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教案_第1页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_第2页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_第3页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_第4页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 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3、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和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重难点 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教学方法: 诵读法 , 联想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参考资料 课文朗读视频教学课时:2课时预习:阅读全文,划出人物描写的句子;生字注音。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整体感知托尔斯泰的外貌。 一、导语(投影显示托尔斯泰画像) 同学们,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

2、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则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走近这位磨难中造就的伟人,探访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课文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伟大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浮雕阶梯旁的圣母、雕塑大卫、壁画亚当与夏娃等。二、作者及列夫托尔斯泰介绍斯帝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著名作家,是20世纪 二、三十年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为著名文 学和历史人物所作 的评论和传记,使 他享有很高的声誉。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列

3、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五、六十年代托尔斯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

4、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摄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1904年写信给日皇和沙皇反对日俄战争。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火车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他的坟上没有竖立墓碑和十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间最美丽的坟墓”.三、掌握正确读音髯(rn ): 黝( yu)黑: 鬈(qun) 滞( zh )留: 愚钝(dn ): 器宇: 禁锢(g)轩昂( xunn

5、g ) 髭( z ): 犀( x )利:侏儒( zh r )酒肆( s ):尴尬( gn g ):炽( ch )热 一绺绺( li )锃( zng )亮:甲胄( zhu ):粲( cn )然:粗制滥( ln )造:藏污纳垢( gu ):颔( hn )首低眉:广袤( mo )无垠( yn ):四、整体感知给学生五分钟通读全文,思考: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可参看前面的彩色插图)两个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五、精读文本1、精读第一部分(15),思考: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1须

6、发特点须 2面部轮廓结构 3面容表情 4长相平平 5拜访者的失望。)找出刻画人物的语句外貌1、须发特点 : 面部多毛 须发浓密 2、面部轮廓: 失调崎岖 平庸粗鄙 3、面容表情: 消沉忧郁 丑陋可憎4、长相平平: 普通平常 大众一员5、令拜访者失望: 期望眼见 巨大反差2、精读第二部分(69),找出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的语句。眼睛6、目光犀利 黑豹似的;锃亮的钢刀;像枪弹;像金刚刀 (比喻)7、感情丰富 热泪涟涟-闪闪发光-黯然失色-冷酷锐利-意趣盎然8、眼睛威力 敏锐深刻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 9、赞美眼光, 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支配世界 缺少幸福(肖像画)突出重点,大肆铺张某一局部

7、精雕细刻。3、小结写法外貌平庸丑陋 普通, 眼睛精美丑 反衬 美崇敬赞美形 欲扬先抑 神相反相成印象深刻六、作业:“感悟”基础识记、整体感悟部分。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品味语言特色,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一、品味语言特色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分析其妙处。例: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坚。一绺绺灰白的 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大胡子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比喻中有联想,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美的遐想。)例: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把额头比作树柴,皮肤比作墙

8、,树材是胡乱劈成的,墙是用枝条扎成的。运用比喻极力渲染出面貌的丑陋,生动形象,想象丰富。)2、找出文中的夸张修辞,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目光: 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眉毛: 宽约一指的眉毛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竖直须发 :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对在额头上,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皮肤: 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鼻子: 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这些夸张性的描写,不仅使托尔斯泰的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3、小结修辞手法的作用。本文的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肖;夸

9、张更加突显托翁的形貌特征。形象鲜明,特征突出,喻意深刻,韵味无穷,把读者带进无穷想像的空间,尽情玩味其情趣,揣摩其含义。(1)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悲凉之地解冻。 ( 这段话主要是通过外貌描写来说明他的精神世界。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否定土地私有制,抨击国家和教会,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养。)(2)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作者引用高尔基的这句话,从修辞手法上看是夸张,但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3)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

10、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全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4)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准确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的贫困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恐慌,曾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3、小结:人物刻画形神俱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概括中心思想通过铺排渲染托尔斯泰独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