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法西斯含义:法西斯含义:法西斯是拉丁语fasces的音译,本义为“束棒”,是把多根粗细不一的木棍绑在一起,中间插一把斧头。束棒捆在一起表示个体服从集体,斧头是用来处死罪犯。法西斯在古罗马帝国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主要表现为“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领袖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领袖”。现象征强权、暴力、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极端独裁形式。壹壹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及不断发展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及不断发展(1)意大利法
2、西斯组织)意大利法西斯组织: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的“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1921年11月7日)。1922年(10月31日组织内阁),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2)德国法西斯组织)德国法西斯组织: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纳粹是德文“民族”和“社会主义的”两个词缩写的音译),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3)日本法西斯组织)日本法西斯组织: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4)法西斯主义的基本特征)
3、法西斯主义的基本特征(极端民族主义)对内对内:独裁统治;对外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改革)改革:美国 罗斯福新政(基本做法基本做法: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2)建立法西斯政权,侵略扩张:德意日。3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背景)背景: 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他们声称“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1931年),妄图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独占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进而征服中国,最终征服世界。2)过程)过程: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
4、侵占中国东北;标志标志:1936年,(受日本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2)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背景)背景:经济大危机使德国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经济落入低谷,社会各阶层普遍对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纳粹党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煽动民族复仇主义,种族狂热和对外扩张得到了广泛支持。2)过程)过程:1932年在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出任总理,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至此,亚洲和欧洲
5、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4英法实行绥靖政策英法实行绥靖政策: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德台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绥靖政策出现的原因及影响会是什么?原因:一战带来的巨大破坏,使得英法不敢轻易发动战争;30年代经济危机削弱了英法等国的势力;英法寄希望于祸水东引,消灭苏联及共产主义。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嚣张的气焰。20世纪30年代,德、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逐渐形成。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过程中的相同点是()A.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夺权B.利用经济危机引发的严重政治危机C.依
6、靠法西斯政党夺取政权D.煽动民族复仇主义以获取广泛支持德国希特勒领导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借助经济危机造成的混乱形势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乘机上台执政;日本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军部法西斯势力乘机而起,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6年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因此,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过程中的相同点是利用经济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掌握政权,B项正确。20世纪20年代,德国希特勒认为,只有“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宣称,日本要求打破现状,并且“从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这表明()A.两者具有极端民族主义思想B.德日民族
7、复仇情绪十分强烈C.苏联是他们共同反对的对象D.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已形成材料中希特勒和日本首相近卫文麿都认为只有构建以自己国家为中心的国际体系,世界才能和平,这些主张带有明显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A正确;“复仇”特征主要体现在德国,有学者称绥靖政策是“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由此可知,绥靖政策()A.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B.反映了英法等国的民意C.有效维护了凡尔赛体系D.推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材料中该学者认为英法通过绥靖政策来牺牲他国利益,对法西斯国家进行妥协和纵容,这反而刺激了法西斯国
8、家的野心,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故选A;绥靖政策是英法政府的行为,不能充分反映英法等国的民意,排除B;绥靖政策是对凡尔赛体系的破坏,排除C;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排除D。20世纪30年代,日本政局持续动荡。19311940年10年间产生了11位首相,其中2位首相出自政党,1位首相出身文官,其余8位首相均为军人或由军部支持。这一现象反映出日本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B.国家全面走向法西斯化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D.民主宪政传统丧失殆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政局持续动荡,首相换届频繁,11位首相中8位有军方背景,体现日本军部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反映的
9、是国家全面走向法西斯化,故选B项;下表是1935年英国一次群众性的“和平投票”的统计结果。表格所示现象投票项目投赞成票人数占总投票人数的比例赞成全面裁军约1 054万90.6%赞成采取经济和非军事的制裁约1 010万86.8%赞成在必要时采取军事制裁约683万58.7%A.反映了当时欧洲已陷入全面战争B.表明了英国民众排斥一切战争的和平信念C.体现了英国主导国际联盟的事务D.说明了英国实行绥靖外交有一定社会基础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赞成裁军与采取经济和非军事的制裁的投票者的比例占总投票人数的80%以上,占绝大多数,说明当时的英国和平主义思想盛行,实行绥靖外交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项正确。贰贰第二次世
10、界大战(中国战场、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西欧战场、苏联战场、太平洋战场、欧战场、苏联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北非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德、日经济的发展使其打破原来体系束缚的欲望愈加强烈。经济危机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经济危机最终促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把世界人民拖入战争的深渊。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夕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因孤立少援而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诱导因素
11、诱导因素: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英、法、美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苏联的政策苏联的政策: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给德国吃了一颗定心丸。苏联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导致祸水西引,使德国免于东西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也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局部战争、局部战争(1)亚洲战场序幕: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地位:中华民族结成抗
12、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2)欧洲战场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法国败降,英国继续抵抗。苏德战场: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的主战场。2、全球战争、全球战争(1)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从此,同盟国协同作战,在以后近三年半的时间里相继打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3)二战结束:1945年5月8
13、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4)二战影响: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战后社会主义力量得到较大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加速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运动的发展。促进观念的变革,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妇女地位提高,颓废文化一度盛行。1941年12月8日,罗斯福发表国会讲话:“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发动这场卑鄙的进攻之时起,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进入战争状态。”这标志着()A.德意日结成了轴心国同盟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出现C.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
14、阶段D.日本开始丧失战略上的主动权依据材料“1941年12月7日”“日本无端发动这场卑鄙的进攻”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故C项正确。它是伏尔加河下游一切交通的要冲。当德军突入市区时,斯大林下令“不后退一步”,号召苏联红军进行一场“爱国”战争。在他的号召下,红军誓死拖住德国人,直到红军能够重新组织对敌人的反攻。这是某书籍对二战期间一场著名战役的描述。这一战役使 ()A.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B.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C.苏联战场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D.苏军牢牢掌握了苏联战场的战争主动权材料的关键信息是“
15、它是伏尔加河下游一切交通的要冲”“直到红军能够重新组织对敌人的反攻”,从中可推知这一战役是二战期间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C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故选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的签约各国都保证用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这揭示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B.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同作战C.美、苏等世界大国积极参战D.美、苏、中、英四国的共同努力材料表明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同作战,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故B正确。下表为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各种观点表,对此理解正确的
16、是起点主要的主张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部分中国学者1937年七七事变部分中国学者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国际上大部分学者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部分欧洲学者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部分苏联和俄罗斯学者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部分欧美学者A.各位学者主要观点趋于一致B.国际学者的观点更为可靠C.现有史料无法说明二战起点D.同一事件有不同维度的解释材料体现的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中外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或观点,说明的是同一事件有不同维度的解释,D正确,1941年7月,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南部(橡胶和石油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日本的这一行为严重触碰了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利益,美国立即宣布对日本
17、实施石油禁运并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财产。美国的这一做法A.加速了日本偷袭珍珠港B.使日本在战略上转攻为守C.有效阻止了日军的南进D.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材料反映了美国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并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财产,使得日本在战略资源上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此举加速了日本偷袭珍珠港,故选A项,三三战战 后后 国国 际际 秩秩 序序 的的 建建 立立1、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1)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2)建立: 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会议会议时间时间背景背景内容内容开罗开罗会议会议
18、19431943111122-22-2626世界反法西斯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转变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包投降。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华民国。华民国。德黑德黑兰会兰会议议19431943111128-28-12121 1世界反法西斯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转变会议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会议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并决定美、英在欧洲开战后合作的宣言,并
19、决定美、英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雅尔雅尔塔会塔会议议194519452 24-114-11欧洲第二战场开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苏军与英美辟,苏军与英美盟军东西夹击德盟军东西夹击德国。国。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德国民主化。战后成立联合办战犯,实现德国民主化。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答应对日作战。国;苏联答应对日作战。波茨波茨坦会坦会议议194519457 717-17-8 82 2德国投降,太平德国投降,太平洋战场美军向日
20、洋战场美军向日本进逼,中国战本进逼,中国战场开始反攻。场开始反攻。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会议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3)内容: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承认朝鲜最终独立。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美、苏、英
21、划分势力范围。成立联合国。(4)评价:)评价:积极性: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局限性: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历史影响:标志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2、成立联合国、成立联合国(1)时间:)时间:1945年年10月月24日日(2)性质: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性质: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国际秩序。(3)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
22、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发展。(4)原则:吸取国联)原则:吸取国联“全体一致全体一致”的教训的教训,实行,实行“大国一致大国一致”原则。原则。(5)意义: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意义: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宣布:“把德国的全部武装力量解除并予以解散;永远解散一再图谋复活德国军国主义的德国总参谋部;没收或销毁德国全部军事装备;消灭或管制德国全部可用于军事生产的工业;公正、迅速地惩处一切战争罪犯并对德军造成的破坏索取实物赔偿;废除纳粹党、纳粹的法律、组织与机关”这些规定表明()A.根除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B.三国协
23、商对德作战,一致行动C.战后建立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D.协商战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雅尔塔会议对德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材料中的这些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再次出现,故选A在联合国的设计中,中、苏、美、英、法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这五大国的任何一国,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这一设计()A.有助于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B.不利于保护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与利益C.奠定了美苏主导构建的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D.削弱了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材料体现了“大国一致”的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有助于五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故选A项;1945年,美国国务院呈交给总统的一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工程财产保全担保协议3篇
- 甘肃2025年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招聘高层次人才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版智慧医疗健康项目承包服务合同2篇
- 昆明2025年云南昆明市五华区云铜中学合同制教师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新疆2025年新疆昌吉州引进人才6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合同(异地购房)4篇
- 2024年沪科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粤教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翻新装修工程合同书
- 河北省沧州市五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含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边防通行证委托书
- 肿瘤护士培训课件
- 《浸没式液冷冷却液选型要求》
- 中医基础理论-肝
- 小学外来人员出入校门登记表
- 《土地利用规划学》完整课件
- GB/T 25283-2023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 《汽车衡全自动智能称重系统》设计方案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 GB/T 2550-2016气体焊接设备焊接、切割和类似作业用橡胶软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