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小结_第1页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小结_第2页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小结_第3页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小结_第4页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小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研究-阶段小结  课程的基本理念特别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语文课标”对合作学习是十分重视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综合目前教育的发展状况,社会对人才需要的方向,及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个体差异及身心发展特点,在课题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目的旨在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2007年12月,课题作被批准立项。经过半个学期的紧张而有序地实施,已经顺利进入第二阶段,现将一年来的的课题实

2、施情况如下:一、加强理论学习强意识。我本立足于科研兴校,以校本行动研究为指导,积极投入课题研究,使校内形成浓厚的教研教改的氛围,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增强科研意识,为使课题实验少走弯路,建立了“自主、合作、探究教育理念”,通过落实新理念,着力抓训练,促进合作学习。本学期计划采取多种方式培训教师:1、集体学习建构主义合作学习理论、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系统原理、教学设计原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特别是围绕合作学习搜集资料,充实理论水平。2、开展好课题组理论学习活动,本学习由本小组负责校本培训的老师搜集合作学习的理论资料,由田可老师负责问卷调查,各实验教师落实试验班级合作学

3、习学生问卷调查,取得了课题实验的第一手资料。 3、建立合作学习试验课题交流平台,组织教师搜集资料和案例,提供研究成员交流平台。本学期积极充实内容,安排专门老师负理论资料的搜集,参与网络教研,我校语文课题组有张莉、张红侠、杨照刚已经开始参加网络教研并发表自己的评论,这些活动为学校营造交流探讨的学术氛围。4、加强了课题备课研究,人人上研究课,同伴互助;记载详实学科组内研究活动;认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极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和论文,从而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课题组有多位老师的论文设计等在省市县级获奖。5、教师个人注重学习,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而且能普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如:张莉、王伟、李惠

4、云等教师的业务笔记获得课题组教师的一致好评。如:陈朝霞年纪大,但摸索出座位调配法,以优等生帮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合作模式很适合高年级学生。二、依托课堂教学促教改。我校立足于科研兴校,以校本行动研究为指导,积极投入课题研究,使校内形成浓厚的教研教改的氛围,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树立了 “自主、合作、探究教育理念”,通过落实新理念,着力抓训练,促进合作学习。1、完善学习小组各实验班级完成相对稳定地合作小组的分组,并对学生特别是小组长做好合作学习的培训,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或“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由此,小组成员可以互相促

5、进,互相学习,以好带差,取长补短。2、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体现合作学习,培养他们合作精神。比如:简单一些的内容、问题同桌之间交流,较难一些的内容、问题小组内交流讨论,对于难或有争议的内容,全班进行讨论,找到满意的答案。课堂教学引路,本学期,通过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等交流研讨活动,全面开展评可议课,投入充足的时间集中精力,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展开扎实有效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体现合作学习,培养他们合作精神。去年至今,我们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把图、文、声、像有机组合,使抽象的内涵转化成情景交融、图文并茂的形式,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知、理解,营造一

6、个语文教学的互动新空间,有如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例如:张莉老师的生命的壮歌 等课件的制作,让学生真的有如进入作品的真实情景中。今年我们课题小组安排了张莉老师 执教的村居 课堂上各位老师充分理由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认识生字、或朗读感悟,或谈论交流,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三、激发学生兴趣提能力。 学生适合做学习的最大受益者,也是课题实施是否成功的检验者。学生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我认为:向学生渗透互相合作的意识,让他们懂得在学习中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共同进步,要做到互教互学,互相切磋,一人教大家,大家教一人。 苏赫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

7、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正因为如此,通过我有意识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以满足其展示自己的愿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课题实验中,我们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在小组中显身手。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新的语文程课标准开篇便指出了“现代社会需要公民具有合作意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这提示我们,合作不仅是有效的学习手段,它本身也是一种目的,一种 现实社会特别需要的人的基本素质。而孩子们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只有在合作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

8、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在获取语文知识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呢? 我们初步总结出如下六部模式:1、教师要选择好可供学生合作学习的切入点。 2、分工是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 3、学会表达和倾听是有效合作的途径。 4、学会互助和支持是有效合作的重要环节。 5、协调合作中的矛盾与冲突是有效合作的保障。 给孩子们选择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合作,有了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为他们一定会学得更好。四、研究的后期思考。1、课堂上合作的过程,还有部分学生无所适时。2、学生超前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3、合作学习时,有学生有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4、学生合作学习时,

9、只关注自己的想法,不在乎别人的见解。5、教师评价的引导作用体现的不够充分。课题研究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这次实验的实验者,我们深知,自己的教学任务很艰辛,担子很重,但我们有信心,通过教研室专家及校领导的进一步关怀,实验教师全力备鞍,畜势奋蹄,我们一定能顺利完成好下一阶段的工作。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

10、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随着

11、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

12、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

13、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目的性。 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作出一点贡献。4、实践问题:网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

14、新型教育教学模式。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1)21世纪的教师应该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鲜活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2)21世纪的学生应该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21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如何进行资

15、源库结构的建设。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3)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和积极思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2001年3月至2003年2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12轮培训,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到简单课件制作、网络课件制作,以及网络环境

16、下教学的基本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培训,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国家、市、区各级的技能竞赛,多人获奖,从而推动了教师个人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论、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索引法、行动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采用观察、文卷调查、经验总结、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七、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名称形式完成时间与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单一研究、群体讨论2007年7月形成研究成果书面材料2008年1月研究报告共同总结2008年2月论文小学语文合作

17、学习的研究整理成文2008年8月八、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一)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1、2002年2月5月为准备阶段宣传发动,组成课题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2、2002年6月2004年8月为实施阶段 第一轮(2002年6月8月),主要工作:课题组统一认识;申报课题;确定子课题,各分课题组分别开展研究工作;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轮(2002年9月2003年8月),主要工作:完善方案措施;继续开展研究;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写出第二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检查。第三轮(2003年9月2004年8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并争取在某些学科实现质的跨越;争取每人有一篇论文

18、;写出第三期研究报告并接受中期检查。第四轮(2004年9月2004年12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出论文集;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申请结题。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将本课题分为四个研究小组,分别在信息技术、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逐步互相渗透、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立体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3、2004年12月2005年1月,结题验收,主要工作:接受专家组审查鉴定;根据成果奖励优秀参研人员。: 档案整理: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

19、务。谢谢。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研究的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集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于一体的新课程。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实现学生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为价值取向的实践性课程。它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该课程实施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本次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

20、质。小组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形式,这不仅有利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发挥学生的特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提出问题、制定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别人达成一致,学会分享共同的成果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尽管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许多教育管理者、教师在课程观上存在

21、一些误区:A、许多教育管理者、教师重视的仍然是学科课程,关心的是考试学科。他们认为只有这些才是课程。如:当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时,学校根本就不安排教师参加,其它课改学科均购卖了新课标,唯有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B、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定位不清:一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视为单纯的活动课,二是将其等同于学科课程,认为是学科课程的延续。C、角色定位不准,要么教师仍为主角,学生是配角,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要么就是放任自流,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D、许多学校都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和时间安排。综上所述可知,把合作学习具体落实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构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合作学习模式,具有非

22、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课题研究依据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及实施指南,通过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采取一定措施,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以有效实施,实现学生在亲历综合实践活动中,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实验课题的理论依据,是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等教育理论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思想,以贯彻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总目标,更新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合作学习,是指在教

23、学中,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起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斯莱文(Robert Slavin) 定义合作学习为:所有共同学习方法都包含这样一种思想学生们在一起学习,对自己和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都要负责。这种理论的核心很明了:当所有人聚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对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1)互勉,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2)互助,力使小组成功;(3)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

24、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的社会技能的进步。本课题所依据的有合作学习理论(杜威哲学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社会心理学与共同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与共同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教学论,信息交流理论等。三、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和实践,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构建有一定普遍性的合作学习模式,既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又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学会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

25、的发展。1、发挥小组群体的主体功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让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从而互相促进、共同提高。3、运用小组群体的交往机制,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4、小组合作让学生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5、加强学科的整合,开发和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6、培养一支能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四、课题研究内容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2、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过程与要求;3、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

26、、综合实践活动课合作学习指导策略;5、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五、课题研究措施(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大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导与管理,增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实行全员培训,以准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基本的方法和指导策略,做到所有任课教师必须先培训后上岗。(二)设计和开展广泛的社会性综合实践活动,为合作学习搭建广阔的平台。仅仅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是极其有限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只有在丰富多彩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才能得到有效地培养。因此,要拓宽教学时空,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将学习延伸到生活,设计广泛的社会性学习活动。例如,除了灵活多样的课堂合作学习

27、外,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学习小组,结合学习内容广泛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深入工厂、农村学习参观,还可将工人、农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及家长请进学校,参与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 (三)精心选择和重组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为合作学习提供丰富资源。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有利于学生实现合作,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式的重组和选择,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使教学内容展现知识产生和发现的过程,适应学生心理特点,适宜于发现探索,使学生自发产生合作探讨的心理需要。 (四)教师和学生进行专门的合作学习方法和技能培训,为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进行方法技术的准备。合作式的学习是对几千年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挑战,对于

28、学生和教师都是新颖陌生的,各方面的阻力是很大的。而由于长期接受式学习的习惯影响,“不会合作”成为合作学习的一个直接障碍。因此,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同时,学校要组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合作学习方法和技能的专门培训,学习如何合作、如何交往、如何协调和组织对问题的集体研究和探讨等,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推动合作学习的深入。 (五)家长、社区取得广泛联系,构建大教学体系,为综合实践活动中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环境。目前,学校在教学方面与家长、社区间的联系太少,这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失去了赖以持续生长的良好环境。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学校必须与家长和社区密切合作,构建合作学习的大环境,使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29、,使社区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第二课堂,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融为一体,在学会合作学习的同时,学会理解、协调、容忍,学会共同生活。(六)合理安排“合作时间”。每次合作学习,教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意见,充分表达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要深入其中,帮助部分有困难的学习小组,还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进行合作延伸。(七)着眼“问题”解决,重在方法过程体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它是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实现其教育功能的。发现和确定研究的问题是活动实施的前提,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习得是活动成功的关键。(八)组织研究教师撰写课题相关的论

30、文,形成科研成果。(九)加强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六、课题预期研究成果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案。2、构建具有本地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4、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以增强。5、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6、优秀课例、论文、课件等。七、课题研究对象、研究周期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敬安小学1-6年级的学生 2、研究周期:2007年1月-2009年1月 (1) 第一阶段:研究的准备(2007年1月2007年8月)确定和论证研究选题;确定实验的参与成员;组织课题组成员

31、教师的学习、培训,重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制订课题研究计划,梳理、收集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2)第二阶段:研究的实施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0月)进入课题的全面实施,课题组各成员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教学,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同时,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等特点,侧重在合作学习领域,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领域,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发、重组和利用本地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探索出一条切合我镇农村小学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课题组定期举办课题研究实施情况的研讨交流活动,进行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努力取得研究的预期效果。(3)第

32、三阶段:研究的深化总结(2008年11月2009年1月)课题组成员对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材料、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形成课题成果。撰写主体研究报告、论文。3、研究方法:(1)调查法:调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的指导策略,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性,为开展研究活动提供依据。(2)文献研究法:收集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案例,查阅资料获得合作学习的资料。(3)个案研究:发现和积累典型案例,用于指导教学实践。(4)经验总结法: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整理归纳总结。论文: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

33、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 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与时俱进、适时教育、适人教育而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思想与思维、时代个性、健全人格、优秀素养人才而迫切需要的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其有益于学生学习 、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造就。 (一)新课程的呼唤 标准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

34、的功能是:“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重要地位是:“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为条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保障。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让学生“知”“能”并举,具有美好之情愫、良好之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开发创造潜能,发展个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时代的必然,新课程的呼唤。 (二)语文教育的渴求 语文教育是工具

35、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特点有三: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文化、美学诸方面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应通过暗示和熏陶使学生感悟和体验;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建构主义理论),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多元反应与独特体验,倡导自主探究学习。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母语有一定的基础,有语境,有资源。所以就语文实践而言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要着眼于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是汉语言文字具有特殊性,汉字组词率高、情感色彩丰富,汉语语言简洁、语法灵活、富有韵律,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教学中应充分挖掘

36、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条件、学习情境,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时代的呼吁 现代学生观学习的主体、各有个性的人、处在发展中的人,现代人才观行行出状元、人人能成才、终身学习,现代教师角色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师生在目标一致的学习过程中和谐共振,共同发展。因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则为现代性教育之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理论依据和内涵所在 (一)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学生中心理论“(美国杜威为代表)和现代教育理念为其学习方式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学生中心

37、理论”要求现代教育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或以知识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其理由是:(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当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充分尊重,社会生活中才有平等、民主可言。否则,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专制与不平等的温床与土壤。(2)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自主的活动,包括脑的活动和手的活动。只要可能,就让学生做中学,做而学,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3)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有创作和欣赏的因素。 (二)内涵概述 1、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为主体支配自己权力的意识、能力,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等,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学习。心理学家布希尔指出,

38、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个性这一因素。无数事例证明,有个性的人,才有思想,属于自己的独特思想,才有奇才,才能创造。 2、合作学习:(美国威廉·格拉塞)又称小组学习,它是指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以便通过同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为相对于个体学习的一种小方式。合作学习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能激发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由于学习任务共同承担,问题也就容易解决。 3、       &

39、#160;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从语文学习内容中选择和确定探索、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它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实际,可单一使用,也可结合使用,合力则更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教法、确定学法,不应千文一法,一概而论。 (一)     不同语文课型的可行性探索 1、 讲读课文中的

40、实践 小学语文课程中讲读课文占有首要的位置,所选课文兼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知识性等为一体的经典文。教学时,教师要积极、灵活、大胆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小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全面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让小学生掌握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研究 论文实验案例    我们把六年级分成五个班,1至五班(共计230人)为进行合作学习的实验班,一至五班(230人)为传统教学的对比班,对小学科学探索与实践,我们体会到合作学习,对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研

41、究结果如下:(一) 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我校小学科学合作实验情况统计:通过以上数据看出六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心理需求,但他们并不很清楚如何开展合作学习,特别是当人多器具少而要求完成操作任务的时候,活动常常不能正常进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后,实验班的学生大多能主动合作按要求完成。这不能说明实验班的学生比对比班的合作水平强,而是说明,通过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能力提高了。因此,教师如果能给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教给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技巧,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精神都会有显著的提高。    (二)可以促进分类、概括、创造、推理、动手能力的培养&#

42、160;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实验班按实验方案进行教学后,学生的分类概括,动手能力有明显,合作意识得到增强,这说明在科学课上加强师生,学生之间合作及科学的组织小组活动对于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及分类、概括、动手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三、合作学习的成效    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

43、    2.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小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上交作业时,规定每个小组只交一份共同完成的作业。在共同完成这一份作业时,学生需要互相讨论、争辩、向专家请教,取长补短,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由于讨论与作业同步进行,差生可随时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及时地解决,带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作业,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通过集体完成作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

44、加强了相互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3.培了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偏重知识的学习,这与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注重人的创新能力格格不入,因而素质教育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相互教学中,能够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我监控等方面的能力。运用讨论法,可帮助学生进行诸如类推、深层了解和解释正反面的争论、预测情境等较具深层思考意义的活动,同时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综合能力。    4.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种状况使学生知识面狭窄,易对教材

45、产生依赖心理,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局面。因而,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电脑及专家咨询,去博物馆、实验室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    5.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高科技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没有竞争,时代不会向前发展。虽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但并不排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只是合作学习中体现的竞争取代了学生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因为只有学生具备较深层次的集体主义观念,竞争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经常的、合理的评价,可使学生的竞争意识

46、不断得到增强。在合作学习中,具体的评价可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小组评价、组内成员评价、组间同等水平的学生评价。这三个层面的定期评价,能激发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有追赶的目标,使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中,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合作和竞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合作学习主张“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合作是以优良人品作前提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谦让、相互欣赏是其主要的精神品质。合作学习中的竞争是外向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竞争,这种竞争大多是分层次进行的。由于个体素质的差异,优生之间、优差生之间都可

47、以出现竞争的现象,形成一种竞争进步的态势,并在竞争中锻炼其品格,磨炼其意志,培养其人品, “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学会生存;二是组与组之间的学习竞争,这种竞争能强化小组结构,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更认真、更投入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组织学习时,要注意防止学生中出现互相拆台的不良现象,注意从正面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公平的竞争,在竞争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关系,使合作学习形成一种“合作竞争合作 ”的良性循环,更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竞争成为促进学习的手段。     6.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48、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的方法    两年的实验中,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由于经验、技巧等方面的原因,呈现出一些不正确的现象,这是我们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必需避免和改正的。    (一)教师布置任务后,没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立即让小组合作解

49、决,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的独立创造性。    (二)教师在合作学习前有目的指定小组长(或优生)组织材料进行回答,使他们不善于倾听别的同学发言,只关注自己有无机会,不在乎别的同学在说什么,特别瞧不起学习困难的同学,压制别的同学的思想,久而久之,使个别小组成员产生依赖性,影响自主性的培养。    (三) 由于小组间的竞争一般采用“每个成员的成绩相加作为小组总分(平均分)后教师对最好的小组和各竞赛组的优胜者予以表彰”,这种激励方式会“将组内认为妨碍取胜的同学排斥在外,比赛竞争失败后互相指责埋怨”,影

50、响团结协作性的形成。    (四)在强调合作学习的同时,忽视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由于组内的意见要达到统一,限制了学生的个人观点,而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所以有时会埋没了部分学生个体的创造思想。     (五)无合作价值的学习任务。小组学习任务通常根据教材、教参来设计。若既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兴趣和需要,也不考虑合作学习的特点,结果往往是:学生对任务缺乏兴趣和准备,合作学习积极性不强,一些原本只通过简单讲授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的一般性知识技能,偏偏要花时间、费力气,在小组内反复讨论交流。   

51、0;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尽量避免负面影响的滋长,发挥合作学习对教学工作的积极作用,进而保证该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研究结题报告 我校的“学习主体性的探究”课题是针对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理念开发的课题。三年多来,课题组的老师们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一、研究缘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

52、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所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这一传统观念的革命。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发生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承认学生是会主动发展的,承认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这样,从动态的角度组织学习活动,当然不能单一、封闭,必须综合,开放。所以,个体要“自主”;整体要 “合作”;过程要 “探究”。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科学的,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针对以上的背景因素和课改新理念,结合本校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特提出“

53、学习主体性的探究”专题的实验研究。二、概念界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上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使学生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逐步养成“客观地认识自我,真诚地欣赏别人”的良好心态。由于学生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既实现了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改造,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又体验到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欢乐,有利于他们态

54、度、情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研究目标(一)理性感悟“合作学习的探究”积极倡导合作学习研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亦是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中,让学生自读、自悟、说真话、抒真情,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就是自主;课堂上,学生互相讨论,各抒己见,解人以困,虚心求教,平等对话,就是合作;阅读时,围绕课文核心,声情并茂地读,情真意切地说,设身处地地想,身体力行地做,就是探究。教师应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时空,给他们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应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实效,积极尝试小组学习的途径,在重难点处、语言实践中、反馈评价中合作;应精心组织探究性学习,合理安排探究

55、内容,给予充分探究空间,在探究过程中落实语文实践,培养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总之,个体要“自主”,整体要“合作”,过程要“探究”,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科学的,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即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做到:一般性问题,多采用合作学习,重点问题多采用合作性学习,难点问题多采用探究性学习。四、研究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为主,科学地走一步,看一步。即在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状态下,采取行政领导、专家指导、骨干带头、全员(全体语文教师)参与,一点促面的方式边行动研究,边反馈纠正,逐步完善,不断发展。   运用问卷调查、座谈讨论,文献

56、检索,随堂听课,检测实验等形式进行研究,以理论探讨作为辅助。五、研究措施    1、优化组合,成立课研组织。首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该课程的实验研究工作,在校长的统一部署下,课研实行分层责任制,由校教研室具体负责运作,组织制定课题实验研究方案,布置各阶段的课研实验工作;其次语文教研组提出课题组成员人选,骨干教师踊跃参研,率先垂范;再次学校课题管理领导小组针对申报参研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等情况,成立了由年龄、职称、学历层面均衡,年级分布合理;同时,邀请县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参与和指导课研实践工作,从而保证了本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的首要基础。2、学习探究,明确科研目标。

57、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3、实事求是,保证科研实施。 。六、研究结果与分析众所周知,课题研究应植根于课堂沃土之中,这是把教科研转化为教学生产力的关键所在。我校以教研活动为抓手重点,不断探索通过教研活动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即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教育规律,并在教学中运用,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课题组成员根据已确定的实验研究课题,紧紧围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新课程理念,因人而异,将研究主攻问题细化并落实到不同年级和不同实验教师。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辩证统一的。不可否认,三年多来的课研实践,我们遇到了困难,存在着困惑。如何客观应对问题,主观克服困难,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和今后需重点做的工作。()困难与疑惑 1、本校实验班人数均超过50个,这样的大班额状况下,如何实现有效合作,让课堂活而不乱? 2、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与教师参加科研存在着矛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