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13米深基坑排桩加内支撑支护施工方案(既有地铁贯_第1页
[天津]13米深基坑排桩加内支撑支护施工方案(既有地铁贯_第2页
[天津]13米深基坑排桩加内支撑支护施工方案(既有地铁贯_第3页
[天津]13米深基坑排桩加内支撑支护施工方案(既有地铁贯_第4页
[天津]13米深基坑排桩加内支撑支护施工方案(既有地铁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天津13米深基坑排桩加内支撑支护施工方案(既有地铁贯1.编制依据3目 录1.1基坑设计文件11.2地质勘查报告11.3有关国家及地方的规范、规程11.4其他文件22.工程概况22.1总体概况22.2场地周边环境概况42.3工程地质概况42.4场地水文地质概况52.5基坑支护设计概述82.6塔吊及塔吊基础形式182.6.1、塔吊布置182.6.1塔吊基础192.7基坑工程重点、难点分析223.施工部署243.1施工准备243.2施工顺序253.3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及职责273.4资源配置计划273

2、.5工期计划304.降水方案304.1降排水设计方案304.2现场试降水314.2.1试降水目的314.2.2试降水设计314.3降水施工方案324.4降水井点平面布置图、排水系统组织平面布置图354.5降水的时间384.5降水井施工技术要求及降水井的验收384.6降水监测及施工时间抽降水管理394.7降水井的保护措施444.8降水井的封堵44(1)封井共分为以下三个阶段:44F水静 F基 = 62.6515 = 47.65kN/m2485.土方开挖方案495.1开挖前的准备495.2土方开挖方法495.3土方开挖机械设备配置605.4对工程桩及围护结构的保护措施625.5对内撑、帽梁的保护措

3、施625.6深基坑电梯井、集水井、下返地梁、下返承台开挖方法636.帽梁、水平支撑施工方案636.1基坑支撑施工636.2换撑施工756.3基坑支撑人工拆除776.4周边建(构)筑物及管线的保护方案807.基坑监测专项方案817.1基坑监测817.2地铁监测1008雨季专项施工措施1158.1基坑排水措施1158.2设备需求计划1198.3雨季基坑变形监测1199.应急专项预案1199.1风险评估1199.2应急准备1209.3基坑支护结构渗漏水应急措施1269.4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异常应急措施1289.5基坑支撑变形过大应急措施1299.6基底突涌隆起应急措施1299.7临近建筑物位移过大应急

4、措施1309.8应急演练13110.质量保证措施13110.1质量管理组织13110.2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321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13411.1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13411.2安全生产措施13511.3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3711.4绿色施工措施13811.5地铁保护施工措施1383第 3 页 共 126 页1.编制依据1.1基坑设计文件(1)已通过专家论证的支护设计方案及专家论证意见。(2)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图。1.2地质勘查报告工 号:xxxx 勘察号:xxxx 1.3有关国家及地方的规范、规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

5、4-20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xx市地基土层序划分技术规程DB/T29-191-200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27-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

6、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7、 地铁设计规范GB50307-2003xx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指导书;xx地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监控量测管理办法(DTJS/ZY-AQ-1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1.4其他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安总201211号关于印发xx市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安2011367号 关于加强深基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通知2.工程概况2.1总体概况工程名称xxxxxxxxxxxxxxxxxx工程地点xxxx地块建设单位xxxx有限公司设计单位xxxx建筑设计院监理单位

8、xxxx有限公司勘查单位xxxx勘察院施工单位xxxx有限公司本工程位于xxxx区xx路以东,分为A、B两地块,总建筑面积265586.2m2。A地块总建筑面积176592.4m2,其中地上121481.4m2,地下55111m2,基底面积31573m2,含xxxx(住宅)、xxxx(商业办公);B地块总建筑面积88993.8m2,其中地上53467.81m2,地下35526m2,基底面积12690m2,含xxxx(商业办公)、xxxx(住宅)。住宅结构形式主要为剪力墙结构,商业办公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本工程总平图如下:第 4 页 共 126页2.2场地周边环境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xx区xx路

9、东侧,其四至范围为:A地块东至吕纬路,南至五马路,西至xx路,北至八马路,B地块东至调纬路,南至五马路,西至吕纬路,北至八马路。B地块东北角紧邻调丰里小区。场地周边环境图2.3工程地质概况2.3.1拟建场地概况 拟建场地地处华北平原,属冲积、海积低平原。现场地为空地,A、B地块间有在建地铁6号线新开河站,车站总长约162m,标准段宽约20m,为地下三层12m宽岛式站台车站。主体采用双柱三跨框架结构,车站覆土厚约3m左右,现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和盾构穿越施工已完毕。B地块北侧为调丰里小区。截止2015年1月27日,业主告知基坑内光缆、管线全部切改完成。整个场地地势较为平坦,整体平均大沽高程约2.3m

10、。2.3.2场地地层分布及土质特征根据勘察报告描述,坑深影响范围各土层特征及分布规律见下表。各土层特征及分布规律汇总表土层及编号土层厚度(m)状态特征描述1杂填土0.53.6松散杂色,呈松散状态,由砖渣、灰渣、石子及废土等组成2素填土0.35.2软塑可 塑状态呈褐褐灰色,软塑可塑状态,粉质粘土、粘土质,含砖渣、灰渣等,局部底部混杂少量淤泥,含腐植物、 有机质,属中高压缩性土。1粉质粘 土1.54.7可塑主要由粉质粘土、粘土(地层编号1)组成,呈灰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 土透镜体。3粉土3.06.5中密呈灰色,中密状态为主,无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

11、粘土透镜体。4粉质粘 土3.06.0软塑流 塑呈灰色,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粘土透镜 体。1粉质粘土6.08.5可塑呈灰黄黄褐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粘土透镜体。2粉土0.73.3密实呈灰黄黄褐色,密实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近低)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透镜体。1粉质粘土4.07.7可塑呈褐黄灰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砂、粉土、粘土透镜体。2.4场地水文地质概况2.4.1 地下水位及类型根据地基土的岩性分层、室内渗透试验结果,场地埋深45.00m 以上可划分为3个含水层

12、:(1)潜水含水层主要指埋深约15.00m 以上人工填土层(Qml)、 上组陆相冲积层(Q 43 al)及海相沉积层(Q 42 m),均视为潜水含水层。含水介质颗粒较细,水力坡度小,地下水径流十分缓慢。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地下潜水水位如下:初见水位埋深 2.003.00m,相当于标高 0.29-0.06m。静止水位埋深 1.202.30m,相当于标高 1.090.95m。表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形式排泄,水位随季节有所变化。一般年变幅在 0.501.00m 左右。埋深约 15.0022.00m 段下组陆相冲积层(Q 41 al)粉质粘土(1 )透水性差,可视为潜水含水层与其

13、下承压含水层的相对隔水层。(2)第一承压含水层位于埋深约 22.0024.00m 段全新统下组陆相冲积层粉土(2)透水性好,可视为第一承压含水层。其下埋深约 24.0037.50m 段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粉质粘土(1)及上更新统第三组陆相冲积层粉质粘土(1)透水性差,可视为第一承压含水层的相对隔水底板。根据地铁 6 号线新开河站承压水观测结果,该承压含水层水头大沽标高约为0.10m。(3)第二承压含水层位于埋深约 37.5039.50m 段上更新统第三组陆相冲积层粉砂( 2)透水性好,可视为第二承压含水层。其下第三组陆相冲积层第三亚层粉质粘土(3)透水性差,可视为承压含水层相对隔水底板。根

14、据地铁 6 号线新开河站承压水观测结果,该承压含水层水头大沽标高约为-1.00m。各含水层之间的粘性土层为相对隔水层, 由于相对隔水层中夹粉(砂)土透镜体,各含水层之间均存在一定水力联系,在一定的水力条件下,有发生越流补给的可能。表2-4-1 地基土渗透系数及渗透性表第 123 页 共139页第一承压水图2-4-2典型地质剖面图2.4.2抗浮设防水位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xx地区经验,结合本工程性质,本场地的抗浮设计水位可按大沽高程2.10m考虑。2.5基坑支护设计概述2.5.1基坑特点本工程基坑面积达4.7万m2,根据我方、地铁施工需要将A地块分为A1、A2地块,A1地块近似矩形,东西长约1

15、40m,南北长170m,A2地块近似三角形,底边上约80m,B地块由不规则矩形组成。场地土质条件一般,坑深较深,大面积开挖深度11.9m,局部最深处12.6m;基坑四周用地条件均紧张,最近处距红线仅1m,无大面积卸土条件,且B地块基坑北侧有居民楼,A2地块、B地块间为已完成结构施工的6号线地铁站,开挖时须充分考虑对地铁结构影响。施工地块划分图2.5.2基坑支护体系根据以上基坑特点,以及基坑平面形状、深度、土质情况、主体建筑结构特点、周边环境条件,各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及业主的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本基坑采用连排灌注桩 (基坑临近地铁站体处,利用站体支护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护结构)+三轴水泥土搅拌桩

16、止水帷幕(与地铁支护结构交接处采用RJP高压摆喷工法桩)+一层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系统的支护方案 。(1)支护结构:连排灌注桩A地块基坑深为11.90012.600m,采用连排灌注桩11001300mm作为支护结构。灌注桩有效桩长23.5m,坑底以下嵌固深度为 12.100m。桩顶位于地表下0.500m,桩端嵌入 8-2 粉土层。A地块基坑局部百米塔楼处深为12.600m,采用连排灌注桩12001400mm 作为支护结构。灌注桩有效桩长24.5m,坑底以下嵌固深度为12.400m。桩顶位于地表下0.500m,桩端嵌入 9-1 粉质粘土层。B地块基坑深为11.150m,采用连排灌注桩1000120

17、0mm 作为支护结构。灌注桩有效桩长 22.0m,坑底以下嵌固深度为 11.350m。桩顶位于地表下 0.500m,桩端嵌入 8-1 粉质粘土层。B地块东侧局部邻近住宅小区,为了减小基坑开挖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采用连排灌注桩11001300mm 作为支护结构。灌注桩有效桩长 23.5m。(2)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基坑中部为地铁6号线新开河站,在其站体两侧为支护用地下连续墙,本基坑利用其作为支护结构。该地下连续墙厚度为1000mm,地连墙有效长度 45.0m。墙顶位于地表下 1.830m。(3)止水帷幕根据勘察报告揭露坑深范围内有 6-3 粉土层, 土体渗透性较大。 为保障止水帷幕的隔水效果,同

18、时保证地铁站体的安全,本基坑拟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8501200mm 作为止水帷幕,搅拌桩上端位于地表下 1.0m。搅拌桩有效桩长25.5m,下端嵌入 9-1 粉质粘土层,将 8-2 粉土层(第一层承压含水层)隔断。与地铁支护结构交接处采用RJP高压摆喷工法桩。(4)RJP高压摆喷RJP高压摆喷工法桩进行局部封堵,桩径为2000mm,桩顶标高为1.300m,有效桩长25.5m,保证水泥土搅拌桩与原地铁支护地连墙及TRD工法桩之间的空隙封堵严密。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渗入比w40%,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fcu,k1000kpa,其渗透系数1.0×10-7cm/s。桩体施工

19、需定位准确,桩位允许偏差<5cm,垂直偏差不得超过0.5%。(5)TRD水泥土搅拌墙 局部TRD水泥土搅拌墙作为止水帷幕,墙厚800mm,墙顶标高为1.300m,有效桩长25.5m,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渗入比w40%,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fcu,k1500kpa,其渗透系数1.0×10-7cm/s。水灰比可取1:1,并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TRD工法桩施工定位需准确,桩平面位置允许偏差20mm,垂直偏差不得超过0.5%。TRD水泥土搅拌墙区域(6)水平支撑系统由于本工程基坑与地铁站体相连,支护结构借用部分地铁站体支护用地下连续墙,故在支撑布设时,支撑

20、系统与地铁站体顶板的标高一致,有利于水平荷载传递,并增大新建站体结构刚度,减小新建站体的变形。基坑设置一道水平支撑系统,且标高与地铁站体主体结构顶板保持一致,保证二者水平力的有效传递。A1地块基坑:基坑的平面形状为矩形,基坑水平支撑平面布置为与腰梁相切的格构式环梁,梁边尽量外扩,由于基坑面积较大,采用格构式环梁,能够增大支撑系统的刚度,有效降低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在基坑四个角部,设置了与腰梁及格够式环梁相切的小环梁,有效提高挖土的效率。在基坑各角部,设置角撑和辐射撑与环梁相连,有效的将水平力传递到核心受力杆件上来。A2地块基坑:基坑的平面形状近似为三角形,水平支撑在东西方向设置了四组

21、对撑,将基坑分为了四个区域。在基坑南部设计了与腰梁相切的两个环梁,梁边尽量外扩,这样可以尽量留置开敞的施工空间。在基坑北部结合两组对撑采用琵琶撑的形式有效的将水平荷载传递到对撑上来,保证了基坑东西方向荷载的有效传递,同时减小了基坑的变形。B地块基坑:由于本基坑为一个狭长的不规则多边形,基坑水平支撑平面布置为三组与腰梁相切的环梁,梁边尽量外扩,这样可以尽量留置开敞的施工空间,其中中部和南部采用两组眼镜式环梁,在其中部设置了一组桁架对撑,有效增加了基坑凹角及基坑长边方向的支撑刚度,降低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基坑北部采用两组琵琶撑,在基坑其余各角部设置角撑和辐射撑与环梁相连,有效的将水平力传递

22、到核心受力杆件上来。(7)降水方案本工程临近地铁站体,基坑周边为既有市政道路和既有建筑,场地周边条件复杂。且基坑内部有电梯坑等局部深坑,不能保证基坑突涌的安全,故本工程止水帷幕将8-2粉土层(第一承压含水层)隔断。保证基坑安全。本工程采用封闭的止水帷幕,采用疏干井进行基坑降水。1)基坑内设大口井降水,该井需提前做成并进行20天以上的降水过程才可进行基坑开挖工作。2)基坑开挖至坑底时,沿周边作等粒径碎石盲沟,盲沟距离坑底边线应大于500mm,并要求随挖随填,形成宽300mm深400mm与降水井相连组成降排水系统。3)基坑内设降水井,采用两种降水井,降水井1采用外径500mm无砂水泥管,外围滤网及

23、等粒径碎石,其透水直径不小于800mm。降水井2采用273桥式滤水管,壁厚6mm,与水泥管相间布置,管壁、管底包多层土工布及等粒径碎石,其透水直径不小于650mm。井底位于8-1粉质粘土层,不扰动8-2承压水层。4)基坑周围设观测井,井深为14.5m,成井要求同降水井,井口高出地面0.5m并加活盖以防堵塞(井口一节为水泥管)。5)为了监测止水帷幕对8-2 承压含水层隔断的效果,基坑周围设承压水层观测井,井深为24.0m。基坑支护剖面图1-1基坑支护剖面图2-22.6塔吊及塔吊基础形式2.6.1、塔吊布置本工程共设置15台塔吊。塔吊布置见图:2.6.1塔吊基础塔吊基础采用桩承台基础,塔吊的布置避

24、开正式工程桩基,水平支撑立柱及杆件。塔吊基础桩图塔吊基础承台图塔基桩加固图塔吊安装时间为2015年5月中旬。塔基的土方开挖时严禁挖掘机碰撞桩基桩,塔基桩周围土方随基坑土方一同开挖。在塔身5m范围内保持开挖面水平,防止土方挤压塔身。随土方开挖及时安装水平和垂直钢支撑,严禁土方超挖。2.7基坑工程重点、难点分析2.7.1基坑开挖面积大,深度深,且现场水文、地质情况复杂,需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达4.5万平方米。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拟建场地地下水文情况复杂;另外场地北侧紧邻住宅小区,整个场区地质情况复杂,须做好基坑支护、土方及降水的设计及施工及基坑监测,确保现场基坑施工和周边环

25、境的安全。2.7.2基坑施工工期紧,出土量大,现场用地狭小 本工程土方外运总量约52.7万立方米;出土量大,需做好场内交通协调,确保土方外运顺利。2.7.3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理念先进,造成土方开挖施工难度大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大面积设置一道水平内支撑系统,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需确保开挖的同步性,确保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设计工况一致,使环梁受力均匀。2.7.4需做好现场文明施工本工程位于xx区核心地带,根据市建设交通委关于印发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需对现场裸露土方进行覆盖,渣土运输车辆必须采用密闭运输,平槽装运,渣土不得超过车辆侧帮。2.7.5施工正逢xx雨季,雨季施工确保基坑安全根据工

26、期计划安排,土方作业施工计划从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恰逢xx的雨季,需要在施工前准备好应急设备和物质,加强现场监测和巡查。2.7.6 A2、B地块为地铁接建工程,确保地铁结构安全,控制沉降由于地铁6号线新开河站已完成结构施工,土方开挖期间地铁正进行轨道敷设,土方开挖时须按照设计意图,保证地铁两侧受力均匀,并控制沉降位移,保证轨道安装精度。2.7.7本工程采用三轴搅拌桩做止水帷幕,一旦发生漏水可能影响地铁施工及调试,为此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作为预防,根据应急响应等级,及时作出反应,具体措施详见第九章应急专项预案9.3基坑支护渗漏水应急措施。3.施工部署3.1施工准备3.1.1技术准备(1

27、)组织项目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对图纸进行自审,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参加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3.1.2生产准备(1)建筑材料及安全防护用品准备: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材料进场计划,分批进场,对各种材料的入库、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2)施工机具设备:施工中计划投入的大型

28、、小型施工机械预先落实,根据需要分批进场。(3)修整施工出入口,铺设现场内施工道路,作好地面排水沟、车辆冲洗台。(4)完成临时用电、临时用水的搭设、安装、调试。(5)劳动组织准备: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调配入场,做好施工人员入场教育等工作。(6)施工场外协调:协调交通、环卫、市容的关系;协调扰民、民扰等前期的准备工作。3.2施工顺序根据工程总体部署和设计情况,先期开挖A1地块,待A1地块主体结构施工至地下二层顶板并完成换撑措施后,再进行行A2地块及B区的同步开挖。单个区域施工顺序如下:(1)施工全部灌注桩、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降水井以及观测井。(2)待全部支护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且降水符合要

29、求,方可开挖至设计标高1.8m施工钢筋混凝土帽梁。(3)待帽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继续开挖土体至设计标高-1.45m施工钢筋混凝土腰梁及水平支撑系统。(4)待水平支撑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基坑开挖工作,土方开挖应分层均匀进行,对于局部深坑须严格按照结构图纸控制其深度和范围,严禁超挖,深浅坑交接处应在浅坑开挖完成后放坡形成或根据结构要求实施。(5)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宜立即施工基础垫层,并将垫层施工至支护桩边,然后再处理工程桩桩头。(6)施工基础结构至-8.2m标高并待基础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基础与支护桩之间按设计要求进行回填,采用C15素混凝土回填用作换撑板带,并继续施工地下二层结构。

30、(7)待地下二层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防水施工完成后在地下结构外墙与支护桩之间按上部设计要求回填,采用C15素混凝土回填用作换撑板带。达到上述换撑条件时,方可拆除水平支撑结构。3.3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及职责根据业主的要求和自身的施工能力,本着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原则,我公司将选择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公司骨干组成营门口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班子在公司的直接监督与指导下,履行施工总承包的权力和义务,代表法人全面履约,负责工程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项目管理组织机构3.4资源配置计划3.4.1材料计划根据月、周施工进度计划,项目部编制详细的材料供应计划

31、。物资部门按照物资进场计划及时组织钢筋等物资进场,并要求供应厂商在物资进场时同时提供相关材料的合格证明书和出厂检验报告,同时必须保证报告的有效性。严格按照物资验收程序进行验收,不合格物资严禁进场使用。应提前组织材料进场,并做好材料的复检。施工材料分批次进入现场,确保施工持续进行,并确保现场有23天的材料余量。3.4.2机械设备计划现场降水、土方开挖、基坑内撑施工及拆除的主要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详下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水准仪DS32台标高定位测量2全站仪SET5F1台平面测量、放线3挖掘机2002台塔吊基础土方开挖4汽车吊50T/75T3台/1台根据需要进场5泥浆泵125型250台降排

32、水施工6水位计/16个基坑水位监测7自卸车斯太尔(24m³)75辆土方外运8反铲挖掘机WY16030台132.3KW/台9长臂挖掘机PC400-74台马道收土10小型挖掘机/16台槽底开挖等11钢筋切割机GQ508台内撑钢筋加工12钢筋调直机GT4/144台内撑钢筋加工13钢筋弯曲机GW408台内撑钢筋加工14钢筋套丝机CW-34台内撑钢筋加工15风 镐/60台内撑拆除使用16空压机/30台内撑拆除使用17对讲机/20台现场人员配备18割 枪/30台内撑拆除使用19氧 气/30瓶内撑拆除使用20乙炔气/30瓶内撑拆除使用21手推车/50辆内撑拆除使用22铁锹/60把内撑拆除使用23配

33、电箱/20个现场施工临电24交流电焊机BX-30020台内撑钢筋焊接25圆盘锯M3Y-500/2506台模板加工26压 刨MB104-16台模板加工27振捣棒Æ5020根支撑浇筑振捣28振捣棒Æ3530根支撑浇筑振捣29无齿锯/6个模板加工30角磨机/4个/31高压注浆机/4台应急堵漏32钻孔机/2台应急堵漏33双液注浆机/2台应急堵漏34发电机YH65002台应急3.4.3劳动力计划为使本工程顺利进行,根据工艺流程及关键线路设定,及时协调各生产要素,科学合理组织劳动力,使工序衔接紧密。施工主要劳动力投入见下表:降水施工劳动力需用量工种设备维修工泥浆泵操作工普工合计人数10

34、201040基坑内撑施工劳动力需用量(人)工种钢筋工模板工普工焊工合计人数40602010130土方开挖劳动力需用量工种机操工测量工普工合计人数90(含运土车司机)1220122内撑拆除劳动力需用量工种机操工测量工普工合计人数50(含风镐、割枪操作工)220723.5工期计划根据设计工况,须先开挖A1地块,待A1地块结构完成换撑后同步开挖A2、B地块,拟定工期计划如下:4.降水方案4.1降排水设计方案本基坑设水泥搅拌桩封闭止水帷幕,坑内降排水方式。A1地块坑内共有降水井90口,其中降水井1共45口,井深17.5m,降水井2共45口,井深17.5m。观测井16口,其中观测井1共12口,井深14.

35、5m,观测井2共4口,井深24m。A2地块、B地块共有降水井69口,其中降水井1共56口,井深17.5m,降水井2共13口,井深17.5m,观测井1共12口,井深14.5m。井深均从大沽高程2.3m开始计算。(1)基坑内设大口井降水,该井需提前作成并进行20天以上的降水过程,方可进行基坑开挖工作。降水工作根据挖土进度分梯次进行降水,以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降水井1采用500mm无砂水泥管,其透水直径不小于800mm。降水井2采用273桥式滤水管,壁厚6mm,与水泥管相间布置,管壁、管底包多层土工布及等粒径碎石,其透水直径不小于650mm。(3)基坑周围设观测井,成井要求同降水井,井口高出

36、地面0.5m,并加活盖以防堵塞(井口一节为水泥管)。(4)基坑上口(地表面)周围作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5)根据设计院意见,降水井、观测井位置可由现场进行适当调整。(6)基坑开挖至坑底时,沿周边做等粒径碎石盲沟,盲沟距离坑底边线应大于1500mm,并要求随挖随填,形成宽300mm深400mm与降水井相连形成排水系统。4.2现场试降水4.2.1试降水目的止水帷幕施工完毕后,需在基坑开挖前对其进行渗漏监测,检验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假设止水帷幕施工质量达标,基坑内降水将不会造成坑外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反之,若止水帷幕发生渗漏,则该处坑外的地下水位必然发生比较大的变幅,利用这个原理可以通过降水

37、加观测的方法对止水帷幕的施工缺陷处进行初步的判定。在成井施工完成后,需要在现场进行试降水,试降水的目的主要有:1、检验成井质量,掌握围护施工完毕后坑内降水井单井水量。2、检验止水帷幕的封闭效果;3、检验坑内降水效果,掌握坑内水位恢复速率;4、通过试降水获得的相关数据,优化降水设计或运行方案。5、根据试降水出水量信息,选取合适的水泵型号。4.2.2试降水设计本次抽水试验设计采用主体结构疏干井进行试验。本次抽水试验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进行单井抽水,第二阶段进行群井抽水。两组试验之间让地下水位充分恢复。试验过程中抽水井与观测井同步进行水位观测。抽水观测时间按开泵后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水位观测

38、时间间隔为:1、5、10、15、20、25、30、40、50、60、90、120,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至480后每60min观测一次,至1200后每2h观测一次,直至抽水停止。停止后观测恢复水位,时间间隔同抽水试验。抽水时同时进行水量观测,观测时间间隔为30min,采用流量表读数,精度应读到0.1m3。流量观测次数与地下水位观测同步。在整个抽水试验的过程中,抽水井的出水量应保持常量,若前后两次、观测的流量变化超过±5%时,应及时调整。根据实际出水量为施工阶段的井结构、数量进行合理调整。表6-1 抽水试验过程一览表试验阶段抽水井号观测井号试验目的试验周期单井试验一口疏干井相邻两

39、口疏干井单井涌水量及影响半径24h抽观结合单井恢复试验所有试验井了解水位恢复速率24h抽观结合群井试验分区域开启疏干井每区域保留12口作为观测井了解降水效果,检验止水帷幕封闭效果,为后期优化方案提供依据37d注:具体的试验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4.3降水施工方案(1)施工工艺放线定位钻机就位管井钻孔清孔换浆井管安装填料洗井单井式抽水土方开挖后作盲沟(2)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施工现场做好“三通一平”,满足设备进、出场,备好泥浆,配齐滤料、管材、抽水设备及排水系统。2)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前将场地平整夯实,防止钻机不均匀下沉,开钻前人工开井口,采用反循环钻机,钻机就位时要平稳牢固,勾头、磨盘、

40、孔位三对中,对中误差不大于5cm。3)钻孔钻进时轻压慢转,当钻具全部进入砂层后,可适当加压,提高转速。套管垂直钻进,垂直度控制在1%内,孔深圆正,钻进过程中对水位、涌砂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密度控制在1.101.15,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4)清孔换浆钻孔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m,进行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1.10,孔底沉淤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块为止。5)下井管井管进场后,应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首先必须测量孔深,并对井管滤水管逐根丈量、记录。封堵

41、沉淀管底部,为保证沉淀管底部封堵牢靠,下部封堵铁板不小于6mm。其次要检查井管焊接,井管焊接接头处应采用套接型,套接接箍长20mm,套入上下井管各10mm;套管接箍与井管焊接焊牢、焊缝均匀,无砂眼,焊缝堆高不小于6mm。检查完毕后开始下井管,下管时为保证滤水管居中,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设一套直径小于孔径5cm的扶正器(找正器),扶正器采用梯形铁环,上下部扶正器铁环应1/2错开,不在同一直线上。6)围填滤料填滤料前在井管内下入钻杆至离孔底0.30m0.50m,井管上口应加闷头密封后,从钻杆内泵送泥浆进行边冲孔边逐步调浆使孔内的泥浆从滤水管内向外由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内返浆,使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到

42、1.05,然后开小泵量按井的构造设计要求填入滤料,并随填随测滤料的高度,直至滤料下至预定位置。填滤料时,根据孔口返水情况调整泵量。填滤料过程中要跟踪滤料上返高度,当滤料密实到设计高度后,向井管与孔壁间投粘土球止水,粘土球采用直径5cm优质风干粘土球,粘土球上部用粘土块填孔密实,防止泥浆及地表污水流入井内。7)洗井填料完成后采用活塞洗井或空气压缩机联合洗井。井内的沉渣厚度不得超过20cm。8)置泵抽水每个滤水管井单独使用一台泥浆泵,将泥浆泵放至距管底1.0m高的地方,管口封闭,抽水十天后通过观察井测量降水漏斗的水位是否符合施工降水的要求,再决定可否进行土方开挖,在土方开挖过程中,继续降水,使水位

43、始终在暴露土层以下不小于0.5m。降水井中所抽出的水经过沉淀处理后可用于混凝土养护、器具清洗等,多余的就近纳入市政排水系统无公害排放。成井施工工艺流程图4.4降水井点平面布置图、排水系统组织平面布置图根据设计方案,降水井平面布置详图如下:降水井设置类型平面布置详图排水系统由降水井、集水箱、外围沉垫箱、基坑顶部四周排水沟以及市政排水口组成。将基坑进行分区,每个分区覆盖7-9个降水井设置一个集水箱,各分区降水井的水通过水泵和软管泵送至集水箱,集水箱的水转移至外围沉淀箱,沉淀箱的水转运至基坑四周排水沟及市政排水口。排水系统组织平面图4.5降水的时间针对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分阶段降水,第一阶段:各基坑环

44、形支撑上方的土方开挖时,降水至支撑以下0.5m,第二阶段:环梁施工完成后降至基底标高以下1m。底板施工完成后原则上在施工缝、后浇带、高层楼座范围等保留部分降水井,地下室抗浮水位按大沽高程2.10m考虑,地下室基坑降水时间按主体结构设计要求确定,地下室周边回填压实完成并且地库顶板覆土压实至场地室外设计标高后方可停止降水。4.5降水井施工技术要求及降水井的验收4.5.1降水井施工技术要求(1)钻探施工达到设计深度后,继续向下钻进0.5m,用大泵量冲洗泥浆,减少沉淀,并应立即下管,注入清水,稀释泥浆比重接近1.05后,投入滤料,不少于设计量的95%,严禁井管强行插入坍塌孔底,滤料填至含水层顶板以上3

45、5米,改用粘土回填封孔不少于2m。(2)由于降水管井分布集中,连续钻进,应及时进行洗井,不应搁置时间过长,或完成钻探后集中洗井。(3)每个降水井、孔、排水设施竣工后,均单独进行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降水检验,全部降水井、孔、排水设施经过降水检验后,尚应做好降水检测及设施维护。(4)在基坑中心、最远边侧、井间分水岭处和基坑底任意部位,实际降水深度应等于或深于设计预测的降水深度,并应稳定24h。(5)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情况进行维护检查,每天检查不应少于3次,并应观测水泵的工作压力、电动机和水泵的温度、电流、电压、出去等情况,做好记录,发现为题及时处理,使抽水设备始终处在正常运行状态。(6)抽

46、水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7)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设施,防止渗漏。(8)在更换水泵时,应测量井深,掌握水泵安装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深。(9)发现基坑出水、涌砂,应立即查明原因,组织处理。(10)应准备备用电源,当发生停电时,保持正常降水。4.5.2降水井的验收降水井施工完成后,总包单位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降水井分包单位的相关人员对降水井进行验收,详细做好验收记录,验收不合格的应写明整改措施和整改完成时间,随后再组织复查,保证降水井质量。降水与排水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1排水沟坡度1-2目测:坑内不积水,沟内排水

47、畅通2井管(点)垂直度%1插管时目测3井管(点)间距(与设计相比)%150用钢尺量4井管(点)插入深度(与设计相比)mm200水准仪5过滤砂砾料填灌(与计算值相比)mm5检查回填料用量4.6降水监测及施工时间抽降水管理4.6.1降水监测(1)监测方法监测点根据专项设计方案的观测井点进行布置。采用电子水位计测定基坑外地下水位。电子水位计由探头、钢尺电缆、接受系统和绕线盘等部分组成。探头由不锈钢制成,内部安装了水阻接触点,当触点接触到水面时,便会接通接受系统,接受系统由蜂鸣器和指示表组成,蜂鸣器发出连续不断的声响,指示表指针旋转,两者的测读精度是一致的。绕线圆盘的腔内放置接受系统和电池,腔外绕有钢

48、尺电缆。监测时,拧松绕线盘后面的固紧螺丝,使绕线盘自由转动,按下电源按钮(电源指示灯亮),然后把水位计的探头往孔下放,并同时有电缆式钢尺显示探头的深度,当探头碰到孔下水面时,水位计的蜂鸣器发出声响,这时读记出钢尺电缆在管口处的深度,用管口处的标高(采用水准仪测出)减去钢尺电缆测得的深度,即知观测孔的水位标高。(2)监测点保护措施1)在开挖过程中,水位监测点应加盖防护,防止泥块等杂物掉入监测井中造成淤塞影响观测。井口高于槽底500mm,防止表面水流入井内,影响监测。2)布设点周围不得堆积大体积或过重材料,以防止影响观测数据准确性。3)地面上的测点顶部用油漆作上标记,提示人们不要破坏。如果遭到破坏

49、时,应尽快在原来位置或尽量靠近原来位置补设测点,再联测已知点,归算到以前的数据上,保证该点观测数据的连续性。(3)监测频率根据工况合理安排监测时间间隔,做到既经济又安全。根据以往同类工程的经验,拟定监测频率见下表 (最终监测频率须与设计、业主、监理及有关部门协商后确定)。监测内容监测频率基坑开挖底板浇筑后地下室封顶基坑边坡位移1次/1天2次/周结束地下水位1次/1天2次/周结束说明 :1、现场监测将采用定时观测与跟踪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2、监测频率可根据监测数据变化大小进行适当调整。 3、监测数据有突变时,监测频率加密到每天23次。4.6.2施工期间降水管理(1)降水运行前的准备工作1)详

50、细调查地下管线分布情况(走向及埋深),关闭、阻断渗漏水源。2)调查场地雨污水管线,清除管道淤泥,安排排水通道。3)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做好本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施工的关键节点作详细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明了本工程的技术要点,有的放矢的做好本工程各项工作。4)水、电齐备,场地平整后,材料、设备进场。5)连接水、电,安装调试设备。6)排设排水管道与集水坑。7)电缆线、配电箱排设与安装,布置要合理,不影响挖土施工作业。(2)降水控制要点1)根据设计要求,基坑内的降水井应至少在基坑开挖前20天进行,做到能及时降低止水帷幕内基坑中的地下水位。2)坑内降水井抽水时,泥浆泵的抽水间隔时间自短至长

51、,每次抽水井内水抽干后,应立即停泵,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开泵的抽水的次数相应要增多。3)降水运行过程中,做好各井的水位、抽水量的观测工作,尤其要加强对观测井的水位测定,及时掌握水位的变化情况。4)降水运行期间,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应认真做好各项质量记录,做到准确齐全。5)降水运行过程中对降水运行的记录,应及时分析整理,绘制各种必要图表,以合理指导降水工作,提高降水运行的效果。降水运行记录每天提交一份,对停抽的井应及时测量水位,每天12次。6)A2地块、B地块降水做到对称进行,并同步观测水位,根据实际水位调整降水井运行数量和时间,保证两地块水位基本一致。7)降水井排水组织划分为若干

52、个区域,先将降水井的水按照区域统一排至水箱处,再将水箱的水排至市政管网(排至市政管网钱先进行沉淀)。(3)降水运行的注意事项1)总包方应做好基坑内的明排水准备工作,以防基坑开挖时遇降雨能及时将基坑内的积水抽干;2)降水运行阶段应经常检查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不正常应及时调泵并修复;3)降水运行阶段应保证双电源供给,如遇电网停电,有关单位须提前两个小时通知降水施工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降水效果。4)由甲方提供排水点23个。5)抽水开始时,井点抽出的水先进入沉淀池后再排到指定处。6)排水总管采用4导管,水平坡度不小于2%。7)排出水可以采取集中回收用于冲洗土方车轮及其它生产用水等到。(4)降

53、水运行技术措施1)降水运行开始阶段是降水工程的关键阶段,为保证在开挖时及时将地下水降至开挖面以下,应尽可能提前抽水。2)降水的设备在施工前及时做好调试工作,确保降水设备在降水运行阶段运转正常。3)工地现场要备足泥浆泵,数量多于井数的510台。使用的泥浆泵要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发现坏泵应立即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及时更换。4)降水工作应与开挖施工密切配合,根据开挖的顺序、开挖的进度等情况及时调整降水井的运行数量。5)降水运行阶段,电源必须保证,如遇电网停电,应使用备用发电机进行发电,确保降水的效果。6)根据观测井的水位,在保证基坑安全的前提下,能够不抽就尽量不抽,严格控制抽水量。4.6.3地铁两侧降水运行控制由于地铁6号线新开河站(已施工完毕)南北贯穿整体地块,需采取控制措施确保降水运行对其的影响最小,主要措施有:1)加强自身对基坑周边侧的坑外观测井水位观测,将观测次数由一般的一天一次增加为早晚各一次。并将观测数据及时上报第三方监测与监理及甲方。另及时了解第三方监测数据,及时分析对比相关数据,做到对周边环境变化的充分理解,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2)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控制降水,严禁超深超量降水,控制水位标高在基坑开挖面下0.51m左右即可。基坑开挖至标高后,及时调整降水井运行情况,减少降水井的运行时间。3)土方开挖期间,除加强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