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点_第1页
心理学知识点_第2页
心理学知识点_第3页
心理学知识点_第4页
心理学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论灵魂,该书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实验室,心理学开始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二、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心理过程,它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另一方面是个性心理特征,它探讨人的心理的差异性。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

2、展的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02年词释)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03词释)(01选择)下列心理想象中只有(思维)属于认识过程。   个体差异的表现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知、情、意三者关系 :(05年论述题)论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的关系。答: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不相联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1)认识过程

3、与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另一方面,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另一方面,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3)意志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第一,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第二,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一、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探索心理学规律规律就是若干事物的变化之间的确定关系。影响人心理的因素有三类: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心理因素;所谓探索心理规律,就是要查明这三类因素的变化与心理变化的确定关系。二、人的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1861年,法国

4、医生通过对失语症患者的尸体解剖,在大脑左半球发现了言语中枢。用科学方法鉴定出脑是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两个方面。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一种机械、被动的反映,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三、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一)研究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1. 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作斗争。2. 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这些学科更加深入地认识其研究对象。3. 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教育学、各科教学法等教育学科都是以心理学为理论根据的。(二)研究心理学的实践意义1

5、. 根据心理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去影响人的心理。2. 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3. 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研究心理,必须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一)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备的条件:A、所研究的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可以得到共证的。B、所研究的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测量的。  测量是指心理或行为可以被科学地观察和记录。(二)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不仅要求阐明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求阐明那些刚刚产生、处于形成

6、状态的新的心理品质。(三)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性原则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四)心理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对儿童。     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观察是一项专门的技术,应用观察法必须遵循的规则:1)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对拟观察的行为特征,要有明确的界定。2)观察必须是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

7、、偶然的。3)观察时必须随时作记录。4)应该在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况下进行观察。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所观察的行为发生在自然环境中,被观察者的行为比较自然真实。观察法的不足之处:1)观察者处于被动状态,只能消极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出现2)观察积累的资料只能说明“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二)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主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实验法有以下三个特点:1)主试处于主动地位,不必消极等待2)实验者可以在实验中消除或抵消无关变量的影响,可以精确地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

8、关系。3)可以反复验证。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在特定的实验室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因素进行实验,以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结果客观可靠,能够精确的测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室实验法的不足之处:目前还不能对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性格进行研究,人为因素较大,往往离实际情况较远。影响了研究结果在实践中的应用。自然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所得的结果比较切合实际,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践。自然实验法的不足之处:实验情景不易控制,容易受无关变量的影响。(三)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

9、究个体心理或行为的一种方法,标准化测验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测量法的优点:1)所使用的标准化测验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2)结果的量化程度高,结果处理十分方便。3)有常模进行比较。4)简便省力。测量法的不足之处:1)是一种间接测量,即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断要测量的心理。如果行为样本未选准,项目所引起的反应就难以推断所要测量的心理。2)不可避免地受到经验和文化条件的影响。3)对施测者要求较高。4)测验成绩只表明“结果”,不能反映过程(四)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常用来发解个体和群体的基本情况。为了研究那些不能从外部观察的心理活动或心理

10、特征时,也可以用调查法。 调查法有五个特点:其中1)3)4)为优点,2)5)为不足之处。即“三优二不足”1)调查法是一种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许多现象或行为很难或无法由研究者在短时间内直接感知,需要采用调查法。2)调查法是在自然进程中收集资料,不能确定现象或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3)基本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4)涉及的范围广,惧资料速度快。5)调查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回答者的合作。调查法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具体的方法:谈话:也称访谈调查,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藉以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要使谈话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要创设一种宽松、坦诚、信任的良好气氛。其次

11、,调查者应该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尽量使谈话标准化,记录保持一致。谈话的优点:1)可以直接向被调查者说明谈话目的,提高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2)研究者还可以控制谈话过程,通过补充提问、临时提问来多方面了解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水平。谈话的缺点:1)在一定时间内谈话对象只能限于少数人,如果要收集较多对象的情况比较费时间,而且费用高。2)研究者的言行不当或被调查的某种心态都会影响回答的真实性。问卷:一种间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它根据研究目的,以书面形式,将所要搜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应回答的问题,控制被试回答的范围或将答案框定在卷面上,要求被试任择其一作答,然后对回答结果再进行分析研究。问卷的优点:不受时

12、间、地点的限制。问卷的缺点:1)回收率比较低时,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2)被试不一定能够如实回答问题,影响问卷的可信度。3)问卷不是一种很严密的方法。活动产品分析: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被试心理特点的方法。它不仅研究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试卷、图画、自制教具、手工作品等),而且还要分析产品创作的过程。(五)个案研究法(个案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个案研究法的优点:1)便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2)可以适当结合其他方法(如实验、问卷等) 个案研究法的缺点:1)所获结果缺乏代表性。2)缺乏可供比较的个体或小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学性。3)进行非

13、控制性观察,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是粗略的,描述性的。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一、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创始人为冯特。冯物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他把意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2004年选择题) 实验内省法;但是严重脱离实际。(二)机能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卡尔等都是这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三)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二种势力)产生于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反对心理学意识研究,主张研究行为

14、,把刺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还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法。了解托尔曼、斯金纳和赫尔的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总的观点:(四)格式塔心理学(整体大于局部)1912年诞生在德国,美国进一步发展,创始人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后期代表人物是勒温。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强调整体观点以及关于知觉的组织原则、学习和思维的研究成果(五) 精神分析心理学(第一种势力)1900年,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他重视日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理论根据是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系统。(07选择)强调心理学应该

15、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是(   精神分析    )心理学。意识处于心理表层。无意识是人的精神活动主体,处于心理的深层,它是被压抑的或未变成意识的本能冲动。弗洛伊德把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并关注需要动机等心理的动力因素。(六)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种势力)(06年简答)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反对行为主义只相信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映,而认为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验,才使他们成为

16、不同的个体(07年填空)现代心理学第三势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七)认知心理学1967年奈塞认知心理学,主要理论基础是信息加工理论,又称加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分析、储存、转换并加以利用。这些活动叫作信息加工过程。皮亚杰学派(发生认识论)主张心理学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并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及其机构和机能。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依赖于有机体的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使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二、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主要是认知神经科学、心理神经免疫学等,认知过程心理学、社会认知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分支发展迅速:管理心

17、理学、临床心理学()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上心理学日程()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智力与脑的关系意识和无意识问题儿童认知发展学习过程人力资源开发认知工程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第一节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一、神经元()什么是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06选择)()什么是突触: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作用。()神经元的结构、功能与种类: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

18、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神经元种类: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01填空)(03选择)()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不应期: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了。膜的通透性在复原之前,它是不能再接受刺激的。因此,神经细胞冲动是脉冲式的,即使刺激是连续的,它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也是间断的。()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人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信息的转化。刺激过程到了中枢,还要

19、引起效应器环节的变化,即反应过程。二、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脊髓的功能: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脊髓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如排泄、膝跳反射等)和传导神经冲动。()脑的结构与功能:六部分: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六部分。通常把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   (05年简答:简述边缘系统的功能)边缘系统功能:个体保存和种族保存;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参与记忆活动;感觉的整合。()大脑皮层:运动中枢中央前回;感觉中枢中央后回;视觉中枢枕叶;听觉中枢颞叶()

20、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脑神经12对,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它与头、面部的运动和感觉有关。(07选择)脊神经31对,分布于躯体和四肢,它与躯体感觉和身体运动有关。植物性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分布于心脏、心血管和腺体,主管心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和有机体的感受器相联系的机构。第二节 反射与反射弧反射的概念: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活动。反射弧及其结构: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的,即:感受器、传入

21、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感受器:直接接受刺激作用的器官。效应器:执行反射动作的器官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反射的两条渠道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 特殊通路:由特定的神经纤维,把感受器中特定的感受细胞与大脑皮层相应中枢的特定神经细胞联系起来,使感受器与大脑皮层相对应中枢形成了空间对应关系。这种由一定刺激经过一定神经纤维通到脑的一定部位的神经联系就叫做特殊的传人通路。      非特殊通路: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来实现的。反射弧的环形通路: 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都不是一次就能完成单方向的传导,而是在传人或传

22、出,以致高、低中枢之间都要往返传递好几遍,使感受器更好的接收刺激。第三节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一、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定义无条件反射: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又称非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无条件反射对每个个体来说是生来具有、不学而能的。它的反射弧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固定的神经联系。所谓无条件反射就是在遇到某种刺激时_定发生某种反应。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条件反射: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分成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二、经典性条件反射(01年词释)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

23、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条件反射的泛化:指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而且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泛化。分化: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物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分化。强化: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叫

24、做动力定型。三、工具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定义: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工具性条性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04年简答)二者的共同点: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都有分化和泛化。二者的不同之处: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

25、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反应方式不同。在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在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练习过程中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联系实际分析强化时程表:(00年论述题)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斯金纳强化时间表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通过试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

26、 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定比间隔强化。即正确反应不是每次出现均予以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定时间隔强化。即不管正确反应的次数,而是按一定时间间隔予以强化。不定比间隔强化。即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它的效果最好。不定时间隔强化。即以不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四、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类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起主导作用。(举例子能区分它们)词与具体刺激物密切联系着。掌握语词的人,在一般情况下,总是两种信号

27、系统协同活动。其中,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第一信号系统又受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与支配。通过这两个信号系统密切联系的协同的活动,才得以实现人的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第四节 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一、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的。清醒时兴奋占优势,睡眠时抑制占优势。抑制过程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非条件性抑制(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外抑制是指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 (02、07选择)超限抑制是指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

28、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条件抑制(内抑制)是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00选择、06选择)二、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扩散与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递,这就是兴奋

29、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集中,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当兴奋或抑制的强度过强或过弱时,易于扩散,当强度适中时,容易集中。()相互诱导:(01词释)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两种。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诱导过程如果同时发生,称为同时性诱导(发生在不同部位上)。如果相继发生称为继时性诱导(发生在同一部位上)。第三章 心

30、理的发生与发展第一节 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一、动物心理的发生()反映与感应性的概念:反映是指一个物体受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00词释)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的能力。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心理发生的标志是信号性反映。有生命的物质(生物)和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是感应性。()信号性反映:(02词释)信号性反映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当动物能够把一个刺激变成另一个刺激的信号,我们就说它不仅具有生命,并且具有了心理。二、动物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01、06填空)动物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经历了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思维萌芽阶段。(

31、)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蜜蜂、蚂蚁、蜘蛛等昆虫)()知觉阶段:低等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思维萌芽阶段:高等脊椎动物,只有灵长类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不仅能利用工具,而且有了语言的萌芽第二节 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一、人类心理的发生(02填空)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二是语言。(一)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A、劳动使人类的心理有了产生的必要。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劳动,而要劳动就必须在心理上发生为劳动所需要的变化,表现在概括性、预见性和目的性(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B、劳动使人类的心理有了产生的可能。劳动使人类的祖先的爪和足产生分工,获得以前没有过的信息;对物体

32、进行变革,揭示出客观事物的内部信息;可以观察到事务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概括性认识;劳动发展了人类的社会集体性,促进了知识经验的传递;促进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发生。(二)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A、语言产生的条件:语言为劳动所必须【语言是劳动过程所必须;语言为劳动结果所必须】;劳动使语言的产生有了可能【劳动使人类有了语言的发音器和共鸣器;劳动使人类有了能够说话和听话的大脑】。B、语言的作用:思想的直接现实;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复杂的水平发展。二、人类心理的发展心理发展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即人和动物)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狭义

33、的心理发展则指个体(指人)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一)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心理发展是一个量的不断积累,从而产生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一个新阶段,表现出阶段性。这些阶段与人的年龄相联系。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有如下含义:1.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2. 心理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3. 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4. 心理发展过程中相邻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交叉。5.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二)心理发展的条件:(04论述

34、)结合实际,阐述心理发展的条件。A、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B、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外因)遗传素质只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和教育才决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因为,第一,教育对个体细腻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第二,教育可使个体的遗传素质得到充分发展,也可以通过教育,弥补个体某些遗传素质的不足。C、心理发展的动力。(内因)心理发展的动力就是心里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在个体不断的积极活动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个体已有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第三节 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概括性:是

35、人类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主要标志。目的性(预见性):区分人类心理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主观能动性:就是人能根据目的和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使客观事物服务于自己。社会制约性(三点)【社会历史时期;社会实践活动水平;阶级地位】第四节 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一、 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即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否定遗传的作用,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婴儿的三种天生的情绪反映:怕、怒和爱。      儿童教育方面主张:A、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B、反对体罚儿童。首先,体罚不及时,达不到体罚的目的;其次,体罚时家长或教师

36、容易失去理智,把体罚当作发泄自己不满的手段,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最后,体罚的程度不易掌握,太轻不起作用,太重对儿童健康不利。C、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华生认为儿童有三种习惯系统:一是内脏或情绪习惯;二是喉头或发音习惯;三是身体技能的习惯D、对幼儿养护的要求。E、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1. 儿童出生后,家长要注意不让孩子的生殖器接受不良刺激2. 要让儿童青少年懂得性器官及其功能3. 克服儿童青少年手淫习惯,要用语言进行开导和矫正4. 指导男女儿童青少年直接正常交往,不要只让他们局限于同性交往5要在学校,特别是大学里,开设性教育课程,使他们正确对待恋爱、结婚和性问题。二、精神分析

37、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个性心理的发展,特别是其人格的发展,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均衡发展,即超我监控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的道德规范。自我一方面应处理好原我的本能要求,另一方面又应符合超我提出的规范要求,以期发挥自己的功能。弗洛伊德以“性”的发展作为划分依据。  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年龄阶段:(5个)1. 口唇期(0-1岁)。口唇初期(0-8个月)性感区是嘴唇;口唇晚期(8-12个月)性感区是牙齿、牙床和腭部2. 肛门期(1-3岁)。性感区是肛门。肛门初期快感来自粪便的排出,晚期快感来自对粪便

38、的控制。3. 前生殖器期(性器期)(3-6岁)。性感区集中到生殖器区。这个阶段决定一个人未来对异性的顺应情况。男孩出现恋母情结,女孩出现恋父情结。4. 潜伏期(6-11、12岁)。停滞阶段。儿童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5. 生殖器期(11、12岁以后)。女孩11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男孩13岁左右进入青春期。沉寂了的性冲动又开始活跃。防御性冲动的方法有二,一是禁欲,二是采取理智化的解决办法。此阶段,青少年开始脱离父母,去寻找朋友、配偶。(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的结果。把人生划分为八个阶段。A、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B、成为自

39、主者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C、发展主动性阶段(3-6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D、变得勤奋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E、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F、承担社会义务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G、显示创造力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感。H、达到完善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二、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一)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1. 成熟(神经系统的成熟)2. 练习和习得经验。经验可分为两类:物理经验;逻辑+数理经验3. 社会经验4. 平衡。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

40、互作用的过程。平衡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其实就是遗传、教育、社会环境。)(二)心理发展的动力主体的动作(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方式:1. 同化。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示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图示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06名释)2. 顺应。顺应是指改变内部图示,以适应环境现实。3. 平衡。平衡是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暂时的,而不是绝对的。(三)心理发展阶段(认知发展)(05年简答)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动作图式和外界取得平衡,处理主、客体关系。2.

41、 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主义、直观形象性、不可逆性、知觉的集中性等。3.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儿童思维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主义、进行群集运算、具体逻辑推理等。 4. 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个体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成熟水平。儿童思维发展具有假设-演绎推理、命题推理、组合分析等特点。三、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社会文化历史学说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身所固定的,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制约的。个体心理机能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五个标志: 1. 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即指心理活动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

42、按照预定目的而自觉引起的。2. 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即指心理活动的反映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3. 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 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5.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二)心理发展的三个原因1. 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2. 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词、符号,使其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3. 是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三)教学与发展关系:(03简答)简述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将“教学”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

43、义的教学是指儿童通过活动和交往掌握精神生产的手段,它带有自发的性质;狭义的教学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系统的交际形式,它“创造”着儿童的发展。A、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B、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首先,教学主导或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其

44、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儿童两种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C、从“学习最佳期限”的角度。(四)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内化最初的含义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维果斯基赋予内化新的含义,指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智力动作的转化。四、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承认先天的因素提供了前提和可能;环境和教育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决定方向和内容;承认遗传但不能夸大;强调环境和教育但也不能夸大。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心理发展的动力:教育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具体:活动是基础;需要是动力;已有水平代表稳定;新旧是动力;活动中的新需要与已

45、有水平是主要矛盾。教育于发展的关系:教育决定发展;教育要从儿童本身出发;儿童领会为环节;领会的过程是质量变化过程年龄与个别特征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就表现为年龄特征。不仅有稳定性,也有可变性。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的概述一、感觉的概述(一)什么是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关于客观事物最原始的心理信息。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二)感觉的分类1. 从刺激的来源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07填空)外受感觉:接受身体外部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等。(01选

46、择)视觉属于( 外受感觉 )内受感觉:是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的不同状态的反映。有饥饿觉、渴觉、内脏痛觉等。本受感觉:是对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映。2. 从刺激的性质分为电磁的、机械的、热的、化学四大类。(三) 感受野与特征侦察;特征侦察器当呈现某种特定刺激的同时,可记录到感觉神经通路及大脑皮质各水平上单个神经细胞的放电现象。据此,可揭示该个神经细胞所管辖的刺激区域。这个区域称为该神经细胞的感受野。特征侦察器是一种高级神经元,它能对具有某种特定的刺激作出特定的反应。二、知觉的概述(一)什么是知觉(00选择)(07选择)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综合的、整体的

47、直接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知觉作为事物综合、整体的反映,一方面是由于事物的各种属性与各组成部分在客观上就是相互联系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知识、经验。(二)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中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器活动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视听知觉和触摸知觉等根据知觉对象的空间、时间存在形式和运动的特性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根据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符合分为正确的知觉与错觉。1.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即形状、深度、方位、大小等的知觉。它可分为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大小知觉。(1)形状知觉 :是个体对物体各部分排列组合的放映。(2)

48、深度知觉: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远近的反映(01、04选择)双眼视差、双眼辐合、水晶体的调节、运动视差等生理线索,对象的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对象的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以及熟悉物体的大小等客观条件,还有主体的经验,都是深度知觉的线索。(3)方位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4)大小知觉:是个体对事物的空间尺寸的反映。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02选择)时间知觉依赖的媒介:自然界的周期现象、机体的生理状态、人的活动内容、情绪状态和态度。3运动知觉(01、04、07简答:简述运动知觉及种类)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

49、间位移的反映。它是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而实现。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1)真动知觉是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2)似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03、05词释)4错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几种重要的几何图形错觉:明显的几何图形错觉有:大小错觉、方向错觉、线条弯曲错觉、线段长短错觉。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的的规律一、感觉的一般规律(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人的感觉器官都有其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称为感受性。感受性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受性通常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

50、。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1.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就是人感觉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就是刚刚能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2. 差别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02词释)绝对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差别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05填空)韦伯发现差别感觉阈限与原来的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韦伯定律费希纳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定律。(04选择)费希纳提出对数定律,斯蒂文森提出幂定律(二)感受性变化规律1. 适应

51、: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适应现象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但视觉的暗适应是感受性的提高。视觉的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这是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07词释)视网膜的棒状细胞与锥体细胞都参与暗适应过程,但作用的大小和起作用的阶段不同。明适应是从暗处到光亮处,明适应过程表现为对光的越来越不敏感。(00填空)3. 对比(02简答: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的对比现象)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00词释)对比分为同时对比与继时对比。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

52、用于同一感受而产生的对比现象。视觉的同时对比表现得较为明显。如把明度相同的一个小方块灰纸放在白纸的背景上,就显得比放在黑纸的背景上要暗些,这就是色彩的同时对比。 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继时对比,如看过放在一张白纸上的一个小黑方块半分钟后,再看一张灰纸,就会看到在这张灰纸上有一个和原先那个黑方块大小、形状相同的浅灰色的影子。继时对比在味觉中表现较明显。如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橘子,就会觉得橘子酸:吃了苦的东西后,再喝白开水觉得水也甜。3. 感受性的练习:感受性可通过练习、训练提高的。二、知觉的基本规律(05简答: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一)知觉的选择

53、性:(1999年简答题)知觉的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2)知觉的选择性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首先是刺激物的强度。一般强度大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其次,事物的活动性。活动或变化的事物容易成为人的知觉对象。第三,新异刺激容易被人选择出来予以反映。最后,知觉的选择性也受一些主观条件的制约。与人的需要、目的、兴趣有关的事物,容易被人优先选择出来予以反映。人的知识、经验、情绪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3)在教学中我们应自觉遵循知觉的特性,例如: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

54、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等。 (二)知觉的理解性:(2003简答题)知觉的理解性及影响因素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 (1)知觉的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2)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的关系。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参与知觉,可促进人对事物的现。知识经验参与知觉不仅提高知觉的质量,还能提高知觉的速度。 词语在知觉的理解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词语可以唤起人们以往

55、的知识、经验,促进对知觉对象的理解。 言语的提示和知识经验也可以补充直接知觉经验的不足或缺陷,使人对事物知觉更迅速、更完整。 (3)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老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的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此外,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果,还是形成事物表象、并转为科学概念的重要条件。(三)知觉的整体性:(1)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它是知觉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2)在形成对客观事物整体一

56、性知觉时,客观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强的部分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弱的部分。对象中强的成分决定知觉整体性的特点,而弱的部分常常被掩盖。 (3)在教学中,由于知觉的整体性和物体组成部分的强和弱有关,因此,我们应防止事物弱的部分被掩盖,加强学生清晰反映事物整体的能力。(四)知觉的恒常性:就是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视知觉恒常性的主要种类: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第三节    观察一、什么是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2004年名词解释)二、观察的品质:(1998

57、年简答题)什么是观察?观察的品质有哪些?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2004年名词解释) 观察的品质有: (1)观察的目的性。它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 (2)观察的客观性。它是指善于实事示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 (3)观察的精细性。它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 (4)观察的敏锐性。它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2005年选择题)三、观察力的培养:(06论述)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学生观察力的提高是,表现为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善与优良观察品质的养成。对于擅长精细把握事物细微处或局部的分析型学生,就注意培养他们把握事物全貌的能力与技能;对于擅长把握事物全貌而对细微、局部容易忽略的综合型学生,应努力培养他们精细分析事物的能力与技能。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 (4)掌握一的观察方法。 (5)学会做观察记录。 (6)观察归纳、总结 (7)老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 (8)教会学生自觉养成观察习惯。 第五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