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_道路平面交叉(第一节无信号控制交叉口、第二节信号控制交叉口)_第1页
第五章_道路平面交叉(第一节无信号控制交叉口、第二节信号控制交叉口)_第2页
第五章_道路平面交叉(第一节无信号控制交叉口、第二节信号控制交叉口)_第3页
第五章_道路平面交叉(第一节无信号控制交叉口、第二节信号控制交叉口)_第4页
第五章_道路平面交叉(第一节无信号控制交叉口、第二节信号控制交叉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第五章道路平面交叉道路平面交叉平面交叉设计概述:平面交叉设计概述:1.平面交叉设计内容:平面交叉设计内容:选择交叉口形式、拟定尺寸、选择交叉口形式、拟定尺寸、布设交通设施、交叉口竖向设计布设交通设施、交叉口竖向设计2.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和交通分析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和交通分析分流点分流点合流点合流点冲突点冲突点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办法: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办法:(1)交通管制)交通管制(2)渠化交通)渠化交通(3)设置立交)设置立交3.交叉口几何形式与选择交叉口几何形式与选择4.不同交通组织方式交叉口的选择不同交通组织方式交叉口的选择(1)无信号管制的简单平面交叉口:适用于路口高)无信号管制的简单

2、平面交叉口:适用于路口高峰小时车流量在峰小时车流量在500辆辆/h以内的道路交叉;以内的道路交叉;(2)有信号交通管制的平面交叉口:适用于高峰小)有信号交通管制的平面交叉口:适用于高峰小时交通量在时交通量在8003000辆辆/h的干路交叉或干路、支路交的干路交叉或干路、支路交叉口;叉口;(3)实施分流渠化并配以信号管制的干路交叉口:)实施分流渠化并配以信号管制的干路交叉口:其高峰小时通过流量可达其高峰小时通过流量可达30006000辆辆/h。(4)环形平面交叉口:适用多路交叉且高峰小时车)环形平面交叉口:适用多路交叉且高峰小时车流量在流量在2700辆辆/h以内的交叉口。以内的交叉口。(5)高架

3、桥下的交叉口有其特殊性。)高架桥下的交叉口有其特殊性。第一节第一节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口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口一、交叉口平面布置及设计一、交叉口平面布置及设计方法:方法:1.平面交叉路线宜采用直线并尽量正交,当必平面交叉路线宜采用直线并尽量正交,当必须斜交时,交叉角不宜小于须斜交时,交叉角不宜小于45 ;2.交叉口内的车道条数及车道宽度应不小于路交叉口内的车道条数及车道宽度应不小于路段数量及宽度;段数量及宽度;3.交叉口处的缘石宜做成圆曲线或复曲线,缘交叉口处的缘石宜做成圆曲线或复曲线,缘石半径应满足见表石半径应满足见表5-1中的最小半径,对于有非机动中的最小半径,对于有非机动车道处的缘石半径

4、不能小于车道处的缘石半径不能小于5m。4.交叉口间距应根据道路网规划、道路等级、性交叉口间距应根据道路网规划、道路等级、性质、计算行车速度、设计交通量及高峰期间最质、计算行车速度、设计交通量及高峰期间最大阻车长度等确定,不宜太短。大阻车长度等确定,不宜太短。二、平面交叉口纵断面设计原则:二、平面交叉口纵断面设计原则:1.交叉口进口道的纵坡度,宜小于或等于交叉口进口道的纵坡度,宜小于或等于2%,困难,困难情况下应小于或等于情况下应小于或等于3%,但相邻两路段不宜取平坡;,但相邻两路段不宜取平坡;2.桥梁引道处应尽量避免设置平面交叉口;桥梁引道处应尽量避免设置平面交叉口;3.两路相交,主要道路的纵

5、坡宜保持不变,次要道路两路相交,主要道路的纵坡宜保持不变,次要道路纵坡度服从于主要道路;纵坡度服从于主要道路;4.交叉口竖向设计标高应与四周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协交叉口竖向设计标高应与四周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协调;调;5.应合理确定变坡点(方法见交叉口竖向设计)应合理确定变坡点(方法见交叉口竖向设计)三、交叉口视距三、交叉口视距1.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妨碍驾驶员视线的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应清除;障碍物应清除;视距三角形概念、绘制视距三角形概念、绘制: (如图)(如图)找出行车找出行车最危险最危险冲突点冲突点从最危险的从最危险的冲突点向后冲突点向后沿行车轨迹沿行车轨迹各

6、量取停车视距各量取停车视距连接末端连接末端构成视构成视距三角形距三角形寻找十字形交叉口的最危险冲突点的方法寻找十字形交叉口的最危险冲突点的方法:最靠右侧第一条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最靠右侧第一条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心线的第一条左转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路最靠中心线的第一条左转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为最危险的冲突点。叉点为最危险的冲突点。S停S停视距三角形视距三角形的作图绘制的作图绘制方法:方法:2.各进口车道的停车视距应大于或等于表各进口车道的停车视距应大于或等于表3-11规定规定值值 。四、交叉口竖向设计四、交叉口竖向设计1.原则原则2.基本形式基本形式3.设计方法及步骤设

7、计方法及步骤计算图示AO2O3E2E3EFF3D3M31.设计原则n行车舒适行车舒适n排水畅通排水畅通n与周围建筑屋的标高协调与周围建筑屋的标高协调2.基本形式(标准图示,可借鉴)n凸形地形交叉口凸形地形交叉口n凹形地形交叉口凹形地形交叉口n分水线地形交叉口分水线地形交叉口n谷形地形交叉口谷形地形交叉口n斜坡地形交叉口斜坡地形交叉口n马鞍型地形交叉口马鞍型地形交叉口3.设计步骤n第一步第一步,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测量资料测量资料(1:200或或1:500地形图)地形图)交通资料交通资料(交通量、交通构成、各向交通比例)(交通量、交通构成、各向交通比例)排水资料排水资料(已建成和拟建的排水管线位置、

8、尺寸、标(已建成和拟建的排水管线位置、尺寸、标高)高)道路资料道路资料(相交道路尺寸、类型、标高)(相交道路尺寸、类型、标高)n第二步,绘出交叉口的平面设计图和方格线第二步,绘出交叉口的平面设计图和方格线平面设计图反映交叉口平面尺寸:中心线、车行平面设计图反映交叉口平面尺寸:中心线、车行道、人行道宽度、缘石半径道、人行道宽度、缘石半径方格线要求以相交道路中线为坐标基线,打方格方格线要求以相交道路中线为坐标基线,打方格网(网(55m或或1010m),并测出各方格网节),并测出各方格网节点的地面标高。点的地面标高。n第三步,定出交叉口的设计范围第三步,定出交叉口的设计范围一般为缘石半径切点以外一般

9、为缘石半径切点以外510m(相当于一(相当于一个方格),以便于双向横坡过渡到单向横坡提个方格),以便于双向横坡过渡到单向横坡提供所需长度,以及与相交道路路面标高衔接。供所需长度,以及与相交道路路面标高衔接。n第四步,拟定交叉口竖向设计图式第四步,拟定交叉口竖向设计图式根据交叉口地形条件、相交道路等级和纵坡,拟根据交叉口地形条件、相交道路等级和纵坡,拟定竖向设计等高线图式,选定相邻等高线之高定竖向设计等高线图式,选定相邻等高线之高差(一般为差(一般为0.020.10m)n第五步,绘出相交道路路段竖向设计等高线第五步,绘出相交道路路段竖向设计等高线(关键在于:路拱坡度、路拱曲线、道路中心线的(关键

10、在于:路拱坡度、路拱曲线、道路中心线的纵坡、街沟的沟底纵坡)纵坡、街沟的沟底纵坡)n第六步,确定交叉口范围内的路脊线、和控制标第六步,确定交叉口范围内的路脊线、和控制标高高对于十字形交叉口,取路中线为路脊线,相交道路对于十字形交叉口,取路中线为路脊线,相交道路中线的交点即可定为交叉口设计标高。中线的交点即可定为交叉口设计标高。交叉口内的控制标高,应该根据交叉口的交叉口内的控制标高,应该根据交叉口的 地形条地形条件、相交道路纵坡、路面厚度件、相交道路纵坡、路面厚度 、车辆流向以及、车辆流向以及周围建筑物布置等因素综合考虑,周围建筑物布置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要求相交一般要求相交道路纵坡之差不超过道

11、路纵坡之差不超过0.5,以便于竖向设计的,以便于竖向设计的处理。处理。n第七步,建立标高计算线网,加密设计标高点。第七步,建立标高计算线网,加密设计标高点。比如:方格网节点即可作为设计标高点,比如:方格网节点即可作为设计标高点,计算图示AO2O3E2E3EFF3D3M3n第八步,确定标高计算线网上的设计标高第八步,确定标高计算线网上的设计标高n第九步,勾绘等高线、检查调整标高第九步,勾绘等高线、检查调整标高(按照原选取竖向设计图式,连接交叉口内各等(按照原选取竖向设计图式,连接交叉口内各等高点,即得初步等高线图,然后按照排水和行高点,即得初步等高线图,然后按照排水和行车要求,检查道路纵坡、横坡

12、和合成坡度、检车要求,检查道路纵坡、横坡和合成坡度、检查街沟沟底纵坡和进水口布置是否合适;然后查街沟沟底纵坡和进水口布置是否合适;然后调整等高线疏密,修改不合理得设计标高,完调整等高线疏密,修改不合理得设计标高,完成交叉口的竖向设计。)成交叉口的竖向设计。)n第十步,计算施工高度第十步,计算施工高度竖向设计举例(沥青路面两例)竖向设计举例(沥青路面两例)水泥混凝土路面两例水泥混凝土路面两例斜坡地形上交叉口的竖向设计斜坡地形上交叉口的竖向设计例题:n某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已知相交道路的路中心某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已知相交道路的路中心线、街沟纵坡线、街沟纵坡i1=i3=0.03,路面横坡,路面横坡i2

13、=0.02,车行道宽度车行道宽度B15m ,缘石半径,缘石半径R10m,交,交叉口中心标高为叉口中心标高为2.05m,等高线间距采用,等高线间距采用0.10m,试绘制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图。,试绘制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图。hF4改为hE4hC4改为AC4第二节第二节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交通组织)一一.交叉口的交通指挥信号设计交叉口的交通指挥信号设计无信号控制交叉口:无信号控制交叉口:环形交叉方式环形交叉方式自然交叉方式自然交叉方式交通量不大的城市道路路口,交通量不大的城市道路路口,和大多数公路平交路口和大多数公路平交路口交通规则:交通规则:后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应让先进入交叉口后

14、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应让先进入交叉口的车辆通过。的车辆通过。二二.平面交叉口拓宽渠化平面交叉口拓宽渠化在车道上画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在车道上画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像流入渠道中的水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像流入渠道中的水流一样,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的行进,这种交通称流一样,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的行进,这种交通称为。为。渠化交通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渠化交通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它对解决畸形交叉口的交通问题尤为减少交通事故。它对解决畸形交叉口的交通问题尤为显著,渠化交通还可以缩小冲突区。显著,渠化交通

15、还可以缩小冲突区。1.适用于:适用于:交通量大和使用多相位信号控制的交叉交通量大和使用多相位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宜依据信号控制要求进行拓宽渠化。口,宜依据信号控制要求进行拓宽渠化。2.设计原则:设计原则:n(1)应根据交通流量及流向,增设交叉口进口)应根据交通流量及流向,增设交叉口进口道的侯驶车道数;道的侯驶车道数;n(2)进出口道分隔带或交通标志、标线应根据)进出口道分隔带或交通标志、标线应根据渠化要求布置,做到导向清晰,避免分流、合流渠化要求布置,做到导向清晰,避免分流、合流集中于一点,造成相互干扰;集中于一点,造成相互干扰;n(3)无汇合点和交织点的穿越车流,应以直角)无汇合点和交织点的穿

16、越车流,应以直角或接近直角相交汇,汇合和交织交通流的交叉角或接近直角相交汇,汇合和交织交通流的交叉角应尽可能小。应尽可能小。3.交通岛交通岛应根据交叉口的形状、交通量、流向和用地条应根据交叉口的形状、交通量、流向和用地条件设置交通岛。件设置交通岛。按功能不同可有以下几种类型:按功能不同可有以下几种类型:分隔岛(1)分隔岛)分隔岛用来分隔机动车用来分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快速车和和非机动车、快速车和慢速车,以及对向行驶慢速车,以及对向行驶的车流,保证行车速度的车流,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的长条形交和交通安全的长条形交通岛,有时也可在路面通岛,有时也可在路面上划线来代替分隔岛上划线来代替分隔岛(2)

17、安全岛)安全岛安全岛安全岛供行人过街时避让车辆之用。在宽安全岛供行人过街时避让车辆之用。在宽阔的交通繁忙的街道上(机动车道数大于等于阔的交通繁忙的街道上(机动车道数大于等于6条,或人行横道长度超过条,或人行横道长度超过30米),宜在人行横道米),宜在人行横道中央设置安全岛(不少于中央设置安全岛(不少于1m),以保证行人过街),以保证行人过街安全。安全。中心岛(3)中心岛)中心岛中心岛是设在交叉中心岛是设在交叉口中央,用来组织左转弯口中央,用来组织左转弯车辆和分隔对向车流的交车辆和分隔对向车流的交通岛交通通岛交通导流岛(4)导流岛)导流岛用以指引行车方向,用以指引行车方向,可以组织好交通,减少或

18、可以组织好交通,减少或消灭冲突点,导流岛还可消灭冲突点,导流岛还可用于约束车道,使车辆减用于约束车道,使车辆减速转弯,保证行车。速转弯,保证行车。4.专用车道的增设条件:专用车道的增设条件:(1)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左转车辆多)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左转车辆多于于3或或4辆(小交叉口为辆(小交叉口为3,大交叉口为,大交叉口为4)时,应增设)时,应增设左转专用车道左转专用车道。(2)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右转车多于)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右转车多于4辆时,应增设辆时,应增设右转专用车道右转专用车道。5.交叉口的车道宽度:交叉口的车道宽度:交叉口进口道车道宽度应与

19、路段相同,小型汽交叉口进口道车道宽度应与路段相同,小型汽车车道可采用车车道可采用3m;混入普通汽车和铰接车的车道与;混入普通汽车和铰接车的车道与左、右转专用车道可采用左、右转专用车道可采用3.5m,最小,最小3.25m。例题:n已知某交叉口的右转车道宽度为已知某交叉口的右转车道宽度为3.5m,卡车行,卡车行驶速度为驶速度为40km/h,右转车速规定为,右转车速规定为20km/h,一次红灯受阻直行车为一次红灯受阻直行车为4辆。若减速度用辆。若减速度用2.5m/s2,加速度用,加速度用1.0m/s2,试计算右转车道,试计算右转车道长度和加速车道长度。长度和加速车道长度。8.行人交通组织行人交通组织行人交通组织的主要内容:行人交通组织的主要内容:(1)组织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组织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2)组织行人在人行横道线内安全过街,从而使)组织行人在人行横道线内安全过街,从而使人、车分离,相互之间的干扰最少。人、车分离,相互之间的干扰最少。人行道:对称布置在车行道两侧。交叉口内相邻道人行道:对称布置在车行道两侧。交叉口内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