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经济社会学讲授人:石方军2006年2月经济社会学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经济社会学(二)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三)预修课程:社会学概论(四)使用教材周长城,经济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 (五)教学参考书1.朱国宏,经济社会学(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2.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瑞典)著,周长城等译,经济社会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3.李炳义主编,经济学基础,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84.张其仔著,新经济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15.卜长莉著,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研究型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程论文。(七)教学手段:课堂讲述的为主,研究型教学和课堂讨论为辅,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八)考核方式:课堂随机测验、作业、课程论文。(九)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通过讲述、研究型教学和启发型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经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使其掌握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视角理解和分析经济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知识及工具。并且能够把相关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经济问题。(十)其它要求: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随堂测验、课
3、程论文、研究型教学作业是成绩的主要依据。 第1章 经济社会学思想渊源及其发展(一)教学基本要求讲课内容条理清晰,主次分明;讲课态度认真负责;语言简明、易懂、生动。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和社会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另外,要了解经济社会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经济社会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经济学家经济社会学思想(四)教学时数:2.0学时(五)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1.朱国宏,经济社会学(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2.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瑞典)著,周长城等译,经济社会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2005.8 第一节 经济学家对经济社会学的贡献虽然主流经济学家不关心社会学问题,但在众多的经济学流派当中,我们仍能发现有些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流派对经济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是马克思、熊彼特、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等。1.马克思对经济社会学的贡献。他确立了经济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经济社会学研究范畴。虽然他的研究方法仍然属于经济学方法,即用经济学观点分析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但强调经济关系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研究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这本身也是经济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2.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科斯和威廉姆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发展了经济制度分析方法,形成
5、了新制度经济学。新旧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更重视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更依赖有限理性假设前提。代理理论、产权理论和合作博奕理论等都是通过交易成本概念和有限理性假设对经济制度和经济社会关系加以科学解释的新制度经济学核心理论。3.熊彼特的作用则与众不同。他在经济分析史一书中不仅多次强调社会学方法的重要性,而且直接提出并使用“经济社会学”概念作为经济分析工具。熊彼特认为“科学的”经济学家必须拥有4类分析技术或工具,依其重要程度分别为:(1)经济史。历史的叙述不可能是纯经济的,它必然要反映那些不属于经济制度方面的事实,因此历史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让我们了解经济与非经济事实怎样联系在一起,以及各种社会科学
6、应该怎样联系在一起;(2)统计。熊彼特认为统计数字极为重要,这一观点与其说是经济学的传统,毋宁说是社会学的方法论特点;(3)理论。从提出假设、推论命题(证明定理)、得出结论到理论应用(实证分析),这一理论构建过程正是经济学发展的固定格式。的固定格式。从经济学的发展轨迹来看,经济学家沿着这条轨迹已经走得太远了;(4)经济社会学。 第二节 社会学家对经济社会学的贡献社会学家研究经济社会学的历史没有专门记载,但斯维德伯格认为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1998)。第一阶段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韦伯、迪尔凯姆和齐美尔为代表;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以帕森斯、斯梅尔瑟和波兰尼为代表;第三阶段是8
7、0年代以后,被称为新经济社会学时期,代表人物有 怀特、 格兰诺维特和 泽利泽等人。1.社会学建于18901920年期间。韦伯、迪尔凯姆和齐美尔这三位奠基人中的每一位都在经济学领域做过大量研究(,1998)。齐美尔在这一领域最重要的成果是于1900年问世的货币哲学。在这部著作中,齐美尔敏锐地分析了货币在现代文化中的特殊作用。除此之外,齐美尔还以创建各种经济类型而闻名,剖析了挥霍者和守财奴。这两种经济类型的行为特征等等。韦伯是为建立经济社会学作出最持久努力和最出色贡献的社会学家。在韦伯的许多著作中,有三部与经济社会学特别相关: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1905);经济与社会(19211922
8、);经济史大纲(1923)。经济与社会一般被视为经济社会学的经典之作,在本书中第一部分第二章中,韦伯勾画了经济社会学的基本轮廓。韦伯首先从个人开始讨论“经济行为”及“行为的经济取向”,然后探讨了“经济组织及其分类”、“经济的形式合理性和实际合理性”,最后分析了“政治组织”、“意识形态”和各种“国家制度”对经济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说,经济与社会是经济社会学初步建立的标志性成果。20世纪3050年代是凯恩斯经济学时代,它以1936年凯恩斯发表通论为起点标志,以5060年代凯恩斯政策主张在各国实践为顶峰,以70年代“滞胀”所代表的凯恩斯灵丹妙药失灵为终点。2.1956年,帕森
9、斯与其学生斯梅尔瑟合著出版了一部重量级理论著作经济与社会,标志着经济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创立。在这部著作中,作者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手法,把社会定义为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经济只是其中一个子系统。经济系统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所有子系统在维持社会大系统运行过程中都发挥重要功能。3.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经济社会学发展的第三阶段,也是新经济社会学诞生和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把社会学应用于市场研究的先驱是哈佛的 怀特。到80年代中期,怀特的许多学生开始发表经济社会学著作,尤其是借助于在他指导下所使用的网络研究方法,波特、贝克和 格兰诺维特等人的成果尤为引人注目。其中 格兰
10、诺维特1985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经济社会学的纲领性文章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开创了利用社会结构或社会网络分析经济行为和经济秩序的经济社会学新纪元。1992年格兰诺维特和斯维德伯格出版了一部经济社会学新文选,1994年斯梅尔瑟和斯维德伯格出版了一部巨著经济社会学手册。第三节 主流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区别与联系斯梅尔瑟和斯维德伯格在经济社会学手册当中,首次对经济社会学和主流经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比较的标准包括7个方面,见下表。为了选出经济学和社会学各自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文章和最有代表性的成果,美国的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分别推选出在全美国甚至在全世界也是最权威的三种重要刊物。
11、经济学领域的有:(1)美国经济评论;(2)政治经济杂志;(3)经济研究评论。社会学领域的有:(1)美国社会学评论;(2)美国社会学杂志;(3)社会力量。 第四节 经济社会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890-1930年 在经济社会学发展的这一阶段,德国和法国的社会学家们同时不谋而合地开始对经济社会学产生影响。 德国的经济社会学最早出现约在本世纪初,德国的经济社会学具有明显的历史和比较的特征。从一开始,德国的经济社会学家就极力使经济研究具有“文化科学”的味道,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解释的方法去分析经济问题。就研究的主题而言,德国经济社会学着重于经济发展和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这两方面的研究都取得
12、了辉煌的成就,韦伯、桑巴托和熊彼特的杰作充分说了这点。 韦伯经济社会学理论范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经济社会学必须是解释性的;权力在经济中起着关键作用。韦伯强调:“所有经济的过程的宗旨都是有明显特征人的行为意义的”,韦伯认为权力概念与社会是不可分的,在他看来,许多重要的经济现象,如获得、消费行为等,只有适当地考虑经济权力的作用,才能正确地理解。 法国经济社会学在此期间也得到了一定发展。法国经济社会学和德国经济社会学各有其特征,韦伯、桑巴特和熊彼特等德国经济社会学家最为关心的是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斗争;而迪尔凯姆等法国经济社会学家却热衷于“工业社会”以及工业社会的粘合问题。德国社会学试图在经济学
13、理论中为经济社会学寻找一席之地;而迪尔凯姆则与经济学家作斗争,试图用经济社会学替代经济理论。(二)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 随着社会学的统治地位由欧洲向美国的转移,而且在全球经济社会学在本世纪30年代后一直处于低谷阶段,主要原因是30年代后,数量经济学盛行而排斥社会学家涉足经济领域。美国的经济学家认为社会学家应该专注于一些如婚姻、家庭、越轨行为和贫穷等社会问题的研究,而不应该涉入他们的经济领域。因此,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之间的交往甚少,此种现象一直持续到50年代。 美国的经济社会学的创立应归功于社会学家帕森斯。帕森斯在社会行为结构中声称“分析因素法”代表了经济一社会思潮的早期观点。50年代,经
14、济社会学在美国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经济人类学、经济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的诞生以及现代化理论和工业社会学的分析研究使得经济社会学在美国显得十分活跃。帕森斯本人与斯梅尔塞合作出版了他们的巨著经济与社会,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帕森斯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即经济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经济理论只是社会理论的特例罢了。 (三)第三阶段:70年代至今 自帕森斯、斯梅尔塞时代以后,经济社会学又处于低谷阶段,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分离达到了高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学家迷恋经济学的技术分析手段,而忽略了社会学的方法;另一方面是社会学本身的理论水平没有得以提高。直到70年代,经济社会学又复活了,这就是所谓的经
15、济社会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一直延续至今仍未停止。 70年代后期,社会学家怀特(Harri-son White)开始了关于市场的一系列开拓性研究,随后,他的学生格雷勒维特(MarkGranovetter)发表了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嵌入问题一文,此文被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公认为经济社会学发展盎然的决定性文章。后来,格雷勒维特把这种注重网络的分析方法称之新经济社会学。 8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学的研究着重于以下几方面: 1.经济中网络的作用当代经济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是网络。网络研究方法适用面很广,它可用来研究个人、公司之间的关系,工业与经济的关系;网络分析也适应于定量分析;用网络研究方法解释经济中
16、的个人与组织的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很大的优越性。2.不同经济组织的结构不同经济组织的结构是当今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另一主题。埃柯勒斯建立了一种高度稳定的网络类型“准公司”理论;鲍威尔(Walter Pow-ell)也对埃柯勒斯所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鲍威尔称“准公司”为“混合组织排列”。除网络理论对经济组织的结构研究有着推动作用外,社会学家也运用威廉姆逊的交易成本理论和查德勒(Chandler)的多头公司理论对经济组织进行了研究。目前,随着市场研究的继续和深入,对经济组织的研究集中在公司的研究方面。公司研究的直接影响是自90年代以来组织理论发展为公司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另外,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建也
17、给公司研究以极大的推动力,尤其是威廉姆逊的市场与等级制度的影响。公司的研究内容集中在公司与市场的区别;查德勒巨型公司的影响;多头公司的发展是否都是传统理性的经济理性的等等。3.经济生活中的文化作用当今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另一主题是经济和生活中文化的作用。研究者对经济生活中在多大程度上可用文化因素来解释经济社会学还不明确,同时,历史上文化因素也不易把握.无论如何,学者们认为,经济社会学需要在研究中考虑文化因素。 4.经济生活中的性别的研究这是当前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另一个方面,性别研究是当今女权主义的必然产物。性别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雇用与家务,就雇用问题而言,研究并解释劳动报酬方面的性别差异,求职中的
18、性别歧视以及工作中的性别隔离;就家务问题而言,经济社会关心的是为什么在妻子已有工作的情形下,还必须在家务中挑大梁,而丈夫不乐意分担家务呢?另外一些研究还关注妇女在家中的所得与在家庭中的权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一般来说,若妇女在市场上找到了一份工作而其丈夫失业的情形下,妻子在家户拥有更多的权力;人们还关注家庭中的货币分配的动力学问题;另外,妇女在公司内的角色也是另一个性别研究的主题。(六)思考题1.主流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有什么区别?2.8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学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3.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分为哪三个阶段?4.经济学家对经济社会学有哪些贡献? 第2章 经济社会学及其研究(一)教学基本
19、要求 讲课内容条理清晰,主次分明;讲课态度认真负责;语言简明、易懂、生动。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如下内容:经济社会学的概念、定义、研究对象;主流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的异同;当代美国、欧洲经济社会学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中国经济社会学恢复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经济社会学、新经济社会学(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经济社会学、新经济社会学的概念;主流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的异同。(四)教学时数:2.0学时(五)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1.朱国宏,经济社会学(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2.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瑞典)著,周长城等译,经济社会学原理,北京
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3.张其仔著,新经济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 第一节 新经济社会学:三个集中的主题从目前新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来看,嵌入说和社会网络论一直是新经济社会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围绕着“嵌入”和“经济的社会建构”这两个核心概念,经济社会学研究形成了三个较为集中的主题,即网络研究、组织研究和文化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一、网络研究网络理论认为,经济行为是被社会性地限定的,是“嵌入”于社会网络中的,因此,仅用个人的动机不足以解释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网络理论认为,个人的决策和行为是与具体的社会情境无法割裂的,必须用“嵌入”来说明个人行
21、动与其所处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并解释行动者真实的行为背景。二、组织研究组织在新经济社会学中同样占有一席之地。20世纪7080年代,经济社会学对组织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谋利组织方面,有关理论(如资源依赖、交易成本等)也很少与社会学有联系。但是80年代以来,新组织社会学作为组织理论越来越著名,并逐渐成为新经济社会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新经济社会学的领军人物,格兰诺维特提出了著名的关于经济组织的社会学问题:社会关系渗透于各个企业间,经济组织和个体经济行动者一样受社会关系网络的限定。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企业间的交往和联系并不是通过正式的经济交易规范而达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实现的;企业内部
22、的等级制度也常常为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所取代。三、文化研究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已经有一部分文化人类学家开始研究经济生活。执文化研究之牛耳的当数扎利泽和狄马乔,他们一方面倡导用文化分析经济现象,另一方面也亲历亲为,作了大量实证研究。扎利泽既反对经济社会学把什么都归因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的趋势(她称之为“社会结构绝对论”),也反对只用文化术语来解释经济现象的趋势(她称之为“文化绝对论”)。按照她的观点,有些交易同时包含了爱和金钱(如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的交易),若将这些经济交易划出经济范围,或将它们看成与公共领域中完全一样的交易,这显然是不恰当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将结构的、经济的、文化的因素结
23、合起来思考。第二节 当代欧洲经济社会学一、当代欧洲经济社会学概述20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特别是二战以后,经济社会学在欧洲的研究日渐衰落。究其原因,一是美国的社会学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二是大萧条后,古典的经济学似乎与现实隔绝,经济学家迅速发展了新的更综合的理论来说明社会现实。(一)本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当然,说欧洲经济社会学有些衰退,并非此间一点成就也没有,事实上,也产生了非常有影响的著名经济社会家,如熊彼特( )、波兰尼(.)等,尤其是德国和法国在经济社会学的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这里主要论及熊彼特和经济社会学法国学派。1 熊彼特熊彼特对经济社会学的贡献主要反映在对企业家及其创新的研究以及对经济
24、学与社会学关系的论述方面。熊彼特强调经济学和社会学是相互联系的,在20年代,经济学是极力排斥社会学的,但此间熊彼特则主张经济学家应该欢迎社会学的发展。理由是在经济理论中“一些主要的问题”用纯经济学的方法是不足以解决的。他认为经济学理论与社会学确有根本方法的区别,两者不能混用,重要的是每门学科要保持自己的方法论。他在经济分析史一书中说明了经济社会学在分析经济现象中的作用,他指出“(科学的)经济学”由“四个领域”构成,即“经济理论”,“经济历史”,“统计学与统计方法”和“经济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与经济史一道研究应用于各种经济理论的制度框架,经济社会学不同于经济史的是经济社会学用更规范的更典型的更设
25、计化的方法看待行为。2 经济社会学法国学派在20年代至40年代,法国的安奈(Annee)小组对经济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87)。这些研究包括 哈尔瓦奇( )关于工人阶级的等级研究; 玻欧格尔( )关于法国经济社会学发展的综述; 毛斯(.)送礼的研究以及 斯密尔德()关于工资和经济长期波动关系研究,其中毛斯的送礼和斯密尔德的工资与经济波动最为著名。由于两个研究的方法不同,因而反映了法国此间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大致范围。毛斯的研究对经济社会学的价值在于他对各种经济制度理论化的描述,他关心的是送礼的社会结构,毛斯不赞成那种认为送礼只是一种简单的慷慨信号的观点,他认为送礼至少有三种责任和义务,即
26、“付出”,“收到”和“还礼”。(二)70年代至今70年代以来,欧洲社会学界活跃着一些从事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之研究的社会学家,他们是 斯韦德伯格,.伯恩斯(.),.布迪厄( ),.马蒂尔利(),.杜伯斯()等。欧洲经济社会学家除对学科建设加强研究之外,研究主题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代资本主义和政治经济: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欧洲学者有鲍尬勒(1979,1986),鲍耶尔(1992,1993),戴威勒和伯恩斯(1997),高斯奥普(1978,1984),马蒂尔利(1987),斯崔科(1992,1992)等,他们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安排的发展模式和动态变化;而格儒奇和皮查洛注重阶层关系(1978);鲍格和考
27、米斯克注重研究国家与市场之关系(1980,1990);鲍尬勒,戴威勒和伯恩斯,马蒂尔利关心资本主义制度与政治和社会文化秩序的关系( 1979,1986,1977,1986)。他们认为市场和财政系统等资本主义制度在产生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出乎意料的负效应和社会的非均衡发展。2.市场与市场交换:伯恩斯一直从事市场与市场交换的制度学研究(1985,1987,1990,1995)。在伯恩斯的研究模式中,没有关于均衡的人为假设,相反,他认为要使现代市场正常地运转,市场和市场交换模式中应该包括而且要求高度的选择规则。其他在市场方面进行实证研究的还有米德特(.)关于能源和航空市场的规则的
28、调查与研究;巴格纳斯卡关于地下经济的研究(1990);马蒂尔利的国际市场的研究(1990,1994)。3.企业行为研究:欧洲经济社会家对在既定文化模式下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形式的社会学研究一直有浓厚的兴趣。怀特利()用比较的方法调查了欧洲的“商业系统”;与此同时,鲍希尔也对跨国公司的企业行为和组织进行了研究(,1990);企业家与创新从熊彼特开始就一直是欧洲经济学家极为关注的主题。4.货币学与财政制度:愈来愈多的欧洲经济社会学家对货币感兴趣,特别是欧洲新货币的建立。伯恩斯(1997),斯韦德伯格(1990)等分析了货币的社会构建以及货币的引进与维持,研究了货币系统的某些问题,如货币的不稳定性等,如
29、何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赫希和高斯奥普,鲍尬勒和伯恩斯(1980),戴威勒(1987) 等把货币问题看作通货膨胀来考虑。在他们的研究中强调以社会和政治为基础,如认为通货膨胀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通货膨胀是一种解决收入分配中引起的紧张与冲突的主要的社会机制至少短期是如此,而长期的问题可能加强和导致主要的经济与社会政治危机,拉丁美洲国家的情形可以说明(1986)。5.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许多欧洲经济社会学家试图解释消费类型,消费倾向以及试图通过广告和政府政治来规范消费行为,芬兰的萨库棱(.),英国的道格拉斯(.)和法国的布迪厄(.)还研究了消费与分层的关系。他们认为在任何社会,无论在语言和服饰方面
30、,还是在休闲和饮食等习惯上都有可观察到的阶层差异;布迪厄在1986年调查了不同生活习性形式和人们的地位显示有明显的直接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的迹象;马蒂尔利还研究了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亚文化对整个消费者需求结构和消费模式的影响,如农业社会的土地拥有,现代社会显示其地位的符号房子、汽车、艺术品等。6.社会福利:福利一直是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特别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主要集中在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处理“市场失效”和“社会问题”与资本主义发展(失业问题,不平衡发展问题,经济和社会不平等问题),艾斯宾 安德森( ),考皮()和希密特()是主要的代表人物。7.工业关系中的政策制订:与上述相关的是工业关系中
31、的宏微观经济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的制订。研究集中在国家与经济的关系(如上述所及),主要的研究者是伯格(1990),戴威勒和伯恩斯(1977,1987),希福()等。除此之外,欧洲经济社会学家还注重对工作和就业的研究。对工作的研究表现在组织特征和区别组织方面;就业研究的经济社会学家把就业与失业不仅仅当做一种经济机制来看待,而且当做社会构建来分析,分析失业的社会构成和社会后果等等。 第三节 中国经济社会学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 其中以下几方面是我国的经济社会学特别应加强研究的。1.企业问题研究。我国正处于国有企业改制的关键时期,企业改革成效影响着整个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研究企业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
32、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企业成员作出行动选择的各种影响因素(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拥有的知识与经验、判断能力等),研究时还要借助“网络”与“嵌人”等概念。此外,经济社会学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大有作为:企业改制与失业问题和再就业工程;企业之间的关系(吞并、合作或竞争等);现代公司制下企业与股东、工人之间关系变化;企业的创新行为与机制;企业家的形成、成就动机及筛选机制;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等。2.社会关系网络研究。在中国,社会关系网络随处可见,在很多时候甚至取代了价格机制或指令体制,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运行方式。“关系”、“人情”、“面子”、“报答”,是中国人为了获得更多资源而采用的各种交际手段。迈克
33、3;彭曾根据关系中感情成分和工具成分的多少,将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分为感情关系(家庭成员之间)、工具性关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复合关系(有关系的个人与其他人构成关系网)。以上三种关系,除工具性关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外,其他两种均存在不平等交换情况。中国社会浓厚的家族和宗族观念、同事战友关系的认同、古代传统思想的价值取向,强化了这种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合一,使中国人对家庭、群体、社会关系等有很强的依附感,使社会网络关系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生活途径。这种社会关系网络与现代工业社会要求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相抵触,有些还破坏了社会规范,酿造、保护和加剧了腐败,甚至破坏改革,破坏社会公正,败坏社会风气。
34、为了规范我国社会秩序、经济行为,经济社会学者应加强对关系网络的研究力度,着重研究人们之间社会网络的构建以及这些社会网络如何在配置经济资源、构建市场优势上发挥作用;网络在就业、寻求资源、传递信息等方面的作用;网络中的权力问题;网络行为对企业的影响等。3.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总人口约为13亿,农村人口约8亿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还很落后,社会保障扭盖面小、保障水平低,而且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和制度。4.传统文化对经济秩序的影响的研究。这里主要是指儒家思想和显家思想对中国经济社会秩序的影响。 5.文化产业研究。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作为资本投资,以市场播求为产品导向
35、,以文化产品服务于社会,并东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种新型行业。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产物,是市场经济规律使文化与经济趋向融合的结果。中国拥有五千多年辉煌的传统,具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文化产业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可我国的文化产业仍处于规模小、质量低、盲目性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的低级水平。中国的经济社会学研究,应将文化产业发展列人今后研究的重点,分析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六)思考题 1.经济社会学的概念和研究范畴。2.新经济社会学的概念。3.中国经济社会学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4.70年代以来,欧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哪些?5
36、.当代美国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哪些? 第3章 理性选择与经济生活(一)教学基本要求 讲课内容条理清晰,主次分明;讲课态度认真负责;语言简明、易懂、生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如下内容:理性选择理论的理论范式,理性选择理论的评价以及理性选择理论在经济生活中应用;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特征。(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理性选择理论、社会资本(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性选择理论的理论范式,理性选择理论在经济生活中应用,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特征(四)教学时数:2.0学时(五)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1.朱国宏,经济社会学(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
37、60; 第一节 理性选择理论产生的背景 一、柯而曼二、理性选择理论的渊源第二节 理性选择理论的理论范式本节的讲解是从经济学、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三个方面来展开的。一、经济学的理性
38、选择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的假设是:个人是有目的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 在特定情境中,人有不同的行为路线可供选择;在主观上相信不同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并能对结果做出初步判断;行动者根据自己的偏好对结果进行优劣等级排列,并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简单来说,就是理性行动者趋于采取最优策略,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收益。而这一假设也为社会学与经济社会学所接受和采纳。 理性选择理论是建立在下列前提上的:第一,个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第二,在特定情境中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第三,人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第四,人在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理性选择可以概括为最优化或
39、效用最大化,即理性行动者趋向于采取最优策略,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收益。 二、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 对社会系统的解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整体方法论,另一种是个体方法论。柯尔曼主张采用后者。即根据社会系统中行动者的行为来解释社会系统行为,这就与以社会系统和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的整体论相区别。 柯尔曼主张的个体方法论不同于心理学的个体方法论,它不是仅仅根据个人动机和倾向来解释社会现象,而是考虑了由个人到系统的多个层次,然后根据所要解答的具体问题来选择最合适的解释层次。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是以宏观社会系统为研究目标,重点对社会系统中的行为进行解释。由于社会系统行为间接来源于众多的个人行为,所以理论以个人层次
40、为立足点,以理性为行为者的行动基础,以个人效益最大化为行为原则,来研究个人行为,探讨个人行为的结合如何产生制度结构,以及制度结构如何孕育社会系统行为,注重由个体行为者行动层面向社会系统行为层面的转换,从而实现微观宏观的联结。 三、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 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关键要素源于新古典经济学和社会学,下面简单介绍其中几个。 1、系统均衡与社会优化 系统均衡(社会均衡、纳什均衡)是源于个人行动的相互影响。在一个战略组合中,参与者的结果不仅仅由自己所采取的策略来决定,同时还要依赖于其他行动者的策略选择,即受到其他行动者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者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一般不轻易改变
41、自己的原决策。 社会优化(社会最优状态、帕累托优化)是在一定系统中最佳的社会均衡状态。行动者之间的交换是使双方都获利而不受损失,获得交换前无法得到的利益,且交换率比较稳定,则达到社会最优状态,没有人的境况变坏而是越来越好。2、“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模型是博弈论中的经典范例,它是 1950年 tucker 提出的,其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易掌握,成为解释生活现象的有力工具。“囚徒困境”模型随着博弈论的深入发展,具有各种不同的形式,通常分为: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及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四种
42、形式。完全信息静态“囚徒困境”基本模型是:警察抓住了两个合伙犯罪的罪犯,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的罪行,所以希望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为此警察将这两个罪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串供,并告诉他们警方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两人中只有一人坦白认罪,则坦白者立即释放,而另一人则将重判5年徒刑;如果两个同时坦白认罪,则他们将各判 3 年监禁。当然罪犯知道如果他们两人都拒不认罪,则警方只能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判处他们1年徒刑。用矩阵表示两个罪犯的得益如下(得益向量的第一个数字是囚徒1的得益,第二个数字是囚徒2的得益):假定两个罪犯熟悉彼此,这便是一个同时行动的完全信息静态
43、博弈。容易看出,由于对于每个囚徒而言,无论对方选择什么策略,坦白都是自己的最优策略,所以(坦白,坦白)是博弈的nash 均衡。这样两个囚徒经精心推理后均采取了坦白的策略,结果两个人都被判刑5年,这里显然存在着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因为若两个人都抵赖,两人都只判1年徒刑,显然比两人都坦白而被判刑5年更好,但这种结果是很难出现的,原因是它不满足个人理性的要求。“囚徒困境”向我们揭示了由于双方均选择对自己收益最大、风险最小的策略而导致的对双方都不利的结局。大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着这样的“囚徒困境”,只不过大学生群体中的这种“囚徒困境”是多人之间的,可称为多人或大规模的“囚徒困境”。例:“三个和尚没水
44、喝”。所依据的是这样的逻辑:我若多干而他人少干,则我付出的成本就比他人多,但我多干的成果却由大家分享,这样我就会吃亏;而我若少干,则不管他人如何干,都会由于低成本的付出而不吃亏。例2:美国政府的目标和决策决定了在美朝对局中的支付偏好:T>R>P>S,其中:T代表“单方面背叛”,表示美国不出兵,不付出任何条件就获得朝鲜的G作。对于美国来说,这是最理想的结果。R代表“双方合作”,表示美国付出一定的代价,例如向朝鲜提供援助项目降低对朝鲜的贸易壁垒等等换取朝鲜在核问题上的合作。对于美国来说,这是次优的结果。 P代表“双方背叛”,表示美国拒绝谈判,决不妥协,哪怕对朝开战也要促使朝鲜放弃
45、核计划,彻底解决朝鲜问题。但是考虑到朝鲜目前的军事实力以及百可能给盟国带来的惨重损失,这种选择会给美国带来惨重的损失,因而是不理想的结果。S代表“单方合作”,表示美国放弃对朝鲜施加压力,任由朝鲜发展核计划这是最差的结果,也是美国不可能选择的。对于朝鲜方面来说,由于其恶劣的周边环境,朝鲜一直将军事安全视为国家政策的重点,朝鲜是不能对帝国主义低头的。朝鲜的支付偏好同美国相同,也是:T>R>P>S,其中:T代表“单方背叛”,表示朝鲜不付出任何条件就获得美国的妥协,继续发展核武器,且国际社会的援助项目也不会停止。对于朝鲜来说,这是最理想的结果。R代表“双方合作”,表示朝鲜放弃或者暂时
46、放弃自己的核计划,换取美国的妥协,同时在能源问题、贸易问题上同美国达成对自己较为有利的结果。对于朝鲜来说,这是次优的结果。P代表“双方背叛”,表示朝鲜拒绝谈判,决不妥协,这种选择会给朝鲜带来惨重的损失,因而是不理想的结果。S代表“单方合作”,表示朝鲜无条件放弃核计划,对于朝鲜来说,是最差的结果。在2x2的对局中,如果双方的支付偏好都是T>R>P>S,就形成了典型的“囚徒困境”局面。在囚徒困境中,不论对方的选择是什么,选择不合作(背叛)总比选择合作有更高的收益,然而如果双方都选择背叛,那么个体理性导致的结果就是双方收益比互相合作取得的收益要少。如果以序数T代表对局一方的最优策略
47、,R代表次优策略,P代表较差策略,S代表最差策略,我们可以将美国和朝鲜的策略选择列成矩阵对局的形式: 在这样一种对局中,美国和朝鲜拥有的优势策略(dominant strategy)都是强硬政策,不论对方选择什么样的策略,己方选择强硬政策得到的收益都大于选择妥协政策。但是如果双方都选择强硬策略,那么得到的最终结果不如双方选择妥协策略,这就是美国和朝鲜在朝鲜核危机中对局的囚徒困境所在。 第三节 社会资本 许多学者认为,是布迪厄最早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而科尔曼则被认为是从理论上对社会资本给予了全面而
48、具体的界定和分析的第一位社会学家。在科尔曼以后,经由普特南、波茨等人的发展,社会资本理论才成为具有重要的跨学科影响的思潮之一。 (一)社会资本的界定 对于社会资本的界定,国内外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出发,进行了不同的界定。本文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1.资源说1980年,布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并正式提出此概念。他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研究社会资本,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对于个人和团体来说,由于要拥有的持久网络是或多或少被制度化了的相互默认和认可关系,因而它是自然积累而成的。他关于社会资本的界定可以说是资源说的代表。芝加哥大学林南教授则于2
49、001年在社会资本一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中给社会资本作了如下定义:“社会资本是投资在社会关系中并希望在市场上得到回报的一种资源,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结构之件,并且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得或流动的资源。”在国内,对社会资木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张其仔博士是国内对社会资本进行比较系统的描述的一位。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资源,它为结构内的行动者提供便利的资源,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形式。”2.功能特征说功能特征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当属科尔曼和普特南。科尔曼从功能上来界定社会资本,认为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拥有的以社会结构资源为特征的资本财产。社会资本由构成社会结
50、构的各个要素所组成,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它的形成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有利于行动的方式而改变。在科尔曼看来,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同为资本的三种形态。物质资本是有形的,它存在于可以看见的物质之中:人力资本是无形的,它存在于个人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中;社会资本也是无形的,但它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社会资本的特点 社会资本有着自己显著的特征。首先,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一一它们都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有助于控制经济资源。社会资本不同于上述形式资本的特点有:(1)对于收益者来说,社会资本不仅是一种私人资产,更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也就是说社会资本更具有集
51、体而不是个人的特性。社会资本不象金融资本那样容易转移,也不象人力资本那样具有流动性。 (2)对于所有者来说,社会资本的拥有者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组织,甚至有可能是社会整体。但无论属于谁,社会资本具有不可转让性或者说不可让渡性(James Coleman,1999)。每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都是独特的,社会资本与拥有者共存,并有其使用范围。 (3)具有可再生性,利用得越多,社会资本价值就越大。不同于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不会由于使用而减少,相反,会由于不断地消费和使用增加其价值,会因其不被使用而枯竭。 (4)虽然社会资本是随着时间而“慢慢地”产生的,但它可以很快地失去。一个人或者一次失误都会极大地浪费信任
52、资源和社会联系(Jacobs, 1981)。 (5)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性。社会资本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生产价值上,而且体现在有关方面可以共享收益上,体现在对利益共同体的维持和促进上。因此较之其他形式的资本,社会资本更具有社会性,收益具有更大的扩散性。(6)社会资本具有生产的不可模仿性。社会资本更多地表现为历史制度的沉淀(Institution Sunk),即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规范、情感、信任等。它是社会大众或绝大多数人认可的价值观体系和文化资源,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这决定了社会资本的积累很难通过外部干预和主观努力而形成。 (7)社会资本对社区治理、公民社会和国家福
53、利、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资本不仅仅是支撑一个社会的制度的加总,它更是把它们合在一起的粘合剂,社会资本是经济增长、公民社会和有效政府的重要前提条件。(三)私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本 中国的私营经济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难以享受到政府给予企业的优惠政策,即使到现在还面临着许多难题如融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家族企业要想在夹缝中生存下来进而发展壮大,只能求助于民间资本,依靠它们所拥有的传统社会资本(血缘,亲缘,地缘等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来获取竞争优势。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来源:家族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所涉及的社会资本来源于情感性社会关系、混合型社会关系及工具性社会关系等三种关系。1.情感性社会关系
54、所谓情感性社会关系主要指的是事实上的家庭关系,如父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这种血亲、亲缘关系是先天赋予的,我们也把其称为强关系。在企业产生之初,一方面,依靠血缘关系筹集企业运转资金;另一方面,自家人充当劳动力,大大降低了支出成本(如工资),相互之间具有很强的信任关系而能获得极高的效率。正是利用了这种非正规的、自发的资源配置功能,家庭企业得到了发展。2.混合性社会关系混合性社会关系指的是事实上的朋友、业缘、地缘关系,即费孝通认为的延伸后的“自家人”。这种社会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以讲人情为最大化目标,在不损坏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帮助对方实现其目标。中国人的家是没有严格的界线的,它依据需
55、要沿亲属差序不断向外扩大。企业在利用这种关系的同时,便逐渐由家庭企业发展成为了家族企业。3.工具性社会关系最初依靠家庭和同伴资源,但随后就会试图努力向外扩展,建立组织以外的更为自主的联系。可以概括为:最初利用的主要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类似于强关系的既存关系,后来运用最多的是建立起来的工具性关系(黄光国认为工具性社会关系其实就是事实上的陌生人关系,我们称之为弱关系)。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这种工具性社会关系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血缘、亲缘、业缘等基础之上的社会资本的作用逐渐降低,甚至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此时企业必须转而寻求工具性的社会资本(即现代社会资本)以弥补传统社会资本的不足,
56、在企业内部实行科学的管理,在企业外部与各种外部力量建立契约性关系。情感性社会关系、混和性社会关系和工具性社会关系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一个连续统一体。 第四节 理性选择理论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一. 行动权利的让渡1.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经济学的代理理论和代理法学是考察理性选择方法在组织理论中的应用。在代理理论中,公司是委托人和雇主,而代理人则是为了从委托人中获得报偿。这之中关键的问题在于代理人事实上保留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权。可以这样理解这之中就存在着委托人对于行动权利的让渡。但是这必须符合双方利益的需求。 在两者都是理性的假设下,委托人的任务在于组织设计问题,也就是建立何种激励机制。 二. 组织中的权力及设计 1组织设计中的权力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结构图书馆钢管租赁协议
- 2024张家港短期租赁房屋租赁合同变更通知协议3篇
- 果园配电系统改造协议
- 展览馆钢结构工程承包协议
- 花卉专柜租赁协议样本
- 公司劳动合同范本(2篇)
- 玻璃幕墙承台施工合同
- 产业园区共建租赁合同模板
- 医疗行业CTO实习聘用合同
- 森林公园安保人员聘用协议
- GB/T 44890-2024行政许可工作规范
- 军工合作合同范例
- 2025年中国稀土集团总部部分岗位社会公开招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超市柜台长期出租合同范例
- 广东省广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8物(科)期末】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含答案)
- 从0 开始运营抖⾳音号sop 文档
- Module7 Unit2 This little girl can't walk(Period 1) (教学实录) -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2024年01月11190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试题答案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初三适应性考试模拟试卷历史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