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评价_第1页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评价_第2页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评价_第3页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评价_第4页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评价摘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创造除了中国农业历史上最为耀眼的辉煌,但此后农业发展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风顺船轻。1984年农业大丰收,却引发了影响救援的“仓容危机”,农民们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无处销售。1984年以来,粮食产量6年徘徊,进入90年代再度低速增长;棉花产量再也没有接近过1984年那个高峰;农民收入增长一度停滞;城乡收入由1983年17:1到1993年153:1;农业投入逐年减少;农业生产始终未能摆脱“少了喊,多了砍”的怪圈。如何继续前进。山东潍坊“农业产业化”探索,让人前一亮。本文从理论上对农业产业化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以及各种经

2、营模式发展趋势,认为未来的农业产业化,最终会以龙头企业带动型为主,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带动占据其次,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模式已经消失。对各种经营模式分析了其利与弊,认为龙头企业的经营模式虽然起到主导作用,但市场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很多。针对龙头企业的弊端,进行了博弈分析,将博弈论的基础理论运用到“企业+农户”的模式中去,揭露了该经营模式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当前的形式提出了一些完善,应将企业带动型经营模式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但其中的问题尚需要改革。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模式;博弈1 研究背景及意义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探索中,我们国家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学习苏联的经

3、验鼓励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希望通过合作社克服小农经济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的劣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农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1978年安徽小岗村迈出了农村改革的第一步实行包产到户,1980年初政府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不断的摸索中逐渐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家庭生产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随着国外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在中国的实践,农业产业化作为解决农村问题的有效办法也被引入到中国的农业生产中。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代表大会召开,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逐步推进农

4、村体制改革,鼓励农民进行合法的土地流转,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在中国开始发展,并逐步壮大。江泽民总书记在这个时期也提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提出积极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因此,出现了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体化经营的缺点慢慢突显出来,这就需要在原有的产业化基础上加以改进。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其中一项工作,报告中还将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作为一项内容提及。农业发展一直是我们国

5、家的一项大事,如何发展农业、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三农”问题,也是国家政策学者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2 农业产业化相关理论2.1 农业产业化定义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2.2.1 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带动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道的主要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010年的期间,龙头企业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并且大力促进了农户生产力发展使农民增收。这种类型是以

6、农副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为龙头,通过合同契约、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从事专业生产,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施一体化经营。该类型一般以“公司+ 农户”为基本组织模式,是当前的主要形式。具体又分为1、企业+ 农户企业与农民签订由法律约束力的购销合同,甚至其他生产资料购销、技术服务等合同,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订单农业”。2、企业与农户一体化,一是企业反租倒包农民的土地,使农民成为企业的员工,同时获得土地租金和产品销售两种收入;二是农户以土地、技术、劳动力入股企业,与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2.2.2 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专业市场带动型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要手段,通过政府的引导功能

7、,建立适合区域农业发展的专业市场,通过不断发展壮大专业市场,引导农户选择适合市场特色的农产品种植,增加农民收入。这样的模式可以使农户更好的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促进当地农业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规范的市场功能能够更好的保护农户和与之交易的企业的切身利益。2.2.3 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带动型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带动型模式是以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含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等为中介,通过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从事专业生产,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施一体化经营。该类型一般以合作经济组织+ 农户为基本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

8、通过农民自身实践,在平等互利、合作共享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合作型经济组织,具有自发性和利益共享的特点。合作组织是以普通农户为主体,按照组织章程自由加入和退出。其管理方式比较民主,有所有成员共同参与、民主管理。重大事项的决定由所有成员共同决定。2.3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中西部地区发展提速,区域差距明显减少。随着中央支持西部地区发展政策的实施和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较快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的应用最为广泛,并且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2002年,政府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意见带有方向性、全局性

9、的大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2004年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局部探索转入全面推进,形成了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的新格局,显现了竞争力增强、劳动力提高的新态势,探索了用现代工业理念和先进科技成果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途径,构建了政府抉择、龙头带动、农民参与、中介组织服务的多方推进的新机制。2005年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组织,2009年农业部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加强工作指导和服务,努力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且,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之下,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推动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

10、展势头良好,取得明显成效。截止2010年,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中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件抓,推动农业产业化又快又好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不断壮大,龙头企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标准化、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取得显著成效。图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19962010年的发展趋势资料来源: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1996年2010年统计资料3 对各经营模式的评价3.1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的利与弊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的优势:(1)企业为农民

11、承担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2)有效地改变了过去那种企业与农户利益直接对立的状况,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3)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资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市场生产要素上实现了优势互补,龙头企业负责技术、资本密集、风险大的部分,劳动密集和风险小的部分交由农户负责,形成新的生产力。(4)龙头企业与农户结合,既发挥了大规模经营的优越性,又弥补了农业小生产在经营环节上的缺陷,调动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双层经营。2006年全国共有龙头企业154842个,带动农户为9098万户,为农民带来的经济利益,年均增收1486元;2010年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07亿户,使农民年均增收219

12、3元。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受产业化组织自身实力和资源条件、市场波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办公室将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1、受成本推动和市场波动影响,龙头企业盈利下降。36.9%的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低于500万。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4.51%,比上年下降1.41个百分点,带动能力受到影响。2、利益联结关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合作、股份合作等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的产业化组织不足总量的三分之一,有些合同不够规范,2010年订单合同违约比例达12.05%。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龙头企业研发投入不足。54.47%的国家重点龙头企

13、业研究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到1%,仅有3.03%的龙头企业建有省级以上的研发中心。4、基地建设滞后。由于基地建设投入很大,而龙头企业规模实力较弱,制约了企业的生产基地建设,造成原材料难以满足加工需要。这种模式也有其局限性,它受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农户品的供求关系难以稳定,而且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完善。3.2 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的利与弊这种模式的优势使市场成为农产品的集散地,加快了农产品流通速度,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费用。山东省寿光市是著名的粮食大县,高产的穷县,主要经营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成功适用蔬菜种植大棚技术后惠及全国各地。如今采用(市场+农户)的模式,主要面向

14、占据国内市场,现已蔬菜种植为主,年蔬菜交易额达到100亿公斤,98亿元。按照农业产业化需求,狠抓了农村市场体系的配套和完善,从而在寿光的蔬菜交易市场就有了没有买不到的菜叶没有卖不掉的菜这一特别现象。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尚需完善,农村流通中介组织还未发展完善,还需要培育专业化的经纪人队伍及提高农民参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3.3 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带动型模式的利与弊 这种经营模式的优势:(1)信息渠道畅通,便于信息沟通与协调上级、县市政府之间的关系, 得到省(市、自治区)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有效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运销服务,密切了产销关系,行业协会逐渐建立。(2)可以避免不正当

15、竞争。由于它是带有合作性质的模式。它方便了“农产联”在市场、产品、人才和生产企业等方面的合作开发,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素质、人才素质和产品质量,更高效地开发国内国际市场。(3)带动了高新、实用农业技术的应用。这样的经营模式极大的推动了日光温室产业和养殖产业。这种经营模式的缺陷在于其中的中介组织主要是行业协会,其类型属松散型组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也尚不完善。2009年以来,示范社建设行动在各地全面展开,农业部颁布了示范社创建标准,有力的推动了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2010年省级示范社入社成员通过合作社统一购买生产投入品2亿元,统一销售农产品4.7亿元,入社成员户均纯收入约2.2

16、万元。目前有95%以上的合作社都能为成员提供各种急需的、有效的农业技术服务,解决了技术推广到农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1、认识有偏差。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工作中没有将专业合作组织摆上应有的位置。导致了行为上的无力,制约了发展。2、运作不规范。目前,大多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由乡镇牵头,机关干部领办,以不同方式挂靠政府,政府在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过程中充当了主角,很多经营方面的事都由政府包揽,致使合作经济组织偏离了民营化轨道,没有形成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没有真正成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独立经济实体。

17、多数专业合作组织没有建章建制,制度约束力差,管理手段落后,应变能力不强,规避风险能力弱,在市场风云骤然变化面前束手无策。3、作用难发挥。一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专业合作组织特别是民办合作组织,处于自发状态,往往是大宗农副产品上市之前临时拼凑起来,组织结构比较散,真正形成紧密的经济实体并不多。二是专业化特色不明显。既销“西瓜” 又卖“芝麻”,既搞销售,又搞技术服务,“小而全”问题比较突出,没有形成专业特色,因而,开拓市场能力较差。三是大协作意识不强。各地专业合作组织种类较多,但真正在专业化基础上开展行业协作的很少,各专业合作组织联合起来成紧密型经济实体的更是没有,同行业相互杀价,组织结构规模小

18、,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发展和提高。4.针对龙头企业(企业+农户)模式的博弈分析“企业+农户”型产业组织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比较成熟的方式。针对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对它运用博弈论模型分析。从中我们找到能使得博弈主体双方走出博弈的有效对策,从而使得企业与农户走到双赢的地步,给出能解决“企业+农户”型产业化经营效率低下的方案。4.1 “企业+农户”型产业化组织中的博弈模型上面我们已经说了,龙头企业的部分缺点,下面我们运用企业与农户之间的非合作的一次博弈“智猪博弈”模型来进行分析。虽然在企业与农户合作之初,会就双方的权力和义务签订契约,但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企业与农户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信息不完

19、全、不对称的情况下受机会主义行为的驱使,就容易导致不守信的行为。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会选择不按时收购农产品,或者提高标准,而农民在这个层次上,会在农产品中掺假,或不按照技术的要求进行生产。以上种种都是双方的违规现象,农户作为“小猪”一般会把企业想象成“大猪”,想当然的认为,企业在这种模式下,会为自己去按下食槽里的按钮,而企业也会认为农户依附于他的影响力,在其中农产品的产生过程中不会使诈,有那么一次,农户的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就会让企业失去信心,不会也相信农户的所作所为,那么企业与农户之间就没有合作的可能性,或者建立在不信任的基础上的合作是不真诚的合作。可以设定双方在一次性博弈时双方的支付矩阵为:企

20、业履约不履约农户履约a,ad,c不履约c,db,b(其中cabd0)从支付矩阵上,我们可以看到,若企业与农户双方都能按合同履约,可实现“双赢”的结果;当农户违约而企业履约时,会增加其自身利益损害企业利益;同理,若企业违约而农户履约时,会增加企业受益,降低农户受益的支付矩阵;若双方都违约,那么双方的收益都会受损。虽然达到了纳什均衡,但因为增加了双方违约了投入的成本,降低了效果,也就没了利益可言,走到“智猪博弈”,最终都会没有“食物”,两个人都不愿意去按下“按钮”,都会“饿死”。4.2 如何改进效率,让企业与农户都有“食物”“智猪博弈”中我们知道增加食槽与按钮间的距离以及增加食物的数量都会影响最终

21、的结局,让“大猪”和“小猪”都动起来,都有食物吃,那么在这里,我们应该怎么调整,才能让企业与农户找到“食物”,双方的礼物都不至于受到损害呢。 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平等契约关系摆脱“智猪博弈”,就要让大猪与小猪看到双方的利益都没有受损,才能让两个都积极起来,为了自己的食物而奋斗。在“公司+农户”农业产业化组织中,农户应该有效的组织起来,这样也可以有机会与企业进行对话,然后用一种集体的效应实现自己的效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市场的正常运行,也有利于抵御各种农业风险,提高了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智猪博弈”中,如果食槽与按钮有两个小猪,那么在这个小猪按按钮的时候,另外一只小猪就可以吃到食物

22、,当然,假设这个食物可以让小猪支撑两顿,因为下次它去按按钮,让另外的小猪吃到食物,无论怎样,这样的结果至少有食物吃,如果小猪的群体多的话,大猪的食物被分割出去,这样大猪每次也不能小视小猪的群体,否则最后自己就没有食物吃。在现实里,也是如此,企业对农户的做法表现的是否“友善”,关键看农户之间是否会合作起来。 实行专用资产的监管,增加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信赖对专用性的资产进行特别的监管,如同中央行里面的银监局,将这个资金专门的分离出去,让农户与企业看到希望,这样就可以增加合作成功的概率。当双方运用专业性资产投资时,就会相互套牢,就想股票一样,资产的降低让双方都会谨慎起来,也有利于双方保持长期的稳定。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在转型经济中,在市场运作透明度不高,信息不对称大量存在,各种规章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政府的扶持力度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政府可以提供企业与农户双方所需要的交易设施和信息服务,通过一定程度上监管,可以让双方在规模契约上趋于规范化。如果资金出现紧张的状态,政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或是农户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注入资金,来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以降低农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