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生物学(5)_第1页
水处理生物学(5)_第2页
水处理生物学(5)_第3页
水处理生物学(5)_第4页
水处理生物学(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容回顾内容回顾1.1.理解藻类的分类及其特点。理解藻类的分类及其特点。2.2.理解藻类对环境工程的影响。理解藻类对环境工程的影响。3.3.理解原生动物结构及生理特点。理解原生动物结构及生理特点。4.4.记住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类型。记住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类型。5.5.理解原生动物的分类及特点。理解原生动物的分类及特点。6.6.理解原生动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理解原生动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第六节第六节 底栖动物底栖动物 按照水体中生物的存在位置与状态按照水体中生物的存在位置与状态,水生动物分水生动物分为浮游生物、自游生物、漂浮生物和底栖动物。为浮游生物、自游生物、漂浮生物和底栖动物。 底栖生物是水

2、生生物学对水生生物的一个分类,底栖生物是水生生物学对水生生物的一个分类,是一类生物的统称。是指栖息在水域底部和不能长是一类生物的统称。是指栖息在水域底部和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各类水生动物组成。时间在水中游动的各类水生动物组成。 底栖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附着、爬行、匍匐、攀底栖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附着、爬行、匍匐、攀缘、穴居等。多数底栖动物都不能远距离移动。缘、穴居等。多数底栖动物都不能远距离移动。 底栖动物有不能远距离迁移的特点,可以作为环底栖动物有不能远距离迁移的特点,可以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性生物境污染的指示性生物 。 一、底栖动物生活特点一、底栖动物生活特点 底栖生物包括底栖动物与底栖植物两

3、大类。底栖生物包括底栖动物与底栖植物两大类。 底栖植物主要是水生维管束植物和藻类;底栖底栖植物主要是水生维管束植物和藻类;底栖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海绵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海绵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足动物。物、环节动物和节足动物。根据其大小可分为三大类:根据其大小可分为三大类: 1) 大型底栖动物(大型底栖动物( 不能通过不能通过500m筛网)筛网) 2) 微型底栖动物微型底栖动物( 能通过能通过42m筛网筛网) 3) 小型底栖动物(小型底栖动物( 能通过能通过42500m筛网)筛网)二、底栖动物分类二、底栖动物分类三、三、底栖动物的生活类型底栖动物的生活类型1

4、.固着动物:在水底表面或突出物上营终生固着或临固着动物:在水底表面或突出物上营终生固着或临时固着的水生动物。低等种类有海绵和刺胞动物。时固着的水生动物。低等种类有海绵和刺胞动物。 永久固着生活的有淡水壳菜,临时固着的有蛭永久固着生活的有淡水壳菜,临时固着的有蛭类和摇蚊和石蛾幼虫等。类和摇蚊和石蛾幼虫等。 2.穴居动物:将身体的全部或大部分埋藏于疏松穴居动物:将身体的全部或大部分埋藏于疏松的底质中。淡水中有线虫、颤蚯蚓寡毛类、双壳类的底质中。淡水中有线虫、颤蚯蚓寡毛类、双壳类软体动物和摇蚊类幼虫。一般认为软体动物和摇蚊类幼虫。一般认为90%生活在生活在20cm的底质中。的底质中。 3.攀爬动物:

5、泛指爬行于底质表面和攀缘于水底攀爬动物:泛指爬行于底质表面和攀缘于水底突出物(水草)上的动物。一般个体较大,有重壳。突出物(水草)上的动物。一般个体较大,有重壳。常见有环棱螺、圆田螺及甲壳类的蟹类和螯虾等。常见有环棱螺、圆田螺及甲壳类的蟹类和螯虾等。 4.钻蚀动物: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在较硬的物体上钻蚀动物: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在较硬的物体上钻蚀空洞。多见海洋生物,如船蛆。钻蚀空洞。多见海洋生物,如船蛆。四、底栖动物的摄食方式与生殖方式四、底栖动物的摄食方式与生殖方式 根据摄食对象方法的差异对底栖动物分为根据摄食对象方法的差异对底栖动物分为: 撕食类、搜食类、刮食类、和捕食类。撕食类、搜食类、刮食类、

6、和捕食类。 底栖动物的生殖方式有:底栖动物的生殖方式有: 大部分底栖动物是无性生殖:裂殖、芽殖。大部分底栖动物是无性生殖:裂殖、芽殖。 少部分底栖动物是有性生殖。少部分底栖动物是有性生殖。五、底栖动物在水环境中的分布和功能五、底栖动物在水环境中的分布和功能 底栖动物的气息活动和分布受沉积作用很大,底栖动物的气息活动和分布受沉积作用很大,沉积速率较高的粗颗粒区域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密沉积速率较高的粗颗粒区域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密度低,沉积速率底颗粒沉积少且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度低,沉积速率底颗粒沉积少且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区域,底栖动物可大量存在。区域,底栖动物可大量存在。 底栖动物寿命长、迁移能力弱、且包

7、括污染物敏底栖动物寿命长、迁移能力弱、且包括污染物敏感和耐污种,可以作水下指示性生物(水下哨兵)。感和耐污种,可以作水下指示性生物(水下哨兵)。 底栖动物链可以有效降低内源污染释放总量和释底栖动物链可以有效降低内源污染释放总量和释放速度。放速度。第一节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特征病毒的基本特征第五章第五章 病病 毒毒一、病毒的发现一、病毒的发现1886年,德国农业化学家年,德国农业化学家 迈尔在荷兰迈尔在荷兰 的接种试验的接种试验 (烟草花叶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烟草花叶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一、病毒的特点一、病毒的特点 1. 个体极小个体极小 大多数比细菌小的多,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大多数比细菌小的多

8、,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大小以纳米表示。到,大小以纳米表示。发发 现现 1892年,俄罗斯年,俄罗斯 伊万诺夫斯基伊万诺夫斯基 烟草花叶病感病因子烟草花叶病感病因子 (细菌滤器滤过性)(细菌滤器滤过性)1935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年,美国生物化学家 斯坦莱斯坦莱 烟草花叶病毒结晶烟草花叶病毒结晶 2. 专性寄生专性寄生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独立的代谢活动,它们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独立的代谢活动,它们只能在特定的生活着的寄主细胞中繁殖,脱离了寄只能在特定的生活着的寄主细胞中繁殖,脱离了寄主细胞便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代谢活动。在活体外主细胞便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代谢活动。在活体外病毒不具任何生命

9、特征。病毒不具任何生命特征。 3. 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为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其化学组成和繁殖病毒为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其化学组成和繁殖方式简单。大多数是蛋白质与核酸组成的大分子,而方式简单。大多数是蛋白质与核酸组成的大分子,而且只含单一类型的核酸且只含单一类型的核酸(DNA或或RNA),病毒的繁殖方,病毒的繁殖方式与细菌不同,它不具备繁殖所需的机构,必须依赖式与细菌不同,它不具备繁殖所需的机构,必须依赖于寄主细胞而进行复制和转录与合成。于寄主细胞而进行复制和转录与合成。 4. 类化学大分子类化学大分子 病毒在胞外环境中,如同化学大分子,不表现任病毒在胞外环境中,如同化学大分子,不表

10、现任何生命特征,不生长,不能繁殖,具有化学大分子何生命特征,不生长,不能繁殖,具有化学大分子的属性。但是化学分子保持其活性,有侵染力。的属性。但是化学分子保持其活性,有侵染力。 根据病毒的特点,根据病毒的特点,病毒被定义为超显微的、没有病毒被定义为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寄生的大分子微生物。它们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寄生的大分子微生物。它们在活体外具有一般大分子的特征,一旦进入寄主细在活体外具有一般大分子的特征,一旦进入寄主细胞才具有生命的特征。胞才具有生命的特征。 病毒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人类的病毒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人类的传染病中约传染病中约80%是由病毒引

11、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毒(HIV)是艾滋病是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的病原体,AIDS是获得性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缩写。以细胞免疫发生严重缺陷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缩写。以细胞免疫发生严重缺陷为特征。为特征。二、病毒的分类二、病毒的分类 病毒的宿主范围广,几乎能感染所有的生物。病毒的宿主范围广,几乎能感染所有的生物。但是病毒又有高度的专一性。一种病毒只能感染一但是病毒又有高度的专一性。一种病毒只能感染一定种数的宿主。定种数的宿主。1. 习惯上根据寄主的种类将病毒分为微生物病毒、植习惯上根据寄主的种类将病毒分为微生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微生物病毒中主要研究的

12、是细菌物病毒和动物病毒。微生物病毒中主要研究的是细菌病毒病毒噬菌体。噬菌体。 动物病毒寄生在动物(人体)内,可以引发疾病:动物病毒寄生在动物(人体)内,可以引发疾病:人的流感、水痘、乙肝、甲肝;动物的瘟疫及昆虫疾人的流感、水痘、乙肝、甲肝;动物的瘟疫及昆虫疾病。病。 植物病毒寄生在植物体内,引发:烟草花叶病、植物病毒寄生在植物体内,引发:烟草花叶病、小麦黑穗病。小麦黑穗病。 噬菌体寄生在细菌体内。(噬菌体寄生在细菌体内。(p77图图5-1) 2.按核酸分类:按核酸分类:DNA病毒、病毒、RNA病毒。病毒。1.病毒的形态大小病毒的形态大小三、病毒的形态结构三、病毒的形态结构 各种病毒的大小相差很

13、大,最大的病毒直径为各种病毒的大小相差很大,最大的病毒直径为200300nm,如痘病毒。最小的病毒仅为,如痘病毒。最小的病毒仅为2030nm,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直径约为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直径约为28nm。动物病毒多呈球形、砖形动物病毒多呈球形、砖形植物病毒多呈杆状或丝状植物病毒多呈杆状或丝状 噬菌体多为蝌蚪状,即由一个多面体的头部和噬菌体多为蝌蚪状,即由一个多面体的头部和尾部组成。噬菌体是研究病毒复制的模式系统,许尾部组成。噬菌体是研究病毒复制的模式系统,许多有关病毒的基本概念都来自细菌病毒。多有关病毒的基本概念都来自细菌病毒。图图5-1 5-1 病毒和细菌的相对大小病毒和细菌的相对大小支原体

14、支原体痘病毒痘病毒疱疹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流感病毒1 葡萄球菌葡萄球菌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细小核糖核酸病毒最大的病毒与最小的病毒最大的病毒与最小的病毒天花病毒天花病毒 200300nm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口蹄疫病毒口蹄疫病毒 10nm(课本表图)(课本表图)病毒的大小病毒的大小3、蝌蚪状、蝌蚪状(噬菌体噬菌体) 1、杆状或丝状、杆状或丝状(大多为植物病毒大多为植物病毒)2、多面体或球形、多面体或球形(大多为动物、真大多为动物、真菌病毒菌病毒)病毒的形态病毒的形态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结构 廿面体对称的结构廿面体对称的结构 (球状球状) 螺旋对称的结构螺旋对称的结构 (杆状杆状) 复合对称的结构复

15、合对称的结构 (蝌蚪状蝌蚪状)图图- - 病毒的粒子的基本结构病毒的粒子的基本结构壳壳 体体核核 酸酸包包 膜膜刺刺 突突核壳体核壳体烟草花叶病病毒结构(螺旋对称)烟草花叶病病毒结构(螺旋对称)RNA核壳体核壳体大肠杆菌的大肠杆菌的T4噬菌体结构(复合对称型)噬菌体结构(复合对称型)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蛋白病毒蛋白: 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A、病毒粒子外壳,保护病毒核酸活性。、病毒粒子外壳,保护病毒核酸活性。B、感染的特异性。、感染的特异性。核酸:核酸:RNA或或DNA病毒包含体:寄主细胞中,由寄主蛋白质包裹病病毒包含体:寄主细胞中,由寄主蛋白质包裹病毒体形成的聚集体。毒体形成的聚

16、集体。脂类和糖类、无机阳离子等。脂类和糖类、无机阳离子等。第二节第二节 病毒的繁殖病毒的繁殖病毒是专性细胞寄生的种类,它们只能在活细胞病毒是专性细胞寄生的种类,它们只能在活细胞内繁殖,而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中繁殖。内繁殖,而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中繁殖。现在培养病毒除用敏感动物(小白鼠、豚鼠、家兔现在培养病毒除用敏感动物(小白鼠、豚鼠、家兔等),鸡胚培养外,还可用活的组织或细胞培养。等),鸡胚培养外,还可用活的组织或细胞培养。病毒在活细胞中的繁殖方式不是二分分裂,而是病毒在活细胞中的繁殖方式不是二分分裂,而是感染细胞后,全面感染细胞后,全面“接管接管”寄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构,寄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构,使之

17、按照病毒的遗传特性,合成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使之按照病毒的遗传特性,合成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然后聚集成新的病毒粒子,这种繁殖方式称为病毒的然后聚集成新的病毒粒子,这种繁殖方式称为病毒的复制。复制。病毒感染寄主细胞进行增殖的过程可分为病毒感染寄主细胞进行增殖的过程可分为五个步五个步骤:吸附、侵入和脱壳、复制与合成、装配和释放骤:吸附、侵入和脱壳、复制与合成、装配和释放。一、吸一、吸 附附吸附是病毒感染细胞的第一步,病毒对寄主细胞吸附是病毒感染细胞的第一步,病毒对寄主细胞的吸附有高度的特异性,是吸附在寄主细胞表面的某的吸附有高度的特异性,是吸附在寄主细胞表面的某种特定受体上。种特定受体上。受体实际

18、上是细胞表面的一定化学组成部分,如流受体实际上是细胞表面的一定化学组成部分,如流感病毒的受体是糖蛋白,在敏感动物红细胞及黏膜感病毒的受体是糖蛋白,在敏感动物红细胞及黏膜细胞上。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受体是脂蛋白,在对病细胞上。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受体是脂蛋白,在对病毒敏感的人或猴的肠道和神经细胞表面。毒敏感的人或猴的肠道和神经细胞表面。二、侵入与脱壳二、侵入与脱壳病毒侵入的方式决定于寄主细胞的性质。最复杂病毒侵入的方式决定于寄主细胞的性质。最复杂的侵入方式是噬菌体对细菌的感染,如大肠杆菌噬菌的侵入方式是噬菌体对细菌的感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体T4借助其尾部末端附着在敏感细胞的表面,并通过借助其尾部末端附着

19、在敏感细胞的表面,并通过尾丝固着于敏感细胞上,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尾丝固着于敏感细胞上,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产生一小孔。然后尾鞘收缩将尾髓压入细胞,头部糖产生一小孔。然后尾鞘收缩将尾髓压入细胞,头部的的DNA通过尾髓被注入细菌细胞,蛋白质外壳则留在通过尾髓被注入细菌细胞,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胞外。细胞外。三、复制与合成三、复制与合成病毒侵入到敏感细胞后,引起寄主细胞代谢发生病毒侵入到敏感细胞后,引起寄主细胞代谢发生改变,生物合成不再由细胞本身支配,而受病毒核酸改变,生物合成不再由细胞本身支配,而受病毒核酸携带的遗传信息所控制。病毒利用细胞的合成机构,携带的遗传信息所控制。病毒利用细胞的

20、合成机构,如核糖体、酶系统等,使病毒核酸复制,并合成大量如核糖体、酶系统等,使病毒核酸复制,并合成大量的蛋白质。的蛋白质。四、装四、装 配与释放配与释放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是分别合成的,因而需要将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是分别合成的,因而需要将它们组装在一起才能成为成熟的病毒粒子。装配就是它们组装在一起才能成为成熟的病毒粒子。装配就是将合成的病毒各部分组装在一起成为成熟病毒粒子的将合成的病毒各部分组装在一起成为成熟病毒粒子的过程。过程。病毒粒子在寄主细胞内成熟后,即开始从细胞病毒粒子在寄主细胞内成熟后,即开始从细胞释放。很多病毒借助酶的降解作用裂解寄主细胞,释放。很多病毒借助酶的降解作用裂解寄主细胞,

21、一下子释放出大量的子病毒。一下子释放出大量的子病毒。侵入方式侵入方式:(1)注入(细菌病毒)注入(细菌病毒)(2)伤口、昆虫刺吸)伤口、昆虫刺吸(植物病毒)(植物病毒)(3)吞噬(动物病毒)吞噬(动物病毒)T噬菌体的侵染复制过程噬菌体的侵染复制过程腺病毒粒子的吸收和核酸的脱壳示意图腺病毒粒子的吸收和核酸的脱壳示意图四、噬菌体的溶原性四、噬菌体的溶原性噬菌体感染细菌细胞后引起细胞的破裂,这类噬噬菌体感染细菌细胞后引起细胞的破裂,这类噬菌体称为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烈性噬菌体。另一类噬菌体。另一类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它感染细菌后,细菌不裂解,而能继续生长繁殖,成它感染细菌后,细菌不裂解,而能

22、继续生长繁殖,成为为溶原性细菌溶原性细菌。在溶原性细菌中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粒子,在溶原性细菌中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粒子,侵入的温和噬菌体以其核酸附着在细胞核的一定位置侵入的温和噬菌体以其核酸附着在细胞核的一定位置上上,称为原噬菌体,称为原噬菌体。它与细菌的细胞核一起复制,而。它与细菌的细胞核一起复制,而且随着细菌的分裂传给子细胞,使之也成为溶原性细且随着细菌的分裂传给子细胞,使之也成为溶原性细菌。菌。原噬菌体不同于营养期的噬菌体,它没有感染力。原噬菌体不同于营养期的噬菌体,它没有感染力。但是原噬菌体一旦脱离细菌细胞核就开始复制,从而但是原噬菌体一旦脱离细菌细胞核就开始复制,从而引起细

23、菌的裂解。因此,当原噬菌体附着在细胞引起细菌的裂解。因此,当原噬菌体附着在细胞时,对细菌一般无不良影响,但具产生噬菌体的潜在时,对细菌一般无不良影响,但具产生噬菌体的潜在能力,具有不受同源噬菌体感染的能力,具有不受同源噬菌体感染的“免疫性免疫性”。溶源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寄主细胞溶源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寄主细胞原噬菌体:溶源细胞中的噬菌体。原噬菌体:溶源细胞中的噬菌体。毒性噬菌体:病毒粒子复制装配释放从而导毒性噬菌体:病毒粒子复制装配释放从而导致寄主细胞崩溃的噬菌体致寄主细胞崩溃的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核酸与寄主细胞核酸同步复制而不温和噬菌体:核酸与寄主细胞核酸同步复制而不导致寄主细胞裂解的噬

24、菌体。导致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防治农林害虫的优势:防治农林害虫的优势: 专一性高扩散性强毒力大后效长环保功能专一性高扩散性强毒力大后效长环保功能对人类的不利作用:经济昆虫对人类的不利作用:经济昆虫(蜂、蚕蜂、蚕)病毒病毒五、病毒应用五、病毒应用1)高温:对热不稳定,高温:对热不稳定,5560摄氏度时,摄氏度时, 几或十几分钟灭活;几或十几分钟灭活; 2)低温:病毒保持感染性。低温:病毒保持感染性。3)PH:pH值值6.08.0 :稳定,:稳定, pH值值5以下或以下或pH9以上:迅速失活;以上:迅速失活; 五、五、病毒其他特性病毒其他特性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营养第六章第六章 微

25、生物的生理特性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定义营养定义营养:生物体从外部环境中摄取对其生命活动生物体从外部环境中摄取对其生命活动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机体生长、繁殖等活动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机体生长、繁殖等活动所需要的一种生理功能。所需要的一种生理功能。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营养是微生物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营养是微生物维持和延续其生命形式的一种生理过程。维持和延续其生命形式的一种生理过程。微生物不断获得营养物质,将其变成细胞组分,微生物不断获得营养物质,将其变成细胞组分,并将废弃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并将废弃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一、微生物的化学组成一、微生物

26、的化学组成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铁、氯等铁、氯等微量元素:铜、锌、锰、钼、硒、钴等微量元素:铜、锌、锰、钼、硒、钴等微生物体内的微生物体内的7090为水,剩下的为干物质。为水,剩下的为干物质。干物质,则主要为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其中,有机干物质,则主要为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其中,有机物约占干重的物约占干重的90%97,主要为蛋白质、核酸、糖和主要为蛋白质、核酸、糖和脂肪。脂肪。其中,其中,C、H、O、N是所有生物的有机元素。是所有生物的有机元素。(课本图(课本图81) 二、微生物的营养物二、微生物的营养物六大要素:水、碳源、

27、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六大要素:水、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机盐。1.水水水是微生物本身组分;水是微生物本身组分;溶剂,溶剂,生化反应在溶液生化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中进行;载体载体,有利于对营养的吸收;少数细菌利,有利于对营养的吸收;少数细菌利用水用水参与反应参与反应;维持和;维持和调节体温。调节体温。2.碳源碳源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能为微生物提供碳素来源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能为微生物提供碳素来源的物质。的物质。碳源碳源有机碳有机碳无机碳无机碳异养微生物异养微生物自养微生物自养微生物光能自养光能自养化能自养化能自养光能异养光能异养化能异养化能异养营养类型营养类型 课本上碳源优先顺序课本

28、上碳源优先顺序82 微生物利用的碳源物质主要有糖类、有机酸、醇、微生物利用的碳源物质主要有糖类、有机酸、醇、脂类、烃、脂类、烃、CO2及碳酸盐等。及碳酸盐等。 微生物最好的碳源是糖尤其是葡萄糖、蔗糖。微生物最好的碳源是糖尤其是葡萄糖、蔗糖。 对于为数众多的化能异养微生物来说,碳源是兼对于为数众多的化能异养微生物来说,碳源是兼有能源功能营养物。有能源功能营养物。 凡是能被用来构成菌体物质中或代谢产物中氮素凡是能被用来构成菌体物质中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称为氮源。氮源的作用是为蛋白质的来源的营养物质称为氮源。氮源的作用是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原料。合成提供原料。3.氮源氮源氮源氮源氨基酸氨基酸

29、蛋白质蛋白质核核 酸酸尿尿 素素有机氮有机氮无机无机氮氮硝酸盐硝酸盐铵铵 盐盐NH3N2按对氮源的要求不同,微生物可分为:按对氮源的要求不同,微生物可分为:1).固氮微生物固氮微生物 利用空气中的利用空气中的N2合成自身所需的氨基酸及蛋白合成自身所需的氨基酸及蛋白质。质。 代表:根瘤菌、固氮蓝菌、固氮菌。代表:根瘤菌、固氮蓝菌、固氮菌。2).以无机氮化物为氮源的微生物以无机氮化物为氮源的微生物 利用利用NH3、铵盐、硝盐、亚硝盐为氮源。、铵盐、硝盐、亚硝盐为氮源。 代表:亚硝化菌、硝化菌、放线菌、霉菌等。代表:亚硝化菌、硝化菌、放线菌、霉菌等。 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物质和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物质和辐射能,称为能源。辐射能,称为能源。4.能源能源1.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无机自养型2.光能有机异养型光能有机异养型根据能源不同微生物分类:根据能源不同微生物分类:划分依据营养类型特点碳源自养型以CO2 为唯一或主要碳源异养型以有机物为碳源能源光能营养型以光为能源化能营养型以有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为能源电子供体无机营养型以还原性无机物为电子供体有机营养型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3.化能无机自养型化能无机自养型4.化能有机异养型化能有机异养型营养类型营养类型生长因子:生长因子: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