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英语作文:两种英语作文结尾万能公式来源:e度论坛 2012-09-18 15:15:32标签:英语 高考 作文 当前6523家长在线讨论导读:在高考英语作文中,结尾能够用对单词,往往能够前后呼应,起到最佳效果。以下是高考英语作文两种结尾公式,供大家学习参考。1、高考英语作文结尾万能公式一:如此结论说完了,毕竟要归纳一番,相信各位都有这样的经历,领导长篇大论,到最后终于冒出个“总而言之”之类的话,我们马上停止开小差,等待领导说结束语。也就是说,开头很好,也必然要有一个精彩的结尾,让读者眼前一亮,这样,你就可以拿高分了!比如下面的例子:Obviously
2、(此为过渡短语),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good manners arise from politeness and respect for others.如果读者很难“显而见之”,但说无妨,就当读者的眼光太浅罢了!更多过渡短语:to sum up, in conclusion, in brief, on account of this, thus更多句型:Thu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refore, we can find that2、高考英语作文结尾万能公式二:如此建议如果说“如此结论”是结尾最没用的废话,
3、那么“如此建议”应该是最有价值的废话了,因为这里虽然也是废话,但是却用了一个很经典的虚拟语气的句型。Obviously, it is high time that we took som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这里的虚拟语气用得很经典,因为考官本来经常考这个句型,而如果我们自己写出来,你说考官会怎么想呢?更多句型:Accordingly, I recommend that some measures be taken.Consequently, to solve the problem, som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高中政
4、治主观题常见的几种题型及答题技巧教学有方,但无定法。但这也并不是讲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单就政治学科而言,主观题的题型有几种常见的类型,答题的思路也有一定的规范性,只要用心去把握其中的要领,也就不会再望“题”兴叹了。一“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这是政治学科中常见的试题类型。此类问题,答题的方向非常明确,只须回答“为什么”即可,但规范性的答题思路必须讲清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即题中所要求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还须判明是经济常识、政治常识,还是哲学常识);二是说明这样做的现实道理(如果是正确的做法须说明其现实意
5、义,如果是错误的行为或观点须说明其错误的实质及其危害)。例如: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随着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许多企业都十分重视创名优产品,更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转换经营机制,以便适应市场,在竞争中取胜。运用商品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企业要采取上述措施?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企业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与经济常识的哪些知识是相联系的,然后再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的行为进行分析说明。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名牌;二是改进技术,降低成本;三是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管理,以适应市场的要求。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第一
6、点是从商品的使用价值角度讲的,第二点是从商品的价值角度讲的,第三点是从市场的要求方面讲的。把握了以上三个角度,也就明确了答题的方向,然后再按着规范的答题思路逐层解析即可。答案:(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重视商品的质量,创出自己的名优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现实意义)(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理论依据)商品生产者只有不断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意义)(3)商品生产其实质是为消费者进行的生产,商品生产必须面向市场
7、进行。(理论依据)企业只有转换经营机制,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名优产品,才能实现企业生产的目的,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意义)注意:回答此题切忌把所学知识罗列为一点,把对企业行为的分析也并列为一点,这样的答题不具有针对性,盲目罗列视同对知识的不理解,一般是不给分的。因此对于这种包含多层内容的题目必须层层展开,一一说明。当然,如果所给材料比较简单,只包含一个层面的问题,那就另当别论了。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便是。二在政治学科的非选择题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题目:要求学生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现实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类似的问法还有“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8、··”“对······进行论述”“说说你的看法”“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等等。这类题从答题的要求上似乎没什么特定的指向性,但答题的要求则更加全面,既需要学生有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又需要学生有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全面深刻的认识。一般而言,这类题答题的思路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所给的材料入手,弄清材料所讲的问题“是什么”,二是结合所学知识在对材料所述问题明确是非的基础上说明“为什么”,三是针对上述问题说明应该“怎样做”(这一点有时需因题而异,比方说题中讲述的就是一种正确的做法,那么只需说明为什么也就可以了。总之不可僵化教
9、条,不可生搬硬套)。例如:2000年夏季,我国一些家电生产企业结成“价格联盟”,达成了限制大幅度降价的销售协议。然后,协议墨迹未干,参加协议的厂家便纷纷“跳水”降价,限价销售宣告失败。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分析:此题是一道经济常识知识的综合考察题,主要考查价值规律、市场经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及公平竞争等内容。解答此题的正确的思路是:首先对材料所述的现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就是“价格联盟以失败而告终”(是什么?);再次在对这种现象的是非作出正确判断(价格联盟的失败是必然的)的基础上分析说明“为什么”(规范的答题思路是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依据,二是这样做的现实原因,这在上面第二点已有说明),这也是
10、答题的重点所在;最后,既然这种作法是错误的,那么企业到底应该“怎样做”,指出企业发展的出路,为企业开出摆脱困境的良方,这是本题的能力立意之处,也是画龙点睛之笔,不可或缺。答案:(1)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量决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会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时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过于求,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为何会失败的理论依据)(2)企业人为地采取“价格联盟”的方式限价,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原则,属于不正当竞争。这种做法不利于市场竞争的正常进行,也不利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错误的实质及其危害)(3)企业应遵循市场规则,开展正当竞争;企业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
11、成本;主动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企业应该怎样做)注意:在企业应该怎样做这一点上,此题带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从材料中、从答题要求上没有限制性要求,因此也可以从“依靠科技,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方面来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得分。三为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有一种常见的题型,它一般是以这样的形式来设问: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知识的?要答好此类问题,首先必须对题目所要求的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再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所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知识的。一般而言,这种题型涉及
12、到的知识点不会是简单的一个层面的内容,因此必须把知识点层层展开,与材料逐一对照,有则析之,无则弃之,非是一定要面面俱到。例如:南沙群岛历来属于中国。鉴于周边国家对该领域提出的不同领土要求,中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从尊重现实出发,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2003年11月11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律宾国家石油勘探公司签署了共同开发南海石油资源的合作意向,这被看作是实施上述原则的良好开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分析: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确切地掌握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有哪些,然后再具体地分析在这一原则中究竟体现了哪一点。答案:(1)坚持
13、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主权归我”就是这一立场的体现。(基本点之一)(2)我国实行和平外交,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搁置争议”就体现了这一点。(基本点之二)(3)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共同开发”就体现了我国加强对外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点之五)注意:从上题的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在这一原则中只包含了三点,其余的两个方面无从体现,因此只需要对这三点一一说明即可。在这样的题型中切忌的一种错误的答题方式是:先把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
14、点全部罗列出来,然后把材料照抄一遍,最后得出结论,“这就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如此答题是学生此种题型中常见的错误类型,按着高考的阅卷规则,这样的答题逻辑是不得分的。还有一种与这种题相类似的题型,一般的设问是这样的: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某个知识点,比如按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等)。这类题的答题思路与“如何体现”这种题有相通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回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说明“怎样做到”,而且要求必须从所学的理论(题中要求的知识点)出发,从中引出其方法论式的做法,结合材料予
15、以分析说明。例如:(2004年、全国卷二)从几年前“电多了”,到现在的大面积缺电,电力供应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力行业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发、供、用瞬间完成,直发直送,不能储存。其次是结构性、时段性,不能简单地用多与少来衡量。此外,电力建设周期长,这就要求电力建设规划适度超前,等到缺电,才开始建电源点,就来不及了。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实事求是地解决电力短缺问题。分析:从答题要求“如何实事求是”上看,此题很显然属于哲学常识问题。要答好这道题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就是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从而做到按规律办事。从实事
16、求是的内涵中我们可以看出,要做到实事求是,一是要从实际出发,找出事物的规律性;二是要按规律办事。做到了这两点也就符合了实事求是的要求。答案:(1)解决电力短缺问题首先应从实际出发,认识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特殊性。(认识规律)(2)发展电力行业,应掌握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特殊规律,提高活动的预见性,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建设电力设施。(掌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四政治学科的主观题中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题型,一般它是这样要求的: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经济学道理(或是哲学道理、或是政治学道理)?回答这一类的问题,一是要求对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材料共包括几个层面的内容;二是从每一个层面入手,分析其主要反映的道理是什么,
17、切记要抓主要舍次要。总之,要依据所给的分值,既要全面反映材料,又要抓住重点,不要舍本求末,重复罗嗦。*从总的原则而言,答好主观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认真审材料,找出中心思想:把材料通读,并分层次细读,分析既要全面,又要抓住其中心思想,切忌断章取义,从个别词句出发就下结论,以致于下笔千言,谬之万里。第二,认真审问题,弄清答题要求:一是要弄清答题的限制性要求。如:从经济学角度说明···、从政治学角度说明···、从哲学常识角度说明···(哲学又可分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生
18、观和价值观四部分),切忌张冠李戴,文不对题。二是要审清答题的方向,问原因不答措施,问措施无需要讲原因,忌不管要求自圆其说。第三,理论联系实际:答题时一定要把理论(所学知识)和材料密切联系起来进行说明,切忌离开材料,漫天撒网,理论与材料形成两张皮,费时费力不得分。第四,规范思路,准确用语:动手答题前,先规范答题思路,明确答题的方向,然后用规范性的政治书面用语,进行准确、简洁、科学的表述。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一、审题技巧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审题不准不全就会答错答偏。审清题意就是要细心读题,推敲题意,掌握已知条件,看准未知条件;判断该题属于哪部分知识范围,明确解答该题需要哪些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联想它与过
19、去做过的习题有什么异同。经过这样的审题后,对一般问题就能思索出解答的方法。审题时一定要做到:一不漏掉题,二不看错题,三要看准题,四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要求。要细而又细,反复推敲。尤其是看来较容易的题目,更要字字认准,句句看清,严防错觉;对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更要严防疏忽大意,造成错漏。审主观题要注意一般步骤:第一,注意类型:文字材料、图表(数字统计表、曲线统计表、直方统计和条形统计图、圆比例统计图)、混合型。第二,审材料:首先要审清材料的意思、层次和关键词(特别是注释);其次要注意审背景,要审一下这个题目的时间、地点、人物、数字以及隐含背景。第三,审设问:(1)数量(分别、以及、各、和、并);(
20、2)范围(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3)方向(是什么原因、道理、依据、问题、现象,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意义、作用等,如何认识、说明、理解、分析、评价,解决、处理、进行、启示、设想、措施、对策等)。第四,迁移、筛选知识(寻找理论依据、注意相关考点之间的联系)。第五,及时渗透时政语言和题目信息。二、答题技巧1选择题答题方法(1)抓住立意。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思想。因而,看到试题后,认真阅读,并很快地总结出它的中心思想,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后,再看题干的设问,对照题枝,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当然,对于简单的试题来讲,读完
21、也就应该做完。(2)找关键词。一般来说,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例如,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内容关键词:措施是什么、制度是什么等;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把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3)排查误项。高考试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甚至有些题枝的设置一时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用排查法,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4)不得已,猜。对于实在拿不准的题目,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2综合题答题方法(1)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明确中心及分论点,确定论据。在读题时,首先要抓住试题提供的答题
22、要求和条件,必须明确,答案不是平空想出来的,而是从试题的文字中分析出来的。其次要明确中心,只有围绕中心答题,才能与题意的口径相符。然后将中心论点按题意分成几个有机联系的分论点。最后要确定用来分析说明中心论点或是分论点的根据。(2)归类对号,落实课、节、框。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必须判明答题要用教材哪些章、节、框的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3)规范答案。答题时一定要使用教材书面用语,而不能使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概念及社会、家庭流行的俗语。只有用教材书面用语答题,才能做到表述规范、准确、科学、简洁,才能和阅卷
23、老师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形成共识、减少误解。3掌握规范化答题的基本技巧(1)要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能错,一定要认真审题,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和迷惑条件。同时,完成以下思维要点:辨明试题的指向,明确试题的设问点,问什么,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问。分析命题者的意图,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排除思维定式的影响,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要小心,不能简单地用已做过的类似题目的思维方式去答题。(2)在保证答题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和简洁性,通过完美的回答来展现自己的能力。答题技巧有:缩小包围圈,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如果题目涉及哲学知识
24、,首先要确定题目考查的是哪个知识板块,然后再考虑它属于该知识板块内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哪个知识点。正确选用高中政治专业术语答题,提高用词的科学性、规范性,尽量使用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原理作答。由于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的规律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因此,对这些现象进行概括分析时,常用“一般情况下”、“多数是”和“绝大多数”等词语来描述,而不能一言概之。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审题时要注意设问的关键词。如要求对中美关系现状进行评价,其中“现状”就是一个关键词,暗示既要做正面的评价,又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梳理答题要点,提高叙述的简洁性。这样既可以表明对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又节约了时间,
25、也有利于改卷者尽快发现答案的得分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写没有把握的内容,以免影响原本正确的那部分内容的得分。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清晰,格式要规范。有些考生答题时字写得潦草,用词又不当,给改卷者留下不好的印象,这肯定要被扣分的。同时,个人建议,那些不太会答题的和字比较差的,建议把最有把握的原理写在最前面,最能让改卷老师看到的地方,不然你做到了反而没得到分就亏大了,而且一般的改卷老师最主要注意的是你前面的原理,只要点达到了就给分,而分析材料的很少看,也就大概扫描下就完事,所以,原理一定好写好,而材料尽量写得差不多就行了高中政治主观题常见的几种题型及答题技巧教学有方,但无定法。但这也并不
26、是讲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单就政治学科而言,主观题的题型有几种常见的类型,答题的思路也有一定的规范性,只要用心去把握其中的要领,也就不会再望“题”兴叹了。一“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这是政治学科中常见的试题类型。此类问题,答题的方向非常明确,只须回答“为什么”即可,但规范性的答题思路必须讲清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即题中所要求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还须判明是经济常识、政治常识,还是哲学常识);二是说明这样做的现实道理(如果是正确的做法须说明其现实意义,如果是错误的行为或观点须说明其错误的实质及其危害)。例如:
27、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随着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许多企业都十分重视创名优产品,更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转换经营机制,以便适应市场,在竞争中取胜。运用商品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企业要采取上述措施?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企业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与经济常识的哪些知识是相联系的,然后再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的行为进行分析说明。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名牌;二是改进技术,降低成本;三是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管理,以适应市场的要求。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第一点是从商品的使用价值角度讲的,第二点是从商品的价值角度讲的,第
28、三点是从市场的要求方面讲的。把握了以上三个角度,也就明确了答题的方向,然后再按着规范的答题思路逐层解析即可。答案:(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重视商品的质量,创出自己的名优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现实意义)(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理论依据)商品生产者只有不断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意义)(3)商品生产其实质是为消费者进行的生产,商品生产必须面向市场进行。(理论依据)企业只有转换经营机制,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
29、的名优产品,才能实现企业生产的目的,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意义)注意:回答此题切忌把所学知识罗列为一点,把对企业行为的分析也并列为一点,这样的答题不具有针对性,盲目罗列视同对知识的不理解,一般是不给分的。因此对于这种包含多层内容的题目必须层层展开,一一说明。当然,如果所给材料比较简单,只包含一个层面的问题,那就另当别论了。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便是。二在政治学科的非选择题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题目:要求学生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现实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类似的问法还有“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对··
30、3;···进行论述”“说说你的看法”“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等等。这类题从答题的要求上似乎没什么特定的指向性,但答题的要求则更加全面,既需要学生有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又需要学生有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全面深刻的认识。一般而言,这类题答题的思路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所给的材料入手,弄清材料所讲的问题“是什么”,二是结合所学知识在对材料所述问题明确是非的基础上说明“为什么”,三是针对上述问题说明应该“怎样做”(这一点有时需因题而异,比方说题中讲述的就是一种正确的做法,那么只需说明为什么也就可以了。总之不可僵化教条,不可生搬硬套)。例如:2000年夏季,我国一些家电生产企业
31、结成“价格联盟”,达成了限制大幅度降价的销售协议。然后,协议墨迹未干,参加协议的厂家便纷纷“跳水”降价,限价销售宣告失败。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分析:此题是一道经济常识知识的综合考察题,主要考查价值规律、市场经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及公平竞争等内容。解答此题的正确的思路是:首先对材料所述的现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就是“价格联盟以失败而告终”(是什么?);再次在对这种现象的是非作出正确判断(价格联盟的失败是必然的)的基础上分析说明“为什么”(规范的答题思路是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依据,二是这样做的现实原因,这在上面第二点已有说明),这也是答题的重点所在;最后,既然这种作法是错误的,那么企业到底应该“
32、怎样做”,指出企业发展的出路,为企业开出摆脱困境的良方,这是本题的能力立意之处,也是画龙点睛之笔,不可或缺。答案:(1)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量决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会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时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过于求,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为何会失败的理论依据)(2)企业人为地采取“价格联盟”的方式限价,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原则,属于不正当竞争。这种做法不利于市场竞争的正常进行,也不利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错误的实质及其危害)(3)企业应遵循市场规则,开展正当竞争;企业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主动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企业应该怎样做)注意:在
33、企业应该怎样做这一点上,此题带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从材料中、从答题要求上没有限制性要求,因此也可以从“依靠科技,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方面来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得分。三为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有一种常见的题型,它一般是以这样的形式来设问: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知识的?要答好此类问题,首先必须对题目所要求的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再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所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知识的。一般而言,这种题型涉及到的知识点不会是简单的一个层面的内容,因此必须把知识点层层展开
34、,与材料逐一对照,有则析之,无则弃之,非是一定要面面俱到。例如:南沙群岛历来属于中国。鉴于周边国家对该领域提出的不同领土要求,中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从尊重现实出发,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2003年11月11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律宾国家石油勘探公司签署了共同开发南海石油资源的合作意向,这被看作是实施上述原则的良好开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分析: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确切地掌握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有哪些,然后再具体地分析在这一原则中究竟体现了哪一点。答案:(1)坚持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
35、基本立场。“主权归我”就是这一立场的体现。(基本点之一)(2)我国实行和平外交,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搁置争议”就体现了这一点。(基本点之二)(3)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共同开发”就体现了我国加强对外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点之五)注意:从上题的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在这一原则中只包含了三点,其余的两个方面无从体现,因此只需要对这三点一一说明即可。在这样的题型中切忌的一种错误的答题方式是:先把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全部罗列出来,然后把材料照抄一遍,最后得出结论,“这就体现了
36、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如此答题是学生此种题型中常见的错误类型,按着高考的阅卷规则,这样的答题逻辑是不得分的。还有一种与这种题相类似的题型,一般的设问是这样的: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某个知识点,比如按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等)。这类题的答题思路与“如何体现”这种题有相通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回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说明“怎样做到”,而且要求必须从所学的理论(题中要求的知识点)出发,从中引出其方法论式的做法,结合材料予以分析说明。例如:(2004年、全国卷二)从几年前“电多了”,
37、到现在的大面积缺电,电力供应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力行业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发、供、用瞬间完成,直发直送,不能储存。其次是结构性、时段性,不能简单地用多与少来衡量。此外,电力建设周期长,这就要求电力建设规划适度超前,等到缺电,才开始建电源点,就来不及了。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实事求是地解决电力短缺问题。分析:从答题要求“如何实事求是”上看,此题很显然属于哲学常识问题。要答好这道题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就是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从而做到按规律办事。从实事求是的内涵中我们可以看出,要做到实事求是,一是要从实际出发,找
38、出事物的规律性;二是要按规律办事。做到了这两点也就符合了实事求是的要求。答案:(1)解决电力短缺问题首先应从实际出发,认识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特殊性。(认识规律)(2)发展电力行业,应掌握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特殊规律,提高活动的预见性,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建设电力设施。(掌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四政治学科的主观题中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题型,一般它是这样要求的: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经济学道理(或是哲学道理、或是政治学道理)?回答这一类的问题,一是要求对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材料共包括几个层面的内容;二是从每一个层面入手,分析其主要反映的道理是什么,切记要抓主要舍次要。总之,要依据所给的分值,既要全面反映材料,
39、又要抓住重点,不要舍本求末,重复罗嗦。*从总的原则而言,答好主观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认真审材料,找出中心思想:把材料通读,并分层次细读,分析既要全面,又要抓住其中心思想,切忌断章取义,从个别词句出发就下结论,以致于下笔千言,谬之万里。第二,认真审问题,弄清答题要求:一是要弄清答题的限制性要求。如:从经济学角度说明···、从政治学角度说明···、从哲学常识角度说明···(哲学又可分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四部分),切忌张冠李戴,文不对题。二是要审清答题的方
40、向,问原因不答措施,问措施无需要讲原因,忌不管要求自圆其说。第三,理论联系实际:答题时一定要把理论(所学知识)和材料密切联系起来进行说明,切忌离开材料,漫天撒网,理论与材料形成两张皮,费时费力不得分。第四,规范思路,准确用语:动手答题前,先规范答题思路,明确答题的方向,然后用规范性的政治书面用语,进行准确、简洁、科学的表述。2013高考文综答题技巧: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2013-05-18 08:35来源: 高分网 高考文综答题不一定就是简单的把所有知识点堆上去就能得高分。科学的堆知识点可以又快又好答题,并且得分还比答得多的同学高。今天高分网高考频道小编分享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给大家参考!高
41、考政治主观题,信息量大、考查能力层次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高,选拔功能强。考生失分的最主要原因有:基础知识未落实;常规能力未到位;词不达意、书写潦草;解题技巧未掌握等。具体来说,高考政治选择题主要有以下十种类型,相关解题策略如下。体现题题干中通常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回答这种题目时,应把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
42、识。三梳理: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四作答: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反映类题目中通常会问: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等。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联系疏理作答的解题思路。分析类题目设问形式往往是,运用所学的XX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或者结合材料分析XX知识。此类题型的特点是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阐明材料中的实际问题,这类试题往往难度大、能力要求高,要求我们尽量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原理。答题模式:“原理材料分析”,其中哲学的答题格式是“原理方法论材料”
43、。为什么类题目设问中往往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或者找出材料的哲学依据是什么。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这类题型主要是针对某种现象或事件,考查我们对原理的理解和分析,有一定的难度。回答这种问题要求我们仔细分析材料,寻找好切入点,找出相应原理。怎么办类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解答方法:一是熟记教材中提到的相关知识;二是总结材料中提到的成功的做法;三是找到材料中提到的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四是主体法散发。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切忌观点和材料相脱离,回答时注意多角度思考。意义类题目中往往有“积极影响
44、”“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字眼。做题时首先要明确是经济意义、还是政治意义、或者是经济政治意义。其次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启示类题目中一般有“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答题时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先要分析材料;二是要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办,应吸取什么教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第三,结合设问和材料,抽象出给我们的启示。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是“原理+应该怎么办”,不必展开去分析,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认
45、识类设问形式:从某某角度分析某某社会现象(或如何认识某某现象、看待某某现象)。答题时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必要性(地位现状等)、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评析类题设形式:用某某观点评析(分析、认识)某某观点某某看法某某行为。解题时,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全面分析材料中某一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分析某种行为的对错。既要看到其中的合理因素,又要看到
46、非合理因素,并进行反驳,指出正确看法。图表类题设形式:以图表为载体,连环设问,注重能力考查。解答图表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找准信息。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七看:一标题、二设问、三横、四纵、五对比、六单位、七注解。对表格内容一定要进行横比(说明两者的差距)、纵比(说明变化,增长或者减少)、不同表格之间的比较。通过图表内容的比较来说明一些经济道理,反映事物的变化发展、差距。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图表中的数据拐点、异点及有些年份(有特殊意义),也要准确理解。答题时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忌照抄图表中的数据。2013高考最后提醒:政治科目的答题技巧 2013
47、-04-30 08:48来源: 高分网 高考政治答题策略高三阶段的政治学习就是为最终的高考服务的,因此单纯记忆知识点不是目的,掌握了答题方法,能够灵活自如地将题目答正确,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对于高考政治的选择题和解答题,有如下解题策略。(1)选择题一般来说只有选择题得高分,全卷才有可能得高分。对于不同类型的选择题,有以下解题方法可供参考。做理解、应用类选择题时,要反复看清选项的内涵与外延是否与题干要求一致,尤其要看清题干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要么是题干内涵的主旨所在,要么对备选项有一些限制性要求。做组合型选择题时,要先从反面排除选项开始,而不是从正面肯定开始。这样做有助于提高答题正确率并能节省
48、时间。多项选择题的题干语段往往是多层次的,要注意借助标点符号或关联词语等,弄清题干的各层次涵义。只要选项本身表述正确并且符合题干的某一层意思要求,就可入选。选择题的题干与题肢出现相关“主体”(党、政府、人大、政协、公民、企业、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等),一定要紧扣“主体”及其相关属性,弄清选项对“主体”及其相关属性的表述是否符合题干设问要求。很多选择题考查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选项与题干所讲的“关系”所涉及的事物是否一致;其二,选项所讲的事物的“关系”方向与题干所讲的事物的“关系”的方向是否一致。稍有疏忽就会选错。(2)主观题高考政治主观题,信息量大、考查能力层次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高,选拔功能强。考生失分的最主要原因有:基础知识未落实;常规能力未到位;词不达意、书写潦草;解题技巧未掌握等。具体来说,高考政治选择题主要有以下十种类型,相关解题策略如下。体现题题干中通常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回答这种题目时,应把教材中与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碳纤维制品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砷化镓光电二极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石蜡基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直流信号继电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盐酸羟考酮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皮下植入式除颤器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疫苗行业市场深度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电钢琴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电网电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三轮车驾驶安全操作规程(机动三轮车和电动三轮车)
- 2023年最新的雷雨剧本 雷雨剧本第三幕
-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教科版 16张
- “基础教育精品课”PPT课件模板
- 工业厂房中英文对照施工组织设计土建、水电安装(423页)
- HACCP计划书蜡基类化妆品
- 曼昆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十大原理英文版.ppt
- -三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 第二章空气动力学
- 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A双面打印
- 磁性材料(概述与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