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教师用_第1页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教师用_第2页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教师用_第3页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教师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备课:黄少锋审核:马建军课时: 5编号: 201225班级_小组姓名小组检查教师评价_一、学习目标1. 背诵并默写。2.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3. 品味诗歌的意境和哲理。4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二、学法指导学习古代诗歌讲究“知人论世” ,对作者的经历和遭遇有所了解,有助于更多、更深、更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学习古代诗歌讲究反复诵读,细心品味。 要在疏通词句, 初步把握字面意思,初步理解作品所描写的内容景、事、物,初步感知作者所表现的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发挥想象,展开联想,以加深理解,丰富感悟,领略

2、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哲理美。三、课文鉴赏辅导(见学生导学案,此处略)第一课时学习内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自主学习1. 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1)节奏:(工整地抄写全诗并标注朗读节奏)( 2)感情:应读出诗人无限辛酸、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2. 结合注释,概述诗意:首联: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颔联:怀念友人只能独自空吟思旧赋 ,回到家乡反而像传说中的烂柯人一样,好似隔世之人。颈联:在沉舟旁边有上千条船争相驶过,枯败的树前万棵绿树生机勃勃。尾联: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二、合作探

3、究3. 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写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4. 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运用了两个典故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5. 颈联写的是什么的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蕴含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6. 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是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7.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使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 后人用

4、此诗句, 并不和刘诗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等。8. 名句品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 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9概括主题: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10. 简评写作特色:(1)感情真挚,沉郁豪放。(2)结构巧妙,用典恰当。( 3)寓深刻哲理,艺术感染力强。第二课时学习内容:赤壁一、自主学习1. 朗读赤壁,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1)节奏:(工整地抄写全诗并标注朗读节奏)( 2)感情

5、:应读出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2. 结合注释,概述诗意:这是一只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历史久远,并未销蚀,拿起来磨洗干净,还能辨认出是赤壁之战的遗物。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大乔、小乔早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3. 背诵默写这首诗。二、合作探究4. 前两句写什么?后两句写什么?二者之间有何联系?( 1)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2)前两句为后两句论史抒怀作了铺垫。5.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何含义?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6. 赤壁诗所咏赤壁,并非赤壁之战发生地,由此可见传统咏史诗的一个什么特点?学习好资料欢迎

6、下载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型。许多咏史诗,不仅是对历史沧桑的歌咏,更包含了作者的认识和感情,即所谓 名为咏史,实为咏怀。 在这首诗中,赤壁之战已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历史兴亡之感才是本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只是表现得形象含蓄而已。7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二句是议论。是直接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的评判。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从不被人怀疑的地方提出疑问,引起议论,反映出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史识。首先,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其次,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

7、不平和豪爽胸襟。它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8概括主题: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曲折地表现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激愤。9. 简评写作特色: (1)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2)借物兴感,立意新奇。第三课时学习内容:过零丁洋一、自主学习1. 朗读过零丁洋,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1)节奏:(工整地抄写全诗并标注朗读节奏)( 2)感情:应读出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2. 结合注释,概述诗意: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

8、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3. 背诵默写这首诗。二、合作探究4. 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首联两句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元军入侵、国家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号召,起兵抗元, 在频繁不断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5. 颔联“风飘絮” “雨打萍”比喻什么?“风飘絮”比喻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雨打萍”比喻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6. 颈联两个“惶恐” ,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前者各表地

9、名, 后者各表心绪。 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现忧愤之情。前一句是追记过去,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后一句是慨叹眼前, 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7. 怎样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8.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 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 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9.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光照天地主要原因是什么?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崇高气节、悲壮情调、血性精神。10. 简评写作特色:(

10、1)笔走龙蛇,纵横驰骋。(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直抒胸臆,慷慨悲凉。第四课时学习内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自主学习:朗读水调歌头,注意读出节奏、感情。二、合作探究1. 词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交代了作词的时间和目的。2上片问天,直接“问天”的句子是什么?体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态?“明月几时有? 今夕是何年?” , 体现了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3. “我欲乘风归去高出不胜寒。”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理?表达了诗人出世入世的矛盾心理。4. “起舞在人间。”体现了诗人的什么人生态度?说明诗人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体现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5. “转朱阁照无眠。”

11、写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写出了诗人彻夜难眠的境况。承上启下。6下片问月,直接“问月”的句子是什么?应读出什么语气?“何事常向别时圆?”,反诘、埋怨。7. “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如何理解?这一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并且把自然变化与世事迁移联系起来。既是对离人的同情抚慰,又包含了人生哲理,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8. 分别概括词的上片和下片的内容。词的上片叙述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9. 品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境。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10. 这首

12、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11. 简评写作特色: ( 1)步步设问,问天问月问人生。( 2)把“天”“月”人格化,亲切动人。( 3)寓哲理于抒情之中。三、拓展提升:1、“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极妙,妙在何处?“做出”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像到舞姿的美妙。2、谢庄的月赋中有“隔千里兮共明月”的诗句,与本词中的最后一句意思相近,但在意境上不尽相同,试分析。前者是 “无我之境” ,客观描绘相隔千里的人共享月光的美好情景;后者是“有我之境” ,主观表达希望年年平安,共享月光的美好愿望。3苕溪渔隐丛话说: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

13、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词里最好的一篇,你能说说理由吗?_第五课时学习内容:山坡羊·潼关怀古一、自主学习:熟读并背诵这首曲。二、合作探究1“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怒”:一方面写出了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另一方面把河水人格化, 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黄河水是无生命的, “如怒”则赋予河水一人的感情和意志。2“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西望古都长安, 心绪起伏不平。 这两句意味深长, 隐约透露出民族意识,即对汉民族强盛时期的追怀,思想感情极为复杂。3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宫阙万间”是昔日景象, “做了土”是今日所见, 通过对比写出了朝代由盛到衰的变化,其间必有无数悲戚与沧桑。 这里看起来时回顾历史, 没有直接提到战争, 然而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缺跃然纸上。4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是人民。但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