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脏腑辨证知识讲解_第1页
第二节-脏腑辨证知识讲解_第2页
第二节-脏腑辨证知识讲解_第3页
第二节-脏腑辨证知识讲解_第4页
第二节-脏腑辨证知识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脏腑辨证(一)心(一)心的病证的病证 1、心气虚与心阳虚 病因 久病;老弱;汗出太过;泻痢过猛-损伤气血-心气虚亏和心阳不足 症候群 倦怠无力、心悸、气短、自汗、动则甚、口色淡白;若导致心阳虚,还可见形寒畏冷、耳鼻不温、脉象细弱,甚至结代。 辨证 心气不足 心鼓动无力 故宗气不宣 气短,血不营 倦怠无力。 心气不足 心鼓动无力 故宗气不宣 血不营 脉象细弱、口色淡白。 宗气不宣 卫阳虚 自汗、形寒畏冷、耳鼻不温。 治则治则 心气虚心气虚-养心汤养心汤 心阳虚心阳虚-保元汤保元汤 养心汤来补心气,党茯肉桂草黄芪养心汤来补心气,党茯肉桂草黄芪 当归川芎五味子,茯神柏仁远志随。当归川芎五味子

2、,茯神柏仁远志随。 用保元汤心阳滋,党芪甘草加桂枝。用保元汤心阳滋,党芪甘草加桂枝。 2 2、心血虚与心阴虚、心血虚与心阴虚 病因病因 过饥或饲养不当过饥或饲养不当气血生化无源。气血生化无源。 久病血亏;失血。久病血亏;失血。 症候群症候群 心悸、躁动、易惊、四肢无力。心悸、躁动、易惊、四肢无力。 心血虚兼见口色苍白、脉象细弱。心血虚兼见口色苍白、脉象细弱。 心阴虚兼见低热不退、盗汗、口心阴虚兼见低热不退、盗汗、口 干色红、脉象细数。干色红、脉象细数。 辨证辨证 心血不足,心神不内守,故心悸、心血不足,心神不内守,故心悸、躁动、易惊。躁动、易惊。 心阴虚,故内热、盗汗。心阴虚,故内热、盗汗。

3、治则治则 心血虚,补心血;心阴虚,则养心血虚,补心血;心阴虚,则养心阴。心阴。 方方 心血虚,归脾汤;心阴虚用补心丹。心血虚,归脾汤;心阴虚用补心丹。3 3、心火亢盛、心火亢盛 病因病因 多有六淫内郁化热;补益太过。多有六淫内郁化热;补益太过。 症候群症候群 高热、大汗、气出喘粗、神昏或狂躁高热、大汗、气出喘粗、神昏或狂躁不安、粪干尿少、口渴贪饮、口色赤红、脉象不安、粪干尿少、口渴贪饮、口色赤红、脉象红数。红数。 治则治则 清心火,养心阴清心火,养心阴 方方 黄连泻心汤加味黄连泻心汤加味 活兽泻心源金匮活兽泻心源金匮 更用石膏与灯心更用石膏与灯心 竹茹芍药车前子竹茹芍药车前子 舌病黄瘟热毒清舌

4、病黄瘟热毒清 加入二冬天花粉加入二冬天花粉 生桔玄参养心阴生桔玄参养心阴4 4、痰火扰心(脑膜炎、脑炎)、痰火扰心(脑膜炎、脑炎) 病因病因 热盛化火,火煎津液成痰,痰郁积扰热盛化火,火煎津液成痰,痰郁积扰神明。神明。 症候群症候群 高热、狂躁奔走、吃时紧吃而骤停、高热、狂躁奔走、吃时紧吃而骤停、频频口嚼、全身出汗、口色赤红、脉象滑数频频口嚼、全身出汗、口色赤红、脉象滑数 治则治则 清心祛痰,镇静安神清心祛痰,镇静安神 方方 朱砂散朱砂散 心热风邪用朱砂心热风邪用朱砂 黄连参茯胆汁加黄连参茯胆汁加 若去参连加雄黄若去参连加雄黄 方名茯神黑汗嘉方名茯神黑汗嘉(二)、心火上炎与小肠热移(二)、心火

5、上炎与小肠热移(小肠炎症)(小肠炎症) 病因病因 六淫内郁化火六淫内郁化火 症候群症候群 舌尖鲜红、舌体肿胀、糜烂、舌尖鲜红、舌体肿胀、糜烂、水草难咽、躁动不安、脉数或见血尿水草难咽、躁动不安、脉数或见血尿 治则治则 清心泻火,利水通淋清心泻火,利水通淋 方方 导赤散或泻心汤导赤散或泻心汤 导赤生地与木通导赤生地与木通 草梢竹叶四般攻草梢竹叶四般攻 口糜淋痛小肠炎口糜淋痛小肠炎 引热同归小便中引热同归小便中二、肝与胆经病症1 1、肝火上炎、肝火上炎 相当于急性角膜炎、结膜炎相当于急性角膜炎、结膜炎 病因病因 外感风热或肝郁气结化火。外感风热或肝郁气结化火。 症候群症候群 两目红肿、羞明流泪、多

6、难睁两目红肿、羞明流泪、多难睁 易躁易惊、粪干尿短、口干、舌红、脉玄数。易躁易惊、粪干尿短、口干、舌红、脉玄数。 治则治则 清肝泻火清肝泻火 方方 决明散决明散 药用解毒决明散药用解毒决明散 便是师皇伯乐方便是师皇伯乐方 栀子大黄白药子栀子大黄白药子 黄芪黄药郁金良黄芪黄药郁金良 草决石决黄芩炒草决石决黄芩炒 没药黄连等份量没药黄连等份量 鸡子一双药二两鸡子一双药二两 蜜水同调灌便康蜜水同调灌便康 也可以用防风散:也可以用防风散: 防风防风 黄连黄连 黄芩黄芩 荆芥荆芥 没药没药 蝉蝉蜕蜕 青箱子青箱子 龙胆草龙胆草 石决明石决明 草决草决明明 甘草甘草2 2、肝热生风、肝热生风 病因病因 多

7、因感受风热之邪,导致肝火过多因感受风热之邪,导致肝火过旺,热极生风。旺,热极生风。 症候群症候群 高热、四肢痉挛抽搐、角弓高热、四肢痉挛抽搐、角弓反张、做转圈运动、甚至昏迷反张、做转圈运动、甚至昏迷 、目不视、目不视物、舌红降、脉玄数。物、舌红降、脉玄数。 治则治则 平肝熄风平肝熄风 方方 羚角钩藤汤羚角钩藤汤 羚角钩藤羊角代羚角钩藤羊角代 桑贝菊花地芍偕桑贝菊花地芍偕 鲜刮竹茹茯神草鲜刮竹茹茯神草 肝热动风力能排肝热动风力能排 1010倍量养角替代羚角,桑叶用霜桑叶倍量养角替代羚角,桑叶用霜桑叶。3 3、肝胆湿热、肝胆湿热 现代医学里面的:胆囊炎、急性黄疸性肝现代医学里面的:胆囊炎、急性黄疸

8、性肝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与此相似。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与此相似。 病因病因 多因外感湿热或脾胃虚弱,内生湿多因外感湿热或脾胃虚弱,内生湿热,而影响肝气疏泻,导致胆汁排泄不利。热,而影响肝气疏泻,导致胆汁排泄不利。 症候群症候群 可视黏膜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可视黏膜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发热,精神倦怠,纳差,尿黄,粪干或稀发热,精神倦怠,纳差,尿黄,粪干或稀不成形,口渴喜饮,口色红黄,脉玄数。不成形,口渴喜饮,口色红黄,脉玄数。 治则治则 清湿利胆清湿利胆 方方 龙胆泻肝汤或茵陈蒿散(茵陈龙胆泻肝汤或茵陈蒿散(茵陈 栀子栀子 大黄)大黄)4 4、寒滞肝经(肠痉挛)、寒滞肝经(肠痉挛) 病因病因

9、 外寒侵入,滞留后肢厥阴肝经,外寒侵入,滞留后肢厥阴肝经,使气血凝滞。使气血凝滞。 症候群症候群 形寒怕冷、耳鼻发凉,肚腹疼形寒怕冷、耳鼻发凉,肚腹疼痛、后肢难迈、口色清白、脉象沉迟。痛、后肢难迈、口色清白、脉象沉迟。 治则治则 温经散寒,行经止痛温经散寒,行经止痛 方方 茴香散茴香散5 5、肝血虚、肝血虚 病因病因 久病伤血;饲养不当,而致肾水不久病伤血;饲养不当,而致肾水不足,肝血虚亏。足,肝血虚亏。 症候群症候群 毛焦体瘦、蹄甲干枯、口色淡白、毛焦体瘦、蹄甲干枯、口色淡白、眼涩干、视力减退。眼涩干、视力减退。 治则治则 滋养肝肾,明目滋养肝肾,明目 方方 八珍汤八珍汤+ +石决明、草决明

10、、木贼石决明、草决明、木贼6 6、肝阴虚、肝阴虚 病因病因 同肝血虚同肝血虚 症候群症候群 眼红流泪,眼泡稍肿,睛生翳膜,眼红流泪,眼泡稍肿,睛生翳膜,口干,舌红,低热,脉细数。口干,舌红,低热,脉细数。 治则治则 滋阴养肾,养血明目滋阴养肾,养血明目 方方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菊花、石决明、草决明、菊花、石决明、草决明、木贼、蝉蜕木贼、蝉蜕三、脾与胃经病症三、脾与胃经病症v脾病多虚,脾易为湿、寒所脾病多虚,脾易为湿、寒所困。困。v胃气以降为顺,胃喜润。胃气以降为顺,胃喜润。v虚证健脾,实证疏肝虚证健脾,实证疏肝(一)脾经之病(一)脾经之病o 1 1、脾气虚(慢性胃肠炎)、脾气虚(慢性胃

11、肠炎)o 病因病因 素体虚弱;劳伤;长期饲养失调。素体虚弱;劳伤;长期饲养失调。o 症候群症候群 体瘦毛焦、草料细迟、四肢无体瘦毛焦、草料细迟、四肢无力、多卧少立、食后腹胀、尿少便软、舌力、多卧少立、食后腹胀、尿少便软、舌色淡白、脉象缓弱。色淡白、脉象缓弱。o 治则治则 补气健脾补气健脾o 方方 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2、脾气下陷 病因病因 脾气虚弱的进一步发展。脾气虚弱的进一步发展。 症候群症候群 久泻、体瘦、三脱。久泻、体瘦、三脱。 治则治则 补中益气补中益气 方方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 3 3、脾不统血、脾不统血 病因病因 脾气素虚,统摄无力而血不归经。脾气素虚,统摄无力而血不归经。

12、症候群症候群 体瘦毛焦、精神倦怠、口色淡白、体瘦毛焦、精神倦怠、口色淡白、脉象细弱、纳差,见各类慢性出血。脉象细弱、纳差,见各类慢性出血。 治则治则 健脾养神,引血归经健脾养神,引血归经 方方 归脾汤归脾汤 便血:便血:+ +? 尿血:尿血:+ +? 衄血:衄血:+ + ? 子宫出血:子宫出血:+ +?4 4、脾阳不振、脾阳不振 病因病因 过食生冷所致。过食生冷所致。 症候群症候群 形寒怕冷、四肢不温、泻粪稀形寒怕冷、四肢不温、泻粪稀塘、腹痛、口色淡白、脉象沉迟。塘、腹痛、口色淡白、脉象沉迟。 治则治则 温中健脾温中健脾 方方 里中汤里中汤5 5、寒湿困脾、寒湿困脾 病因病因 外感湿邪或久卧湿

13、地导致湿邪伤脾;外感湿邪或久卧湿地导致湿邪伤脾;或内生阴冷,素有脾阳虚弱,湿从内生。或内生阴冷,素有脾阳虚弱,湿从内生。 症候群症候群 耳耷头低、四肢迈步沉重,肢耳耷头低、四肢迈步沉重,肢体浮肿,脉象濡细。体浮肿,脉象濡细。 治则治则 健脾化湿健脾化湿 方方 平胃散平胃散+ +五苓散五苓散(二)胃经病症(二)胃经病症 1 1、胃寒、胃寒 病因病因 长期生冷;过食草料,外感风寒。长期生冷;过食草料,外感风寒。 症候群症候群 喜热饮,得热症减,遇冷加重,喜热饮,得热症减,遇冷加重,口吐清涎,四肢不温,口色淡白,脉象口吐清涎,四肢不温,口色淡白,脉象沉迟,吐草食,粪稀软,尿清长。沉迟,吐草食,粪稀软

14、,尿清长。 治则治则 温胃散寒,降逆止呕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方方 厚扑里中汤(里中汤厚扑里中汤(里中汤+ +厚扑、半夏、厚扑、半夏、砂仁、枳壳)砂仁、枳壳)2 2、胃热、胃热 病因病因 外邪传内化热。外邪传内化热。 症候群症候群 口渴贪饮、口色红、口臭、口渴贪饮、口色红、口臭、少津、脉象洪数。少津、脉象洪数。 治则治则 清胃泻火清胃泻火 方方 白虎汤白虎汤3 3、胃、胃 食食 滞滞 病因病因 过食品;脾虚积食;热积胃腑。过食品;脾虚积食;热积胃腑。 症候群症候群 食积胃脘,肚胀,口中酸臭,大便不食积胃脘,肚胀,口中酸臭,大便不爽,或干或稀,脉象滑。爽,或干或稀,脉象滑。 治则治则 (1 1)若

15、过食)若过食-消积导滞消积导滞 (2 2)若脾虚积食)若脾虚积食-健脾消食健脾消食 (3 3)热积胃腑)热积胃腑清热泻积清热泻积 方方 消积导滞消积导滞-曲蘖散曲蘖散 健脾消食健脾消食-枳术丸枳术丸 清热泻积清热泻积-木香导滞丸或调胃承气汤木香导滞丸或调胃承气汤四、肺与大肠经病症四、肺与大肠经病症v 肺为娇嫩之脏,不耐寒热;肺肺为娇嫩之脏,不耐寒热;肺处高位,治宜清轻,不宜重浊。处高位,治宜清轻,不宜重浊。v“治上焦如羽,非轻重之举治上焦如羽,非轻重之举”(一)肺经病症(一)肺经病症 1 1、风寒束肺、风寒束肺q 病因病因 风寒犯肺,卫阳为寒所困,肺气风寒犯肺,卫阳为寒所困,肺气不宣,失去肃降

16、。不宣,失去肃降。q 症候群症候群 恶寒发热、无汗、流清鼻涕、恶寒发热、无汗、流清鼻涕、脉象浮紧。脉象浮紧。q 治则治则 温肺散寒,宣肺解表温肺散寒,宣肺解表q 方方 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散2 2、风热犯肺(喉炎、急支)、风热犯肺(喉炎、急支) 病因病因 外感风热,肺失宣降。外感风热,肺失宣降。 症候群症候群 发热咳嗽、流黄粘鼻涕、身热发热咳嗽、流黄粘鼻涕、身热口渴、尿黄、脉象浮数。口渴、尿黄、脉象浮数。 治则治则 疏风清肺,玄通肺气疏风清肺,玄通肺气 方方 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3 3、燥邪犯肺、燥邪犯肺 病因病因 秋季燥邪耗竭肺气,伤及津液,秋季燥邪耗竭肺气,伤及津液,肺失宣降。肺失宣降。 症

17、候群症候群 被毛枯焦被毛枯焦 干咳少痰、口津少、干咳少痰、口津少、口渴贪饮、尿短少、脉象细数。口渴贪饮、尿短少、脉象细数。 治则治则 清肺润燥清肺润燥 方方 清肺润燥汤清肺润燥汤4 4、痰浊阻肺、痰浊阻肺 病因病因 脾虚脾不健运,水湿停留而化痰,痰阻脾虚脾不健运,水湿停留而化痰,痰阻塞气道。塞气道。 症候群症候群 呼吸不畅、咳嗽气喘、喉中痰鸣、鼻呼吸不畅、咳嗽气喘、喉中痰鸣、鼻涕量多、白而稠、胸痛肘外展、脉滑。涕量多、白而稠、胸痛肘外展、脉滑。 治则治则 健脾理气,化痰祛湿健脾理气,化痰祛湿 方方 二陈汤二陈汤+ +桃仁、桑柏皮、地骨皮、百部、桃仁、桑柏皮、地骨皮、百部、葶苈子、白芥子、杏仁、

18、丹参、枳壳葶苈子、白芥子、杏仁、丹参、枳壳5 5、肺气虚、肺气虚 病因病因 脾虚脾虚 症候群症候群 体倦无力、气短声微、久咳气体倦无力、气短声微、久咳气喘、动则甚、口色淡、脉细弱。喘、动则甚、口色淡、脉细弱。 治则治则 补益肺气,止咳定喘补益肺气,止咳定喘 方方 生脉散生脉散+ +定喘汤定喘汤6 6、肺阴虚、肺阴虚 病因病因 劳伤劳伤 症候群症候群 毛焦体瘦、低热不退或午后发毛焦体瘦、低热不退或午后发热、咳嗽日轻夜重、口色红、脉象细弱。热、咳嗽日轻夜重、口色红、脉象细弱。 治则治则 滋阴润肺滋阴润肺 方方 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汤(二)大肠经病症(二)大肠经病症 1 1、大肠冷痛、大肠冷痛 病因病

19、因 外感风寒或内伤阴冷外感风寒或内伤阴冷 症候群症候群 耳鼻四肢冷、肠鸣腹痛、大便耳鼻四肢冷、肠鸣腹痛、大便稀溏尿清长、脉沉弱。稀溏尿清长、脉沉弱。 治则治则 散寒止痛散寒止痛 方方 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汤+ +肉豆蔻肉豆蔻2 2、大肠湿热、大肠湿热 病因病因 外感暑湿或疫病染身外感暑湿或疫病染身 症候群症候群 发热身重、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口发热身重、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口渴贪饮、口色黄、脉滑数。渴贪饮、口色黄、脉滑数。 治则治则 清热利湿清热利湿 方方 白头翁汤或郁金散白头翁汤或郁金散郁金黄连栀柏芩郁金黄连栀柏芩 柯子芍药配川军柯子芍药配川军热毒壅盛肠中泻热毒壅盛肠中泻 贵在加减要循因贵在加

20、减要循因 3 3、大肠燥结、大肠燥结 病因病因 暴饮暴食或久病失饮暴饮暴食或久病失饮 症候群症候群 大便燥结、肚腹胀满、回头顾腹、尿大便燥结、肚腹胀满、回头顾腹、尿短赤、脉沉实。短赤、脉沉实。 治则治则 通泻实热通泻实热 方方 大承气汤加减大承气汤加减五、肾与膀胱经病症五、肾与膀胱经病症“肾病多虚肾病多虚”治疗的原则:治疗的原则:“治宜补其治宜补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不足,不可伐其有余”(一)肾虚分阳虚和阴虚(一)肾虚分阳虚和阴虚 肾气不固肾气不固 肾阳不振肾阳不振 阳虚阳虚 肾不纳气肾不纳气 肾虚水泛肾虚水泛 肾精亏损肾精亏损 阴虚阴虚 阴虚火汪阴虚火汪1 1、肾气不固、肾气不固 病机病机 肾

21、阳不足,气化功能低下,则精关不固,出现肾阳不足,气化功能低下,则精关不固,出现早泻,膀胱失约,尿频。早泻,膀胱失约,尿频。 主症主症 尿频而清、四肢无力、滑精、舌质淡、舌胖嫩、尿频而清、四肢无力、滑精、舌质淡、舌胖嫩、脉细弱。脉细弱。 治则治则 固摄肾气固摄肾气 方方 金锁固精丸或缩泉丸金锁固精丸或缩泉丸 金锁固精芡莲须金锁固精芡莲须 龙骨蒺藜牡蛎居龙骨蒺藜牡蛎居 莲粉糊丸盐酒下莲粉糊丸盐酒下 涩精秘气效果奇涩精秘气效果奇 缩泉丸治尿液多缩泉丸治尿液多 肾气虚寒失约束肾气虚寒失约束 山药台乌益智仁山药台乌益智仁 散丸均可见效果散丸均可见效果2 2、肾阳不振(慢性肾炎)、肾阳不振(慢性肾炎) 病

22、机病机 肾阳乃一身之阳,肾阳不振,故见形肾阳乃一身之阳,肾阳不振,故见形寒肢冷,母畜宫寒不孕,公畜性欲下降,精寒肢冷,母畜宫寒不孕,公畜性欲下降,精虫稀少。虫稀少。 症候群症候群 形寒肢冷,尿频,舌胖嫩,脉象沉形寒肢冷,尿频,舌胖嫩,脉象沉弱而迟,母畜宫寒不孕,公畜性欲下降,精弱而迟,母畜宫寒不孕,公畜性欲下降,精虫稀少。虫稀少。 治则治则 温补肾阳温补肾阳 方方 肾气丸肾气丸 金匮肾气治肾虚金匮肾气治肾虚 熟地淮药及山萸熟地淮药及山萸 丹皮苓泽加附桂丹皮苓泽加附桂 引火归元热下趋引火归元热下趋 济生加入车牛膝济生加入车牛膝 二便通调肿胀利二便通调肿胀利 现代研究:本方有提高机体耐寒力,改现代

23、研究:本方有提高机体耐寒力,改善垂体善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强肾、护肝、肾上腺皮质功能,强肾、护肝、降压,降血脂之作用。降压,降血脂之作用。3 3、肾不纳气(肺气肿)、肾不纳气(肺气肿) 病机病机 肾不纳气,则肺失宣降,故气短,喘;肾不纳气,则肺失宣降,故气短,喘;肾不纳气,肺朝百脉不足,血不营,故口色淡白,肾不纳气,肺朝百脉不足,血不营,故口色淡白,脉象细弱。脉象细弱。 主症主症 形寒肢冷,呼多吸少,气短尿频、动则形寒肢冷,呼多吸少,气短尿频、动则甚,四肢无力、舌质淡白、脉细弱。甚,四肢无力、舌质淡白、脉细弱。 治则治则 补肾纳气,平喘。补肾纳气,平喘。 方方 都气丸都气丸 医宗己任都气丸医宗

24、己任都气丸 熟地山药茱萸丹熟地山药茱萸丹 茯苓泽泻五味子茯苓泽泻五味子 肾虚喘咳是典范肾虚喘咳是典范4 4、肾虚水泛、肾虚水泛 除具有肾阳不振之症状外兼具小便不利,除具有肾阳不振之症状外兼具小便不利,后肢、腹下水肿。后肢、腹下水肿。 治则治则 温阳利水温阳利水 方方 济生肾气丸济生肾气丸5 5、肾精亏损、肾精亏损 病机病机 先天之精是机体耐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机体先天之精是机体耐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机体各脏腑、经络、五官、皮毛均有濡养之效;肾精亏损,各脏腑、经络、五官、皮毛均有濡养之效;肾精亏损,则形体虚弱,腰胯无力。则形体虚弱,腰胯无力。 主症主症 形体虚弱,腰胯无力,滑精,舌红,脉象细数,

25、形体虚弱,腰胯无力,滑精,舌红,脉象细数,虚热盗汗。虚热盗汗。 治则治则 滋阴养肾滋阴养肾 方方 六味地黄汤六味地黄汤 六味地黄滋肾肝六味地黄滋肾肝 茱药丹泽茯苓当茱药丹泽茯苓当 肝肾精亏虚火上肝肾精亏虚火上 滋阴泻火定安康滋阴泻火定安康6 6、阴虚火旺、阴虚火旺 主症主症 形体虚弱,腰胯无力,口干舌燥、粪干、形体虚弱,腰胯无力,口干舌燥、粪干、尿短赤、口色红,脉象细数,公畜亮鞭、母畜尿短赤、口色红,脉象细数,公畜亮鞭、母畜赤、白带,不孕。赤、白带,不孕。 治则治则 滋阴降火滋阴降火 方方 知柏地黄汤知柏地黄汤(二)膀胱病症(二)膀胱病症 膀胱病症多与肾经有关,肾气不化、膀胱病症多与肾经有关,

26、肾气不化、开合不利,直接影响膀胱之功能,开合不利,直接影响膀胱之功能,故多见有:尿不利、尿闭或尿频、故多见有:尿不利、尿闭或尿频、尿失禁。尿失禁。1 1、膀胱虚寒、膀胱虚寒 主症主症 尿失禁、频数、形寒肢冷、口温尿失禁、频数、形寒肢冷、口温低、口色淡白、脉象沉迟。低、口色淡白、脉象沉迟。 治则治则 温肾锁尿温肾锁尿 方方 缩泉丸缩泉丸2 2、膀胱湿热、膀胱湿热 主症主症 尿短赤、涩痛不畅、尿中见血或尿短赤、涩痛不畅、尿中见血或砂石、口色红、脉象细数。砂石、口色红、脉象细数。 治则治则 方方 八正散八正散第三节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清代叶天士创立的温病辨证方法。清代叶天士创立的温病辨

27、证方法。 按四种症候群加以划分,即:按四种症候群加以划分,即: 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一、卫分证辨证一、卫分证辨证 病因病因 热邪入侵,首先犯表,卫气功能热邪入侵,首先犯表,卫气功能失常,卫气郁阻,肺气不宣。失常,卫气郁阻,肺气不宣。 主症主症 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津干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津干燥、口色微红、脉象浮数。燥、口色微红、脉象浮数。 治则治则 辛凉解表辛凉解表 方方 银翘散银翘散二、气分证辨证二、气分证辨证 病因病因 热邪由卫气传入,或温热之邪直入气热邪由卫气传入,或温热之邪直入气分。其病在胸膈和胃肠。分。其病在胸膈和胃肠。 分:分:

28、热邪犯肺热邪犯肺 热结胃肠热结胃肠 热入阳明热入阳明三、营分证辨证三、营分证辨证 营分是热入血分之轻浅阶段,热介于气分与血分营分是热入血分之轻浅阶段,热介于气分与血分之间;病在心和心包。之间;病在心和心包。 病因病因11、 温热之邪由表传入心经与心包经温热之邪由表传入心经与心包经 2 2、由气分传入心经、由气分传入心经 3 3、温热之邪直传营分。、温热之邪直传营分。 主症主症 分:热初入营(营分有热)分:热初入营(营分有热)-相当于败血相当于败血症;热入心包症;热入心包 1 1、热入营分、热入营分 症候群症候群 高热不退,晚上尤甚,躁动不高热不退,晚上尤甚,躁动不安,气出喘粗,舌质红降,脉细数

29、,体安,气出喘粗,舌质红降,脉细数,体表斑疹隐显。表斑疹隐显。 治则治则 清营解毒清营解毒 透热养阴透热养阴 方方 清营汤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清营汤治热传营 脉数舌绛辨分明脉数舌绛辨分明 犀地丹玄麦凉血犀地丹玄麦凉血 银翘连竹气热歇银翘连竹气热歇 2 2、热入心包、热入心包 症候群症候群 高热神昏,舌质红降,脉数,高热神昏,舌质红降,脉数,四肢抽搐,体表出血成斑。四肢抽搐,体表出血成斑。 治则治则 清营开窍清营开窍 方方 清宫汤清宫汤 清营汤清营汤+ +镇静安神药镇静安神药四、血分热辨证四、血分热辨证 血分热是温热证的深重阶段,病在肝肾。血分热是温热证的深重阶段,病在肝肾。 分:血热妄行、气

30、血两燔、肝热生风和血热伤分:血热妄行、气血两燔、肝热生风和血热伤阴。阴。1 1、血热妄行、血热妄行 症候群症候群 大热神昏,可视黏膜或皮肤出血发班,大热神昏,可视黏膜或皮肤出血发班,有尿血、便血,舌质红降,脉数。有尿血、便血,舌质红降,脉数。 治则治则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 凉血散瘀凉血散瘀 方方 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犀角地黄芍药丹 清热凉血散黄斑清热凉血散黄斑 本方是治疗热入血分之各种出血证之重要方剂。本方是治疗热入血分之各种出血证之重要方剂。2 2、肝热动风、肝热动风 症候群症候群 大热,项颈强直,抽搐频频,大热,项颈强直,抽搐频频,角弓反张,口色红降,脉玄数。角弓反张,口色红

31、降,脉玄数。 治则治则 清热平肝,息风止痉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方方 羚羊钩藤汤羚羊钩藤汤3、气血两燔气血两燔 症候群症候群 大热,口渴喜饮、躁动不安、有尿大热,口渴喜饮、躁动不安、有尿血、便血,衄血、舌质红降,脉大。血、便血,衄血、舌质红降,脉大。 治则治则 清热凉血清热凉血 方方 清瘟败毒散清瘟败毒散 清瘟败毒膏地知清瘟败毒膏地知 犀角玄参丹皮栀犀角玄参丹皮栀 芍药二连桔梗芩芍药二连桔梗芩 竹叶甘草倍相思竹叶甘草倍相思4 4、血热伤阴、血热伤阴 症候群症候群 低热不退,或午后发热、精神倦怠、低热不退,或午后发热、精神倦怠、口干舌燥、脉虚无力。进一步发展,则为亡阴口干舌燥、脉虚无力。进一步发展

32、,则为亡阴失水。失水。 病机病机 血分热久而不退,劫烧肝肾之阴,阴血分热久而不退,劫烧肝肾之阴,阴虚而生热故低热不退,或午后发热。阴精亏损,虚而生热故低热不退,或午后发热。阴精亏损,神失所养。见精神倦怠。阴少不能上承,故口神失所养。见精神倦怠。阴少不能上承,故口干舌燥。干舌燥。 治则治则 养阴清热养阴清热 方方 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汤第四节第四节 六经辨证六经辨证 乃东汉名医张仲景所创。是乃东汉名医张仲景所创。是伤寒论伤寒论的辨证要领。的辨证要领。一、六经概要一、六经概要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经阴、少太经阴、少阴经、厥阴经这六经。阴经、厥阴经这六经。三阳

33、病证: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三阳病证: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之总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之总和。三阴病证:主虚证,是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三阴病证:主虚证,是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之总和。之总和。三阳病多热、多实,三阴病多寒、多虚。三阳病多热、多实,三阴病多寒、多虚。二、六经病症之传变二、六经病症之传变 六经病症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两经或三经病症合并出现。六经病症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两经或三经病症合并出现。 1 1、循经而传:按六经顺序传变,即太阳经、少阳经、循经而传:按六经顺序传变,即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太经阴、少阴经、厥阴经。阳明经、太经阴、少阴经、

34、厥阴经。 2 2、越经而传:病的传变不按六经顺序传变,而是隔一、越经而传:病的传变不按六经顺序传变,而是隔一经或数经传变。如:太阳病证不愈,不经少阳阶段而进经或数经传变。如:太阳病证不愈,不经少阳阶段而进入阳明,或不经少阳和阳明阶段而进入太阴。入阳明,或不经少阳和阳明阶段而进入太阴。 3 3、合病:两经或三经的病症同时出现。如太阳阳明合、合病:两经或三经的病症同时出现。如太阳阳明合病。病。 4 4、并病:一经病症未罢,另一经病症又起。如少阳阳、并病:一经病症未罢,另一经病症又起。如少阳阳明并病。(寒热往来、肠音低弱、粪干尿短赤)双解少明并病。(寒热往来、肠音低弱、粪干尿短赤)双解少阳阳明(大柴

35、胡汤:阳阳明(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党参、甘草、大枣、柴胡、桂枝、党参、甘草、大枣、制半夏、黄芩、生白芍、生姜制半夏、黄芩、生白芍、生姜)三、六经病证分述三、六经病证分述 (一)太阳病证(一)太阳病证 太阳主一身之表,为六经之屏障,统领营卫,外太阳主一身之表,为六经之屏障,统领营卫,外邪犯体,太阳首当其冲。邪犯体,太阳首当其冲。 分:太阳经证和太阳腑证。分:太阳经证和太阳腑证。 1 1、太阳经证、太阳经证 (1 1)太阳中风)太阳中风-表虚证表虚证 (2 2)太阳伤寒)太阳伤寒-表寒证表寒证 2 2、太阳腑证、太阳腑证 多由经证未解,邪气随经内传太阳膀胱本腑所致。多由经证未解,邪气随经内传太阳

36、膀胱本腑所致。分:实热郁结证和蓄水证。分:实热郁结证和蓄水证。 (1 1)实热郁结证)实热郁结证 症候群症候群 烦躁不安、腹痛起卧、发热、尿赤红烦躁不安、腹痛起卧、发热、尿赤红或血尿、脉浮数。或血尿、脉浮数。 治则治则 清热利尿清热利尿 方方 滑石散滑石散 滑石散治疗膀胱炎症、尿道炎、膀胱麻痹、膀胱滑石散治疗膀胱炎症、尿道炎、膀胱麻痹、膀胱扩约肌痉挛等引起的尿闭。扩约肌痉挛等引起的尿闭。 踏地蹲腰不拉尿踏地蹲腰不拉尿 滑石瞿麦灯心草滑石瞿麦灯心草 猪泽茵陈知黄柏猪泽茵陈知黄柏 空腹灌下见奇效空腹灌下见奇效 (2)蓄水证蓄水证 症候群症候群 频频踢腹、发热、尿不利、口渴贪饮,频频踢腹、发热、尿不利、口渴贪饮,但不多饮、脉浮。但不多饮、脉浮。 治则治则 通阳利水通阳利水 方方 五苓散五苓散(二)阳明病证(二)阳明病证 阳明病多属表邪传里,邪和正气两俱极阳明病多属表邪传里,邪和正气两俱极盛,与八纲辨证中的里实热一致。盛,与八纲辨证中的里实热一致。 分: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分: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1 1、阳明经证、阳明经证-热结胃肠热结胃肠 2 2、阳明腑证、阳明腑证-热入阳明热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