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2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_第1页
工程制图2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_第2页
工程制图2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_第3页
工程制图2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_第4页
工程制图2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项目二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2-1 投影的形成及其特性 点、直线和平面是构成物体的基本几何元素,掌握这些几何元素的正投影规律是学好本课程的基础。本章介绍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作图原理和方法。2-1-1 投影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看到,当太阳或灯光照射物体时,墙壁上或地面上会出现物体的影子。投影法与这种自然现象类似。如图2-1所示,平面P是得到投影的面,称为投影面,点S称为投影中心。如在点S、平面P之间有一空间点A,则该点在平面P上的投影为点S、A连线的延长线与投影面投影面P的交点a处,Sa称为投射线。 由上述可知:投影法就是投射线通过物体, 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 投射

2、中心就是所有投射线的起源点。投影(投 影图)就是根据投影法所得到的图形。射线就 是发自投射中心且通过被表示物体上各点的直 线。投影面就是投影法中,得到投影的面。图2-1 投影法2-1-2 投影法的分类 投影示一般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两类。 1、中心投影法投射线汇交一点投影法(投射中心位于有限远处)。如图2-2所示,通过投射中心S作出了ABC在投影面P上的投影;投影线SA、SB、SC分别与投影面P交出点A、B、C的投影a、b、c,而abc的投影ABC在投影面P上的投影。 在中心投影法中,ABC的投影abc的大小 随投射中心S距离ABC的远近或者ABC距离投 影面P的远近而变化,所以它不适用

3、于绘制机械 图样。但是,根据中心投影法绘制的直观图立体 感较强,适用于绘制建筑物的透视图。图2-2 中心投影法2、平行投影法 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投射中心位于无限远处)。平行投影法又分为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 (1)斜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倾斜的平行投影法。根据斜投影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斜投影(斜投影图),如图2-3(a)所示。 (2)正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根据正投影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正投影(正投影图),如图2-3(b)所示。2-1-3 投影法的基本性质 物体上的面和棱线相对投影面有三种情况:平行、垂直或倾斜。采用正投影方法投影时,针对这三种位置的线段和平面具有以下三种性

4、质。 1、真实性 当直线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直线的正投影反映真实长度,平面的正投影反映真实形状,这种性质称为真实性。如图2-4所示。 图图2-4 投影的真实性投影的真实性2、积聚性 当空间直线和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则直线的投影积聚为点;平面的投影积聚为直线段,点的不可见投影加括号,这种性质称为积聚性。如图2-5所示。图图2-5 投影的积聚性投影的积聚性3、类似性 当空间直线和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直线的投影为缩小的线段;平面的投影为缩小的类似形,这种性质称为类似性。如图2-6所示。图图2-6 2-6 投影的类似性投影的类似性2-2 三面投影体系的形成2-2-1 三面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物体是有长

5、、宽、高三个尺度的立体,只通过物体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我们并不能确定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形状。因此,我们要认识它,就应该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面去观察它,才能对其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图图2-7 2-7 单面正投影图单面正投影图 为了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常把物体放到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所构成的投影面体系中,如图2-8所示。三个投影面的名称和代号是:正对观察者的投影面称为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代号用字母“V”表示;右边侧立的投影面称为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代号用字线“W”表示;水平位置的投影面称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代号用字母“H”表示。这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就好像室内一角,

6、即像相互垂直的两堵墙和地板那样,构成一个三投影面体系。由于三投影面彼此垂直相交,故形成三根投影轴,它们的名称分别是:V 面和 H 面相交的交线,称OX 轴,简称X 轴;H 面和 W 面相交的交线,称OY 轴,简称Y 轴;V 面和 W 面相交的交线,称OZ 轴,倚称Z 轴;X、Y、Z三轴的交点称为原点,用字母O表示。图图2-8 2-8 三面投影体系三面投影体系2-2-2 三面投影的形成将物体置于三面投影体系中,按正投影法分别向三个投影面投射,由前向后投射在V面上得到的投影叫正面投影,反映形体的X坐标和Z坐标;由上向下投射在H面上得到的投影叫水平投影,反映形体的X坐标和Y坐标;由左向右投射在W面上

7、得到的投影叫侧面投影,反映形体的Z坐标和Y坐标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按正投影原则画出物体的图形,称之为视图。把正面投影称为主视图,水平投影称为俯视图,侧面投影称为左视图。这三个视图我们称为物体的三面视图,简称为三视图。 为了把空间的三个视图画在一个平面上,就必须把三个投影面展开摊平。展开的方法是:正面(V)保持不动,水平面(H)绕OX轴向下旋转90,侧平面(W)绕OZ轴向右旋转90,使它们和正面(V)摊成一个平面。由于投影面的边框是设想的,所以不必画出。2-2-3 三视图的关系及投影规律1、位置关系 由图可知,物体的三个视图按规定展开、摊平在同一平面上以后,具有明确的位置关系,即:主视图在上方,俯

8、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2、投影关系 任何一个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在物体的三视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由于三个视图反映的是同一物体,其长、宽、高是一致的,所以每两个视图之间必有一个相同的度量。因此,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对应关系可以归纳为:主、俯视图长对正(等长)。主、左视图高平齐(等高)。俯、左视图宽相等(等宽)。 上面所归纳的“三等”关系,简单地说就是“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对于任何一个物体,不论是整体,还是局部,这个投影对应关系都保持不变。“三等”关系反映了三个视图之间的投

9、影规律,是我们看图、画图和检查图样的依据。 3、方位关系三面视图中不仅反映了物体的长、宽、高,同时也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的位置关系。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左、右方位。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前、后、左、右方位。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前、后方位。 应该注意,对于俯视图和左视图来说,凡是靠近主视图的一边(里面)是表示物体的后面;凡是远离主视图的一边(外面),是物体的前面。2-3 点和直线的投影2-3-1 点的投影1、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将点A分别向H、V、W面进行投影,得到水平投影a、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三投影面展开在同一平面上的方法是V面固定不动,湍OY轴将H面、W

10、面分开,H面向下旋转,W面向左右旋转使三个投影面展成一个面。点A的三个投影随投影面展开后,如图210所示。这时,OY轴分别成H面上的OY和W面上的OY。同样,也可以将投影面的框线和名称省略,形成如图2-10所示的点的三面投影图。2、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如把三投影面体系看作直角坐标体系,则H、V、W面为坐标面,OX、OY、OZ轴为坐标轴,点O为坐标原点。点A的直角坐标、即为点A到三个坐标面的距离,且与点A的投影a、a、a的关系如下a=aya=aZa=oax=xA 由此可知: a 由oax和oay,即点A的xA 、yA 两坐标决定;a由oax和oaz,即点A的xA 、zA两坐标决定;a由oaz和oay

11、,即点A的yA 、zA两坐标决定。 所以空间点A(xA 、yA 、zA)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有唯一确定的一组投影a、a、a。反之,如已知点A 的一组投影a、a、a即可确定该点的坐标值,即确定其空间位置。a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规律:(1)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OX轴;这两个投影到OZ轴和OY轴的距离相等,都反映空间点的X坐标,即aaOX轴,aza=aya=xA(2)点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OZ轴;这两个投影各到OX轴和OY轴的距离相等,都反映空间点的Z坐标,即aaOZ轴,axa= aya=zA。(3)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和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

12、相等,都反映空间点的y坐标,即aaOY轴,axa= aza=yA。 由于在H面投影中的oay=在W面投影中的oay,作图时可过点O作直角YOY的角平分线,它与两条轴线OY都成45,从a引H面投影中的OY轴的垂线与角平分线相交与一点,再从该点作W面投影中的OY轴的垂线,并延长,使与从a引出的OZ轴的垂线相交,其交点即为a。 由于点的两个投影就能确定点的三个坐标值,也就能确定点的空间位置,所以只要已知点的两个投影就能作出它的第三个投影。3、特殊位置点的投影有时,空间点在投影面上或投影轴上,称之为特殊位置的点。如图2-11所示。点B位于V面上,其三面投影为:b与B重合(yb=0),b在OX轴上,b在

13、OZ 轴上。点C位于H面上,其三面投影为:c与C重合(zc=0),c在OX轴上,c在OY轴上。点D在OX轴上,其三面投影为:d和d都与D重合(yd=0,zd=0),d与原点O重合。综上所述可得出特殊位置点的投影特性为: (1)投影面上的点必有一个坐标为零,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与该点自身重合;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在相应的投影轴上。 (2)投影轴上点必有两个坐标为零,在包含这条轴的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都与该点自身重合;在另一投影面上的投影则与原点O重合。图2-11 投影面及投影轴上的点例2-1:如图2-12(a)所示,已知点A(20、15、24),求点A的三面投影。作图:1)画坐标轴(X、YH

14、、YW、Z、O);在X轴上量取Oax=20;OayH =15; Oaz =24。如图2-12(a)所示; 2) 根据点的投影规律:点的投影连线垂直于投影轴。分别过ax作OX轴的垂直线、过az作Z轴的垂直线,两垂直线的交点得点A的V面投影a,过ayH作OY轴的垂直线与aax的延长线相交得点A的H面投影a。如图2-12(b); 3)过原点O作YHOYW的平分线。如图2-12(b); 4)延长ayH与平分线相交,再过交点作垂直于Yw轴的直线;5)过a作Z轴的垂线与垂直w轴的直线相交于a,即为A的W面投影,如图2-12(c)。图2-12 求点A的三面投影4、两点的相对位置空间两点上下、左右、前后的相对

15、位置可根据它们在投影图中的各组同面投影来判断。也可以通过比较两点的坐标来判断它们的相对位置,即x坐标大的点在左方;y坐标大的点在前方;z坐标大的点在上方。 如图2-13所示的空间点A、B,由V面投影可判断出A在B的左方、上方,由H面投影可判断出A在B的左方、前方,由W面投影可判断出A在B的前方、上方,因此,由三面投影或两投影就可以判断点A在点B的左、前、上方。图2-13 两点的相对位置例2-2:如图2-14所示,已知点B(10,8,15),点C在点B左方7mm,前方5mm,下方7mm的位置,作点B、C的三面投影图。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知点B的三个坐标为:xB=10,yB=8,zB=15,根据

16、点C相对于点B的位置,可知点C的三个坐标为:xC=10+5=15,yC=8+7=15,zC=15-7=8。由B(10,8,15)作出点B的投影。用同样方法可作出点C的投影。 图2-14 已知点的坐标作投影1)作出投影轴,在OX轴上从O点向左截取Obx=10,过bx作OX轴的垂线,如图2-14(a)所示。 2)在OZ轴上从o点向上量取Obz=15, 过bz作OZ轴的垂线,两直线相交于b,如图2-14(b)所示。 3)在bbx的延长线上向下量取8得b, 在bbz的延长线上向右量取8得b,或由b、 b求b,如图2-14(c)所示。 4)用同样方法作出点C的三面各投影c、c、c,如图2-14(d)所示

17、。5、重影点及其可见性 如果空间两点有两个坐标相等,一个坐标不相等,则两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就重合为一点,此两点称为对该投影面的重影点。如图2-15所示,点B在点A的正前方,则两点A、B是对V面的重影点。 重影点要判别可见性,其方法是:比较两点不相同的那个坐标,其中坐标大的可见。例如两点A、B的x和z坐标相同,y坐标不等,因yByA,因此,b可见,a不可见(加括号即表示不可见)。图2-15 重影点的投影2-3-2 直线的投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连接直线上两端点的各组同面投影,就得到直线的投影。如图2-16所示,分别连接直线AB上两端点的同面投影ab、ab、ab即得直线AB的投影。直线的投影一般

18、仍是直线。 1、直线的投影图 常见的直线是平面立体的棱线,即两平面的交线,如图2-17(a)所示。图图2-16 直线的投影图直线的投影图 根据直线的基本性质:两点确定一直线,但作直线的投影时,可作出确定该直线的任意两点投影,将这两点投影相连,便可得到直线的投影。另外,已知直线上一点的投影和该直线的方向,也可画出该直线的投影。2、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根据直线相对投影面的位置不同,直线可分为三类: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后两类统称为特殊位置直线。直线与它的水平投影、正面投影、侧面投影的夹角,分别称为该直线对投影面H、V、W的倾角,本书中分别用、表示。 (1)一般位置直线及投影特

19、性对三个投影面都有倾角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如图2-17所示直线AB即为一般位置直线。一般位置直线对投影面V、H、W都倾斜,但其交角都不反映直线对投影面的倾角,线段的投影长度也都小于线段的实长。因、均不等于零,所以ab=ABcosAB, B=ABcosAB, B=ABcosAB。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不反映该直线的实长,且与相应投影轴的夹角不反映该直线的投影面的倾角。图2-17 一般位置直线(2)特殊位置直线及其投影特性1)投影面平行线只平行于一个投影面(与另两个投影面倾斜)的直线,称为投影面平行线。其中平行于H面的直线,称为水平线;只平行于V面的直线,称为正平线;只闰行于W面的直线,称为侧平线

20、。下面以正平线为例介绍其投影:正平线的投影特性,如图2-18所示: (a)直线平行于V面,则V面投影与直线本身平行且等长ab=AB; (b)正平线上各点到V面的距离即Y坐标都相等,则abOX,abOZ。 (c)AB与H面的倾角为,由于AB平行V面,所以AB与V面的倾角为0。又因为ABab,abOX轴,所以,ab与OX轴的夹角为 ,同理ab与OZ轴的夹角即为AB与W面的倾角。 图2-18 投影面正平线2)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平行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直线,称为投影面垂直线,其中垂直于H面的直线称为铅垂线;垂直于V面的直线称为正垂线;垂直于W面的直线称为侧垂线。下面以铅垂线为例介绍其投影,如

21、图2-19所示: (a)铅垂线的水平投影积聚为一点。因为ABH面,所以a(b)重合为一点。 (b)铅垂线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分别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因为ABH,ABV ,ABW,所以ab OX,ABOY。 (c)铅垂线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反映直线实长。因为ABW,ABV,AB上的各点的x,y 坐标分别相等,所以abOZ,abOZ,ab=AB,ab=AB。 图2-19 铅垂线的投影特征3、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有三种情况:平行、相交、交叉。平行和相交的两直线都是属于同一平面(共面)的直线,而交叉两直线则是不同一平面(异面)的直线。下面分别讨论它们的投影特性。 1、直线平行 (1)如果

22、空间两直线互相平行,则两直线的同面投影必定互相平行。反之,若两直线的同面投影都互相平行,则两直线 在空间也必定互相平行。 证明如下:如图220所示,AB和CD是互相平等的两直线,将它们向H面投影时,由于投影线AaBbCcDd,投射线与AB和CD所构成的两个平面AabB和CcdD也互相平行,因此,两平面与H面的交线也必定互相平行,即abcd。同理,AB和CD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也必互相平行即abcd; 。dc ba 图2-20 两直线平行(2)两直线平行,其长度之比等于各同面投影长度之比。如图2-20所示,若ABCD,则AB:CD=ab:cd= : = : 。ba dc ba dc 2、两直线相

23、交 如果两直线在空间相交,则它们的各同面投影必相交,且交点符合一个点的投影规律。反之,如果两直线的各同面投影相交,且交点符合一个点的投影规律,则此两直线在空间必定相交。 如图2-21所示,AB和CD为相交两直线,其交点K为两直线的共有点。根据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则点K的下面投影k既在ab上,又应在cd上,所以ab和cd的交点k就是交点K的正面投影。同理,ab和cd的交点k分别是交点K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所以k、k、k必符合一个点的投影规律,即kkOX,kkOZ。 图2-21 两直线相交3、两直线交叉 如果空间两直线既不平行,又不相交,则称为两直线交叉。交叉两直线不存在共有点,但必存在重影点。

24、其同面投影表面为相交的点,不符合一个点的投影规律,实际是两直线在处于同一投射线上的两点(重影点)的投影(重影)。重影点在某一投影中的可见性,一定要相应地从另一投影中用“前遮后、上遮下、左遮右”来判别。 图2-22 两直线交叉2-4 平面的投影2-4-1 平面的表示法1、用几何元素表示平面由初等几何可知,下列几何元素组都可以确定平面在空间的位置:2、用平面的迹线表示平面 (1)概念:平面与投影面的交线称为平面的迹线。若平面用P表示,则P与V面的交线称为正面迹线(PV);P与H面交线称为水平迹线(PH);P与W面的交线称为侧面迹线(PW)垂直于OY轴,水平迹线PH有积聚性。 (2)画法:可只画出有

25、积聚性迹线PH,用两段短的粗实线(各5mm左右)表示积聚性的迹线位置,中间以细实线相连,并在粗实线附近标记该平面的有积聚性的迹线的名称PH。2-4-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平面对投影面的位置有三种: 一般位置平面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 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与另外两个投影面倾斜的平面; 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垂直于另两个投影面的平面。 1、一般位置平面 倾斜于V、H、W面的平面,统称为一般位置平面。一般位置的平面的投影特性为:它的三个投影仍是平面图形,而且面积缩小,平面与三个投影面的倾角也不能在投影上反映出来。2、投影面垂直面 投影面垂直面可分为三种,如图2-25所示:

26、(1)垂直于V面的平面称为正垂面;(2)垂直于H面的平面称为铅垂面;(3)垂直于W面的平面称为侧垂面。 投影特性: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斜直线,此投影与相应投影轴的夹角分别反映该平面与另两个投影面的倾角;该平面在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为类似性。 判定:若平面的三个投影中有一个投影是斜直线,则它一定是该投影面的垂直面。(1)平行于V面的平面称为正平面;(2)平行于H面的平面称为水平面;(3)平行于W面的平面称为侧平面。 投影特性: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其它两个投影都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判定:若平面的三个投影中有一个投影积聚成直线,并与该投影面的投影轴平行或垂直

27、,则它一定是某个投影面的平行面。小结: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它的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积聚性。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它的投影反映实形实形性(真实性)。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它的投影为类似图形类似性。平面图形的三个投影中,至少有一个投影是封闭线框。反之,投影图上的一个封闭线框一般表示空间的一个面的投影。2-4-2 平面内的点和直线1、平面内的直线 直线在平面内的几何条件:若一直线通过平面上的两点或通过平面内的一点,并且平行于平面上的另一直线,则此直线必在该平面内。2、平面内的点 点在平面内的几何条件;若点位于平面内任一直线上,则此点在该平面内。即平面内取点,必先在平面内作辅助线,然后在该直线上取点。2-4

28、-3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几何条件是:直线平行于平面内的任一直线。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几何条件是:一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2、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凡不符合平行几何条件的,则必然相交。在此只讨论平面处于与投影面垂直的特殊位置,即平面的投影具有积聚性的情况。 (1)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交点是直线与平面的共有点,当需判断直线投影的可见性时,交点又是直线各投影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点。(2)平面与平面相交 两平面相交的交线是两平面的共有线,当需要判断平面投影的可见性时,交

29、线又是平面各投影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线。 两平面的交线是直线,只要求出两个共有点,交线就可以确定了。可以利用求投影面垂直面与一般位置直线的交点的方法来求交线。 当两铅垂面相交时,交线MN是铅垂线。两铅垂面的H面积聚投影的交点就是交线MN的水平投影。由此可求出交线MN的正面投影,并由水平投影直接判断出可见性。3、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1)直线与平面垂直 由几何学可知:一直线若垂直于一平面上任意两相交直线,则直线垂直于该平面,且直线垂直于该平面上的所有直线。在此只讨论平面是投影面垂直面的特殊情况。 当直线垂直于投影面垂直面时,该直线必平行于平面所垂直的投影面。图中直线AB垂直于铅垂面CDEF,

30、AB必定是水平线,且abcdef。 同理,与正垂面垂直的直线是正平线,它们的正面投影相互垂直;与侧垂面垂直的直线是侧平线,而且它们的侧面投影互相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 两平面相互垂直的几何条件是:若一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包含这条直线所作的任何平面均与已知平面垂直。直线ABP,则包含AB所作的平面Q、R均与P面垂直。 反之,若两平面垂直,则由一个平面内任一点作另一平面的垂线,该垂线必然属于前一平面。 特殊情况,当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垂直于同一投影面时,两平面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必定垂直,交线是该投影面的垂直线。 如图2-33所示,两铅垂面ABCD、CDEF互相垂直,它们的H面具有积聚性的投影互相垂

31、直相交,交点是两平面的交线铅垂线的积聚投影。2-5 AutoCAD中投影体系的建立2-5-1 AutoCAD2008入门1、了解AutoCAD AutoCAD是由美国Autodesk欧特克公司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为微机上应用CAD技术(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而开发的计算机绘图软件包,用于二维绘图、详细绘制、设计文档和基本三维设计。经过不断的完善,现已经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AutoCAD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通过交互菜单或命令行方式便可以进行各种操作。它的多文档设计环境,让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很快地学会使用。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它的各种应用和

32、开发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AutoCAD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可以在各种操作系统支持的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上运行,并支持分辨率由320200到20481024的各种图形显示设备40多种,以及数字化仪和鼠标器30多种,绘图仪和打印机数十种,这就为AutoCAD的普及创造了条件。AutoCAD软件具有如下特点: (1)具有完善的图形绘制功能。 (2)有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 (3)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二次开发或用户定制。 (4)可以进行多种图形格式的转换,具有较强的数据交换能力。 (5)支持多种硬件设备。 (6)支持多种操作平台 (7)具有通用性、易用性,适用于各类用户。 此外,从AutoCAD2

33、000开始,该系统又增添了许多强大的功能,如AutoCAD设计中心(ADC)、多文档设计环境(MDE)、Internet驱动、新的对象捕捉功能、增强的标注功能以及局部打开和局部加载的功能,从而使AutoCAD系统更加完善。2、AutoCAD2008的启动 正确安装完AutoCAD 2008后,系统会在Windows桌面上生成一个AutoCAD 2008的快捷图标,在该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运行软件。初次启动AutoCAD 2008时,屏幕显示“新功能专题研习”对话框。在“新功能专题研习”对话框中有3个单选项,选择“是”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可以继续选择新功能知识点的学习。选择“以后再说”选

34、项,单击“确定”按钮,进入AutoCAD二维图形工作空间。选择“不,不再显示此消息”选项,则下一次启动AutoCAD 2008时不再显示“新功能专题研习”对话框。 利用“启动”对话框:启动AutoCAD 2008时,弹出“启动”对话框。该对话框可以在绘图开始之前,让用户对启动后的操作方式进行选择,对图形的系统参数、样板图等进行设置,然后即可进入AutoCAD的工作界面,如图2-34所示。对话框中有4个按钮可供用户选择,即“打开文件”、“从草图开始”、“使用样板”和“使用向导”。(1)标题栏 屏幕最顶部是标题栏,其中显示了软件的名称,紧接着的是当前打开的文件名。若是刚启动AutoCAD,也没有打

35、开任何图形文件,则显示Drawing-n(n为自然数)。在标题栏的左侧是Windows标准应用程序的控制按钮,单击此按钮,将出现一个下拉式菜单。在标题栏的右侧有三个按钮,分别为窗口最小化按钮、还原或最大化按钮和关闭应用程序按钮。(2)菜单栏 标题栏下面的是下拉菜单。它提供了AutoCAD的所有菜单文件,用户只要单击任一主菜单,便可以得到它的一系列子菜单。图2-36所示是下拉菜单中的“插入”子菜单。使用菜单进行操作方便快捷。AutoCAD2008的菜单更加接近Windows系统的风格。菜单栏右侧是帮助搜索、通讯中心、收藏夹以及最小化、还原或最大化、关闭按钮。左边是该绘图窗口的控制按钮。AutoC

36、AD2008下拉菜单有以下几种形式: 1)如果菜单项后带有“ ”符号,表示该项还包括下一级联菜单,可进一步选定下一级联菜单中的选项。 2)如果菜单项后带有省略号“.”,表示选取该项后将会打开一个对话框,通过对话框可为该命令的操作指定有关参数。 3)如果菜单中的选项呈黑色显示,则表示该选项可用;如果呈灰色显示,则表示该选项暂时不可用,需要选定符合要求的对象之后才能使用。 AutoCAD2008还提供一种快捷菜单,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在绘图区、状态栏或工具栏中单击鼠标右键,系统都会弹出一个快捷菜单,在快捷菜单中提供了常用的命令选项或执行相应操作的有关设置选项。如果没有选择实体,则显示Aut

37、oCAD的一些基本命令,如图2-37所示。在AutoCAD2008中,也可设置禁止在绘图区中使用鼠标右键单击快捷菜单。当设置了禁止使用右键单击快捷菜单后,在作图过程中,单击鼠标右键则表示确认选项;完成作图后,单击鼠标右键表示重复执行上一次操作的命令。该功能设置的具体操作如下: 1)选择菜单【工具】【选项】,出现“选项”对话框. 2)在“选项”对话框中单击“用户系统配置”选项卡,出现如图2-38所示的对话框。(3)工具栏工具栏是AutoCAD的重要的操作按钮,它几乎包括了AutoCAD中所有的命令。初始界面上的四条工具栏,依次是“标准”工具栏、“绘图”工具栏、“修改”工具栏、“修改”工具栏和“绘

38、图次序”工具栏。此外,界面上还有“样式”工具栏、“工作空间”工具栏、“图层”工具栏、“特性”工具栏。(4)状态栏 状态栏在命令提示区的底部,用来显示当前的作图状态。如当前光标的位置,绘图时是否打开了正交、栅格捕捉、栅格显示、线宽、极轴等功能。如图2-39所示。(5)命令窗口命令窗口提供了调用命令的第三种方式,即用键盘直接输入命令。命令窗口的底部为命令行,用户可在提示下输入各种命令。文本窗口还显示AutoCAD命令的提示及有关信息,并可查阅和复制命令的历史记录。命令窗口是交互式绘图时的人机对话窗口。初学者应该随时密切留意命令行中的内容,以对计算机发出正确的绘图指令。4、工作空间的切换AutoCAD2008提供的默认工作空间有3个:二维草图与注释、三维建模和AutoCAD经典。 用户可以通过“工作空间”工具栏进行切换。不同的工作空间显示的工具栏、面板、选项板不同,可以根据相应的不同工作隐藏一些不必要的界面元素。图2-34显示的是AutoCAD经典空间。图2-40和2-41分别显示的是“二维草图与注释”工作空间和“三维建模”工作空间。用户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