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课题 新问题_第1页
老课题 新问题_第2页
老课题 新问题_第3页
老课题 新问题_第4页
老课题 新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课题 新问题生态文明宣传及教育实践江西省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管理中心 殷海琼2009-5-30 淄博原山一、生态文明,古而有之地球存在以来,就开始了生物的发展进化,各种生物都在求平衡中求生存,一旦失衡,就会失存。生态问题是老课题,我们的先民保护生态,让草木、鸟兽遂行发展,对山林川泽有所管理,对破环遂行发展行为有所禁止的律令可追溯到夏代。据逸周书·大聚解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u),以成鱼鳖之长。”这是明确对保护草木鱼鳖生长的措施。出土秦简中的秦简·田律中也有相关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隄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

2、;麛she卵;毋毒鱼鳖;置弃网,到七月而纵之。”这些均是对大自然采取既保护又开放的政策,说明人们早在三、四千年前,对生态便有很深刻理解并对破坏生态环境有明确的刑律惩处规定。唐朝时有规定说:“凡五岳及名山,能蕴灵产异,兴云致雨,有利于人者,皆禁其樵采。”是对森林保护的具体措施。另“宜劝种桑枣,乃每丁每年种桑三十树”则相当于现在的强制性种树。除贤哲及各朝代官方措施之外,民间民俗反映出来的一些事情也说明人们对生态的深刻认识。去年我带小孩去遂川县,县内有华东第二高峰。此地是候鸟迁徙的过道之一,与云南大理、广西桂林鸟道齐名。当地新江石坑村后龙山有占地180亩、600余株古楠木群,这里的老百姓有一个不成文

3、的古训:“生一个男孩,种一棵楠木”,“男”“楠”谐音。当地人把这片楠木当作风水林,作为古祠堂的靠山,历代30多块进士碑整齐排列在楠木林旁,村民指着一棵自然死亡多年的楠树说“大家都知道楠木珍贵值钱,你看,这棵树已死多年,没有人会去动他,连树枝都无人去捡,我的上小学小孩被这个古训深深打动,只见他将在山上捡起的一根一米来长的树枝轻轻放在原处。黄昏下,我们仰望这棵高30米,直径1.5米的“枯楠”, 它象是一座雕塑,那凝固的线条是活生生的教材。我曾在号称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工作过,一代大师朱熹生前亲植的16棵巨杉仍在朱文公山上守护着其祖母的陵墓,当年县令留下八个字“枯枝败叶,不得取拿”,话虽朴实无华却因朴

4、方存,饱含着智慧及对生态观的认识。二、经济高度发展中生态问题的重提经济发展必须依赖资源,森林、矿产、河流、山川都因发展可能改变原来的状态,树林被砍,矿产被挖掘,河流湖泊遭到污染相应依赖这些资源的物种必然受到冲击,在某种意义上,平衡将受到冲击。社会越前进,人口越增多,生活水平越提高,对资源苛求越来越明显。那么人们为了自己生存往往片面的以为,要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发展便是去开发,便是去索取,因此,原始森林变成荒山秃岭,良田变成沙漠,河流干枯,一些物种遭灭绝是经济发展中常见的现象,过度开发必然带来严重失衡。人们往往误解要生存必破坏生态,典型的说法便是“先发展,后治理”其实生存就是生态,没有生态便没有

5、生存,生态失衡就是生存失衡。森林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虽然不像粮食和水那样直接,但一旦影响产生后果不堪设想。 全球森林面积正以每年0.4的速度锐减,而热带雨林的减少速度比这一数字高出一倍。过去十年间,全球热带雨林面积每年损失1520万公顷,其中1420万公顷毁于乱砍滥伐。非洲的森林覆盖率从上个世纪初的60减少到目前的10;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三分之二已经消失。土地沙漠化:中国沙漠化土地达到173万970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8%以上,影响全国30个一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沙漠与沙漠化的地域已由1949年的66·7万平方千米扩大到1985年的130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

6、6%。沙化土地,每年还以60平方千米的速度增长继续下去而得不到有效抑制,本世纪末,预计损失的耕地将会达到目前耕地的1/3,20世纪以来,各种生物以前所未有的势头由地球上消失。 在恐龙时代,每一千年仅有一种生物灭绝。1600年至1900年的300年间,约每4年间有一种生物灭绝。可是,20年代以后,每年有一种生物灭绝,1975年至2000年间,预测将在每13分钟内有一种生物,每年有4万种以上的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正在迫使作为朋友的动物和植物从这个地球上消失。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量于2008年1月12日都昌水文站出现8.15米水位,创下历史新低。是1998年8月2日出现历史最高水位22.42米时

7、湖面面积的73分之一,对应蓄水量的215分之一。水土流失: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亟待治理的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全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个,其中82.04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以上数据说明,生态问题的严重存在是不驳的事实,是比金融危机更危机的问题,是人类面临的老课题,也是必须刻不容缓地用行动来解决的新问题。说这个课题“老”,是古而有之,但一直会“老”下去。说他新,是因为它伴随人类的经济活动出现,随时出现新问题,永远“新”下去。三、传承生态文化是我们的职责既然从古至今都认为生态重要,目前生态中又存在以上诸多问题,保持良好的生态就是我们的职责,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并身

8、体力行地做一份自己的工作,特别作为管理职能部门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根据近年国家林业局对全国林业系统发出建设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号召,我厅十分重视,率先成立全国第一个专门机构江西省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管理中心。在大力推进林改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并聘请专家做出了江西省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指导意见及建设性规划。保护生态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决定先从教育入手做了以下工作:1、抓影视宣传全国首部反应林权改革的电影踏界,于 09年4月27日正式上映,影片朴实地反应了林改的艰辛,影片主题曲仰望星空的歌词是温家宝总理亲自撰写的,表达了总理对林业的重视和期待,对江西林业深切关爱及对江西林改的充分肯定。另首反应

9、林改的歌曲为了百姓好也唱遍江西林区。2、抓编手册对全省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宣传目前正值世界性金融危机,但江西的林业却是如火如荼,不仅封山育林,还在全民开展“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一大”,即确保实现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四小”即设区市和县城所在地、乡镇政府所在地、农村自然村、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和矿山的绿化。去冬今春重点以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市县级干道两侧和江河渠道沿岸为主体通道绿化。林业厅此次造林工程免费向99个县发放杨树、泡桐、油茶等优良树种,用3亿资金撬动各级政府及社会30多亿资金集中在通道两旁植树560万亩,、掀起全省植树高潮。在打造生态省同时还有利于返乡农民工就

10、业。我们则围绕“一大四小”工程,免费向群众发放养护手册40万份,该手册以漫画形式宣传“一大四小”目的、意义及杨树泡桐的养护,小册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得林农朋友及在校学生的欢迎。3、抓网站建设。宣传生态文化是需要阵地的,每个时段也要有不同的宣传手法,现在已是网络及读图时代,我们为顺应时代宣传潮流推出全国首家中国林业生态文化网。网内有林业四库全书、生态游戏、林下养生等栏目,希望人们在轻松的方式下对生态有所了解。网站自10月5日问世至今点击率超过14万,网上文章超过两千两百余篇,点击地域覆盖全国各省区包括台湾,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等地。 4、抓编教材生态文化应从小抓起,从学生没有迈入社会

11、抓起,于是我们主动联络省教育厅,将相关林业生态知识编入大学义务教材魅力江西,中小学九年制义务教材人杰地灵诵江西并纳入考试范围。并于2009年5月15日始与省 教育厅共同向全省中小学生展开绿色生态征文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抓专题宣传2008年在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前后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林业厅与中动协组织张抗抗等全国知名作家30余人到江西生态行。诗人查干在看过江西的山水与省长座谈的时,将自己的家乡与江西的生态作比较,不禁泪流失声会场。6、抓现场体验我厅的新办公大楼预计今年十月峻工,厅领导特将首层辟为林业生态体验厅,届时,您可在厅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江西自然保护区各个海拔的生物多样性。身临其境地与我们一起参加“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身临其境地与我们鄱阳湖白鹤、天鹅共舞。要做的工作才刚刚开始,等着我们去做的事还很多,在逐渐认识生态的同时,我们会将生态工作做到上、中、下三位同时推动。江西有句口号,“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森林、湿地是我们生存命脉,是多米乐骨牌的第一块,林业倒下,眼前的繁华,将只能是暂时。我们会将宣传面向务林人,要让务林人知道,他们种的不仅仅是树,保护的不仅仅是动植物,他们在维护着整个自然界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会面向少年儿童宣传,希望在钢筋混泥土“森林”里成长的孩子们能够认识自然,效仿自然中的相助相让,从而热爱自然并对大自然有所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