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_第1页
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_第2页
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_第3页
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_第4页
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解解 读读 范俊秀范俊秀20142014年年1010月月 森林病虫害与林业有害生物的关系林业有害生物森林病虫害序言一、踏查二、标准地调查三、标本采集四、影像资料五、数据整理序言 为什么要普查? 序言 普查目的 序言 建国以来开展的普查:有2次 1978年到1981年进行的首次普查,初步查清了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487种,其中虫害432种,病害52种,有害植物3种。 2003至2007年开展的第2次普查,基本摸清了全国范围内严重危害的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与危害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此次普查的范围全省范围内森林、湿

2、地生态系统的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观赏(名木古树)和四旁绿化树木以及花卉、苗木、种实、果品、木材及其制品的生产和经营场所。重点调查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区等区域。普查时间安排2014.5.1-2016.12.3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2014.5.1-2015.3.31全面实施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5.4.1-2015.12.31汇总评估阶段汇总评估阶段2016.1.1-2016.12.31制定方案 开展培训组建队伍 查询资料购置调查工具踏查 标准地调查采集标本 拍摄影像调查表记录补充调查 资料汇总制作标本 分级报送普查对象 可对林木、种苗等林业植物及其产品造成危害的所有病原微生

3、物、有害昆虫、有害植物、鼠、兔、螨类等。普查对象包括: (1)在我省已造成危害的林业有害生物。 (2)国家现阶段重点关注的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 (3)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我省有发生、危害记录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汇编附表);2003年以来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新纪录种类。普查内容每种普查对象要包括以下内容:(1)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规范的中文名称和拉丁学名。(2)寄主植物 寄主植物是指有害生物危害的植物种类(含转主寄主)。(3)危害部位 指寄主植物的干部、枝梢部、叶部、根部、种实等。(4)分布范围和发生范围 对于14种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

4、生物以及发现的从外省新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分布范围和发生范围均以乡镇为单位。(5)发生面积和成灾面积 发生程度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具体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和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程度统计方法。成灾标准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6)传入地和发现时间 对于14种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及2003年以来发现的从国(境)外或省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其传入地、发现时间、传入途径,以及对当地经济、生态、社会影响等。普查工具、设备和仪器 野外调查工具:望远镜、相机、放大镜、 PDA、 GPS、地形图、调查表、记录本等 野外采集及室内标本制作工具:毒瓶、指形管、捕虫器、酒精、采集箱、

5、高枝剪、标本夹、吸水纸、标本纸等仪器:显微镜、解剖镜普查方法 地面人工调查为主 辅以诱虫灯和引诱剂调查 一. 踏查 踏查时间: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在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盛期或症状显露期进行。 踏查强度:在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季节,重点区域每20天踏查一次,一般区域每30天踏查一次。踏查区域要涵盖普查范围的所有类型。 踏查准备:踏查前要有目的的访问当地林业员、护林员,查阅当地有害生物发生档案,了解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发生情况,设计好踏查路线。虫种卵幼虫蛹成虫备注沙棘木蠹蛾7月成虫交尾产卵。卵产于树干基部树皮裂缝和靠近根基土中。全年可见于被害沙棘主根和大侧根的蛀道中6月老熟幼虫爬出蛀孔入

6、土化蛹。在树冠周围15厘米深土中做薄茧化蛹。7月成虫羽化*林场*林场*林场.幼虫.青杨天牛光肩星天牛舞毒蛾主要虫种各虫态调查时间及所处部位 踏查路线设置踏查路线设置踏查路线可利用林间大小道路、林班线等。踏查路线应经过当地主要森林类型、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地。设置踏查路线应考虑重要的铁路、公路,建设工地、特别是新近架设通信电缆和电力线附近的林地。踏查注意事项踏查注意事项设计踏查路线时,对本地危害严重的有害生物,可根据历史资料进行踏查路线设计。踏查时,应选取制高点,通过目测或借助望远镜观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踏查记录表 标准地调查是为了详细了解某种(或某几种)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 二. 标准

7、地调查必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不能跨越林分或小班不能跨越河流、道路,且应离开林缘(至少距离 林缘或林中小道20 m以上)标准地内寄主树种、林分密度应分布均匀标准地必须有3次以上重复标准地的设置原则 标准地调查方法林木病害调查林木害虫调查林业有害植物调查 林业鼠(兔)害调查 林木病害调查 1 叶部、枝梢、果实病害调查叶部、枝梢、果实病害调查 每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随机调查30株以上。以枝梢、叶片、果实为单位,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叶片、枝梢、果实,统计叶片、枝梢、果实的感病率。 感病率=(感病总数量/调查总数量)100% 林木病害调查 2 干干部、根部病害调查部、根部病害调查 每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

8、随机调查30株以上。对于树木死亡或生长不良而地上部分又没有明显症状的,应挖开根部进行调查。在标准地上,通常以植株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健康、感病和死亡的植株数量,计算感病率。 感病率=(感病总株数/调查总株数)100%林木害虫调查 1 食叶、枝梢害虫调查食叶、枝梢害虫调查 每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随机调查30株以上。统计每株树上害虫数量,或目测叶部害虫危害树冠、枝梢的严重程度,计算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 林木害虫调查 2 蛀干害虫调查蛀干害虫调查 每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标准地内寄主植物至少30株,每块标准地随机调查30株以上。统计每株树上害虫数量,或目测蛀干害虫危害树木的严重程度,得出有虫株率和

9、虫口密度。 林木害虫调查 3 种实害虫调查种实害虫调查 种实害虫调查主要在种子园、母树林和采种林分进行。通常750亩以下设1块标准地,750亩以上每增加150亩增设1块。每块标准地面积为1亩,按对角线抽样法抽查5株以上,每样株在树冠上、中、下不同部位采种实10100个,解剖调查被害率。 林木害虫调查 4 地下害虫调查地下害虫调查 地下害虫调查采用挖土坑法。同一类型林地设1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每块标准地土坑总数不少于3个。土坑大小一般为1米1米(或0.5米0.5米),深度到无害虫为止。 林业有害生物(森林病虫害)几个重要指标1.有虫株率=有虫株数/调查总株数*100%2.虫口密度:每株树上的

10、虫口数。3.发生面积:虫情发生后,在不防治的情况下,能够或已经造成危害的林木的面积常用抽样方法: 五点式 棋盘式 单对角线式 双对角线式 “Z”字形式抽样方法五点式取样棋盘式取样单对角线取样双对角线取样“Z”字形取样常用的虫害调查方法*直接查数法*震落法*阻隔法(塑料环或毒环)*标准枝法:树冠上中下层,东西南北四个 方向各剪一50cm标准枝,计算。*捕捉法(诱虫灯等)林业有害植物调查 每块标准地面积 3亩左右。对于侵占林地的有害植物,调查其盖度;对于藤本攀援类有害植物,调查其盖度或受害株率。林业兔害调查 采取目测法(样带法)或丝套法;调查时间选在深秋(落雪之后)进行。 目测法目测法 在林地内设

11、固定或临时性样带,宽度根据调查人在林地内的透视度而定,一般为2030米宽,调查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沿样带中部按23公里/小时的步行速度匀速行走1公里,目视样带内所发现的野兔数量(有经验地区也可依靠目视样带内所发现新鲜粪便数量推算野兔数量)。已降雪地区可观察记录降雪后发现的新鲜野兔足迹链数,1条足迹链代表1只野兔。调查结果为每公里看到的野兔数。 丝套法丝套法 在所设样带内选择有代表性的林地,以野兔跑道为主,人工安放丝套100个,24小时后进行检查,48小时后将丝套全部收回(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收套时间延长至72小时)。结果为100个丝套的捕获只数。林业鼠害调查 中华鼢鼠采用切洞堵洞法等进行调查,标准地

12、面积15亩。 地上类鼠密度调查一般采用百夹日调查法 在每块标准地(15亩)内,将100个鼠铗按铗距5米、行距20米的平行线、或按Z字形、棋盘式等形式顺势布放。 鼠铗布放后,间隔24小时1天进行检查,用空铗将已捕获鼠的鼠铗替换,48小时2天后将捕鼠铗全部收回(有条件的地方,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捕获率,可将收铗时间延长至72小时3天,并间隔12小时检查一次)。逐日统计捕获害鼠的数量并分雌雄记载,并计算捕获率。 捕获率= 100%标准地调查记录表在每行的备注栏填写该标准地受害程度调查计算后的结果(有虫株率/虫口密度/感病率/受害率)种类调查阶段统计单位发生(危害)程度成灾指标轻度中度重度沙棘木蠹蛾幼虫有

13、虫株率(%)10-3031-7071以上有虫株率20%以上或死亡株率10%以上光肩星天牛草兔(野兔)死亡株率(%)10死亡株率10%以上中华鼢鼠受害株率(%)5-1516-2425以上受害株率25%以上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统计标准辅助调查 适用于趋光性强和对引诱剂敏感的林业害虫调查。该调查方法不能取代标准地调查,可作为踏查的补充以及采集害虫标本的手段之一。 辅助调查有两种:诱虫灯调查和引诱剂调查。 诱虫灯调查可用来确定优势种类。 引诱剂调查可作为排查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是否传入的主要调查手段。 诱虫灯调查引诱剂调查诱虫灯(引诱剂)调查记录表 在每个苗圃的对角线上(或按照棋盘式)设置若干个样方(靠

14、近圃地边缘的样方应距离边缘23米)。样方大小根据苗木种类和苗龄而定。针叶树播种苗一般0.10.5平方米,阔叶树苗的每个样方上的苗木应在100株以上。按对角线抽样法(或其他方式)抽取样株(针叶树播种苗300株以上、阔叶树苗100株以上)进行调查,计算被害株率。对于大苗或绿化苗,可适当扩大样方面积。苗圃有害生物调查苗圃(花圃)有害生物调查记录表三. 标本采集采集标本记录由采集人员填写,同时写上编号、采集时间、地点、寄主植物、采集人姓名,放入存放容器,将标签系上,同时在记载表上登记。标本编号为13位数,前6位是县级行政区编码,第79位为乡镇级行政区代码,最后4位数是标本的流水编号。调查地点填到林业小

15、班或具体地点。植物名称要求填写该植物的通用中文名。同一采集时间、地点、寄主植物、采集人姓名,采集同一种有害生物,不论数量多少,为同一编号。 标本编号原则标本保存 对野外采集制作好的标本要入库保存,入库时进行超低温冷冻或药物熏蒸处理,定期检查,控制温湿度,注意避光防尘、防霉、防虫、防鼠。四. 影像拍摄昆虫拍摄要素:1、持机稳定2、使用微距注意事项影像资料采用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拍摄。数码相机具备微距功能,照片统一采用JPG格式。拍摄林业有害生物的有关生物学、形态学以及危害状影像,注明拍摄人、寄主植物、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统计到乡镇、林场级)。 每次调查结束后应及时保存影像,并对影像进行重命名。命名格式为:“有害生物名称(虫害要求注明虫态)-寄主植物-采集省局场-年月日-拍摄人”。示例:例如2014年9月1日在杨树局油坊林场拍摄的油松毛虫,编号为:油松毛虫(幼虫)-油松-山西杨树局油坊林场-20140901-张三。五、数据整理 县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构以乡镇级行政区为单位统计汇总普查数据。市、林局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构以县、林场级行政区为单位统计汇总普查数据。省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构以市、林局为单位统计汇总普查数据。 普查汇总表附表7普查汇总表附表8普查汇总表附表9普查汇总表附表10材料报送标本、影像资料。所有的林业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