:男性岁:男性 15mm/h15mm/h 女性女性 20mm/h20mm/h 50岁:男性岁:男性 20mm/h20mm/h 女性女性 30mm/h30mm/h 85岁:男性岁:男性 30mm/h0mm/h 女性女性 42mm/h42mm/h 儿童儿童: 10mm/hmm/h二、血液沉降率测定(魏氏法)二、血液沉降率测定(魏氏法)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采血量,使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4。* 2.血沉管应垂直放置,不得倾斜。 * 3.测量时,血沉架应避免直接光照、移动和振动。* 4.本实验最适宜温度为18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