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园整脊正骨手法_第1页
杏林园整脊正骨手法_第2页
杏林园整脊正骨手法_第3页
杏林园整脊正骨手法_第4页
杏林园整脊正骨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杏林园养生运用辩其八纲,审其气血、经络、脏腑的动态来诊断病症,调解生理上的周期失调,恢复周期运动是关键的措施,重点治疗人体生命的整体动力学,而使生理上的周期运动自异常恢复到正常。近30年来临床治疗的859例精神分裂症、8例癌症、45例白血病、14例癫痫症、748例慢性支气管炎、8362例(颈、胸、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已痊愈。! 整脊正骨手法 是一门学问 是一门艺术 是一种修为 也是一种境界 刘克持 各位同仁各位同仁: :上午好!上午好! 今天大会给了我这个机会,有幸在这今天大会给了我这个机会,有幸在这儿讲演整脊正骨手法,我非常地感谢。我儿讲演整脊正骨手法,我非常地感谢。我所讲的仅仅是我个人对整

2、脊正骨的看法,所讲的仅仅是我个人对整脊正骨的看法,是我从医近是我从医近3030年来的经验。但是我的工作年来的经验。但是我的工作范围很窄,我只是开设了一家杏林园养生范围很窄,我只是开设了一家杏林园养生会所。讲稿也是就会所。讲稿也是就多多年来的临床经验东拼年来的临床经验东拼西凑的,仅只供大家参考和批评。西凑的,仅只供大家参考和批评。 谢谢!谢谢!整脊操作歩骤整脊操作歩骤 操作前的检查 坐位摸趾展颈试验 让患者两膝绷直,双手尽量往前伸摸脚趾头,看看患者双手所能达到的距离来判断分析。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试验 患者双下肢伸直仰卧,检查者一手按住患者膝部使其膝关节伸直,另一手握住踝关节并徐徐将腿抬高,直至

3、患者产生放射痛为止。记录下肢与床面的角度,即为直腿抬高角度。 正常人一般可达90度且无放射痛。弯腰试验弯腰试验 让患者站立双手下垂向前弯腰,看患者曲弯度判断分析手法治疗操作手法治疗操作术前准备:术者在患者两髋后上棘用龙胆紫进行标记定位。松脊手法:1、棘旁点穴患者俯卧位,术者站立于患者患侧,两手拇指相对,按顺序由下至上点按骶1至腰2患侧棘突旁1厘米处,又称为“内夹脊穴”点 按强度以患者能忍耐为度,持续3秒 反复操作3次。牵引下棘旁点穴牵引下棘旁点穴 患者俯卧位,由两助手分别把其腋部、踝部由轻渐重牵引持续1分钟。(牵引力不超过患者的体重)患者腹面与床面接触,在牵引状态下术者进行棘旁点穴手法,操作方

4、法同前,反复二次。小斜扳手法小斜扳手法所谓“小斜扳”是指使脊柱产生旋转角度小于普通大力斜扳不超过15度,手法轻、缓不发力。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呈屈膝屈髋放松状态,健侧下肢伸直。术者一肘部推顶患者肩前部向后上方,另一肘部推按臀部髋骨处向前下方,双肘相互配合, 同时使腰部旋转15度放置支点偏下 腰段。旋盆手法旋盆手法 臀中肌点穴: 接前法患者仍侧卧,患侧在上。术者用两手拇指叠加重点按臀中肌压痛点(即髋骨翼与大粗隆顶点之间的压痛点)点按强度先轻后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持续1分钟。牵引旋盆手法牵引旋盆手法 患者腑卧位,两助手对抗牵引方法同前。术者两手把持患者髋骨两翼左右交替旋扳骨盆,骨盆旋转角度为20

5、度左右(相当于髋前上棘距床面10厘米左右)。手法应轻缓,防止猛扳、左右交替旋扳各三次,15秒钟内完成。调髋手法调髋手法 此手法操作前先做患者两侧髋关节内收外旋活动度检查。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术者将患者一侧下肢屈髋屈膝90度,然后内收内旋髋关节至最大限度。再用同法检查另侧髋关节比较两侧髋关节內收外旋活动度。髋内收内旋手法髋内收内旋手法 用于髋关节内收内旋活动度较差一侧,患者仰卧位,术者位于患者该侧两手使其屈髋位并尽力推膝部向内呈髋内收内旋位,两手同时用力持续8秒左右,然后逐渐将下肢伸直。髋外展外旋手法髋外展外旋手法用于髋关节内收内旋活动度较好的一侧,患者仰卧位,术者位于患者该侧,将其踝部盘于对

6、侧腿上使其髋关节呈“4”字位,即髋外展外旋位。术者一手按压患者膝部上另一手按压对侧髋前上使骨盒稳定俩手同时用力持续6秒钟左右然后促渐将下肢 伸直.双侧屈髋屈膝手法双侧屈髋屈膝手法 术者双手把持患者双小腿使双下肢屈髋屈膝 ,双膝贴近胸壁至最大限度持续6秒左右,然后又逐渐将双下肢伸直调髋手法反度进行3次治疗后检查治疗后检查治疗后检查和治疗前的检查手法相同1.坐位摸趾屈颈实验2.直腿抬高实验3.弯腰实验通过检查发现经过手法治疗后患者症状有 无明显改善整脊手法治疗整脊手法治疗疗程疗程 整脊手法治疗隔日一次,15次为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患者单一主症疗效和综合疗效直到满意为止,一般共治疗1-2个疗程整脊技

7、术要领整脊技术要领 整脊手法的技术要领: 首先在整个的手法过程当中要牢记一个 “松 ”字要松懈脊柱、骨盆、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 恢复脊柱一骨盆一髋关节的生物力学平衡 在治疗中要注重每一操作的细节,因为整个手法 由诸多的操作细节组合而成的,整脊手法的技术要领二整脊手法的技术要领二 在手法中应该是手法较柔节奏均匀缓和而又平稳 各种手法有其不同的作用有相互关联,所以手法应按一定程序进行,首先做松脊的手法然后做旋盒的手法,最后做调髋的手法,不要做前后顺序的颠倒整脊手法的技术要领三整脊手法的技术要领三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该贯穿这脊柱一骨盆一髋关节的三维立体的力学平衡的思维这样的治疗当中才能够达到 手随心

8、转 法从手出的治疗效果整脊手法适用症整脊手法适用症1.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2.腰椎间盘突出症首次或多次发作,未经任何治疗3.体息后症状可减轻者4.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侯,量化分级标准评定病情为轻.中度者 5.年龄在60岁以下,性别不限、排除其它 腰脊疾病和全身性疾病整脊手法禁忌症整脊手法禁忌症1.病情超过半年,经常复发,多种非手术治疗无效者2.首次发病即出现激烈疼痛,下肢症状明显,呈被迫体位,难以行动及入睡者3.出现神经麻痹,表现为肌肉疾病成出现直肠,膀胱功能明显障碍者4.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较长,疾病影响生活和工作者5.合并腰椎管狭隘,骨质疏松等改变以及其他疾患,或曾 进行腰脊手术者

9、或合并心脑心管疾病的正骨操作歩骤正骨操作歩骤 手摸心会 拔伸牵引 旋转屈伸 提按端挤 摇摆触碰 夹挤分骨 折项回旋手摸心会手摸心会 1.为施行手法前的诊断手法。达到“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目的。 2.操作方法:骨折整复前,术者用手触摸骨折部位,触摸时先轻后重,由浅及深,由远到近,两头相对,确实了解骨折端在肢体内移位的具体方位,再与X线片所显示的骨折端移位情况结合起来,在术者头脑中构成一个骨折移位的立体形 3.要领:先轻后重,由浅及深,从远及近,两头相对。拔伸牵引拔伸牵引 1.是正骨手法中重要步骤,用于克服肌肉拮抗力,矫正患肢的短缩移位,恢复肢体的

10、长度。 2.操作方法:开始牵引时,肢体先保持在原来的位置,沿肢体的纵轴,由远近骨折段作对抗牵引,然后,再按照整复的步骤改变肢体的方向,持续牵引。 3.要领:先顺势牵引,再 沿肢体纵轴牵引,力量轻重适宜 持续稳妥,避免过牵。旋转屈伸旋转屈伸 1.主要用于矫正骨折断端的旋转及成角畸形。 2. 操作方法:肢体有旋转畸形时,术者手握其远端,在拔伸下围绕肢体纵轴向左或向右旋转,以恢复肢体的正常生理轴线;屈伸时,术者一手固定关节的近端,另一手握住远端沿关节的冠轴摆动肢体,以整复骨折脱位。 3.要领:旋转时在牵引下沿肢体纵轴向左或向右旋转。屈伸时一手固定关节近段,另一手握住远段沿关节的冠轴摆动肢体。提按端挤

11、提按端挤 1.用于矫正前后侧移位和内外侧移位。 2.操作方法:前后侧移位用提按手法,操作时,医者两手拇指按突出的一端向下,两手四指提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向上。内外侧(即左右侧)移位用端挤手法。操作时,医者一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手握住骨折远端,用四指向医者方向用力谓之端,用拇指反相用力谓之挤,将向外突出的骨折端向内挤迫。 3.要领:操作时手指用力要适当,方向要正确,部位要对准,着力点要稳固。术者手指与患者皮肤要紧密接触,通过皮下组织直接用力于骨折端,切忌在皮肤上来回摩檫以免损伤皮肤。摇摆触碰摇摆触碰 1.用于横断、锯齿型骨折,使骨折端紧密接触,增加稳定性。 2.摇摆法:术者用两手固定骨折部,由助手在

12、维持牵引下轻轻地左右摇摆或前后方向摆动骨折的远端,待骨折断端的骨擦音逐渐变小或消失,则骨折断端已经紧密吻合。3.操作方法 3. 触碰法(即叩击法)用于须使骨折部紧密嵌插者,横型骨折发生在干骺端时,骨折整复夹板固定后,可用一手固定骨折部的夹板,另一手轻轻叩击骨折的远端,使骨折断端紧密嵌擦,复位更加稳定。 4.要领:术者两手固定骨折部,由助手在维持牵引下轻轻地左右或前后方向摆动骨折远段。 夹挤分骨夹挤分骨 1.用于矫正两骨并列部位的骨折,骨折段因受骨间膜或骨间肌的牵拉而呈相互靠拢的侧方移位。 2.操作方法: 整复骨折时,可用两手拇指及食、中、无名三指由骨折部的掌背侧对向夹挤两骨间隙,使骨间膜紧张,

13、靠拢的骨折端分开,远近骨折段相对稳定,并列双骨折就象单骨折一样复位。 3. 要领:两手拇指挤食、中、无名指三指由骨折部的掌背侧对相夹挤两骨间隙。折顶折顶 1.折顶法用于横断或锯齿型骨折,肌肉发达,单靠牵引力量不能完全矫正重叠移为位时。 2.操作方法:术者两手拇指抵于突出的骨折一端,其他四指重叠环抱于下陷的骨折一端,在牵引下两拇指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加大成角,依靠拇指的感觉,估计骨折的远近端骨皮质已经相顶时,而后骤然反折。反折时 环抱于骨折另一端的四指将下陷的骨折端猛力向上提起,而拇指仍然用力将突出的骨折端继续下压。 要领:用力大小,以原来重叠移位的多少而定。用力的方向可正可斜。单纯前后移

14、位者,正位折顶;同时有侧方移位者,斜向折顶。回旋回旋 1.回旋法用于矫正背向移位的斜形、螺旋型骨折,或有软组织嵌入的骨折。 2.操作方法:有软组织嵌入的横断骨折,须加重牵引,使两骨折段分离,解脱嵌入骨折断端的软组织,而后放松牵引,术者分别握远近骨折段,按原来骨折移位方向逆向回旋,使断端相对,从断端的骨擦音来判断嵌入的软组织是否完全解脱。 4.要领:操作时,必须谨慎,两骨折段须相互紧贴,以免损伤软组织,若感到回旋时有阻力,应改变方向,使背向移位的骨折达到完全复位。 按摩推拿按摩推拿 1.用于骨折复位后,调整骨折周围的软组织,使扭转曲折的肌肉、肌腱,随着骨折复位而舒展通达,尤其是对关节附近的骨折更

15、为重要。 2.操作方法:按照肌肉、肌腱的走行方向由上而下顺骨捋筋,达到散瘀舒筋的目的。 3.要领:顺肌肉、肌腱的走行方向由上而下顺骨捋筋,操作时手法要轻柔。直流电和药物离子导入法直流电和药物离子导入法 直流电疗法是使用低电压的平稳直流电作用于人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直流电有正负极之分,有电解作用,通过人体时,能在人体组织中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对组织代谢、末梢循环和神经系统均有一定作用。尤其是结合药物离子导入,可使药物成分进入组织间隙,达到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的作用。低频电疗法低频电疗法 低频电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电流刺激使运动神经和肌肉兴奋,恢复正常功能,还可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促使感觉恢复。在

16、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不仅可应用于腰部疼痛,更能针对神经根受压引起的下肢麻木、肌肉萎缩等症状进行恢复性治疗。低频电疗法具体有感应电疗法、间动电疗法、电兴奋疗法等,各具特点,临床可灵活使用。中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 中频电较低频电更易于通过皮肤到达组织的深部,具有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兴奋骨骼肌和平滑肌等作用,其中音频电可通过电流刺激粘连组织,使之产生震动,得到松解和软化,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造成的根性粘连有一定疗效。高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 高频电无极性之分,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它主要靠热效应进行治疗。这种热作用比传导热或辐射热的作用深透、均匀,可使深部组织充血,改善循环,减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兴奋性

17、,增强白细胞吞噬作用。高频电疗法包括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电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一定的镇痛、消炎作用。药物离子导入法药物离子导入法 运用直流电疗离子导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应按中医辨证诊治的原则选药组方。下面推荐两组处方: (1)以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为原则,药物组成为:桂枝、川乌、草乌、秦艽、木瓜、天南星、羌活、独活、当归各20克,公英、威灵仙各30克,水煎备用。 (2)以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为原则,药物组成为:桂枝、川芎、当归、红花、丹皮、秦艽、木瓜、羌活、乳香、没药各20克,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公英各30克。水煎备用。在临床应用中,医生还可依据病人情况和自己 的临床经验,选择外用中

18、成药进行导入治疗。光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光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光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指红外线疗法和激光疗法。(1)红外线疗法。太阳光谱中,波长076400wm的一段称红外线。它主要是通过辐射热的作用,使组织产热,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强组织营养,同时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有消炎、镇痛、松解肌肉痉挛的作用。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选用穿透能力强的近红外线,对腰部照射,每次1530分钟,每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2)激光疗法。激光疗法是6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治疗价值的,主要为氦氖激光。激光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热效应、机械效应、光化学效应和电磁效应四方

19、面,而氦氖激光主要是热效应和电磁效应。它能透入深部组织,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循环、消炎止痛。在治疗中,既可局部照射,也可辨证选穴进行照射。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成为一门具有丰富学术内容和较大实用价值的专门学科。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针灸疗法简单易行、应用广泛、作用明显且无毒副作用,深受医生和患者欢迎。针灸疗法临床上应用的主要依据是中医基础理论,特别是经络腧穴理论。中医认为,人体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它们纵贯人体,具有通表里、贯上下、行气血、营阴阳的作用。针灸治病,是直接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的传导和反应,来

20、调整人体的营养气血和脏腑功能,治愈疾病。针灸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正是根据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腰腿痛的认识,循经取穴,辨证施治,尤其是通过调整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这两条贯穿腰背部的经脉的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目的。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灸法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经络、脏腑等理论为指导,利用艾草等易燃药物,在穴位或患处烧灼薰熨,能过其温热效应对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灸法能温通经络、祛散寒邪、行气活血、散瘀消肿、升提中气、引气下行,对气滞血瘀、风寒湿痹引起的腰腿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灸法的种类有很多,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除与针法相结合的针柄灸外,还可单

21、独使用艾卷灸,取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等穴,每次选34穴,每穴各灸1520分钟,隔日一次,1520次为一疗程。拔火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拔火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由于它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治疗腰腿病时,一般可采用留罐、走罐法,对气血瘀滞型的患者,可在肾俞、大肠俞、次等穴使用刺络拔罐法,即拔罐前先用三棱针点刺几下,然后拔罐,使之出血,加强治血祛瘀的作用。拔火罐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在临床中非常实用,但对发热的患者

22、、肌肉过于消瘦或腰部有湿疹和皮肤破损的患者,以及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孕妇,都不宜进行拔罐治疗。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的推拿手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具有易学易用、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独特等特点。许多人知道推拿手法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认为“揉”过之后能舒服一些。其实手法治疗的作用远远不止这样简单。祖国医学认为推拿治疗的主要作用为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和滑利关节。此外,它还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达到保健作用。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机是气血瘀滞不通,或风寒、湿邪郁阻经络,“不通则痛”。针对不同患者,

23、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法,能舒筋活络、活血散瘀、松解粘连、滑利关节,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根据现代医学观点,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机理是:(1)使突出物复位,回纳。(2)调节后关节紊乱并使之复位,相对扩大椎间孔,以解除神经根压迫。(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反应,松解粘连,减少对 神经根的刺激。(4)放松腰腿部肌肉,缓解疼痛。正骨推拿手法要诀正骨推拿手法要诀 关节错位需正骨,动中求正是要诀, 肌肉放松勿对抗,切忌粗暴伤病人。 定点动点选得准,椎间狭窄加牵引, 关节开合要充分,轻巧闪动定成功。1、仰头摇正法、仰头摇正法 适用于枕环关节、环枢关节错位。 病人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下

24、颌,另一手托枕部,将其头上仰、侧转,缓慢摇动23下,嘱病人放松颈部后,将头转至较大幅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多可听到关节复位时的弹响声。一般先向健侧,后向患侧摇正为好。2、低头摇正法、低头摇正法 适用于26颈椎后关节旋转式错位。 病人侧卧、平枕、低头位,(中段颈椎,前屈约20度,下段颈椎,前屈大于30度),术者一手轻拿后颈,拇指按于错位横突隆起处之下方作为“定点”,另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将头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托面颊的手稍用闪动力,“定点”的拇指同时加力按压,使关节复位。3、侧头摇正法、侧头摇正法 适用于26钩椎关节旋转式错位。 病人侧卧,低枕,颈前屈度如上述,术者一手托其头(放在对侧的耳

25、部),另手拇指“定点”于病椎关节处,将头抬起(侧屈)进行转动摇正。4、侧卧摇肩法、侧卧摇肩法 适用于第6颈椎至第2胸椎旋转式关节错位。 病人侧卧、平枕,术者一手拇食二指置于其颈椎横突隆起处的前后方作“定点”,另一手扶其肩部作向前推、向后拉的摇动,“定点”要配合用阻力,使关节在摇动中复正。此法与低头摇正法原理及适应症相同,只是“动点”改为摇肩,使作用力易于达到颈胸交界处,可避免上位颈椎受副损伤。5、侧向搬按法、侧向搬按法 适用于26颈椎侧弯侧摆式错位。病人侧卧位,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住其后颈并以拇指按住患椎横突后侧隆起处,另手托其下颌并用前臂贴其面颊部,两手合作将病者头托起作侧屈活动(先屈向健侧

26、,后屈向患侧),当搬至最大角度时,拇指“定点”不放松,与“动点”的手同时作一搬按闪动力,可听到关节弹响,术者拇指可触到复位关节的弹跳感。6、挎角搬按法、挎角搬按法 适用于24颈椎后关节滑膜嵌顿并错位者病人坐位,术者立于其后,将其头偏向健侧前屈位,充分展开患病关节,轻按摩其下位颈部紧张之肌肉,使嵌顿之滑膜 退出,揉捏颈肌放松后,术者一手拇指“定点”于病椎关节 隆起之下方,另一手扶其头顶或额部(对侧耳部),先搬向健侧前外侧45度方位,后斜向外侧45度方位,重复35次即可。7、俯卧冲压法(、俯卧冲压法(1) 又称分压法,适用于颈胸椎交界处前后滑脱式和左右旋转式错位。 也常用于胸椎错位。 本手法缺乏准

27、确的“定点”力,有一定盲目性和危险性,应认真注意冲压时力点应尽可能准确地落于隆起的棘突上,以免造成新的损害。7、俯卧冲压法(、俯卧冲压法(2) 以颈7棘突偏右,胸1棘突偏左为例。(以两节骨之间作为对比,如果上一节向左,头就向左转,向右,头就向右转.如果胸椎1,2有错位,先扶正胸椎,再扶正颈7) 病人俯卧于软枕上,双手自然分开放于床两侧,头面转向右侧。术者立于床头,左掌根部按于颈7棘 突右方,右手掌根部于13胸椎棘突上左方,令病人呼吸,当其呼气约1/2时,双手同时用一冲压力下按,有关节弹跳感即是复位。8、侧卧推正法、侧卧推正法 适用于各颈椎前后滑脱式错位尤其对反张的颈轴有效。 病人侧卧、平枕、低

28、头位,术者用拇食二指挟其向后突起的棘 突两旁作“定点”,另一手托其下颌,将其头作前屈后仰活动,当后仰头时,“定点”之手稍加力向前推动使之在运动中推正。9、牵引下正骨法、牵引下正骨法 牵引时前后纵韧带拉直,有利于前后滑脱式错位关节的复正, 牵引能使早期变窄的椎间隙增宽,对椎间盘变性并发关节错位者易于复正。 中下段颈椎错位在牵引下正骨易于复位。牵引下正骨法牵引下正骨法 病人坐于牵引椅上,术者站于其后,双手扶其双肩缓慢向后拉至一定角度,再缓慢向前推至垂直位,嘱病人双上肢随身体摆动而前后摆动,颈肌要放松。约12分钟后进行正骨法。 推正法 摇正法 侧按法9、牵引下正骨推正法、牵引下正骨推正法 前后滑脱式

29、错位者,术者双拇指按于其后突的棘突旁, 左右旋转式错位者两拇指分别置于左、右偏向不同的两个棘突旁, 当向前运动时双拇指加力推正之。9、牵引下正骨摇正法、牵引下正骨摇正法 选用复位角度时先将病人向后拉至某一角度时,嘱病人双手抓住牵引椅后脚上,以保持颈椎前屈角度,然后术者选好“定点”,进行摇头或摇肩手法复位。9、牵引下正骨摇正法、牵引下正骨摇正法 以颈4、5错位为例,触诊横突C4偏右C5偏左,牵引角度30度,术者左拇指按C4右偏横突后侧,右手托其左颊摇向右方达最大角度时稍加“闪动力”而复正。重复24次。 再以右拇指按C5左偏横突后方,左手托其右颊摇向左方,重复24次。亦可用摇肩法达一定角度作一闪动

30、力来复位。9、牵引下正骨侧按法、牵引下正骨侧按法 术者一手虎口扶于病人颈部错位椎 旁隆起处作“定点”,另一手握病人健侧手腕,徐徐用力向下推拉使病人颈部侧屈约20度,然后轻轻还原。重复上述动作24次。一般先作健侧,使交锁的关节易于松解,然后作患侧复正较易成功。10、反向运动法、反向运动法 用于松 解肌痉挛和肌牵涉性痛,亦有复位作用。 例如斜角肌痉挛(锁骨上窝处可触到索状硬结)多为钩椎关节错位的体征之一。 手法:术者右手食中二指按于其锁骨上窝的右侧中斜角肌紧张肌腱处,让病人转头向右,术者按压加力同时嘱病人用力将头转向左,重复上述动作23次即可。10、反向运动法、反向运动法 再如正骨后仍感颈背牵涉性

31、痛者。病人坐于凳上,术者站其背后,嘱病人头略仰,术者一手扶其肩,另手拇指或屈肘按于其背部痛点上,开始加力按压同时嘱病人用力屈颈低头。重复23次即可。 此法可立即收效,解除肌痉挛及牵涉痛。1、挺胸端提法、挺胸端提法 患者正坐,双手抱头,医者站与患者背后,一脚踩与患者所做凳子边缘,膝盖顶与患处,一般直接顶T5或T6,无需定点TI或T几,双手穿过病人双臂间向下抱托与患者下胸椎或软肋,患者后仰放松,医者顺势往斜上一拉,无需太多力气,关节锁住,病人完全仰躺医者顶膝(很重要,否则病人会被膝盖顶的背痛),顺势一拉即可,一般即可听到T5以上胸椎噼啪逐节复位声。 膝顶可顶椎体,也可椎旁,自行调整。做的正确一般即

32、可闻到从T5依次往上的劈啪声,有时可到C6或C7,患者要坐凳子前缘,医者脚踩后缘,要完全放松。2、拢胸上提法拢胸上提法 患者站位或坐位均可,以站位为例,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抱与颈后,颈6、7左右的位置,胖人搭在一起即可,不必交叉抱住,医者站与患者背后,双手由两侧环抱患者臂膀,双手与患者肘部相扣,以胸部或斜向左侧或右侧胸顶在患者T5椎体或椎旁,抱患者后仰患者放松失稳时寸劲斜上抱提,可闻数声乃至十几声二十几声咔哒声。3、抱颈提胸法、抱颈提胸法 患者坐位站位均可,以站位为例,患者双手抱头,医者站患者背后,双臂从患者腋下穿过十指交叉抱与患者颈椎,其余同上,发寸劲上提,可闻一声或数声咔哒声,有时可达到患者C

33、567,有时也甚至可继续往上。4、挺胸扶臂端提挺胸扶臂端提 患者坐位双手抱头,医者坐或站与患者背后,双手从患者腋下与颈椎两侧穿过,握住患者左右上臂,胸部顶住患者胸椎56左右,患者后仰放松医者顺势向斜上提。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由腰椎退行性)是由腰椎退行性改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压力改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所致腰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平衡失调所致腰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从而压迫了腰椎内神经根、血管、脊髓,从而压迫了腰椎内神经根、血管、脊髓或马尾神经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或马尾神经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t椎间盘通常包括三个部分:1、

34、软骨板;2、纤维环;3、髓核。髓核主要由胶质基质组成,纤维环主要由纤维软骨束构成内环部分,10岁以前含水量分别达到85%和75%,10岁以后髓核自其腹背侧缘开始纤维化并逐渐向中心发展,30岁以后含水量进一步下降。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腰椎间盘突出是腰痛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其原因复腰椎间盘突出是腰痛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其原因复杂:杂: 一是内在因素,主要是退变,一是内在因素,主要是退变, 二是外在因素,主要是损伤二是外在因素,主要是损伤损伤占主要因素,二者互为因果。损伤导致退变,而损伤占主要因素,二者互为因果。损伤导致退变,而退变又容易引起损伤。退变又容易引起损伤。外在因素外

35、在因素-损伤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腰部活动负重最多,有些人往往存在长期腰部用力不当,姿势和体位不正确,就很容易引起腰部损伤。长期经常反复的损伤和劳损就容易引起椎间盘的损伤。椎间盘突出的类型椎间盘突出的类型 腰椎间盘突出有腰椎间盘突出有90%以上发生在腰以上发生在腰4-5和腰和腰5骶骶1。因为这两个间隙劳损重,退变快,。因为这两个间隙劳损重,退变快,最容易突出。最容易突出。 突出方位:这取决于退变程度和力作用点突出方位:这取决于退变程度和力作用点因素,一般患者侧后方突出最为常见,引因素,一般患者侧后方突出最为常见,引起多足单侧神经压迫症状,这是因为后纵起多足单侧神经压迫症状,这是因为后纵韧带中线部

36、分较厚,两侧相对较薄,易损韧带中线部分较厚,两侧相对较薄,易损伤破裂。伤破裂。椎间盘破裂病理分型椎间盘破裂病理分型u 膨出型膨出型纤维环未破裂;膨出为生理退变,纤维环松弛但完整,髓核皱缩纤维环未破裂;膨出为生理退变,纤维环松弛但完整,髓核皱缩,表现为纤维环均匀超出椎体终板边缘。一般无临床症状,有时可因椎间隙,表现为纤维环均匀超出椎体终板边缘。一般无临床症状,有时可因椎间隙狭窄、椎节不稳、关节突继发性改变,出现反复腰痛,很少出现根性症状。狭窄、椎节不稳、关节突继发性改变,出现反复腰痛,很少出现根性症状。如同时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则表现为椎管狭窄症,应行椎管减压如同时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则表现为椎

37、管狭窄症,应行椎管减压.u 理论上椎间盘膨出是生理退变过程,如无其他病理因素,膨出可不产生症状理论上椎间盘膨出是生理退变过程,如无其他病理因素,膨出可不产生症状。资料显示,在人群中经。资料显示,在人群中经CT检查无症状的椎间盘突出高达检查无症状的椎间盘突出高达30%,有症状的大,有症状的大约有约有2%,需要手术者大约占有症状者中的,需要手术者大约占有症状者中的10%20%。LDH患者大多数可以患者大多数可以经非手术治疗而恢复经非手术治疗而恢复。椎间盘破裂病理分型椎间盘破裂病理分型n突出型突出型纤维环破裂,后纵韧带完整;髓核经纤维环裂纤维环破裂,后纵韧带完整;髓核经纤维环裂隙向椎管内突出,后纵韧

38、带未破裂,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隙向椎管内突出,后纵韧带未破裂,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局限性向椎管内突出,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神经局限性向椎管内突出,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神经根性症状、体征。此型通过牵引、卧床等保守方法可缓解根性症状、体征。此型通过牵引、卧床等保守方法可缓解,但由于纤维环裂隙愈合能力较差,复发率较高。,但由于纤维环裂隙愈合能力较差,复发率较高。 椎间盘破裂病理分型椎间盘破裂病理分型 脱出型脱出型纤维环、后纵韧带均破裂;纤纤维环、后纵韧带均破裂;纤维环、后纵韧带完全破裂,髓核突入椎管维环、后纵韧带完全破裂,髓核突入椎管内,多有明显症状体征,脱出多难自愈,内,多有明显症状体征,脱出多难自愈,保守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大多需要微创介保守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大多需要微创介入或手术治疗。入或手术治疗。 椎间盘破裂病理分型椎间盘破裂病理分型 游离型游离型脱出的髓核在椎管内游走。脱脱出的髓核在椎管内游走。脱出髓核与相应椎间盘不连接,可游离到椎出髓核与相应椎间盘不连接,可游离到椎管内病变的上或下节段、椎间孔等,其临管内病变的上或下节段、椎间孔等,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神经根症状或椎管狭窄症床表现为持续性神经根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