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提问到会提问——从问题意识向提问能力的发展_第1页
从能提问到会提问——从问题意识向提问能力的发展_第2页
从能提问到会提问——从问题意识向提问能力的发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能提问到会提问从问题意识向提问能力的发展赵文超 提问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提问)以及提问能力(会提问)是教育中永恒的主题。目前关于学生提问这一问题的研究更多集中在说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能提问)这一层面上,对于“会提问”的研究较少。从学生在课堂中保持沉默到能够提出问题反映了教育观的进步。但提问质量不高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耗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认知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会提问题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任,在从能提问到会提问、从问题意识向提问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也必须施加有效的影响和干预。 一、学生提问与教师应对现

2、状分析 笔者通过在南京市三所学校(一所重点小学、一所薄弱小学、一所普通初中)的调查发现,学生的提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在所提问题的内容上可谓五花八门,不假思索、随意而提的现象比较严重。以小学科学课为例,学生提出诸如这两朵花哪朵更漂亮?为什么地球是圆的?为什么太阳那么大?天上有多少朵云彩?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是与科学无关的,有些是不适合在教学中解决的,甚至有些是靠他们的知识经验还无法了解的。(2)能问,但不知问题从何问起。如学完珍珠鸟一文后,学生问到:作者所说的珍珠鸟是什么颜色的?珍珠鸟能活多少年?不知道什么地方可以作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切入点。在四年级的三个平行班中,只有一个学生提出“为什么

3、这篇课文的名字叫珍珠鸟而不直接点题叫做友谊”?(3)不清楚什么问题该问,什么问题不该问。如课文中某字的读音是什么?像这类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工具书自己加以解决。有的学生提出“塞翁丢失的是母马还是公马”,像这类问题就没有提问的价值。 对于学生所提的这些问题,教师的处理方式也存在许多不妥之处,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重新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为了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许多教师倾向于只要学生提出问题就给予鼓励。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当然重要,但是在提问意识与提问能力之间,我们应该寻找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即为了真正提高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在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中,哪些问题应该表扬和鼓励,哪

4、些问题应该加以引导使之具体化或者合理化,甚至哪些问题应该指出其错误所在。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和帮助作用,使学生从能提问走向会提问。 二、如何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提出问题固然重要,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水平,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会提出好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一)教师要辨别学生所提问题中的真问题和假问题 真问题不是复述、重现书本上的问题和教师预设好的问题,是学习者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或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障碍和疑难。只有学习者善于观察和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才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只有当学习者提出的问题是真实的或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时,学习者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才会发生。 假问题(

5、呈现式问题)是一些由教师或教科书提出的给定性问题,答案往往是现成的,求解的思路也是现成的,只需追求唯一正确的答案,而不需要也无机会去思考。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教师一般不希望学生的提问影响自己的授课进程以及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课堂教学中师生间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不提与教学无关的问题。而另一方面教师又在积极鼓励学生提问,学生也因提出问题而受到教师的表扬而津津乐道。这就在教师、学生、问题之间形成了一系列的矛盾。善于察言观色的“聪明学生”便学会了提出所谓的“好问题”:教材中有明确答案、不需要思考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并不是自己真正遇到的疑惑。长此下去,学生的提问能力不但没有提高,还可能会陷入“

6、提问庸俗主义”中去。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观念,区分真问题和假问题,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真正的疑惑。如何分辨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假问题呢?教师可以思考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书本上有明确答案的问题还是学生自己思考的问题;是学生遇到了困惑、认知冲突产生的问题还是为了得到赞许而提的问题;是简单的记忆式、再现式问题还是值得思考与探究的问题。教师区分真假问题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树立真问题意识的过程,而提真问题恰恰是会提问题本来该具有的含义。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并不提倡对呈现式问题采取全盘抛弃的态度,这类问题对于最基础的知识的学习还是必不可少的。 (二)让学生明确好问题的标准 对于在提问内容上和提问方式上出现

7、的提问质量不高的现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问一些能促进学生思维和创新意识发展的“好”问题、有价值的问题。明白好问题的标准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判断。一般来说,好问题具有以下特点:问题能够加以恰当表述、来自学生的疑惑、有较强的探索性和思考性、比较具体、能够加以解决、可以引出新的问题和进一步的思考等。 从笔者在课堂中收集到的问题来看,有学生在语文课中提出:珍珠鸟一文的主题思想反映的是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友谊,进而提升到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但是课文为什么以“珍珠鸟”而不以“友谊”作为标题呢?再如科学课中学生提出“为什么有的岩石是粗糙的而有的是光滑的?”这些问题都需要经过思考甚至同学之间的讨论才能够解决,应该属好

8、问题之列。相反,在学完海燕一文后,学生的问题是“海燕怎样飞?”,由于这一问题在课文中有明确的答案:“高傲地飞”,因此这类问题不能算作好问题。 (三)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掌握了好问题的标准固然重要,但提问技巧的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积极从学生所提问题的内容、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现实条件上逐步加以引导。 1就所提的问题内容来看,积极引导学生提与所学学科相关的问题。如科学课中,哪朵花更漂亮不属于科学范围内的问题,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研究,教师应加以合理的引导。 2,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来看,引导并规范学生提出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如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讨论、观察、实验)加以解决的问题。

9、这类问题是相对于那些根本不需要研究(如某字词的意思)以及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河里有多少鱼)而言的。 3从解决问题的现实条件来看,问题必须是能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下研究的问题。对于学生所提的问题,如果引导他们考虑现实研究条件和环境,学生就会有所察觉哪些是不合适的问题了。 (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其把问题明确化、科学化、可思考化和可研究化 对于学生提出的带有一定随意性、盲目性、不可研究或者不适合研究的问题,教师不应该直截了当地全然否定,而是应逐步引导学生把其转变成能够研究的问题、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为什么这种岩石表面光滑,那种岩石表面粗糙”,这样的问题本身就难于研究,但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光滑的岩石是在哪里见到的?粗糙的岩石哪里常见到的?”这样,学生的问题就变成了“岩石的存在环境与自身特点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自己进行研究了。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好问题标准并且培养其提问技巧的一个过程。 (五)进行适当的提问能力训练 实现从问题意识向提问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可以对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