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案_第1页
课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案_第2页
课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案_第3页
课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案_第4页
课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案导语:望读书的“大眼睛”一课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说明文,语言平实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全文围绕着一张曾经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照片展开,介绍了拍摄当时的情况和照片发表后引起的巨大反响。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欢迎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文章的“华彩段”。2、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3、激发学生结合课文背景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珍视学习、关爱他人的情感。教学重点:感受“大眼睛”渴望读书的特点。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搜集“大眼睛”孩子的相关资料。教

2、学过程:一、创设氛围,铺垫情感。1、透过同学们一双双甜美无比、炯炯有神的眼睛,我能感受到你们的学习、生活是幸福的、快乐的。同时也让我想到,在我国西部的一些偏远山区,有着一群和你们同样可爱的孩子,他们家境贫寒,几度失学、辍学,在求学的道路上艰难地行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部,走近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2、(课件播放贫困山区孩子学习生活的图像,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激情描述。)3、此时此刻,你内心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学生畅谈感受。)二、解说背景,导入新课。1、1992年,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深入大别山地区考察“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万头村的一所小学里,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多里路来求学的孩

3、子。在众多的孩子中间,他发现一个女孩子有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年龄最小,但却十分坚强。虽然她每天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还要经过一座大水库,但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从来都没有迟到过。小姑娘不畏艰难、顽强求学的精神使记者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当小姑娘抬起头凝视黑板时,那瞬间的眼神被记者的相机捕捉到了,从而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令世人关注的照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出示照片。)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吗?她叫苏明娟。观察照片,说一说这是一双怎样的大眼睛?(清澈、美丽、乌黑透亮、渴望读书)3、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双大眼睛的?请打开课本。三、初读感知,渗透识字。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

4、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教师巡视,选择容易读错的几个字词板书,如:蜿蜒、跋涉。要求说一说这些生字识记的方法,并理解词义。)2、(检查读课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感触深的段落读一读,评议读书情况。)四、锁定重点,品读“大眼睛”内涵。1、浏览课文,快速找出最能概括眼睛特点的词语。(专心、忧郁、渴望读书)2、是啊,小姑娘这双专心、忧郁、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是从课文哪些词句中读出她渴望读书的?划出相关的语句,读给同桌听听,说说自己的体会。3、(学生默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研读成果,进行交流,谈体会。)4、(汇报交流,学生自由表达,在对话交流中,教师相机做以下

5、引导和点拨,把握重点。)(1)“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读着这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想象小姑娘上学的情景并叙说,教师相机点拨:)初升的红日拥抱着她,晨雾笼罩着她。虽然上学路途遥远,而且危险重重,但是年龄幼小的她却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总是按时到校,她是多么的好学啊!(2)体会排比修辞方法的作用,体会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姑娘对知识的渴求。她还“生怕”什么?(放开,让学生想象)(3)“忧郁”是什么意思?小姑娘为什么忧郁?(4)观察照片,从她的.注视里你还体会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教师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很会读书。能结合故事背景来展开联想,联想得很

6、丰富,也很合理。是啊!这双大眼睛,它是那样专心,因为她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它又是那样忧郁,因为她害怕失去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它是那样强烈地渴望着读书,即使学习条件是这样得艰苦、恶劣。(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读出小姑娘的专心、忧郁、对读书的渴望,指导学生正确把握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重音等。学生练读,指名读。)5、多样练读,领悟情感。(1)这双大眼睛是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缩影,它向世人喊出了我要读书的心声。(课件出示贫困地区孩子失学、辍学的资料)(2)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何感受?作何感想?(学生畅谈。)请你怀着这样的心情和感受再读一读这双“大眼睛”吧!(学生练读课文

7、的第25自然段,读出感动,读出渴望。)(3)指名朗读,配乐朗读,教师引读: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专心,那样明亮引读“它注视着前方”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引读“虽然清晨教室光线”这双大眼睛,向我们深情地诉说着引读“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这双大眼睛,向世人热切地呼唤着引读“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6、是啊,这双大眼睛告诉我们很多很多从此,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便与“希望工程”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这张“大眼睛”照片产生了无穷的魅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五、自主读文,感受“大眼睛”魅力。1、自读课文后两部分,通过读,自己了解了什么,知道了哪些?2、(学生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8、。)3、是啊!这千千万万笔捐款,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希望小学,凝聚的是一片片爱心,播撒的是未来的希望,圆了多少孩子读书的梦想!让我们走进希望小学,再次去看看这些孩子们!(出示希望小学的图片)看到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愉快地学习,我们为之兴奋,为之高兴。4、(出示“大眼睛”的近照)她是谁?还认识她吗?啊依旧是那双乌黑、闪亮的大眼睛,它还忧郁吗?是啊!已不再忧郁,而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同学们一定很关心“大眼睛”现在的学习生活情况吧?谁能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苏明娟的近况呢?5、(学生简介、交流资料。)六、畅谈体会,超越升华。1、正是由于希望工程的热心捐助,才使苏明娟实现了读书的梦想,健

9、康快乐地成长了起来。苏明娟成长了,可是还有许许多多像童年的苏明娟一样的孩子,他们的眼里仍然充满着读书的渴望。此时此刻,当你再次面对这些孩子,面对着这样的“大眼睛”,你想说点什么,你能做点什么呢?2、(学生自由谈话,升华情感。)3、同学们,当我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时,你可曾想到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同龄人,他们是多么困苦;当我们在父母怀里撒娇时,可曾想到那些在贫困的生活中仍能自强自立的孩子们,他们多么令人爱怜!给予它他们关爱与温暖,我们能够做到;珍惜美好幸福的学习生活,我们应该做到。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播放歌曲爱的奉献)七、课外延伸,拓展思维。1、用自己的行动为贫困

10、山区的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互通书信、捐款捐物)2、复述课文,抄写“华彩段”。3、观察周围熟悉的一个人,以“眼睛”为题写一篇日记。教案二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眼睛”的特点,联系背景资料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珍视学习、关爱他人的情感。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搜集“大眼睛”相片及贫困地区孩子上学情况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了解照片来历,初识“大眼睛”师:我想再请大家看一张相片。(出示大眼睛照片)这是一双怎样

11、的大眼睛?生1:这是一双专心的大眼睛。生2:这是一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师:看来对于这双大眼睛,同学们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那么这节课就让咱们一起走进这张相片,走进课文去解读这双“大眼睛”。请看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昨天,你们预习了课文,谁能结合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简单地说一说这张相片的来历?生1:我知道这张照片的小女孩名叫苏明娟。她家里非常的贫穷生2:这张照片是 一个名叫解海龙的记者拍摄的。()师:刚才大家能结合课外查找的资料来了解这张相片的来历。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其实课文中的某些句子也交代了这张相片的背景资料。谁来说说?生:在课文第一自然段。(生读第一自然段)相机正音“

12、蜿蜒、跋涉”。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也交代了这张相片的来历。是的,1992年,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解海龙深入大别山地区考察“希望工程”,拍下了这张取名为“我要读书”的极具感染力的照片。师:看来通过预习,你们不仅能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还能结合课外查找的资料来介绍这张照片的背景,这是一种学习方法。这也是本篇课文送给我们的学习的金钥匙,(出示金钥匙,师介绍金钥匙内容)老师暂且将这把金钥匙的内容归纳为八个字:(贴板书:联系资料 帮助理解)。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运用这把金钥匙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师:课文除了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这张相片的来历,还介绍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还要把课文读正确,读

13、通顺。生:汇报读相关段落,并相机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漏掉、讲述、濒临失学、援助、崛起)以及长句子的停顿。师:刚才我们在读通读顺课文的过程中,也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课文是介绍了照片的来历,眼睛的特点以及作者的联想,还介绍了“大眼睛”所产生的作用。二、紧扣“渴望读书”,解读“大眼睛”师: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双感人的大眼睛的呢?请大家再默读课文的25自然段,拿起笔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生:(默读课文,画句子,同桌交流。)师:谁来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双感人的大眼睛?生1:作者是这样描写这双大眼睛的:“这双大眼睛好象在看着你,看着故事”。生2:作者是这样描写这双大眼睛的:在

14、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看这双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作者写了这双眼睛专心、明亮。师:(板书:专心 明亮)由这双专心、明亮的大眼睛,作者想到了什么?那就是:她注视着前方(生读:生怕生怕每一句话)这就是作者的联想。师:生怕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担心、害怕)师:是啊!她生怕的是漏掉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可见她是多么(扣题目)渴望读书啊!师:谁来读这些句子,读出她的生怕,读出她的渴望。生1:(读的很流利,语气平淡)师:读得很流利,听了你的读,老师也想读,(师范读:“它注视着每一句话”)生怕是怯生生的,害怕的心理。你再来读一读。生1:(再读,读得很投入。)师:嗯,有进步!看, 多么生动的描写,多么深情的文

15、字啊!如果把它分行写,就是一首诗歌,(把这段内容以诗句的形式出现。)多美的诗句,自己再读读这部分的内容,看看谁能读出“大眼睛”的渴望?师:谁先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生2:(读的时候把 “生怕漏掉”这些词读得很轻。)师:我很喜欢你读得“生怕漏掉”,让人听了能感受到大眼睛的担心与害怕。孩子,请你看着这双大眼睛,你看,是那样专心,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试着读一读。生2:(再读,强调了“那样专心”)师:读得真好!还有谁想读?(学生纷纷举手)师:这样吧,咱们来个赛读,想怎么比?那好,咱们来个男女生赛读,好吗?女生先来吧。(女生读,读得很有感情。)师:女生读得真不错!她们在读的注意了语气的变化,“那样专

16、心”、“生怕漏掉”听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男生咱们可得见好就学呀!来,男生准备好了吗?(男生读,读得同样有感情。)师:多么精彩的朗读!看来你们是打了个平手,建议你们把掌声送给自己!生:(兴高采烈地鼓掌。)师: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抓住眼睛的特点(贴板书:抓住特点),展开自己的联想(贴:展开联想),让我们感受到大眼睛是多么的渴望读书。作者还怎样描写这双大眼睛的呢?咱们继续交流。生:我画的句子是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这个自然段中,作者是这样描写眼睛的:渴望、忧郁。(师板书:渴望、忧郁)师:忧郁是什么意思?她忧郁什么?生:她忧郁的是: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师:那你能说说这样的学习机会在课文中指的是

17、怎样的学习机会?生1:指的是教室的光线并不明亮,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生2:还指的是每天要跋涉30里路去上学,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师:你还能联系上文的内容来说说,很好!不管刮风下雨,每天要跋涉30里蜿蜒的山路去上学。这是多么艰苦的学习条件。咱们去看看。(播放大眼睛的上学情况的课件。)师:学习条件是这样的困难,但她还是担心会失去这样的学习机会,带着你的感受谁来读这些句子?生1:读第三自然段,读得很入情。师:是的,(暗示学生看大屏幕)她担心的是会失去这样的学习机会,她还可能担心什么呢?(点击)请你们也展开自己的联想说一说。(回扣板书)生1:她可能还担心会没有钱

18、交学费。生2:她可能还担心会迟到,因为课文中说到她每天都要跋涉30里路去上学。生3:她可能还担心破旧的教室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倒塌。师:你们有这么多的联想,苏明娟就可能有这么多的担心,她的眼神告诉了我们这一切忧郁,是因为她是多么(扣题目)渴望读书。来,咱们一起读这个自然段,把这种担心、忧郁读出来吧!生:(齐读)三、拓展资料,感悟“大眼睛”师:(回扣板书)这双大眼睛是多么渴望读书啊!那么题目中加引号的这双大眼睛指的仅仅是苏明娟吗?生:不是。师追问:那还指的是谁呢?生1:指的是千千万万濒临失学的儿童,因为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说到 “这双大眼睛,千千万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师:(回扣板书)你还能联系课文中的句子来说,很好!那你们还知道哪些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情况,给大家讲一讲。生1:我知道安徽有个叫刘小环的同学为了能上学,每天去给一家窑厂背砖头,她每次背16块,重40公斤,走140米,只得3分3里工钱。生2:我知道有这么一给小女孩,她家里很穷。妈妈要让她退学,她跪在妈妈面前哭着说:“妈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