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纪晓岚河中石兽导学案 流渡中学 严庄坤 导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2、理解课文中心内容,懂得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重点)。 导学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导学课时: 3 课时 导学 步骤: 第一课时 导学要点: 1.自主预习,检查预习; 2. 朗读指导,疏通文意 一、 自主预习,完成自测 (一)预习步骤 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 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听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 4、反复通顺地朗读课文; 5、精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 6、再读
2、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习检查题。 (二)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积累:纪昀( yn )( 1724 1805 ),字晓岚,清代文学家。 阅微草堂笔记 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纪均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 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他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经、史、子、集)总纂官。 2、给下列生字注音。 沧( )州 河干( ) 圮( ) 棹 ( ) 曳 ( ) 铁钯( )木杮( ) 湮( ) 啮 ( ) 掷( ) 溯 ( )流 臆 ( )断 欤( ) 坎穴( ) 3、预读课文,结合注释,粗通文意。 二、创设情境,趣味导入 1、请学生复述刻舟
3、求剑的故事何所蕴含的寓意。 2、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 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 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让我们一起从中找出答案。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四、朗读指导,疏通文意 (一) 朗读指导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沧州南 /一寺临河干(g n ),山门/ 圮( p )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 /募金重修,求石兽 /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o)/数小舟,曳(y)/铁钯( p ),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 /
4、设帐 /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 非木杮(f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n)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 /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 /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 /啮 (ni)沙 /为坎穴。渐激渐深,至 石之半,石 /必倒掷( zh )/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s)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 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 /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 /多矣,可据理臆 (y)断欤(y)? (二
5、)疏通文意 沧州南一寺临(靠近)河(指黄河)干(岸边),二石兽并沉焉(“于之”,在那里),阅十余岁(年),以为顺流下矣(认为),曳铁钯(拖,拉,牵引),寻十余里无迹(踪迹)。 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院的大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水中。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资金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找到,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往下游找了十几里,不见石兽的踪迹。 第二课时 (三)再读课文,继续疏通文意 五、当堂练习,达标测评( 1) 1、练习二解释下列加点(线)词的含义。 ( 1)二石兽并沉焉( ) (2 )阅十余岁( ) ( 3)求石兽于水中( ) ( 4
6、)竟不可得( ) ( 5)凡河中失石( ) ( 6)如其言( ) 2、比较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一寺临河干 (古义: 不能究物理(古义: 今义: 今义: ) 阅十余岁(古义: ) 是非木杮(古义: 今义: 今义: ) ) 第三课时 导学要点: 1.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讲解质疑; 2.拓展延伸,当堂练习。 一、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文章记叙了什么故事?得出了什么道理? 2、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你更赞同谁的说法(做法),说说理由。 (二)班内展示,交流成果 1、文章记叙了什么故事?得出了什么道理? 2、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你更赞同谁的说法(做法),说说理由。 二、师生
7、互动,讲解质疑 (一)文章记叙了什么故事古人寻找河中石兽。 (二)按照“起因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的情节复述故事。 (三)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方法、人物、 地点、结果 第一种:僧,原地水中,不可得。 第二种:僧,顺流而下,无迹。 第三种:讲学家,原地沙下(找不到)。 第四种:老河兵,逆流而上果得于数里外。 (四)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你更赞同谁的说法(做法),说说理由。 寺僧:以为顺流下矣。 讲学家: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老河兵: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8、。 (五)练习一 1. 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者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办法? 2. 文章中写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六)人物性格 寺僧:“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出。家人,居于寺庙,四大皆空。可见其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讲学家:“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居”于。书塾,研究经史,讲学教书。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 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 老河兵:长年驻扎河边,巡河,镇守河防。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七)画出议论语句,说说得出了什么道理?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小结:本文借事喻理,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叙述故事,在文末以议
9、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 三、拓展延伸,扩大外延 1、资料链接:“水中石兽真会向上游”、“盲人摸象”、“要用多角度看问题”。 2、你还知道哪些“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与同学交流这 类小故事,再说说对这篇课文的体会。 知其一,不知其二(成语):只知道事物的一面,不知道还有另一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典故:河中石兽 “知其一,不知其二”笑话(四则) (一) 一个人骑摩托车喜欢反穿衣服,就是把口子在后面扣上,可以挡风。一天他酒后驾驶,翻了,一头栽在路旁。警察赶到: 警察甲:好严重的车祸。 警察乙:是啊,脑袋都撞到后面去了。 警察甲:嗯,还有呼吸,我们帮他
10、把头转回来吧。 警察乙:好 .一、二使劲,转回来了。 警察甲:嗯,没有呼吸了 . (二) 老师:“你能说一些 18 世纪科学家共同特点吗?”学生:“能,他们都死了。” (三) 一非洲人住在某一宾馆。夜半,起火,不明原因。非洲人见状顾不了那么许多,光着身子就跑出去了。消防员见状惊呼:“我的妈呀!都烧的糊了吧区的了还能跑那么快!” (四) 在一条七拐八拐的乡村公路上,因为时常发生车祸,所以常常有一些鬼故事发生,有 一天晚上,有一个出租车司机看见路边有一个长发披肩,身着白衣的女人向他招手,因为这个司机没有见过鬼,所以大胆的停下来让她上车了,这一路上 ,司机虽然不信有鬼,心里也毛毛的,所以时常从后视镜看后面的女人,开着开着,突然司机发现那个女人不见了!司机吓了一大跳,赶紧踩了一个刹车! 只见那个女人满脸是血,表情狰狞。司机吓的牙直打颤。突然那女人开口了:“你会不会开车啊!我低头系个鞋带你突然一刹车把我鼻子都撞破了 ” “河中石兽”启示:三“要”三“不” 告诉我们许多自然现象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铁砂石合同范例
- 生物课堂的回顾与展望计划
- 个人劳务挂靠合同标准文本
- 入党的动机和目的10篇
- 供应气体合同标准文本
- 主机销售合同标准文本
- 与店签定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品牌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专业分包团队合同标准文本
- 业务推广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小学生卫生知识健康教育精课件
- 光伏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4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内蒙古赛区初赛试卷(解析版)
-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答案
- DL∕T 319-2018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抱杆通 用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 管理原理与实务
- 煤矿防治水细则释义详解版(一)
- GB/T 44144-2024有声读物
- 《桥本氏甲状腺炎》课件
- 6.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高一《化学》同步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B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