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4/c5d4fa55-7fb1-444b-bf04-e31408a79695/c5d4fa55-7fb1-444b-bf04-e31408a796951.gif)
![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4/c5d4fa55-7fb1-444b-bf04-e31408a79695/c5d4fa55-7fb1-444b-bf04-e31408a796952.gif)
![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4/c5d4fa55-7fb1-444b-bf04-e31408a79695/c5d4fa55-7fb1-444b-bf04-e31408a796953.gif)
![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4/c5d4fa55-7fb1-444b-bf04-e31408a79695/c5d4fa55-7fb1-444b-bf04-e31408a796954.gif)
![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4/c5d4fa55-7fb1-444b-bf04-e31408a79695/c5d4fa55-7fb1-444b-bf04-e31408a7969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1第第2 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课时热化学方程式2 2【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天宫游太空天宫游太空, ,神舟赴星河。神舟赴星河。20162016年年1010月月1717日日7 7时时3030分分, ,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于两天于两天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牵手牵手”太空太空, ,景海鹏和陈冬开启中国航天员迄景海鹏和陈冬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载人发射飞船的火箭常以肼今最长太空驻留。载人发射飞船的火箭常以肼(N(N2 2H H4 4
2、) )为燃料为燃料,NO,NO2 2为氧化剂为氧化剂, ,两者反应的方程式为两者反应的方程式为:2N:2N2 2H H4 4+2NO+2NO2 2 3N3N2 2+4H+4H2 2O,O,已知已知4 g N4 g N2 2H H4 4(g)(g)在上述反在上述反应中放出应中放出71 kJ71 kJ的热量的热量, ,你能运用类似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反应中的物质和你能运用类似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反应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吗能量变化吗? ?它与我们学过的化学方程式有何不同它与我们学过的化学方程式有何不同? ?3 3【课标要求】【课标要求】1.1.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2.掌握热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3.通过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通过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初步学习测定反应热的实验方法。初步学习测定反应热的实验方法。4 4知识探究知识探究 梳理知识梳理知识点拨方法点拨方法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概念概念 能表示能表示 和和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叫做热化叫做热化 学方程式学方程式意义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物质的变化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物质的变化, ,还表明了还表明了 的变化的变化实例实例 H H2 2(g)+1/2O(g)+1/2O2 2(g) H(g) H2 2O(l)O(l)H=-285.8 kJ/mol,H=-
4、285.8 kJ/mol,表示在表示在25 25 、 101 kPa 101 kPa条件下条件下, , H H2 2(g)(g)与与 O O2 2(g)(g)完全反应生成完全反应生成 . . H H2 2O(l)O(l)时时 热量热量285.8 kJ285.8 kJ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 只代表只代表 , ,不能代表分子数不能代表分子数探究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探究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反应热反应热能量能量1 mol 1 mol 1mol21 mol 1 mol 放出放出物质的量物质的量5 5名师点拨名师点拨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方法热化学方程式的
5、书写与正误判断方法1.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要求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要求(1)(1)遵循一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遵循一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一般不写反应条件一般不写反应条件) )。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普通化学方程式普通化学方程式C(s)+HC(s)+H2 2O(g) CO(g)+HO(g) CO(g)+H2 2(g)(g)H=+131.4 kJ/mol H=+131.4 kJ/mol C+HC+H2 2O(g) CO+HO(g) CO+H2 2右端有热效应值右端有热效应值右端无热效应值右端无热效应值必须标明反应物、生成物的聚集必须标明反应物、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状态不标明聚集状态不
6、标明聚集状态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或整数数或整数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或分子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或分子与原子的个数与原子的个数, ,只能为整数只能为整数6 6(2)(2)在方程式右端注明热量的变化在方程式右端注明热量的变化: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H0;,H0;放热反应放热反应,H0,H0。(3)(3)用用s(s(固体固体) )、l(l(液体液体) )、g(g(气体气体) )、aq(aq(水溶液水溶液) )等符号注明反应物和生等符号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成物的聚集状态。(4)(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 ,因此可以是整数因
7、此可以是整数, ,也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分数。(5)(5)化学计量数改变化学计量数改变,H,H要相应改变要相应改变; ;逆反应的逆反应的HH数值与正反应的相等、数值与正反应的相等、符号相反。符号相反。2.2.“四审四审”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7 7过关演练过关演练 巩固知识巩固知识提升能力提升能力1 1.(2018.(2018内蒙古集宁一中期中内蒙古集宁一中期中) )对热化学方程式对热化学方程式C(s)+HC(s)+H2 2O(g) CO(g)+O(g) CO(g)+H H2 2(g)(g)H=+131.3 kJ/molH=+131.3 kJ/mol最准确的理解是最准确的
8、理解是( ( ) )A.A.碳和水反应吸收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131.3 kJ热量热量B.1 molB.1 mol碳和碳和1 mol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同时放出同时放出131.3 kJ131.3 kJ热量热量C.1 molC.1 mol碳和碳和1 mol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 CO1 mol CO和和1 mol H1 mol H2 2, ,同时吸收同时吸收131.3 kJ131.3 kJ热量热量D.1D.1个固态碳原子和个固态碳原子和1 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 kJ131.1 kJ
9、解析解析: :A A项未指明物质的量和聚集状态项未指明物质的量和聚集状态,A,A错误错误; ;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B错误错误; ;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的量, ,不表示分子数不表示分子数,C,C正确正确,D,D错误。错误。C C8 82 2. .1 g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142.9 kJ的热量的热量, ,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式正确的是( ( ) )解析解析: :1 g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氢
10、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142.9 kJ热量热量, ,所以所以 2 mol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液态水, ,放出的热量为放出的热量为142.9 kJ142.9 kJ4=571.6 kJ,4=571.6 kJ,所以所以H=-571.6 kJ/mol,AH=-571.6 kJ/mol,A错错误误;1 g H;1 g H2 2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142.9 kJ的热量的热量,H0,H0,热化学方程式为热化学方程式为H H2 2(g)+ O(g)+ O2 2(g) H(g) H2 2O(l)O(l)H=-285.8 kJ/mol,BH=
11、-285.8 kJ/mol,B正确正确; ;物质的状态影响反物质的状态影响反应热应热, ,未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未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C,C错误错误; ;依据题干是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依据题干是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 ,而热而热化学方程式中是生成气态水化学方程式中是生成气态水,D,D错误。错误。B B129 93 3.(2018.(2018四川攀枝花十五中高二期中四川攀枝花十五中高二期中) )红磷红磷P(s)P(s)和和ClCl2 2(g)(g)发生反应生成发生反应生成PClPCl3 3(g)(g)和和PClPCl5 5(g),(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的
12、图中的HH表示生成表示生成1 mol1 mol生成物的数据生成物的数据)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P(1)P和和ClCl2 2反应生成反应生成PClPCl3 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1010(2)PCl(2)PCl5 5分解成分解成PClPCl3 3和和ClCl2 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1111课堂检测课堂检测 即学即测即学即测查漏补缺查漏补缺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H,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B.B.热化学方程式各
13、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分数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分数C C同一化学反应同一化学反应, ,化学计量数不同化学计量数不同,H,H不同不同, ,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相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相同, ,HH也不相同也不相同D.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解析解析: :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H,H指指25 25 、1.011.0110105 5 Pa Pa时测时测定的定的( (标准状况为标准状况为0 0 、1.011.0110105 5 Pa)
14、Pa)。A A12122.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H2 2(g)+O(g)+O2 2(g) 2H(g) 2H2 2O(l)O(l)HH1 1=-571.6 kJ/mol,=-571.6 kJ/mol,则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H2 2O(l) 2HO(l) 2H2 2(g)+O(g)+O2 2(g)(g)HH2 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解析解析: :HH2 2与与HH1 1符号相反符号相反, ,数值相等数值相等, ,故故HH2 2=+571.6 kJ/mol;D=+571.6 kJ/mol;D选项没有选项没有指明指明36
15、 g36 g水的状态水的状态, ,故故D D项错误。项错误。B BA.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B.该反应该反应HH2 2大于零大于零C.C.该反应的该反应的HH2 2=-571.6 kJ/mol=-571.6 kJ/molD.D.该反应可表示该反应可表示36 g36 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水分解时的热效应13133 3.(2017.(2017辽宁葫芦岛八中期中辽宁葫芦岛八中期中) )燃烧燃烧1 g1 g乙炔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乙炔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 ,放放出热量出热量50 kJ,50 kJ,则这一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则这一反应的热化学反应
16、方程式为( ( ) )D D14144.(1)NaBH4.(1)NaBH4 4(s)(s)与与H H2 2O(l)O(l)反应生成反应生成NaBONaBO2 2(s)(s)和和H H2 2(g)(g)。在。在 25 25 、101 kPa101 kPa下下, ,已知每已知每消耗消耗3.8 g NaBH3.8 g NaBH4 4(s)(s)放热放热 21.6 kJ,21.6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CuCl(s)(2)CuCl(s)与与O O2 2反应生成反应生成CuClCuCl2 2(s)(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和一种黑色固体。在 25 25 、101 kP
17、a101 kPa下下, ,已知该已知该反应每消耗反应每消耗1 mol CuCl(s),1 mol CuCl(s),放热放热44.4 kJ,44.4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答案: :(1)NaBH(1)NaBH4 4(s)+2H(s)+2H2 2O(l) NaBOO(l) NaBO2 2(s)+4H(s)+4H2 2(g)(g)H=-216 kJ/molH=-216 kJ/mol(2)4CuCl(s)+O(2)4CuCl(s)+O2 2(g) 2CuCl(g) 2CuCl2 2(s)+2CuO(s)(s)+2CuO(s)H=-177.6 kJ/molH=-17
18、7.6 kJ/mol1515实验微专题实验微专题1 1中和热的测定中和热的测定1.1.中和热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在稀溶液中, ,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1 mol H2 2O O时所释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2.2.实验原理实验原理通过测定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通过测定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 ,计算反应放出的热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量, ,由此求得中和热。由此求得中和热。3.3.测量装置的组装测量装置的组装1616思考思考 不能用铜质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原因是什么不能用铜质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原
19、因是什么? ?若用醋酸代若用醋酸代替盐酸进行中和热的测量替盐酸进行中和热的测量, ,测量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减小还是增大测量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减小还是增大? ?提示提示: :因为铜质搅拌棒导热太快因为铜质搅拌棒导热太快, ,造成一些热量散失造成一些热量散失, ,引起误差引起误差; ;醋酸是弱电醋酸是弱电解质解质, ,电离吸收热量电离吸收热量, ,因此测量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减小。因此测量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减小。4.4.测量步骤测量步骤17175.5.数据处理数据处理H=- kJ/molH=- kJ/mol其中其中c=4.18 J/(g)c=4.18 J/(g)。3210H Ocm tn 6.6.初始温度初
20、始温度t t1 1的测量的测量(1)(1)用一量筒量取用一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50 mL 0.50 mol/L盐酸盐酸, ,倒入小烧杯中并测量其温度倒入小烧杯中并测量其温度; ;(2)(2)用另一量筒量取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测量其温度溶液并测量其温度; ;(3)(3)求两温度平均值作为求两温度平均值作为t t1 1。7.7.终止温度终止温度t t2 2的测量的测量(1)(1)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 ;(2)(2)把量筒中的把量筒
21、中的NaOHNaOH溶液一次性倒入小烧杯溶液一次性倒入小烧杯; ;(3)(3)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测出终止温度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测出终止温度t t2 2。18188.8.实验中注意的事项实验中注意的事项(1)(1)防止热量散失的方法防止热量散失的方法: :两个烧杯口要相平两个烧杯口要相平; ;在两个烧杯之间填充碎泡在两个烧杯之间填充碎泡沫塑料或碎纸片沫塑料或碎纸片; ;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 ,而不能用金属棒而不能用金属棒( (丝丝) )搅拌搅拌; ;实实验时动作要迅速。验时动作要迅速。(2)(2)加过量碱液使酸完全反应加过量碱液使酸完全反应, ,碱过
22、量对中和热测定没有影响。碱过量对中和热测定没有影响。(3)(3)需要重复实验需要重复实验, ,数据处理时数据处理时, ,取取2 23 3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但相差较大的数但相差较大的数据可能是偶然误差引起的据可能是偶然误差引起的, ,应舍去。应舍去。(4)(4)弱酸或弱碱参加的中和反应中弱酸或弱碱参加的中和反应中, ,要考虑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要吸收热量。要考虑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要吸收热量。1919名师点拨名师点拨1.1.实验存在的实验存在的“两误区两误区”(1)(1)实验中改变酸碱的用量时实验中改变酸碱的用量时, ,反应放出的热量发生改变反应放出的热量发生改变, ,误认为
23、中和热也发误认为中和热也发生改变。生改变。(2)(2)误认为中和热误认为中和热H=-57.3 kJ/molH=-57.3 kJ/mol是针对所有的酸碱反应。是针对所有的酸碱反应。2.2.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1)(1)量取液体的体积有误差。量取液体的体积有误差。(2)(2)温度计的读数有误差。温度计的读数有误差。(3)(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4)(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 ,导致热量散失。导致热量散失。(5)(5)测过酸溶液温度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便立即测碱溶液的温度。测过酸溶液温度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便立即测碱
24、溶液的温度。(6)(6)没做重复实验求其平均值。没做重复实验求其平均值。2020【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中和热的测定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定量实验。取中和热的测定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定量实验。取 0.55 mol/L 0.55 mol/L 的的NaOHNaOH溶液溶液50 mL50 mL与与0.25 mol/L0.25 mol/L的硫酸溶液的硫酸溶液50 mL50 mL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1)从如图实验装置看从如图实验装置看, ,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除此之外除此之
25、外, ,装置中的一个明显错误是装置中的一个明显错误是 。解析解析: :(1)(1)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搅拌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搅拌, ,所以还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由于在反应所以还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由于在反应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热量的损失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热量的损失, ,所以根据装置图可知所以根据装置图可知, ,存在的错误是小烧杯存在的错误是小烧杯口未用硬纸板盖住口未用硬纸板盖住( (或大烧杯内碎纸条塞少了或大烧杯内碎纸条塞少了, ,未将小烧杯垫得足够高未将小烧杯垫得足够高) )。答案答案: :(1)(1)环形玻璃搅拌棒小烧杯口未用硬纸板盖住环形玻璃搅拌棒小烧杯口未用硬纸板盖住( (或大烧杯内碎纸条塞或
26、大烧杯内碎纸条塞少了少了, ,未将小烧杯垫得足够高未将小烧杯垫得足够高) )2121(2)(2)为保证该实验成功为保证该实验成功, ,该同学采取了许多措施该同学采取了许多措施, ,如图的碎纸条的作用在于如图的碎纸条的作用在于 。(3)(3)若改用若改用60 mL 0.25 mol/L H60 mL 0.25 mol/L H2 2SOSO4 4溶液和溶液和50 mL 0.55 mol/L NaOH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溶液进行反应反应, ,与上述实验相比与上述实验相比, ,所放出的热量所放出的热量( (填填“相等相等”或或“不相等不相等”),),若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实验
27、操作均正确, ,则所求中和热则所求中和热( (填填“相等相等”或或“不相等不相等”) )。解析解析: :(2)(2)实验中的碎纸条可以起到隔热、减少热量的损失的作用。实验中的碎纸条可以起到隔热、减少热量的损失的作用。(3)(3)当改变酸或碱的用量时当改变酸或碱的用量时, ,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会发生变化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会发生变化, ,但中和热是不变但中和热是不变的。因为中和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因为中和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稀溶液中稀溶液中, ,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 mol1 mol水水时所放出的热量时所放出的热量, ,而与酸或碱的用量无关系。而与酸或碱的用量无关系。答案:答案
28、:(2)(2)隔热隔热, ,减少热量的损失减少热量的损失(3)(3)不相等相等不相等相等2222(4)(4)倒入倒入NaOH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填字母) )。A.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B.分三次少量倒入分三次少量倒入C.C.一次迅速倒入一次迅速倒入(5)(5)使硫酸溶液与使硫酸溶液与NaOH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填字母) )。A.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用温度计小心搅拌B.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C.轻轻地振荡烧杯轻轻地振荡烧杯D.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用套
29、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解析解析: :(4)(4)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越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越慢, ,热量损失得越多热量损失得越多, ,所以为减少热量损所以为减少热量损失失, ,应该是一次迅速倒入。应该是一次迅速倒入。(5)(5)温度计不能用来搅拌温度计不能用来搅拌,A,A不正确不正确;B;B和和C C的操作会引起热量的损失的操作会引起热量的损失, ,应该用环应该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D,D正确。正确。答案答案: :(4)C(4)C(5)D(5)D2323(6)(6)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解析解析: :
30、(6)(6)根据标准数据可知根据标准数据可知, ,四次温度差分别是四次温度差分别是()3.4()3.4、5.15.1、3.33.3、3.5,3.5,所以第二次的实验误差太大所以第二次的实验误差太大, ,舍去。因此温度差的平均值是舍去。因此温度差的平均值是(3.4+3.3+3.5)(3.4+3.3+3.5)3=3.4()3=3.4()。答案答案: :(6)(6)3.4 3.4 温度温度实验实验 次数次数起始温度起始温度t t1 1/终止温度终止温度t t2 2/温度差平均值温度差平均值(t(t2 2-t-t1 1)/)/H H2 2SOSO4 4NaOHNaOH平均值平均值1 126.226.2
31、26.026.026.126.129.529.52 227.027.027.427.427.227.232.332.33 325.925.925.925.925.925.929.229.24 426.426.426.226.226.326.329.829.82424近似认为近似认为0.55 mol/L NaOH0.55 mol/L NaOH溶液和溶液和0.25 mol/L0.25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1 g/cm3 3, ,中和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c=4.18 J/(g),),则中和热则中和热H=H= ( (取小数
32、点后一位取小数点后一位) )。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57.3 kJ/mol有偏差有偏差, ,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 (填字母填字母) )。a.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b.用温度计测定用温度计测定NaOH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 H2 2SOSO4 4溶液的温度溶液的温度c.c.分多次把分多次把NaOH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溶液的小烧杯中溶液倒入盛有硫酸溶液的小烧杯中解析解析: :反应中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反应中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0.025 mol,0.025 mol,而反应中放出的
33、热量是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50+50)g(50+50)g4.18 J/(g4.18 J/(g)3.4 =1 421.2 J,3.4 =1 421.2 J,因此中和热因此中和热H=-1.421 2 kJH=-1.421 2 kJ0.025 mol=0.025 mol=-56.8 kJ/mol-56.8 kJ/mol。实验数值结果与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57.3 kJ/mol相比偏小相比偏小, ,这说明反应中有热量的损失这说明反应中有热量的损失,a,a和和c c正确。正确。用温度计测定用温度计测定NaOH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 H2 2SOSO4 4
34、溶液的温度溶液的温度, ,会使硫酸溶液的起始会使硫酸溶液的起始温度偏高温度偏高, ,所以反应后温度差减小所以反应后温度差减小, ,测定结果偏低测定结果偏低, ,所以答案选所以答案选abcabc。答案答案: :-56.8 kJ/mol-56.8 kJ/molabcabc2525【变式练习变式练习】1 1. .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A.向量热计中加入盐酸向量热计中加入盐酸, ,搅拌后的温度为初始温度搅拌后的温度为初始温度B.B.实验中可使酸或碱略过量实验中可使酸或碱略过量C.C.向量热计中加碱液时向量热计中加
35、碱液时, ,碱液的温度应与酸的温度相同或相差不大碱液的温度应与酸的温度相同或相差不大D.D.可以用氢氧化钾代替氢氧化钠可以用氢氧化钾代替氢氧化钠, ,浓硫酸代替盐酸浓硫酸代替盐酸解析解析: :可以用可以用KOHKOH代替代替NaOH,NaOH,若用浓硫酸代替盐酸若用浓硫酸代替盐酸, ,浓硫酸溶于水的过程中浓硫酸溶于水的过程中会释放部分热量会释放部分热量, ,导致测定的混合液最高温度偏高导致测定的混合液最高温度偏高, ,中和热的数值偏大中和热的数值偏大,D,D错误。错误。D D26262.2.实验室用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50 mL 0.50 mol/L盐酸、盐酸、50 mL 0.55 mol/L NaOH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和如图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所示装置进行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叉车空箱堆高机吊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空调机用管状加热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半年租住合同模板(别墅租赁)
- 协同管理软件项目绩效评估报告
- 宠物运输服务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文具店租赁合同(含知识产权)
- 2025年中国水泥电杆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4-2025年中国二次元游戏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铅酸蓄电池电动车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中国维生素A(视黄醇)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电力储能用集装箱技术规范
- 小学生雪豹课件
- 《课标教材分析》课件
- 《信号工程施工》课件 项目一 信号图纸识读
- 基础护理常规制度
- 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
- 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培训
- 设备日常维护及保养培训
- 2024年建房四邻协议范本
- FTTR-H 全光组网解决方案装维理论考试复习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