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学案_第1页
《琵琶行》学案_第2页
《琵琶行》学案_第3页
《琵琶行》学案_第4页
《琵琶行》学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案(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琵琶行 并序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本诗选自白居易集笺校,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中唐时期(朝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与元稹等人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代表作有新乐府、秦中吟(讽喻诗)、琵琶行。2、作品简介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与长恨歌齐名,且流传很广,唐朝时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歌琵琶篇”之说。3、关于文体琵琶行(原作琵琶引)属于乐府诗,歌、行、引本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

2、后来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古体诗的标志之一。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二、基础积累1、加点字注音湓浦口( ) 商贾( ) 转徙( ) 迁谪( ) 荻花( ) 敛容( )声声思( ) 间关( ) 铁骑( ) 霓裳( ) 钿头( ) 慢捻( )还独倾( ) 云篦( ) 虾蟆( ) 恬然( ) 乍破( ) 唧唧( )抹复挑( ) 幽咽( ) 冷涩( ) 春江花朝( ) 呕哑嘲哳( )2、解释明年秋 明年,第二年。 曲罢悯然 悯然,忧伤不伤。因为长句 因,于是;长句,长诗。 寻声暗问 暗,轻声地别时茫茫江浸月 江浸月,江水倒映着明月。 弦弦掩抑声声思 思

3、,悲。间关莺语花底滑 间关,指鸟鸣宛转。 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手,随手。秋月春风等闲度 等闲,轻易,随便。 暮去朝来颜色故 颜色,指容貌。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指上了年纪。 商人重利轻别离 重、轻,意动用法。梦啼妆泪红阑干 阑干,纵横的样子。 又闻此语重唧唧 唧唧,叹息声。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退。 凄凄不似向前声 向前,刚才。满座重闻皆掩泣 掩泣,掩面流泪。 去来江口守空船 来,语气助词,无义。铁骑突出刀枪鸣 铁骑,带甲的骑兵;突出,爆发出。整顿衣裳起敛容 整顿,整理;敛容,收敛面部表情,显出矜持的神态。 3、修辞手法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浔阳地僻无音乐

4、,终岁不闻丝竹声 4、一词多义【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别有幽情暗恨生 【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 今夜闻君琵琶语 【相】 移船相近邀相见 相逢何必曾相识 【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 凝绝不通声暂歇 【转】 转轴拨弦三两声 却坐促弦弦转急 【言】 凡六百一十二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为】 因为长句 委身为贾人妇 初为霓裳 呕哑嘲哳难为听 为君翻作琵琶行 三、内容梳理1、本文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长篇叙事诗,全文以歌女身世为明线,以诗人感受为暗线,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最后两者交汇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体验中。歌女:孤寂月夜弹琵琶月夜弹奏琵琶曲江心自叙身世苦却坐促弦弦转

5、急诗人:浔江送客闻琵琶江心聆听琵琶曲同病相怜感慨多江州司马青衫湿2、诗人三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第一次是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和客人听到的;第二次是明写,琵琶女应诗人的邀请而出场演奏,写得详细;第三次仍是明写,但写得简略。3、诗人在第二部分对琵琶女演奏叙写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 ):写琵琶女的出场。第二层( ):总写琵琶女的演奏。第三层( ):具体写琵琶女的演奏。4、乐声描写是本诗中尤为精彩的部分,根据乐声的起伏,琵琶女的演奏可为三个层次:第一层( ):诗人通过各种比喻,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结合起来,描绘演奏的第一个高潮。第二层( ):诗人采用比喻的手法,借助不同的音乐意境(“莺

6、语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涩”)来表现旋律的变化,描绘了一个“声渐歇”的过程,并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一个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第三层( ):诗人采用比喻的手法再掀演奏的高潮。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写乐声的雄壮、激越;用“四弦一声如裂帛”写乐声的戛然而止;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让人在静寂中回味逝去的琵琶声。5、在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用年轻美貌衬年长色衰,用门庭若市衬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欢笑衬后来的辛酸,用夜梦往事衬孤寂伤感的情怀。联系前后生活的过渡句是“秋月春风等闲度”。6、本文第四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7、。第一层( ):琵琶女的哀怨乐曲,拨动了诗人的心弦,令他发出深长的叹息;琵琶女的自诉身世,激起了情感的共鸣,令他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第二层( ):诗人述说自己被贬失意的生活。由此可见诗人的遭遇和琵琶女有着惊人的相似,字里行间虽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但从诗中描述的环境来看,诗人的心境是异常苦闷的。第三层( ):这是诗人对歌女的褒奖与请求。四、简答1、本文开篇有一段小序,请问这段小序有什么作用?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2、第一段在全诗中有何作用?“浔阳”一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

8、物和事件。“枫叶”一句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主人”四句,写饯别时的凄凉情景。“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一个“惨”字点出了凄凉环境。最后借江边月影,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忽闻”两句写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3、文章第二段写的是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其中对音乐的描写最为精彩,试谈谈作者是怎样描写的?A.通过比喻来摹写音乐,赋予抽象的音乐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把音乐的特点和旋律的变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如以“急雨”比喻粗重繁促的音节;以“私语”比喻轻细绵密的声音;以珠落玉盘比喻乐声的清脆悦耳与高低错落;以花间流转的莺语比喻乐

9、声的宛转流利;以冰下堵塞不畅的泉流比喻乐声的幽咽;以银瓶、铁骑发出的声音摹写乐声的激越雄壮;以撕裂丝帛的声音摹写乐声的短促响亮)B.巧用“嘈嘈”“切切”等叠词模拟声音,使音乐的描写更加形象。C.通过写听者沉浸在音乐中的状态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从侧面衬托出音乐强大的感染力。(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 ;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 , ”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满座重闻皆掩泣, ”作侧面描写。)五、名句赏析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2、忽闻

10、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此句以主客的反应,写出了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神往,从侧面突出了琵琶声强烈的艺术魅力,引起下文。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句以无声来衬托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此时人物的悲伤心情达到极点,烘托了琵琶女绝妙入神的演奏技巧和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诗人发出的感慨,也是全诗的“诗眼”。这两句诗不但高度概括了诗人和琵琶女在身世、才华和遭遇上的相似之处,而且表达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同情的深厚情谊,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

11、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

12、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