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技术试题_第1页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_第2页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_第3页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_第4页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保护技术结业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一、一、一三体段,个体段由若干__组成,

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2、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

3、昆虫的天敌主要有一一、一、一三大类。

4、细菌、真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o

5、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一、

6、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一般可分为__、、、

四个时期。

7、水稻纹枯病菌主要以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和在病稻草、田边杂草及其

它寄主上越冬。

8、植物的抗病机制有、、。

9、除草剂的选择性有、、o

10、分布于我国所有果区,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是。

二、选择题:(卷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2分)。

1、瓢虫的前翅为()

A:复翅B:鞘翅C:半鞘翅D:膜翅

2、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全变态昆虫特有的虫态是()

A:卵B:幼虫C:蛹D:成虫

3、有效积温定律公式K=N*(T—To),T表示()

A:有效积温B:发育天数C:发育环境平均温度D:发育起点

4、下列反映病虫危害普遍程度的是()

A:被害率B:虫口密度C:病情指数D:损失率

5、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

A:水稻白叶枯病B:棉花黄萎病C:苹果树腐烂病D:小麦锈病

6、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若拌种的有效浓度为0.3%,100千克种子需50%的辛硫磷乳油(种子作稀

释剂)的千克数为()

A:0.3B:0.5C:0.6D:1.5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J”,错误的打“X”;每小题2分,共16分)

1、小麦吸浆虫和葡萄透翅蛾一年均发生一代()

2、苹果腐烂病菌侵害树干时引起粗皮病。()

3、防治地老虎应重点防治第一代()

4、小麦在齐穗后的20天最易感染赤霉病。()

5、玉米大小斑病发病重的气候条件是高温、多湿、时晴时雨。()

6、昆虫休眼和滞育都是病原物引起的。()

7、玉米螟主要在心叶末期以成虫为害。()

8、常见的病征多属真菌的菌丝体和繁殖体。()

四、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18分)

1、世代:

2、触杀剂:

3、补充营养:

4、病原:

5、潜伏侵染:

6、羽化:

五、问答题:(共24分。)

1、怎样刮治苹果腐烂病斑?(4分)

2、怎样防治稻瘟病?(4分)

3、怎样防治棉花枯、黄萎病?(8分)

4、麦蛇如何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简述其综合防治?(8分)

标准答案

一、1、头,胸,腹。2、气象因素,土壤因素,生物因素。3、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致病微

生物。4、裂殖,泡子繁殖,增殖。5、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产量损失预测。6、接触期侵入

期潜育期发病期。7、菌核菌核菌丝。8、避病抗侵入抗扩展。9、形态选择性生化选择性

生态选择性。10、梨小食心虫。

二、BCCAAC

三、ZxZZZxxZ

四、1、世代:昆虫从卵到成虫性成熟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2、触杀剂:通过接触表皮渗入害虫体内,使之中毒死亡的药剂。

3、补充营养:大多数昆虫羽化后,性器官还未成熟,需要继续取食才能达到性成熟,这种对性成熟

必不可少的成虫期营养称为补充营养。

4、病原:指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

5、潜伏侵染:在潜育期,有的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抗病性或环境条件不适应等,病原

物在寄主体内潜伏而不表现症状,这种现象称为潜伏侵染。

6、羽化:不全变态的若虫和全变态的蛹,蜕去最后的一次皮变为成虫的过程。

五、1、答:(1)一般应刮掉病斑外0.5cm以内的所有皮层,扩展快的病斑则应刮掉病斑外2cm以内

的所有皮层。(2)刮下的组织必须集中烧毁,并在病部涂杀菌剂1—2次。(3)常用药剂:40%福美碑可

湿性粉剂50倍液加2%平平加;10°Be石硫合剂等。

2、答:(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2)加强肥水管理。(3)减少菌源。及时处理病稻草;种

子消毒。(4)药剂防治:每667mz用40蜀稻瘟净乳剂125150ml等。

3、答:应采取“改造重病区,控制轻病区,消灭零星病区,保护无病区”的策略。

(1)保护无病区:A严格执行检疫制,对病区要严格控制,确保无病棉区生产安全。B棉种消毒。

C、建立无病留种田,生产无病种子。(2)对零星病田要拔除病株,就地烧毁。(3)有条件的地区可以

实行稻棉轮作,减少土壤中病原菌。(4)重病田种植抗、耐病品种。

4、答: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1)麦场主要以成、若蜡吸食叶片、茎杆和嫩穗的汁液,影响小麦

正常发育。严重时导致生长和停滞、最后枯萎。(2)麦财是传播植物病毒的重要媒介昆虫。

综合防治措施:(1)作物合理布局:冬春麦混种区应尽可能单一•种植,秋作物尽可能以玉米、

谷子取代糜子、高粱等作物。(2)选用抗蛎耐病品种。(3)保护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4)药剂防

治:可采用药剂拌种和喷药防治。

《植物保护技术》第1章昆虫的基本知识

—/|

题—八总

号分

名词解释:

1、全变态

2、若虫

3、卵胎生

4、补充营养

5、趋性

6、龄期

7、世代

8、休眠

9、食物链

10、有效积温法则

11、寡食性

12、性二型

13、胚后发育

14、孵化

15、羽化

16、年生活史

17、温湿系数

18、假死性

19、虫龄

20、鳞翅

二、填空题:(60空)

1、我国的植保方针是、o

2、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自然因素主要有、、o

3,昆虫头部的附器主要有和。

4、昆虫的体壁有、、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5、咀嚼式口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五部分组成。

6、与咀嚼式口器相比,刺吸式口器的主要特点是:o

7、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虫态;

而不全变态昆虫经过__、__、一—三个虫态。

8、昆虫的触角有、、___________三节构成。

9、根据蛹的形态可划分为、_________、三个类型。

10、昆虫的繁殖方式有、、、«

11、棉蛉虫属于目,科。

12、棉蝇在分类上属于目,科。

13、常见的螟蛾科昆虫中,为害玉米的是_________,为害水稻的是。

14、由于昆虫的头部分布着感觉器官和取食器官,所以说头部是昆虫的______中

心;胸部是昆虫的_________中心;腹部是昆虫的中心。

15、农业害虫主要口器类型有(如粘虫)和(如蜘虫)。

16、植物的抗虫性可分为、___________、。

17、昆虫的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是。

18,蛾类属于门,纲。

19、鳞翅目昆虫属于变态。螃虫属于变态。

20、昆虫中胸上着生的运动器官是和o

21、黑光灯诱杀害虫是依据许多昆虫对__________光反应敏感而设计的。

22、蟋蟀属于目科。

23、根据昆虫食物的性质,可将昆虫的食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种。

三、选择题:

1、鳞翅目昆虫的蛹属于()。

A、离蛹B、被蛹C、围蛹D、无

2、蝗虫的后足为()。

A、爬行足B、捕捉足C、跳跃足D、开掘足

3、摇树震落金龟子进行捕杀,利用了昆虫的()。

A、趋光性B、趋化性C、假死性D、迁飞性

4、小地老虎成虫具有()。

A、趋光性B、趋化性C、假死性D、趋声性

5、昆虫发育的第一个阶段是()。

A、卵B、幼虫C、蛹D、成虫

6、地老虎是一种地下害虫,它属于()目。

A、半翅目B、双翅目C、直翅目D、鳞翅目

7、下列属于不全变态的是()。

A、直翅目B、鞘翅目C、鳞翅目D、膜翅目

8、蝗虫的触角属于()。

A、丝状B、锤状C、羽毛状

9、棉铃虫的蛹属于()。

A、被蛹B、离蛹C、围蛹

10、下列昆虫中,属于同翅目的昆虫有()。

A、棉盲蜻B、金龟子C、麦蜘

11、下列昆虫中头式为前口式的是()。

A、蜕虫B、小地老虎C、天牛幼虫

12、下列昆虫中,触角为球杆状的是()。

A、菜粉蝶B、金龟子C、食螃蝇D、叩头虫

13、下列昆虫中,属于铿吸式口器的昆虫是()。

A、蟋蛀B、蜻象C、蓟马D、蜜蜂

14、下列昆虫中,可以进行多胚生殖的是()。

A、蝗虫B、蛤壳虫C、麻蝇D、小蜂

15、下列昆虫中,口器是刺吸式口器的是()。

A、蝗虫B、蛤象C、金龟甲D、蓟马

16、利用糖醋液诱集粘虫,是利用了昆虫的()。

A、趋光性B、迁飞性C、趋化性D、假死性

17、下面()属于单食性害虫。

A、蝗虫B、菜粉蝶C、粘虫D、三化螟

18、金龟子的幼虫类型属于()。

A、原足型B、多足型C、寡足型D、无足型

19、棉铃虫属于鳞翅目的()科。

A、螟蛾科B、麦蛾科C、夜蛾科D、灯蛾科

20、下列

四、判断题:

1、()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就是将其种群彻底灭绝。

2、()蝶蛾类的蛹为离蛹。

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昆虫的发育速度越快。

4、()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属于多足型。

5、()卵期是指第一次产卵到产卵终止的忖间。

6、()植物的抗虫机制可分为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三个方面。

7、()滞育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

8、()昆虫的发育速度与温度成正比,即温度越高,发育速度越快。

9、()昆虫在幼虫期常脱去旧表皮,形成新表皮,若某昆虫脱皮两次,称

为二龄幼虫。

10、()昆虫有多变态类型,蝗虫属于不全变态,而棉铃虫和叶蝉属于全

变态。

11、()蛟站的后足称为开掘足。

12、()蝇蚊类后翅退化成细小的棒状物,以平衡飞行忖的身体,称为平

衡棒。

13、()蝗虫的个体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虫态。

14、()草蛉幼虫属于无足型幼虫。

15、()金龟甲的蛹为离蛹()

16、()雌成虫自羽化到第一次交配所经历的时期称为产卵前期。

17、()双翅目昆虫包括蝇、蚊、蜂等昆虫。

18、()蛾蝶类的膜质翅面上满覆鳞片,称鳞翅。

五、简答题

1、昆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昆虫体壁的构造和功能是什么?

3、咀嚼式口器与刺吸式口器的构造、取食各有何不同?

4、昆虫的主要习性有哪些?与害虫防治有何关系?

5、按昆虫取食性质和取食范围各分哪几类?

6、有效积温法则在害虫测报上主要哪些应用?

7、什么叫昆虫的变态?举例说明昆虫的主要变态类型和特点?

计算题

1、已测某地平均气温为20℃,粘虫2龄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是7℃,当

地有效积温为60d?C2龄幼虫经几天可以发育到3龄?

2、把下列昆虫分类,同目的放在一起,并写出所属目的主要特征。

1、蜡象2、七星瓢虫3、蟒蟠4、蝗虫5、棉铃虫6、虎步甲7,铜绿金龟

子8、小地老虎

3、用人工室内饲养赤眼蜂来控制玉米螟,已知赤眼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5℃,

有效积温为235d℃,据田间调查分析,25天后是玉米螟的产卵高峰期,正是放蜂时间,

控制什么样的温度才合适?

《植物保护》第2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测试题

图A触角的构造示意图

名词解释

1.病理程序

2.症状

3.病状

4.病征

5.变色

6.斑点

7.病原

8.病原物

9.侵染性病害

10.非侵染性病害

11.子实体

12.子囊果

13.真菌的生活史

14.单主寄生

15.转主寄生

16.真菌的无性抱子

17.真菌的有性抱子

18.寄生性

19.致病性

20.抗病性

21.寄生专化性

22.生理小种

23.免疫

24.抗病

25.水平抗病性

26.垂直抗病性

27.抗侵入

28.系统侵染

29.潜伏侵染

30.初侵染

31.再侵染

32.病害流行

33.单循环病害

34.多循环病害

35.专性寄生

36.寄主范围

二、填空题:(100空)

1.植物病害的症状,包括和两个方面。

2.植物病害的病原按其不同性质可分为―和——两大类。

3.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直接取决于和的关系。

4.植物病原生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等。

5.真菌一般具有生长发育的和繁衍后代的。

6.典型的真菌营养体为___,单根的称______,交织成团后称_______。

7.真菌的菌丝根据有无隔膜可分为—―和——两类。

8.菌丝的正常功能是o

9.菌丝的变态类型,常见的有、、。

10.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

11.真菌最常见的无性抱子是.

12.真菌的有性胞子有____、、—和等类型。

13.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和两个阶段。

14.许多真菌的生活史中可以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抱子,称为现象。

15.植物病原真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五个亚门。

16.鞭毛菌亚门引起农作物病害的主要病菌有和。

17.接合菌亚门与农作物病害有关的病原菌有______和______。

18.子囊菌亚门与农作物病害关系紧密的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9.半知菌亚门是一群只有阶段,没有或至今没有发现_____阶段的真菌。

20.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所引起的病害,除少数菌如白粉菌外,一般都形成

,并有明显的颜色较深的o

21.植物病原细菌绝大多数是____状,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是________性。

22.植物病毒颗粒的基本形态为__、_、__三种。

23.病毒与细胞生物的根本区别有两点,一是,二是。

24.植物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土壤中线虫和低等真菌传

播;种子和花粉传播;——及―—传播等。

25.寄生性种子植物根据其对寄主营养的依赖程度,可分为___和_____两类。

26.世界上公认的确定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必须完成的操作规程是。

27.根据寄生能力的强弱,寄生物可分为.和—两大类。

28.非专性寄生物包括绝大多数病原和病原。

29.细菌中的专化类群一般称___,病毒中的专化类群称为______或_______。

30.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分别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四种表现。

31.按照寄主植物与病原物之间有没有特异性的相互关系,可把植物的抗性分为一_、

—一一两类。

32.植物的抗病机制有、、o

33.真菌侵入寄主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大多数真菌是_______侵入。

34.植物病原细菌只能从和侵入。

35.病毒、植原体、类病毒只能从或传入寄主体内。

36.在影响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的各种环境条件中,以____和———尤为重要。

37.病原物从寄主植物获得营养的方式可分为和两种。

38.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分为和两种。

39.病原物的传播可分为和两类情况。

40.单循环病害的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

41.多循环病害的流行程度不仅取决于,还取决于______o

三、选择题(13个)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植物病害的是()«

A、由于阳光过强照射而引起的伤害

B、由于温度过低而造成的冻害

C、由于风力过大而造成的伤害

D、由于田间长期积水而造成的涝害

2.下列现象中,属于植物病害的是()。

A、感染病毒的郁金香呈现鲜艳杂色花瓣

B、感染黑粉菌的受白茎基组织肥大

C、豆科植物由于根瘤菌的侵入而出现根瘤

D、蔬菜根部由于根结线虫的侵染而出现根结

3.绝大多数植物的病害是由()引起的。

A、真菌B、细菌C、病毒D、线虫

4.确切的说子座是真菌的()。

A、营养体B、繁殖体C、菌丝体的变态

5.子囊内产生子囊抱子,一般一个子囊内形成()个子囊抱子。

A、5B、6C、7D、8

6.担抱子着生在担子上,每个担子顶端产生()个担抱子。

A、3B、4C、5D、6

7.植物病毒的繁殖方式是()。

A、有性生殖B、无性生殖C、裂殖D、增殖

8.细菌性病害所特有的症状是()。

A、变色B、颗粒状物C、粉状物D、脓状物

9.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症状是()。

A、坏死B、腐烂C、萎篇D、畸形

10.寄主植物完全不发病的称()。

A、免疫B、抗病C、耐病D、避病

11.对病原物侵入影响最大的环境条件是()。

A、植物的抗病性B、温度C、湿度

12.真菌的主要传播方式是()。

A、主动传播B、雨水传播

C、气流传播D、昆虫传播

13.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原物可以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是()

A、棉花枯萎病B、小麦散黑穗病C、稻瘟病

四、判断题(15个)

()1、植物病害都有病征。

()2、低等真菌的菌丝无横隔膜,高等真菌的菌丝有横隔膜。

()3、在真菌整个生活史中,有性生殖出现次数较多。

()4、一种病原真菌只产生一种胞子类型。

()5、常见的病征多属于真菌的菌丝体和繁殖体。

()6、多数盘菌类真菌在被害植物上产生分生抱子,以分生抱子越冬。

()7、线虫是线虫纲的一种低等动物,其传播主要靠自身的活动。

()8、切片镜检,观察有无喷雾现象,是细菌性病害区别其他病害的最方便易行而又可靠

的方法。

()9、通常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对寄主组织的直接破坏性较大。

()10、垂直抗性是由主效基因控制,抗性效能高,表现明显,担抗性持久。

()11、过敏性坏死反应是植物典型的抗侵入反应。

()12、在输导组织中扩展的病害潜育期较短,发病较快。

()13、同一病害影响潜育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湿度。

()14、适度高温有利于病菌产生繁殖体,有利于病害流行。

()15、一般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就是下一生长季节中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来源。

五、简答题:

1.什么是植物病害?判断植物是否发生病害有哪两个标准?

2.植物病害的病状大致分咖五类?

3.植物病害的病征主要有哪些类型?

4.真菌产生的无性泡子有哪些类型?产生的有性泡子有哪些?

5.简述植物真菌性病害的症状特点。

6.简述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症状特点。

7.简述植物病毒病的症状特点。

8.简述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特点.

9,简述侵染性病害的诊断特点。

10.简述柯赫氏法则操作规程。

11.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作用主要有哪些方面?

12.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一般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是怎样划分的?

13.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主要包括哪三个环节?

14.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15.病原物的初侵染主要有哪些?

16.什么是植物病害的流行?植物病害流行的三个基本因素是什么?

17.植物病害流行分哪两种类型?其发生各有何特点?

18.举例说明真菌典型生活史的概念。

19.列表比较真菌五个亚门的主要特点。

20.病原物侵入寄主的途径和方式有哪几种?能否建立寄生关系的关键在哪里

21.植物病原细菌的特点是什么?

《植物保护》第3章病虫调查及测报试题

一、名词:

1.被害率

2.植物检疫

3.以虫治虫

4.以菌治虫

5.IPM

二.填空题:

1.病虫调查一般分为和一两类。

2.植物病虫害调查的记载方法,一般都采用形式。

3.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的计算公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

4.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时间可分为_、__、_

5.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______、、和_____o

6.害虫的发生期预测方法主要有_______、、。

7.害虫的发生量预测方法主要有、o

8.由于人们长期、连续、大量地使用农药,出现了_、________、__,艮|」所谓的“三

R”问题。

9.农业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10.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11.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其主要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___;第二是;

第三是一—。

12.我国生产的细菌杀虫剂主要是___类,真菌杀虫剂主要是_____,病毒杀虫剂主要是

13.病虫害的两查两定即:查_定一—;查―定

14.所谓的“三R”问题,即:._、、-

三、选择题:

1.夏季利用室外日光晒种,杀死潜伏在其中的害虫,属于()。

A、农业防治B、物理防治C、生物防治

2.综合防治的基础是()。

A、植物检疫B、化学防治C、农业防治

3.利用趋性设计的防治方法是()。

A、捕杀法B、诱杀法C、汰选法

二、判断题:

()1、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应将其种群消灭。

()2、一般来说,五点式、单对角线式取样适用于田间分布均匀的病虫。

()3、在病虫害发生一几天或十几天以前发出预报的,叫中期预测。

()4、三龄前是害虫防治的最佳时期,对钻蛀性害虫也应该这样。

三、简答题:

1.植物病害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2.简述植物病虫害调查取样的方法及适用对象。

3.什么是综合防治?

1.病虫害防治有哪五种防治方法?

2.综合防治有哪些基本观点?

3.什么是物理防治法?有何优缺点?

4.什么是生物防治?有何优缺点?

1.什么是化学防治?有何优缺点?

二、计算题:

1.某地调查小麦田中蟒蟠为害情况,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面积为1平方米,各

样点活虫数分别是7、3、5、4、6头,求该小麦田蟒蟠的虫口密度(头/平方米)。

2.科研小组系统调查玉米:代工:化螟的发育进度,至7月16日化蛹率达16%(始

盛期),7月20日化蛹率达50%(高峰期),7月26日化蛹率达84%(盛末期),当地常年二代

三化螟蛹的历期为6天,产卵前期为5天,请推算出二代三化螟产卵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

期。

3.科研小组系统调查玉米小斑病,根据样点共查叶片220片,按其严重度分级标

准,调查结果为:0级150片-;1级30片;2级20片;3级12片-;4级8片一。求其病情指数。

《植物保护》第4章农药应用技术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农药的剂型

2.农药助剂

3.拌种法

4.农药的毒性

5.农药残留

6.致死中量

7.农药污染

8.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二.填空题(59空)

1.杀虫剂按其成分及来源可分为_

2.杀虫剂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

3.杀菌剂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和。

4.根据对植物作用的性质,除草剂可分为和一。

5.按杀草作用的方式,除草剂分为和。

6.未经加工的农药称为原药,固体的称为,液体的称为o

7.将原药变成可以使用的产品的过程,称为.。

8.农药加工新产品的总称为o

9,粒剂按药剂颗粒大小可分为、、。

10.敌百虫在碱性介质中能逐渐转变为,对害虫有很强的

作用,兼有作用。

11.氧化乐果的常用剂型为。

12.多菌灵对和引起的植物病害有效。

13.绿麦隆水溶性差,施药时应,否则药效差。

14.拌种法主要用于防治、__以及——等。

15.灌根法主要用于防治一-病虫害。

16.我国农药制剂名称中,第一部分为,第二部分为_,第三部分为_____。

17.常用的农药浓度表示方法有、和

18.按照防治指标进行用药,要“两查两定”,即查___,定_______;查_______定_____。

19.农药所导致的中毒可分为、和o

20.农药的“三致性”,即、和。

21.农药施用后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对___、_________和的污染,以及

各环境组成中______的污染。

22.农药药效试验小区的排列有__、__、__、___四种方法.

23.杀菌剂通常用、、等表示药效。

24.我国《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规定:严禁剧毒和高残留农药在______、、

、、等作物上使用。

25.

三、选择题:6个

1.松脂合剂属于()。

A、无机杀虫剂B、有机杀剂C、植物性杀虫剂

2.同种农药两种剂量药效最高的是()。

A、乳油B、胶悬剂C、可湿性粉剂

3.下列剂型不必加水就可施用的是()O

A、粉剂B、乳油C、胶悬剂

4.下列农药对棉财防治无效的是()。

A、氧化乐果B、抗蛎威C、浪鼠菊酯D、氯氟菊酯

5.50%久效磷乳油稀释100倍后,其有效浓度为()。

A、5%B、0.5%C、0.05%

6.最易从土壤中吸收农药的作物是()。

A、白菜B、番茄C、菠菜D、胡萝卜

7.粒剂按药剂颗粒大小分类,粒度范围在10-60目,直径为250-1680um,它属于

()O

A、大粒剂B、颗粒剂C、微粒剂

8.以下除草剂中,防除麦田阔叶杂草应首选()。

A、2-4D-丁酯B、除草酸C、甲草胺(拉索)

9.()是治疗锈病、白粉病的首选药剂,它具有预防、铲除、治疗、熏蒸作用。

A、粉锈宁B、多菌灵C、乙磷铝(疫霜净)

四、判断题:8个

()1、波尔多液是生产中防治病害常用的治疗剂。

()2、氧化乐果既属于内吸剂,又属于触杀剂。

()3、利用农药挥发的气味来防治病虫害称为喷雾法。

()4、雨天施药可以减少农药的蒸发,增加农药的分散性,是施药的最佳时间。

()5、交替用药是将两种不同的农药品种进行交替使用。

()6、安全合理施用农药应降低施药量,增加用药次数,做到少量多次。

()7、一种农药的致死中量数值越大,它的毒性越高。

()8、采用裂区设计进行农药药效试验时,应将次要因子放在主区内。

()9、草甘磷是一种灭生性除草剂,只能做茎叶处理,对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均有效。

()10、井岗霉素是一种生物性杀菌剂,它主要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