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09-5100尘埃粒子计数器SOP_第1页
Y09-5100尘埃粒子计数器SOP_第2页
Y09-5100尘埃粒子计数器SOP_第3页
Y09-5100尘埃粒子计数器SOP_第4页
Y09-5100尘埃粒子计数器SO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Y09-5100型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标准操作规程生效日期:年月曰颁发部门:质量保证部持有部门分发号:分发部门:部门签名日期起草口月日审核口月日质量保证部口月日批准质量负责人口月日1.目的建立本操作规程,明确Y09-5100型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操作步骤,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Y09-5100型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操作。3 .职责QA检查员负责本规程的执行,QA主管负责对本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4 .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4.1. 功能介绍4.1.1. 主界面触按电源键开机(关机时在待机状态下长按电源键3-5)秒,触摸屏进入开机回面,经过半分钟即可自动开启尘埃粒子测量主

2、界面,如图1所示:图14.1.2. 测量在主界面中点击按钮转变成按钮。此时采样泵启动,计数器经过一定延时后开始计数。延时时间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在设置”功能中自行设置和修改存尚井。关观察:便开。关*.J:!I11.打印:开。关Delay:012s图3存储:开。美观察:开。关-_=_=_.,1-,_-="'IJ:FiiRZ'-打印开。美T:0005s;V:000081如图2中,Delay:012s表示延时时间为12秒,当Delay显示000s时开始计数,新的周期开始。此时Delay变为T:0000s;V:0000。,读秒T表示本周期已采样的时长,丫表示本周期已采样的气体体

3、积。如图3所示,T:0005表示已经采样5秒,当读秒到达所设置的周期时长(一般为60秒)后,该周期结束,计数器根据设置进入停止状态、停顿状按钮,即可关闭采样泵,4.1.3.设置态或者自动进入下一周期测量。V:00008l,表示本周期已采样8L。若需结束测量则可点击此时再关闭电源开关点击主界面中的呼设1r键,进入系统运行参数设置界面,如图4所示:图41.1.1.1. 测量周期:测量一次所用的时间,一般为60s。1.1.1.2. 间隔时间:本次测量与下一次测量所间隔的时间,若连续测量则设为01.1.1.3. 延时时间:点击测量即开泵之后与开始计数所间隔的时间。1.1.1.4. 测量次数:连续测量的

4、次数。1.1.1.5. 测量区域:一个要测量区域,譬如某个房间号,一个测量区域有多个测量点,计算UCL一般是按照一个区域来处理。1.1.1.6. UCLA:测量点数。在29之间取值为有效取值。1.1.1.7. 报警值:设置洁净室等级,参照附表。1.1.1.8. 日期、时间:可对系统的日期和时间进行设置,点击文本框,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正确的时间后点击确认。1.1.1.9. 清除UCL状态:在进行新一次的UCL测量前,为保证检测数据准确,需清除之前的UCL状态。1.1.1.10. 参数设置界面的右边为粒径档设置区域,最大可显示六个粒径档,并且每个粒径档可单独设置报警值。1.1.1.11. 运行参

5、数设置之后必须点击保存按钮,否则无效。1.1.1.12. 空数据为清存贮数据,密码为:29018。1.1.4. 报表在主界面中点击的徽赛I按钮,即可出现如图5所示的对话框。如图所示为UCL测量结果报表,其包括UCL测量周期的全部信息。2016/13JO90B:56:050000«A«:Ucl*16060001/00150urn(m3)IDM喟uclr«!图5报表下方为测得的实际数据。如图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有:测量时间、测量区域、级别:静态C,UCLA=2,UCLN=3表示测量点数为2,每个点测量2次。UCL数据以及详细明细可通过仪器自带打印机打印。1.1.5. 分

6、析点击主界面中的按钮即可进入数据分析界面,如图6所示。0图6只需设定适当的起始时间、区域,然后点击左上角的按钮,即可显示需要的数据,插入U盘后点击按钮,亦可将显示的数据以记事本格式导入到U盘中1.1.6. 导出若在主界面中点击按钮,即可出现如图7所示对话框图7在此界面中,设置需要的数据(测量数据或者置信度数据),选择需要的数据起始时问,然后连接U盘后点击确认”键可将存储于仪器中的相应数据直接存储于U盘之中。如需要将全部的测量数据或者置信度数据导出,则需勾选导出全部数据”。数据可以TXT文档和二进制文件两种格式导出,如图8所示。导出数据时勾选以文本方式导出”则导出TXT文档格式数据,不勾选则导出

7、二进制文件格式的数据。ample2CiH031401i注:文档j2KE、SdUakl:a|JUdi>UbS-JSLI-I-UdkS->,SfaldBldkl>sample2011031401BIN文件2KBTXT文档可转换为EXCEL工作簿格式,二进制文件需使用数据采集软件进行读取和打印,具体操作方法参见4.3.。1.1.7. 关于若在主界面中点击%翼?按钮,显示如图9界面。图91.1.7.1. 中英文切换:勾选中文”或者“ENGLISH,然后重启设备实现中英文的切换。1.1.7.2. 关闭:关闭关于界面,回到设备主界面(图1所示)。1.1.7.3. 退出系统:退出尘埃粒子检

8、测系统,进入windowce系统;软件升级时需使用此项功能。1.1.7.4. 亮度+亮度-:调节触摸屏亮度,达到客户使用的最佳效果。1.1.8. 数据查阅与打印仪器处于非测量状态下,在主界面中点击或者按钮,可查看存储在仪器中的数据,其中在右边的记录数:294/20000表示本仪器最多能存储20000条数据,本条数据是第294条。可点击ES函键将此条数据通过自带打印机打印。1.1.9. 主界面其他选项在主界面左上角,可在实时测量数据周期数”、立方米浓度m3”和立方英尺浓度ft3显示之间切换,亦可在是否为置信度(UCL)测量进行切换。若需实时打印,即一个周期结束之后自动进行打印,则可在主界面的右下

9、角将打印选项选中开”4.2. 操作步骤及说明4.2.1. 本仪器仅限在洁净区(室)内使用。4.2.2. 开机:打开电源开关,系统即可启动,等待约20s自动进入激光尘埃粒子测量主界面,其中显示模式可在周期数、m3、ft3进行切换,周期数表示显示实时测得的数据,系统自动实时更新;m3表示显示上一周期的浓度值,以立方米为单位;ft3表示显示上一周期的浓度值,以立方英尺为单位。注:若在采集状态下显示上一周期浓度,需将屏幕右下角观察选为关。若打印选项为开,则一个周期结束之后自动进行打印。4.2.3. 自净:将采样口帽子取下,将自净器按进气流方向套在采样口上,如图10所示,点击测量开始自净,约5分钟左右待

10、各通道粒径数均归零,点击停止按钮即可。如图11所示:图10''l:ci1>0.5>1.0o.s-i.o1.03口3.O5Q5.0-10.010025.0>25.0图11说明:每一周期采集的数据将自动进行保存,关泵状态下可通过上条键与下条键进行查看。记录数表示当前系统内存中已存储的数据条数。测量界面的第一列表示粒径档,如司.5表示大于等于0.5pm的颗粒,第二列表示相对应粒径档的颗粒数,第三列表示区间粒径档,如0.5-1.0表示颗粒大小在0.5pm与1.0pm之间,第四列表示与区间粒径档相对应的区间颗粒数。启动之后测量按钮将变成停止按钮,且无法再进行参数设置,点

11、击停止按钮即可关闭采样泵,停止测量,恢复至主界面状态。4.2.4. 置信度UCL测量4.2.4.1. UCL测量前需进行参数设置,例如图12所示,并保存。60D015rizt010清审却削2016力校作和拒去没苦a、山3520000o.irnt图12说明:进行置信度UCL测量首先必须进行正确的参数设置。注:测量次数是指每一个测量点的采集次数,UCLA是指测量点数,取值范围为2点一9点。另外,进行UCL测量只需0.5和5.0Lim,因此在设置界面中只留这两粒径档,将其余的粒径档在显示否这一列中将,切换为X。报警值即为需要测量的洁净区(室)对应标准洁净等级的颗粒浓度限值,设置报警值之后若测量过程中

12、该粒径档粒子浓度超过相应限值则对应数字变红提示超标。注意:在进行新的UCL测量前,需要“清除UCL状态”。4.2.4.2. 设置完毕之后注意保存,点击关闭退回到主界面,粒径档变成0.5pm与5.0仙叫如图13所示。在主界面下选择置信度:开,并选择判定标准静态“、动态”、“209瞰"ISO';图134.2.4.3. 点击测量按钮即可开始测量,开始测量后参数无法实时更改。如图14所示图14例如:参数设置如图12所示,即采样周期60s,间隔时间15s,延时时间10s,测量次数3次,测量点2点。设置完毕之后,回到主界面按测量键,采样泵启动,右下角显示Delay,延时10s之后Dela

13、y变为T:0000sV:00000l,之后实时显示采样时间和采样量,开始第一个测量点计数,一分钟之后自动进入下一周期测量,测量3次之后自动停顿,此时即可将仪器运到第二个测量点进行测量,停顿15s之后,自动开泵采样,同样测量3次之后停止,自动弹出测量报表。4.2.4.4. 测量结束自动弹出测量报表,如图15所示图15说明:报表弹出后显示刚结束的测量区域测试结果。测量过程中打印开则每一周期自动打印该周期测量结果,每一个区域测量完毕自动计算UCL结果并打印;若测量过程中未开打印,弹出报表后点击打印也可打出相应测试结果,点击上条,下条,首条,末条可查询和打印相应的测量记录。4.2.5. 普通测量在测量

14、主界面点击置信度关即可进行普通测量,测量周期、间隔时间、延时时间、测量次数、测量区域等可根据实际测量要求参照4.1.3.进行设置,UCLA=1,测量位置在主界面右上角点击输入即可,如图16所示。当界面右上角显示4.2.6. 充电时(如图16所示),表示电量低,请充电。充电时务必使用专用充电器。充电器红灯亮表示正在充电,绿灯亮表示充电已完成。图16注意:仪器处于低电量时测量将自动停止,开始新的测量时,风机启动后立即自动关闭。如果电池电量过低,采样时风机声音会出现异常,显示屏会出现白屏,此时请关闭仪器并且及时充电。4.3. 电子数据的导出4.3.1. TXT格式转EXCEL工作表4.3.1.1.

15、打开一个TXT格式的数据文件sampl4fCillD216094.3.1.2. 选择“编辑”一“替换”将替换为“空格”,选择全部替换,如图17,替换结束后点击保存关闭。图174.3.1.3. 新建一个EXL表格MicrosoftExcel工作,如图18:4.3.1.4. 将修改后的TXT文件导入EXL中,打开时文件类型选择“所有文件”图18选择需要导入的文件出现以下对话框,在请选择最合适的文件类型中选择“固定宽度”如图19:图19点击下一步设置列与列的间距,如图20:文本导入向守-3去紊之2I上一步出"原充电iW完成g瞅清TT帝共的垂直题为分列域.要建立编列浦*帽在要建立号胭中击鼠标

16、.要清除分列巡,请双击分列甥.要移动分列馈位苴,鬲按住丹碱井施至省定位置*图20点击下一步设置每一列的数据格式,一般默认为“常规”,如图21:图21设置结束后点击完成。由于部分列表间距过小会出现乱码,可直接拖拉边线增加边距即可。4.3.1.5. 另存为EXL格式。点击另存为,保存类型选择Excel工作簿”。格式转化即完成。4.3.2. 二进制文件的读取与格式转换4.3.2.1. 通讯软件安装将光盘插入计算机的光驱中,点击W打开,按照提示安装通讯软件:点击我同意该许可协议的条款一下一步一输入名称和公司(任意)一下一步一选择安装路径一下一步一完成。4.3.2.2.点击桌面凰图标,打开粒子计数器数据

17、采集系统软件,如图22:©知idt度OTliU0和般收“QF远庸本:Y1.IME16曲仇图22选择中文、Y09-5100、V4X无温湿度,按确认,进入图23:图23先点击“删除数据”,再点击“读文件”弹出打开对话框,找到二进制数据文件并打开,f.旬查目幅|耳出国|5嘀?.宣|到轲|1s|可彳恒!二十,*11s计酸胃幼看地件一邙当W.«:>*»«拳鼻Q查诅侬号出帽00口通嫌除配1s主修I共庇81疗XdlrIJ番/闻I历史酸一壹由打印1测量数据显示*日联国的UYK-/L£:TTEI-HHHE-L533M昭FlflMlfeHt.40-3XJIh

18、a5-gUte2£iL-W-L51237口LOO.g1置泠2tir164E-941MSCJL4K-L53270LOHDOES4B尸酶Jeem铀普30JL-HB-L5JE.M0LOO.DO。000DDSHI-W-Ii548g皿EFJW3W|5的M部2E1L-0&-LE133SQLOO.OD。0nDDD££dL-U-L513-»口Lffl.ODGDD0>DDKJL4K-L513.ZT0LOO.DOGDODDH:ilL-W-li5n31IEE<口D0>0®ii-ib-l5net口imnQQDQQ如图24:图24其中,Period表示100升/分钟的采样数值;L表示1升/分钟的采样数值;m3表示1000升/分钟(1m3)的采样数值;选择置信度数据,可查询置信度数据;按导出按钮则数据会自动导至EXCEL表格中;按打印键可直接将数据打印;按查询键可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起始时间查询相应数据;按备份键可以将数据备份为数据库文件,备份后的数据可以通过历史数据查询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