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筝波》(王蒙)简析_第1页
第一章《筝波》(王蒙)简析_第2页
第一章《筝波》(王蒙)简析_第3页
第一章《筝波》(王蒙)简析_第4页
第一章《筝波》(王蒙)简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案例分析筝波(王蒙)简析筝 波王蒙一个绿光耀眼的湖。为什么叫琵琶湖?这里并没有琵琶的铿锵与机敏,也不像琵琶那样冲动。 如果由他来起名,他愿称它为“筝湖”,俯瞰湖,确实像一个筝,即使不太像,你也可以加意把它想像成为一个筝。这含情脉脉的湖的涟漪,多像孤独而又连绵的筝的声波。 为了起草一个重要的报告,他已经在湖畔旅行社住了好多天了。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他已经起草过许多报告了。少年时候,他曾梦想成为诗人,成为小说家,成为中国的屠格涅夫。时至今日,一想起贵族之家和前夜,他的心还要怦怦地跳。 从他起草的报告里很难看出屠格涅夫的。“在下”,“我们必须”,“任何对于的背离,都有是错误的”

2、他现在习惯的是这样的文体,按统一口径。只是最细心的文体家,才能从他起草的报告的条理的讲究与逻辑的缜密中看出他的才华来。 然而,这样的报告是必要的,总不能开什么大会的时候由领导同志朗诵一段屠格涅夫体的抒情散文。 所以,他专心致志地起草他的报告。他在小餐厅吃饭。在小餐厅吃饭的人并不 多。这一天,对面桌子上坐了一位妇女,他觉得这位女同志一坐下来便向他甜甜地一笑。 连续三天过去了,每天三顿饭,女同志与他相对吃饭已经九次了,至少也向他笑了九次。她衣着大方,神态雍容。其实她已经很年长了,然而乍一看,仍然是那么幽雅和温存,生命还在她的身上大放光芒。他得知,原来这就是大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谢琳。他为之倾倒的那

3、些屠格涅夫的著作,都经她的转述。他早就知道这个名字了,却一直无缘见她。 当谢琳向他微笑的时候,他不由得也报以礼貌的微笑。吃每顿饭的时候,两个人都这样相互笑一下,然后谁也不搭理谁,他觉得不自然。他是十一岁开始读谢琳翻译的作品的,可以估计,如今谢琳大概快要六十岁了,如果不是比六十更多。然而她仍然那样堂皇而且矜持,让我们姑且不说美丽不美丽。这实在使人惊叹。他决定与谢琳攀谈。为什么要失之交臂?为什么不更加热情一点回答人家的微笑?人家是前辈,又是女同志,没有等待人家俯就的道理。由于写报告累,这一天饭前,他在湖畔散了一会儿步。湖水的弦目的绿光,引动了他的某种情绪。他准备去告诉谢琳:“我从小就爱读您翻译的书

4、。在我心目中,您和屠格涅夫差不多是一个人。我现在就在您所在的 S 市市委办公厅工作。”不,不必提市委办公厅,他转念又想。 就在他这样津津有味地想着的时候,谁想到对面谢琳走来了,从湖光和树影里趟来了。谢琳像通常那样,在距离他六、七米的时候便展示她那高贵而又亲切的笑容。 筝像几条弦同时颤响了,也许还有琵琶。绿光闪烁着。 “您好”他向前赶了两步,向谢琳招呼道。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还没有不得及伸出手来。这是很奇怪的,就在他走近谢琳的一刹那,他立即发现谢琳的眼光里根本没有他,谢琳只是在看湖,对着湖微笑。微笑只不过是谢琳的仪表的一部分。最令人惊异的是,甚至当他走近去叫一声“您好”的时候,谢琳脸上的笑

5、容并没有消失,甚至于谢琳还应答着他的问好,把头那样微微地略点了一下,如果不用高速摄像机把她的这个动作录制成,再慢慢地放几遍,他无法断定谢琳是否真的略点了一下头,但于此同时,他分明看到了谢琳眼睛里的回避、烦乱,也许还有厌恶的神色。她显然不想与陌生人随便搭话。何况他身上没有任何出众动人之处,他的外表是这样平凡,与谢琳相比,或者可以说是寒碜。 他没有觉得受辱,只是觉得惭愧,他还是太不了解这些高级知识分子。谢琳的微笑,既是亲切,更是骄矜,既是装饰,也是盔胄。还有她那似有似无的微笑点头及点头中的烦乱无怪乎她译的屠格涅夫著作是那样传神呢。 不过在一年以后,在提拔中青年干部时代潮流中,他被选定为 S 市市委

6、分管文教工作的书记。就职不久,赶上一个节日,这里召集了一个文艺界的知名人士的茶话会,按每人四块钱的标准,每个桌上摆着清茶、水果、点心、花生米。 来了许多他素来敬重的头面人物,谢琳也来了,还是那样庄重而又亲切。 他在茶话会上致了词,比他熟悉的“报告”要活泼一些,比他过去熟悉的屠格涅夫要干巴一些。他的致词引起一片鼓掌声。 致词以后,大家喝茶,交谈。他非常注意全面照顾会场,与这个点点头,与那个握握手,这儿笑笑,那儿说说。他的样子轻松如意,也多少有一点风度了。其实,既紧张又疲劳。 最后才发现他身后似乎站着一个人,他一回头,原来是谢琳,容光焕发、微笑不已的谢琳。他连忙站起来:“谢琳同志,您好,我”他仍然

7、没有来得及说出一年前在琵琶湖边想说的话。因为谢琳同志已经热情地握住了他的手,而且非常谦恭有礼地甚至有点讨好地说: “请今后多指导” 然后,谢琳同志走了,仍然是风度翩翩。筝弦好像又响起来了。“她大概根本没有认出我来”,他想。他定定神,为同桌的几位前辈续茶水。 (选自延河 偶然三题) 简析读解筝波鲁枢元 不知道王蒙自己是否还记得他在十年前写下的一篇很小的小说,题为筝波。全文不过两千字的样子,当时和后来都不曾见到评论界有过什么反响。前不久,我们在招考九二级文艺学硕士生时,把它拿来作了考题。 题旨是:以这篇小说为对象,写一篇评论文章。 筝波之所以入选考题,一是因为它短,考生们在两个小时的限制内,又读又

8、写,文本太长是吃不消的;二是因为它“心”,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有许多描绘,与我们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方向“对口”;三是因为它有些“朦胧”,并不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估计考生们能够有话可说。先前我们曾经选取过林斤澜、李锐、谌容的小说,这里大约并没有特别讨好王蒙的意思。况且,入选考题,是一分钱的稿酬也没有的。 与前不同,这一次我们有意隐去了作者的姓名。原因,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一、王蒙毕竟是新时期文学中赫赫有名的人物,考生们会不会震慑于“大作家”的威名,一味说好?二、当时,国内文艺界的几家报刊正对王蒙展开批评,年轻的考生们会不会受时事左右?于是,入选考卷的筝波便成了“废名”或“佚名”之作。这么一来,筝波不只对

9、“举子”们的真才实学是一次考核,而且对王蒙的文学实绩,也是一次带有社会心理调查性质的验证。事情决定后颇有些得意,心想这真是一个“三尖两刃”的“刁恶”办法,一刀子下去,双边见红。从省内外收回的试卷共29份,相当于给筝波撰写了29篇短评。29个题目五花八门,各不雷同:无奈的筝波、筝波为谁而鸣、心烦意乱谈筝波、弦断有谁听、传神的哭、冷月无声、请走出“心湖”、寻找屠格涅夫、于细微处见匠心、孤独而连绵的梦、转变、心有灵犀不必通等等,等等。 约略统计一下,对于这篇小说的艺术品位,评价审慎持中的4人,极力排斥的人,高度推崇的24人。 贬抑者云:这篇小说缺乏深度、主旨不明,标题莫名其妙,语言疏野失当,缺乏艺术

10、表现力。贫弱拙劣的语句只能增加阅读欣赏中的模糊与混乱。“作者似乎在竭力模仿阿城,功夫却不到家,越加显露了自己的笨拙与平庸。”况且小说中对知识分子的恶意诋毁已经到了令人怒不可遏的程度,但这种诋毁只能暴露出作者自己的卑怯心灵。 赞美者曰:这是一篇匠心独运、慧眼独具、平淡中见神奇、内涵丰蕴的心态小说,是一个东方人对意识流小说的成功改造。小说虽小,却体现了小说作者的“大智慧”。它措词微妙,布局精巧,意趣绵密,耐人回味,表现出令人折服的艺术魅力,宛如一首德彪西的小夜曲,又好像白居易的琵琶行,给人以深沉有致的美的享受。 持中者说:筝波具有较深的艺术功力,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技巧上颇为用心,小说虽然没有塑造出

11、“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却也给了我们一些人生的启示,祝愿作者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如果单就筝波艺术品位的总体评价而言,意见尚且比较一致,小说作者在 29 个席位的竞选中,是以28比1取胜的。但是,读解进一步涉及小说的内涵,意见分歧就显得更为严重。 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看上去并不复杂:一位年过不惑的市委办公干部,生性喜爱文学,尤其迷恋屠格涅夫。一日,偶尔在“琵琶湖”畔一家宾馆中遇到了他素所景仰的文坛前辈、女翻译家、屠格涅夫作品的翻译者谢琳,他怀着崇敬的心情凑上前去招呼,却从谢琳“装饰性”的微笑中遭到拒斥。“他”觉得很惭愧,甚至有些自惭形秽。一年后,“他”升迁为这个城市主管文教的市委

12、副书记。在一次茶话会上又遇到了微笑不已的谢琳,“他”依然怀着对文学的迷恋与崇敬,希望能够对谢琳说几句心里话。而谢琳却客气甚至有点“讨好”地向他说:“请今后多指导”,根本没有认出一年前的“他”。同样是牵挂于文学的两个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境况中的两次相遇,都未能达成心灵的沟通。琵琶湖水并没有琵琶 的机敏与铿锵,更像是孤独而连绵的筝波。(这里必须提请读者注意:以上复述,也许已经夹带进了我的私货,最好还是亲自读一读原文。)考生们提到小说的主题和立意,已经莫衷一是:“寻找真诚和友谊”、“批判国民劣根性”、“暴露生活之下的腐朽”、“倡导改革开放中的阶级友爱”、“为反和平演变争夺知识分子” 至于对小

13、说中“他”与“谢琳”两个人物的具体评价,考生们的立场、观点、视角、评语竟至如水火冰炭般互不相容。 先看对女翻译家谢琳的评价: 持高度赞美态度的有之:这是一位优雅、温存、雍容大度、可亲可敬和女学者,是一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艺术典型。 持严厉批评的有之:这是一个骄矜、虚伪、自私的市侩,她孤芳自赏、前倨后恭,简直就是屠格涅夫笔下贵夫人的变种,是封建等级观念在新时代的畸形胎儿。从她身上可以看出:知识如何沦落为权力的奴婢。 再看一看对小说中主人公“他”的评价: 贬抑者写道:这是一个怀才不遇、心怀鬼胎的小文人,他酸味十足,附庸风雅,工于心计,八面玲珑。一直在以虚伪态度谱写着他的人生。他对谢琳的恶意揣测,

14、只能暴露出他自己阴暗的心理。小说作者以如此犀利的文笔塑造出这样一个典型,其艺术功力令人肃然起敬。 褒扬者则说:这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他虚怀若谷、温厚善良、亲切诚恳、平易近人。尊重知识分子,执着于文学艺术,是一个比谢琳更“屠格涅夫”的人,堪为我党干部学习的榜样。 当然,除了这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评判,也还有一种模糊于黑白之间,明灭于幽微之中的解读。这种解读避开了对这两个人物单一的肯定和否定,表现出对于人的复杂性的更多的理解与宽容。 关于谢琳,一些考生认为,小说中这位女翻译家时时挂在嘴角的微笑,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难解。它似乎在抗拒着什么,又好像在迎合着什么;它似乎在寻求着什么

15、,又好像在回避着什么;它似乎在摆脱着什么,又好像在适应着什么。她外在的仪态万方,掩遮不住她内心深处的孤独、彷徨。和“她”的两次遭遇,无论是对一个陌生人深深的拒斥还是对一位上司浅浅的讨好,方式不同,却全都是出自一种细心周到的防范。这位女学者人格上的封闭与萎缩,也许和连续不断的极“左”政治对知识分子的整治不无关联,也许和一颗天真善良的心在受到许多无辜伤害后的疑惧不无关联。 至于那位由办公厅秘书升任市委副书记的“他”,有的考生是这样分析的:这是一位在理想与现实中苦苦追求的跋涉者,他真诚而又怯懦,善良而又平庸。对理想的执着使他终身仰视着文学艺术的光芒,对现实的服从又使他习惯于生活的千篇一律。他是一个“

16、干巴巴的屠格涅夫”,他是一个“温润的教条主义者”,在他的人生历程中,永恒的向往始终伴随着永恒的忧伤。他不可能完全由自己去设计他自己,他的优点与缺陷也就不能单纯从他的个性方面加以追究。有的考生还进一步指出:两位同样热爱文学、崇尚屠格涅夫的人,两位同样怀着强烈沟通愿望的人,两次相遇却两次失之交臂。人们如此渴望着心灵的沟通,而心灵沟通又是如此的不易,这是一场人类心灵史上的悲剧。读完筝波,那抑郁、凄清的筝波,同时也就在读者的心头泛起。 考卷中呈现的阅读现象和阐释行为,至此已经有些令人头晕目眩了。而这才不过是29位读者在同一时间内的参与。如果是2 900位读者参与阅读,如果是一场持续2 900年的阐释,

17、那么,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解读将展示何等波澜壮阔的景观呢?我想像不出来。 也许,多年来我们确实小觑了阅读,把阅读和评论看得过于单一和简易。 而实际存在着的读解现象是复杂的,一般读解中存在的多元性、歧义性、随意性、随机性是合乎情理的。 近年来,接受美学的批语理论引进国内,文坛舆论由作者转向读者。理论批评似乎造成一种错觉:怎么评论都是正确的。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这场考试成绩的优劣也许就无法判定。 不过,读解恐怕还应当是有所限制的。 文坛上的作家常被人们分作三六九等,文学作品的读者就不允许划分出不同的品位和等级吗?如果说,存在着天才的作家、优秀的作家、平庸的作家、拙劣的作家。那么,同样也应当存在着天

18、才的读者、优秀的读者、平庸的读者、糟糕的读者。 我们姑且把文学阅读行为看作是人与人的接触,那么,按照社会心理学家们的理论,“接触”也有四种不同的类型和档次: (一)复印式的接触。你是半斤,我是八两,一个葫芦两个瓢,两相印证,毫无二致,看来皆大欢喜,实为机械重复、拉空套,等于没有接触,或曰没有真实的接触。 (二)征服式的接触。我是皇帝,你是臣仆;或者,我是绵羊,你是老虎;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一方发号施令,一方绝对服从;我说煤,你说黑;我说白,你说雪,这或许也叫接触,却是以取消一方自身存在的权利为前提的,说重一点,有些法西斯的味道。 (三)拒斥式的接触。我说东,你说西;我说直,你说

19、曲;张冠李戴,指鹿为马;分道扬镳,南辕北辙;方枘圆凿,离心离德,虽有碰撞,不能进入,觖然等于不接触。(四)互进式的接触。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棋逢对手,犬牙交错;水涨船高,同舟共济,相生相克,相斥相吸;扑朔迷离,暗中探索,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知难而进,卧薪尝胆,恍然大悟,别有洞天。这是一种在障碍和阻滞中行进着,相互克服,相互进入,相互创生的接触,接触的结果同时改变了双方的存在状况,接触成了一个流动着、深化着、升华着、变革着的过程。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无疑应当遵循这种“互进式”的接触。然而,对文学作品的实际读解中,那些“非真实的接触”仍相当普遍存在着,即使这些候选硕士生的试卷中亦不例外。 比如:幼稚的、单线条的思维方式,认定作品就像一道一元二次方程,正确答案就像作家在你背后丢手绢,伸手摸出来就行了。要么是“倡导阶级友谊”,要么是“批判国民劣根性”,“要么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要么是“反和平演变”,几番论证,无外乎是印证作家事先“埋”下的这个解。 比如:囿于成见,对号入座,习惯性的思想懒惰。要么“真善美的典型”,要么“假丑恶的市侩”;要么“革命的老黄牛”,要么“投机的小文人”,不肯深入地动一动脑筋,或曰,不会深入地动一动脑筋,只会使用些“套板语言”给人物形象张贴现成的标签。 比如:浮躁轻率的读解态度,捕风捉影、牵强附会,甚至随心所欲地上纲上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