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1. 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字,会写“介绍、声明”等7个词语。2. 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3. 了解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并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1. 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2. 了解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并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1. 相关课件。2. 宝葫芦的秘密的动画视频。2课时1. 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字,会写“介绍、声明”等7个词语。2. 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

2、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 播放一段宝葫芦的秘密的动画视频。2. 学生猜片名,谈感受。3. 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部动画是由一个童话故事改编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这个童话故事的开端宝葫芦的秘密。(板书:宝葫芦的秘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宝葫芦究竟有怎样的秘密吧!以动画导入,能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创造出奇妙的氛围,同时能初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童话的奇妙。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 学生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文中的生字,理解难懂的词语。2. 识记生字。妖矩乖撵丫拽冲瘦(1) 学生齐读并识记。(2) 教师指导易读错的字。读准

3、轻声:“矩”读j,在词语“规矩”中念轻声。读准翘舌音:“拽”读zhuài,不要读成zuài;“瘦”读shòu,不要读成sòu。读准多音字:“冲”有两个读音,分别读作chng 和 chòng,当表示“对着、向着”的意思时读chòng,其余时候则读chng。本文中的“冲着它摇尾巴”中的“冲”表示指向,因此应读chòng。3. 指导写字。介绍声明妖怪规矩乖巧撵上 烫手溜走脚丫拽住 劈面幸福 舔手瘦长罢工向日葵(1) 学生齐读并识记。(2) 教师指导易写错的字。矩:左部是“矢”,不要写成“失”。乖:注意和“乘”区分开。舔:右部第一笔

4、是横,下面是“小”多一点;“瘦”被包围部分“叟”的上部两短横不要连写成一笔,中间一竖下面要出头。4.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他经常听奶奶讲什么故事?他和文中的“宝葫芦”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预设:主人公是王葆,他经常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他由于经常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对宝葫芦着了迷,也想得到一个宝葫芦。2.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文中的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本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根据这些要点可以将全文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

5、读边圈画出解题要点。4. 分小组相互交流。5. 全班共同释疑解惑。(1) 指名学生回答“文中的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预设 1:听奶奶讲的传说故事中的宝葫芦特别神奇,“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预设 2:王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烦恼,渴望得到宝葫芦来解决问题。(2) 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从该问题的答案出发提取课文的内容要点。 预设:自我介绍、回忆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幻想能够得到宝葫芦。追问:根据这些要点可以将全文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答案。(课件出示课文的结构划分)师相机指导。第一部分(14 自然段):写主人公王葆介绍自己。第二

6、部分(517 自然段):写王葆回忆小时候奶奶经常讲宝葫芦的故事。第三部分(1821 自然段):写王葆幻想着自己能得到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3) 根据层次划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叫王葆的孩子从小喜欢听奶奶讲关于宝葫芦的故事,渐渐地他被这些故事中神奇的宝葫芦所吸引,便幻想着能得到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 好让自已过上省心的日子。以问题引入对全文结构和内容的理解,每个问题环环相扣,能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同时锻炼他们提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提升阅读能力。四、聚焦王葆,感受形象1.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出文中能体现王葆形象特点的词句、语段或场景。2. 引导学

7、生思考:王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预设1:王葆是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我是从王葆和奶奶的“规矩”中看出来的。追问:“规矩”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从中你还看出了王葆的什么特点?(爱听故事)预设 2:王葆是一个充满好奇、特别爱听故事的孩子。我是从王葆缠着奶奶讲故事的事情中看出来的。追问:在写王葆缠着奶奶讲故事的事情时,课文具体描写了哪两个场景?(洗脚和剪脚指甲)课文在描写这两个场景时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细节进行描写?(语言、神态、动作)体现了王葆的什么形象?(童真、可爱、爱听故事)预设 3:王葆是一个爱幻想的孩子。我是从王葆对宝葫芦的向往中看出

8、来的。3.教师小结:通过文中的细节描写我们感受到了王葆是一个好奇、淘气、爱幻想、充满童真的孩子。26宝葫芦的秘密自我介绍回忆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幻想能够得到宝葫芦好奇、淘气、爱幻想、充满童真1. 结合具体语句感受童话的奇妙。2. 由奶奶所讲的故事内容想开去,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 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2.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跟随张天翼先生一起认识了富有童真童趣的王葆。这节课, 让我们继续去听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吧!二、深入文本,感受童话的奇妙1. 聚焦开篇,感受奇妙。(1)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以王葆的语气朗读课文开篇。(2) 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开篇中带

9、有神秘感的语句。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 可是我先得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 我要讲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你们也许要问:“什么?宝葫芦?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吗?” 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3) 学生分小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童话的奇妙。2.聚焦故事,感受奇妙。(1) 引导学生思考:奶奶讲了哪几个宝葫芦的故事?预设: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李四出去远足旅行,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赵六掘地掘出来一个宝葫芦。

10、追问:这些故事中的宝葫芦有何奇妙之处?预设: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吃水蜜桃, 立刻就有了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得到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一条。(2) 全班交流从这些故事中感受到的奇妙。预设:张三想吃水蜜桃,立刻就会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会冒出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还舔他的手的大花狗。他们的这些愿望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凭空就实现的,可在童话中,这些都轻易实现了,由此可见童话十分奇妙。3. 聚焦幻想,感受奇妙。(1) 学生自读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说说王葆在哪些情况下想到了宝葫芦?预设:在做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时想到了宝葫芦;在种向日葵比赛中输给

11、同学时想到了宝葫芦;在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时又想到了宝葫芦。(2) 引导学生从最后四个自然段中提取关键信息,说说王葆为什么总是产生这种幻想。预设:因为王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烦恼,他渴望得到无所不能的宝葫芦来帮他解决问题。(3) 引导学生交流从王葆的这些幻想中感受到的奇妙。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开,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并在其间巧妙穿插课文内容的讲解,一举两得,能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奇妙之处。三、展开想象,创编故事1. 话题切入:奶奶给王葆讲了很多宝葫芦的故事,但文中对于这些故事并没有进行详细展开,你能否选择其中一个,根据已有的内容创编故事,并将其讲给同学们听呢?2. 引导

12、学生集中阅读课文第1517自然段,让学生挑选其中最感兴趣的故事展开想象: 谁在什么地方得到了宝葫芦?宝葫芦给他带来了怎样的变化?3. 学生小组合作创编故事,教师巡视指导,并根据学生讲述的情况适时点拨,启发学生想象。4. 学生分享宝葫芦的故事。5. 教师分享自己创编的故事,模仿“奶奶”示范讲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名叫张三的孩子。他勤劳善良,经常帮助乡亲做事,大家都很喜欢他。有一天,张三正在山坡上悠闲地放羊,突然听到从不远处传来一阵“哎哟,哎哟” 的声音。张三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位头发、胡须都雪白的老爷爷摔了一跤。张三连忙跑过去,关切地询问:“老爷爷,您怎么了?”老爷爷哼唧哼唧

13、着,没有回答。看着老爷爷痛苦的样子,张三说:“老爷爷,您别急,我来背您下山吧!”说着,就背起了老爷爷,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往山下走。到了山下,张三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汗水,又问老爷爷:“老爷爷,还疼得厉害吗?要不要背您到大夫那里去看看?”老人微笑着说:“好孩子,不用啦,我现在好多了。作为报答,我得送你一个宝贝。”说完,便从怀里掏出一个金光闪闪的葫芦,将其塞进了张三的怀里。张三抬起头刚想感谢老爷爷,老爷爷便脚踏彩云,向天上飞去了。张三看着渐渐远去的老爷爷,猛然想起了自己的羊还在山坡上,便自言自语道:“我的羊啊,肯定全跑了。”没想到张三话音刚落,羊竟一个都不少地出现在了他面前,他这才发现这个葫芦是个可以满足愿望的宝葫芦。于是,张三便拿着这个宝葫芦去帮助了许多贫苦之人。6. 引导:同学们,假如你就是王葆,听了“奶奶”讲的故事有什么感受? 预设 1:张三真是个善良的孩子,他用宝物帮助了很多有困难的人。预设 2:宝胡芦真神奇啊!要什么就有什么,如果我有一个宝葫芦多好啊!以创编故事的关键要素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自行创编,既降低了创编故事的难度,又能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在讲述故事时,以“奶奶”的身份进行示范,让学生以“王葆”的身份提问,创设了极佳的故事情境,有利于学生打开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