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实新颖,具体精当主题和题材是作文的两个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没有中心, 材料就没有生命力;没有材料,中心就无所依附。 所以,我们写作不仅要重视立意,还要重视素材的积累和题材的选择。“夫立言之要在有物” ,是否“言之有物”正是评定中考作文档次的重要标准。这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写记叙文“要做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议论文要“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是完全一致的。高分攻略 技巧一:素材积累多元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写作只能“望纸兴叹” 。所以海明威说: “如果一个作家停止观察,那他就完蛋了。 ”观察就是为了积累素材。从途径看,通常有两条渠道: 1.直接观察。就是到生活中去,看、听、闻、尝、摸、踩、
2、想。 2 间接观察。就是通过阅读书箱,听他人转述,收看收听影视广播,浏览互联网,吸收别人的生活体验,获取第二手信息。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细致、勤勉、善思。从内容看,和“我”有关的素材十分宝贵,它们可以给人真实感、亲切感;无“我”的素材同样重要,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视野更开阔,境界才更高。例:中考作文漫步历史,从诗经中孑然独立的女子写起,说到陶渊明东篱采菊的悠然,李太白的月下独酌,等等,一直谈到范仲淹的壮志难酬,林黛玉的“冷月葬花” ,写出了自己收获的“淳朴与感动” ,盛赞了古代诗词曲赋“像一条遒劲的树根” “滋润着华夏民族的灵魂” 。由此可见,充实的内容与作者的广泛积累
3、是不可分的。技巧二:取舍加工典型化素材毕竟只是作文的原始材料,要成为“题材” ,还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很好地“为中心服务” 。首先要去伪存真。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间接得来的材料,有可能鱼目混珠,真真假假;即使产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说不定也会被假象悄悄地蒙蔽,因此,一定要甄别素材,确保真实,以防误导读者,混淆视听。其次要去粗取精。 “意犹帅也” ,材料一定要听帅令,跟帅走。如果某个材料与文章中心搭不上边, 即使它再怎么催人泪下,千古难觅,就这篇作文而言,你只有一个选择忍痛割爱。 如果它只是跟中心隐隐约约有点联系,那不到万不得已时也尽量不用它。只有那些最有代表性,最典型
4、、最能反映本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才是真正的“精华”例如:作文题“爱是”爱是美好的语言,爱是无私的奉献关于“爱”,可说的实在太多太多。一考生并未把琐琐碎碎一股脑儿全搬出来,而只写一个内容母爱是一杯水。每天一早醒来、上学之前、放学到家,妈妈总要为“我”灌上满满一瓶水,叮咛我喝下去,可我常众偷偷地倒掉一大半。前些天,妈妈出差,我不再坚持喝水,终于嘴唇干裂,嗓子发炎,被迫输液。 现在,我每天乖乖地主动喝水了。 这样的材料就能发挥 “以一当十” 的奇效,很好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技巧三:单一材料扩散化为了充实文章内容,突出文章主题,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是一个好办法。对一个材料的精华部分展开充分的描写也是一
5、个好办法,关键处浓墨重彩地描绘一番,人物形象就会跃然纸上,写景状物就会栩栩如生。如中考作文分享,写“我”与姐姐分吃苹果:“我狠狠地咬上一大口后还给她,紧张兮兮地盯着苹果和姐姐的脸,当姐姐很淑女地咬了一口又递给我的,我这才松了一口气,又在姐姐含笑的目光中再咬一大口 ”,这样的描写就非常细腻,非常传神。把不同的材料搭配、组合, 形成表现主题的“合力” ,往往也可以取得较好的表达效果。例如用下面这段话来论证“要善纳人言”,就既有说服力,还颇有气势: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从扁鹊的劝诫,又何至于病人膏盲而一命呜呼 ?反过来说,假如当初秦孝公不听取
6、商鞅之谏而变法,又哪能称雄于六国 ?假如当初鲁庄公不听取曹刿的建议,又怎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技巧四:叙议角度个性化“良桐方能斫美琴” ,具有独特价值的优质材料才能打造出好文章。为此,首先,要尽量选取熟悉的材料。 你自己的兴趣爱好, 个人的成长历程,所处的生活圈子,亲身经历的事情,实际去过的地方,往往与众不同,而且稍加回忆便能历历在目,写起来也得心应手。其次,要尽量选择新颖的材料。 以独特的视角审视生活和各种资料, 发现生活中常人易于忽视的新鲜事物,挖掘旧资料中特有的某种含义,捕捉最新发生的新信息、新成果、新问题,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让人耳目一新。另外,选取角度小一点的材料更容易写出深度。小人物
7、、小物件、小事情, “看似平常实奇崛” ,反而更具有典型意义,更能发挥动人心魄的震撼力。观剑识器 打开一扇窗望着那女孩离去时活泼的倩影,我一时陷入沉思当中。那女孩教会我如何为心灵打开一扇窗。(开头扣题,设置悬念)夏天被一声声蝉呜迎了过来(表达生动),不过打心底我恨透了夏天,汗流浃背,炎热不给你一丝逃跑的机会。所以一到夏天我的心也跟着浮躁了起来。一天, 我从补习班出来,到了车站,太阳如一个油淋淋的鸡蛋黄淋了下来,天空似乎发出一种类似喘息的声音,车站牌似乎要被烤焦,我望着远远的赁笛湖水似乎也要沸腾起来。“什么鬼天气!”我嘟嚷着。(写天气的炎热及对它的“恨透”以至咒骂,为下文作铺垫)不过我的救星来了
8、,一辆公车开了过来,我不顾一切跳了上去,找了一个位置一屁股坐下。不知何时旁边又坐了个比我小两三岁的女孩子,手中和我一样拿着一个矿泉水瓶,天气太热了,我早早就将水一饮而尽。(“一样”,但其实又“不一样”)“哥哥,你能帮我打开一下窗户吗? ”一声甜如蜜糖的话 (确实很“甜”)从旁边传了过来,我侧过脸, 只见那女孩扎着两条麻花辫,有瓷器般光洁白皙的皮肤,脸上浮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笑意。 (简洁的外貌描写,但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心灵美)“开什么窗,车里开着空调,一开窗岂不热煞我也? ”我调侃道。小女孩用手指指向窗外,示意向外看。映入眼中,像是一个巨大的麻袋,似乎装着不少塑料瓶,视线向下移,竟是一个矮小的老人
9、,背弯得像个虾米,皮肤被烈日烤得焦黑,光着脚行走着,五官聚拢,表情痛苦,显然,他以捡破烂为生。公车正遇到交通拥堵,老人越来越靠近, 我转过脸,看见女孩那双清澈得如清泉的眼瞳,怔住了。红灯转成绿灯, 我好像被针刺了似的一个激灵,打开窗户, 女孩将手中的瓶子递放在我手中,老人接住这两个瓶子,抬起头,给了我们一个和善的微笑。(写老人的表情由“痛苦”而“微笑”,其实是在间接地写“小女孩”)汽车启动了,我看见老人的背影渐行渐远,似乎读懂了些什么。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心窗轻轻推开,又将自己的帮助献给他人,他会收获得更多,因为此刻三月暖人的春晖也透过窗户,悄悄射进心房,让心灵不再阴霾。(这就是“我”读懂的内容。
10、此处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中心)亮点解读 角度新颖,真实典型打开一扇车窗, 将空塑料瓶递给捡破烂的老人,其实同时也就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这种虚实结合的构思,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天热难耐坐上空调车接到开窗请求不愿开窗明白真相如饮醍醐”,一波三折的叙述,也为本文增色不少。就题材的选择来看,打开车窗, 递出一个空塑料瓶,这实在是生活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了, 我们根本无需怀疑它的真实性。但作者正是透过这样的小事,捕捉了别人所没有看到的新东西, 领悟到了 “推开自己的心窗,让暖人的春晖射进别人的心房,也让自己的心灵充满阳光”这一精神,主题既明确集中,还颇有深度。作者较深厚的写作功底,还使他能够最大化地
11、发挥好的作文材料的效用。无论是对炎热天气的描写,还是对小女孩和老人言行举止的刻画,作者都能恰当展开,绘声绘色。个人内心的波动,虽用笔不多,也充实了内容,让人感同身受。如果没有这些具体生动的描写,文章恐怕就要陷入“空洞”的泥潭之中了。临阵拆招 1你的笔记本上积累了以下一些关于同学李明的素材。如果要以“一个同学”为题进行写作,你如何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组合成中心各不相同的文章呢?(1) 李明进校时成绩很差,考试挂红灯笼是家常便饭,但他经常总结学习方法,经常向老师同学求教,现在已经在班上名列前茅了。(2) 上学期竞选班干部,别人都畏首畏尾,李明第一个勇敢地走上台去,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大家一致评
12、选他为组织委员。(3) 教室的后门上常常留下一个个黑色的鞋印,但谁都习以为常。一次班队会上,李明说:“教室之门是知识之门,更是培养一个人的素质之门。 ”同学们心中一惊,从此再也无人用脚开门。(4) 跟李明关系最铁的王刚悄悄地问同学们: “你们发现李明最近有什么异常没 ? ”大家都很诧异:“他和往常一样上课,一样微笑,没什么呀 !”王刚说:“可靠捎息,他妈得了病,非常严重。”(5) 最近,李明的作文老是被老师表扬。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他的一篇作文居然前前后后改了三次。2.如果从不同角度去审视下面这段材料,可以得出不同的观点。说说你打算怎样立意,怎样运用材料。博尔特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运动能力” ,从他学会爬行后,床上床下、屋前院后,爬得不亦乐乎, 常常让父母头疼不已。更令父亲郁闷的是,不到 10 岁的博尔特, 跑得比狗还快,自己根本追不到他。刚到体校的时候,博尔特常常偷懒,别人跑十圈,他只跑三四圈,只要教练不注意,他就会躲在一边和其他人打闹。博尔特承认自己小时候还曾吸食过大麻(这是继菲尔普斯后第二位公开承认吸过毒的奥运明星)。 12 岁生日那天,博尔特终于幡然悔悟。但专家们都觉得博尔特的身体条件并不适合练短跑,劝其改练排球或篮球,博尔特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