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数教案东槽小学编辑_第1页
三数教案东槽小学编辑_第2页
三数教案东槽小学编辑_第3页
三数教案东槽小学编辑_第4页
三数教案东槽小学编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源镇学区2016至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 者: 清源镇学区集体备课组清源镇学区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组成员名单组 长:成 员:备课要求:1.组长每周四组织备课组成员,对下周所备教案进行讨论修改,定稿后于本周五将教案下传各校。2各校教导处将教案打印下发上课教师,学校教研组必须督促教师对教案进行再次修改后,经学校教导处或教研组审批后,方可进行课堂教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这一学期我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本班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有少数同学到现在为止最简单的加减法都不会,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

2、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这册教材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

3、感。(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

4、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

5、和发现的过程。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三、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

6、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

7、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以及有余数的除法。五、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

8、方法、措施1、认真整顿课堂纪律,让孩子有良好的听课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本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时要注意认真备好课,上好课。保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3、对学生缺失的知识进行调查,并及时寻找时间进行补充,尽量让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地、较轻松地学好相关知识。4、密切关注学困生,从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等各方面入手,从课上到课下,把握各种时机帮助辅导,努力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能进一步的提高。5、加强自身的学习,多向同组老师学习、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学进度计划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课时数一8.25-8.26时分秒2二8.29-9.2时分秒5三9

9、.5-9.9万以内的加减法(一)5四9.12-9.14万以内的加减法(一)5五9.18-9.23万以内的加减法(一)5中秋六9.26-9.30测量5七10.3-10.7测量国庆八10.8-10.14测量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7九10,17-10.21万以内的加减法(二)5十10.24-10,28万以内的加减法(二)5十一10.31-11.4倍的认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5十二11.7-11.11多位数乘一位数5十三11.14-11.18多位数乘一位数5十四11.21-11.25长方形和正方形5十五11.28-12.2长方形和正方形5十六12.5-12.9分数的初步认识5十七12.12-12.16总复

10、习5十八12.19-12.23总复习5十九12.26-12.30总复习2二十1.2-1.6期末检测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第1课时:秒的认识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重点难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

11、的时间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情境导入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二、探究新知(一)认识时间单位“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3、学生反馈: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3、体验1秒钟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小结:刚

12、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第2课时:秒的认识第2 课时(总第 2 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重点难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3、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3、学生反馈。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二、练习:体验1分钟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2题。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补充: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赛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

14、?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第3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第 3 课时(总第 3 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重点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

15、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2时=( )分(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a、60+60=120分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3)教师小结。三、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60秒=1分(10个1=1个10)60分=1时(10个10=1个100)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第4课时:时间

16、的换算及计算第4课时(总第 4 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重点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一、教学例2。(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b、4530=15,是15分钟。二、巩固练习:1、完成第5页“做一做”。集体订正时,可

17、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2、填空:(1)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分。(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3、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三、全课总结,回归评价: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时、分、秒的练习第

18、 5 课时(总第 5 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重点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3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2、完成“练习一”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3、完成“练习一”第5题。读读书

19、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4、完成“练习一”第6题。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5、完成“练习一”第8题。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6、完成“练习一”第9题。二、补充题目。1、1分=( )秒 4时=( )分 9分9秒 36分2时5分=( )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三、布置作业:“练习一”的第10、11题。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

20、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时、分、秒的练习第 6-7课时(总第 7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重点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 )。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 课间休息10( )。3. 小明吃饭用了20( )。 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 爸

21、爸每天工作约8( )。 王艳跑 50米用了10( )。5.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 )。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6. 看一场电影用了90( )。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7.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 )。 夏天午睡大约1( )。8. 脉搏跳10次用了8( )。跑100米需要13( )。9. 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 )。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10. 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 )。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11. 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 )。爷爷每天晨练1( )。12.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 二、填空1.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 )

22、和( ),其中( )是最小的时间单位。2. 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 )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 )小格,分针走了( )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 )小格,是( )分。4.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5. 8:30:25是( )时( )分( )秒。7. ( )时整,时针、分针重合。8.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 )时;分针在钟面上走

23、一圈是( )分,等于( )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 )秒,等于( )分。9. 分针走半圈是( )分,时针走半圈是( )时,秒针走半圈是( )秒。10. 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 )小格,是( )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 )小格,是( )分。时针从( )走到6,走了5小时。11. 从8:40到9:30经过了( )时( )分;从2:30到4:40经过了( )时( )分;从6:10到6:45经过了( )分。 12.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车开的早13.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14.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

24、云用13秒三人中()跑的最快三、比较大小1时100分 60分1时 60秒1时 1分10秒 2时120分 300分3时 5分500秒 240秒4分 1时60分 1分100秒 10分1时 4时4分5分50秒 4时300分200秒4分 400分6时 1时40分100分 150秒2分30秒 150秒2分30秒 四、判断(正确的在()里打“”,错的打“” )12小时20分()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3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9,是6:45( )4时针和分钟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 )5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 )7秒针从钟面上

25、的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5秒( )8分针从钟面上的2走到7,中间经过了35分( )9分针和时针在6时正成一直线( )102时30分也可以说2点半( )11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 )12小云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走到六楼要用54秒( )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第 1 课时(总第 8 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万以内进位加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

26、学生的计算水平.重点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具准备复习准备,导出新知口算:求与的和。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学习新课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师: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教学例1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提问: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

27、哪里呢?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 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第 2 课时(总第 9 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重点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

28、加上进上来的1。教具准备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1、列竖式计算59+77 85+68 59+89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2、口算600+800900+1001000+1003、估算599+800900+101989+112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二、学习新课 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爬行类两栖类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

29、法。笔算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三、练习课本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练习课第 3 课时(总第10 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练习课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重点难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具准备一、设置情境

30、、揭示内容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把两箱物品加起来)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请打开课本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二、课本第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师: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三、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矮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问:在这

31、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四、算出玉米上算是的得数五、开锁游戏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六、判断,课本页第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七、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八、共同分析页第题。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万以内数的减法第 4 课时(总第 11 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目标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教具准备一、复习口算。(用口算卡片出示)80735863426742543632965

32、9竖式计算。(学生板演)542179376524二、新授1、教学例题1师: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看课本,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做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问: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我们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地图上表有吗?问: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2、教学例题2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言3、独立完成25页第1、4题4、判断对错:321 628 7324 158293 (

33、 ) 473 ( ) - 2538 ( ) 847 ( )238 145 4786675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24页例题3第 5 课时(总第 12 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24页例题3(教师根据知识点修改教材)教学目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具准备一、复旧引新1、填空:78=80( ) 87=( )( ) 99=( )( )198=( )( ) 297=( )( )提问:78接近哪个整十数?87等于几十减几?99接近多少?99等于一百减几?仿照前三题,想后两题怎样做?2、挑选两

34、组学生比赛:男女生分别选出6名同学参加接力赛,谁先算好,即可得到“优胜小红旗”(课前已准备)男生组: 574+200 453300 456+198 725+7974897 356299女生组: 574+200 453300 4562002 725+801748100+3 3563001揭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三、新课教学;四、(一)教学加法的简算方法五、出示例1: 11359(1)找算式中哪个加数是接近整十或整百数?(2)想可把59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加60后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多1?多加1后应怎样?师板书:多加1要减1(3)请一名学生把简算过程叙述一遍。113+59= 113+601 =

35、172 强调:中间一步思考过程一定要写出。2、教学加数接近整百的简算方法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24页例题3第6 课时(总第 13 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24页例题3(教师根据知识点修改教材)教学目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具准备一、出示例2: 276 98(1)让学生自学并讨论这题的简便算法,并完成下列填空: 27698= 276( )( )=( )(2)为什么加上100又减2?(启发学生回答多加2要减2,师板书)(3)如果把98改成97应怎样计算,让学生试一试: 27697

36、 = 2761003 = 373(4)为什么减去3?板书:多加3要减3。3、小结:当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数时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概括出加法简便算法规律:多加几要减几(师板书)4、试一试、想一想、填一填 15687=15690 = 74198=74200 =二、教学减法的简算方法出示例3: 16597(1)这个算式中哪个数接近整十或整百?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97看作100)(2)想看作100后,是多减了,还是少减了?多减了几?多减了应怎样?(师板书:多减3要加3)(3)完整地把思考和计算过程说一遍。 16597=1651003=68(4)看书质疑 完成第38页的“做一做”三、巩固练习四、总结:

37、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教科书第27页的内容第 7 课时(总第 14 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乐趣。重点难点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具准备一、引入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生:互相说说,再请同学发表意见。师:全班动手计算。 板书:135+48=183(元)生: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小组合作,探究

38、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 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做一做:教科书第27页。数学门诊部。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 1 7 5 3 2 9 2 5 9 + 6 2 + 4 6 4 + 1 4 8 1 3 7 8 4 3 3 0 7三、全课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教科书第28页的内容第 8 课时(总第

39、15 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会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乐趣。重点难点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具准备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创设情境: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调查了有关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生1:爸爸买一双鞋和一个足球要165元钱,爸爸付200元钱,阿姨找给爸爸35元。师:同学们,调查得真多,(挂图)昨天小明妈妈拿200元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板书:200-183=17(元) 2 0

40、0 - 1 8 3 1 7板书:减法的验算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做一做:教科书第28页。比一比,看谁聪明。啄木鸟捉害虫 1 4 7 7 8 0 4 6 4 - 2 8 - 5 1 - 2 2 3 1 2 9 7 3 9 2 4 1全课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教科书第29页到31页第 9 课时(总第 16 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到31页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加强计算。2、培养合作交流的学习,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重点难点迁移类推计算教具准备

41、教学过程:师: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看看谁能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出示)比一比,谁最快打开金锁链(小组合作)2、在正确的计算结果下面打 6 3 4 3 5 9 6 6 3 4 0 4 8 6 9 2 3 9 -1 8 4 + 4 7 1 - 2 8 2 - 1 8 6 - 5 7 8 + 5 7 1 5 5 2 8 3 0 8 4 5 3 1 8 2 9 1 8 0 0 ( ) ( ) ( ) ( ) ( ) ( )小组讨论,每道错题错的原因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3、选择。在正确答案的格里涂上黄色。563+528= 696+241= 70+260=4、教科书第30页,6小精灵

42、说:再开始时客轮上有多少人?你能帮助小精灵解决问题吗?5、教科书第31页,8小精灵说:用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还剩多少钱?每个小组提出三个问题,并计算。6、小结:通过这节练习课你知道了什么?(自己总结,小组交流)。7、作业:第29页,3、4第30页,5、7回家对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教科书第32页、33页第 10 课时(总第17 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页、33页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

43、互交流学习的乐趣。重点难点简单的整理、归纳教具准备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正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第一题:尝试编题,抽象法则。师:谁能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连续退位?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书架上层有126车,中层157车,下层95车,你能提出问题吗? 用9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33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你

44、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万以内加减法练习题第 11-12 课时(总第19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重点难点简单的整理、归纳教具准备一、两位数口算练习1、口算(建议时间34分钟)4630 6750 4530 6430762 87465528 34194632 6756 4538 64392453 8632 3826 90

45、36 6514 7956 5738 82453246 6743 4647 74682、竖式计算 230 320 490 290 + 540 +170 -130 -160 3、估算382+206 502+198 197+399 693-381 486-315 997-5094、列式计算(1)比240多350的数是多少?(2)780比450多多少?(3)986比345多多少?(4)比345多240的数是多少?5、果园里有苹果树389棵,梨树708棵,桃树512棵,杏树192棵。(1)果园里大约有多少棵苹果树和梨树?(2)果园里大约有多少棵梨树和桃树?(3)果园里的梨树比杏树大约多多少棵?教学反思小

46、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数学集体备课组 课题:万以内加减法练习题第 13-14 课时(总第21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重点难点简单的整理、归纳教具准备一填空1一个数从右起第二位是( )位,第五位是( )位。1、 一个四位数,它的千位上是8,十位上是5,其它数位上是0,这个数是( )。2、一个一个地数,398后面连续三个数是( )、( )、( )。3、 用8,3,0,0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只读一个零的是( ),一个零不读的是( )。4、 写出下列各数:(1)六百零九( )(2)两千零八十( ) (3)五百五十( )(4)一万( ) (5)6个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