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风雅颂教育行动╲〞课题方案_第1页
╲〞国学风雅颂教育行动╲〞课题方案_第2页
╲〞国学风雅颂教育行动╲〞课题方案_第3页
╲〞国学风雅颂教育行动╲〞课题方案_第4页
╲〞国学风雅颂教育行动╲〞课题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学风雅颂教育行动”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当我们选择国学教育课题并决定以“国学风雅颂”工程加入总课题的时候,正好是入世之年。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倍加感到世界真正成了一个村落,成了大家挂在口头上的“地球村”。回首往事,纵观历史,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让世界惊讶中国作为地球“中央帝国”的动人魅力和强大影响;我们曾以四大发明,骄傲自豪过;为郑和下西洋,心潮起伏过应该说,我们为世界文化发展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做出过很多非凡的创造和贡献,为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开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为国家近代化、民族

2、式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先进发达地区信息化的步步摧进,立下过汗马功劳,出现过多次与时俱进的壮观场面。2、从国际文化发展史来看,在亚洲四小龙尚未崛起之前,世界上很多国家认为东方文化、亚洲文明没有现代化的文化基因,但是四小龙经济地位的横空出世,真正刷新了对亚洲文化特别是对儒家文化的低矫看法,也就是说东方文化乃至儒家文化是具有“现代化的基因”;世纪之交的全球经济危机,实质上是世界文化需要重新洗牌的时代宣言,当然也包括对亚洲“综合也是创造”这个经典价值观的重新审视,难怪穷爸爸、富爸爸、谁动了我的奶酪、致加西亚的信、管道的故事、首先,要打破一切常规等书籍在全世界都流行开来。我们不是只怀旧不面向未来的人,不是

3、只讲自己好而讲别人坏的人,不是心胸狭窄和目光短浅的人,在气宇轩昂、胸襟恢宏的大教育观面前,我们要真正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既要遵奉传统又要超越权威,所以必须首先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华和文化传统,好好地梳理一下,好好地继承一下,好好地吸收一下。这是一件非常紧迫的教育大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大事。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我们要有时代的敏锐性和民族的责任感,担负起培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特别是要为这种人才打好可持续发展的底子和后劲,为他们的明天着想,也就是为民族的明天着想。做到了这一点,中华民族就真正

4、与成功有缘了,与希望相约了。3、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国家启动了又一轮“课程改革”。这一次改革的精神,就是要打破科学沙文主义、国学虚无主义、阶段功利主义、学科分割主义在课程上的影响,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双向建构的大背景下,来一场思想上的洗礼、观念上的提升、内容上的更新。我们欣慰地看到,在“舶来品”更新换代的同时,新的一场“文化国货”运动悄然来临。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洗洗脑子、挖挖金子、想想点子”的行动原则,特别要在基础教育领域里努力实践大范围的国学启蒙运动,尤其是在富裕的地区,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在中国加入WTO之后。4、网络时代的到来,实现了信息帝国主

5、义的真正梦想,使没有围墙的全球文化交流成为现实。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各种信息精彩纷呈的局面下,不可避免出现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情形,我们如何才能学会选择,把真正带有文化染色体、文明高附加值的东西给下一代,让他们从小到大能够更多地接受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影响,是我们当今世界学校教育不得不考虑的大事要举。在我们看来,我们国学里面有很多非常好的文化基因,按照一百多年前梁启超的说法,就是让儿童自小多接受一点“文明的酵母”,使此酵母在以后人生的变化发展中能够真正“发酵”。5、毛泽东从小首先学的是诗经,郭沫若是从幼学琼林接受启蒙教育的,苏步青、杨振宁等科学家也是从“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

6、文)开始破蒙的。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名成家,之所以能干出一番事业,除去他们有伟大的理想和抱负、时代的需要和呼唤之外,重要一点就是他们在孩提时代就已经接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影响和洗礼,就他们的抱负而言,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国学的培育和催生,因为国学的突出特点,就是文以载道。之于现代人而言,他们多半没有了国学的底蕴,钢笔字写得越来越差,更不要说毛笔字了;参观景点或内心受到触动时,多半说一句“哇,好CS”就万事大吉了,哪里还谈得上吟诗作对!语文课堂上,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是多么创新的教育和教学了,可是我们几十年没有见到那种巍巍壮观和落落大方的景象了;中国古代私熟教育和以后的书院、学堂教育,使师生关系

7、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教师人格影响力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喧哗学生的走路姿势也跟老师差不多了,这种自然的本真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在与后来的学校教育制度成功对接以来,在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和扩大受众面的前提下,出现了两大致命的问题:一个是教劳不能结合,一个是施教不能因材。课题的理论、实践依据1、教科书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国学教育的加强和推广,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和较大的空间。目前,我们中小学使用的教科书,在文言文、诗词歌赋、古典文学、历史经典等方面,都有空前的增加和扩大。据悉,将来中小学生的语文考试,将重点突出作文和文言文。这虽然目前还不是现实,但这必定会成为基础教育特别是课程改革的方向。台湾、香港、

8、新加坡等所有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和国防大学家,都在不同侧面和不同地方强调和突出儒家文化乃至中国国学的文化价值和思想魅力。我们作为国学的正宗传人,更应该以此为己任,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2、儿童心理(如忘记规律)发展的规律,为国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开展,提供了心理学依据。6至12岁左右的儿童,其机械忘记处在最好的黄金阶段,这在心理学上叫“关键期”。只有在关键期、敏感期的教育,才能实现儿童的最佳发展,如果错过了儿童的最佳发展期,那么就等于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你要补也来不及了。因此,提前是不行的,滞后更是不行的。古往今来,无数成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实践说明,儿童在中小学阶段要有计划地持之以恒地

9、创造性地要他们多读、多记、多背一些好东西,为他们日后文化底蕴的形成、文风的养成、精神境界的提升、心胸视野的开阔,都有极大的支撑作用。有人担心孩子不理解怎么办,这种担心虽然不是多余的,但决不是有用的。我们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根本目的不在于今天有用,而在于明天发酵。还有人担心,现在学生时间不够怎么办,说这种话的人很让我们尊敬,因为他们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是站在学生立场上讲话的。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学生的时间的确被大人分割了,被成人占领了,我们再不能占用儿童的时间了,只能减轻他们的负担,所以不必再增加时间。为此,要做好三点:一要营造全校性的国学启蒙氛围,特别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环境;二是把

10、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改革一下,拿出一点时间开展相应的国学启蒙活动;三是把上课前与下课后所说的“起立”、“坐下”、“老师好”、“同学们好”改变一下,换成诸如“天赋两个室、双手和大脑,勤奋不可少,创新更重要”这样的东西,每个老师都这么讲,每周可换一次。3、养性、养正、养志、养德,为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活动找到了历史根源和教育学根据。中国古代近代的教育智慧非常之多,除去因材施教、相机而敏、有教无类等之处,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出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的教育程序和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幼儿如何养性?性是指什么性是指习性、性格、习惯等,困为“人之初,性相近,习相远也”。童蒙是指什么阶段?一般是指小

11、学阶段,就是指6至12岁左右的年龄,为什么要提养正呢?这是因为人的一生有很多事要做,要涉及到很多是非曲直,作为儿童阶段,就是要打好人生的底色,搞好正直、正气、正义等品质养成的“热身赛”。少年阶段,是指初中,这个阶段的教育,要特别注重志向和理想的养成,正所谓“少年心事当拿云”,古人也说到:十四岁没有理想与四十岁才有理想是一样的可悲。从高中阶段以后,主要任务还要包括养德的成分,这个德主要是指品德、道德、品格和境界。而上述之四养,都可以在国学里面找相应的位置和坐标。有道是:兴于诗,约于礼,成于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4、选择国学教育

12、这一重点课题,作为我校深化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因为国学具有这样几个明显的特点:文以载道源远流长,人文资讯枝繁叶茂,儒家文化占据主流,自然科学尚欠发达。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特点,就是“文以载道”,其文化精髓中蕴涵着广博的“文雅、优雅、儒雅、典雅”等从文资讯,习其文,即养其性,闻其道,自省顿悟。国学欠缺之处,在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矮化,当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二、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1、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WTO的经济动作形态对教育的重大辐射就是要营造一种文化精神家园。在这个文化精神家园里,自由的起点是人格发展的个性化,教育需要更多的宽容精神或包容胸怀;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遵守共同的规则,道

13、德教育将上长到更为突出地位,道德成为看不见的准则。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这种趋势和潮流,我们既要勇敢面对,又要积极应对。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文化,在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姿态融入世界文化大潮中,成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葩。2、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有现代科学精神,又要有一定的人文底蕴。人是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交互作用的函数,对未来发展有贡献的人才一定是具有强烈的科学精神特别是是批判和创新意识的人,同时,也必定是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的人。我们在大力倡导科学与创新精神的同时,也必须大声疾呼人文底蕴的涵养,只有在博大深厚的人文底蕴中

14、,也才能催生科学精神和迸发创造之花。3、遵奉传统,超越权威。在西方文化占据主导思潮的今天,在全球文化趋同的大形势下,只用西方的思维方式与价值体系思考问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同时用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时时提醒、处处维持。我们认为:不能忘记传统,相反,只有彻底地遵奉优秀的传统,才能真正地超越权威。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超越权威的源泉,我们要乐于守旧,吸取精华,又要善于创新,摧陈出新,可以说:守旧是厚积,创新是薄发。一个连过去都不知道、不了解的人,是谈不上有正意义上的创造的;一个背弃传统的人,是缺乏创新之源的。正如伟大科学家牛顿所说的那样:只有站在痢人的肩膀上,才能有所超越。4、旨在东西方文化对话。中华文化

15、有着很强的包孕性和创造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化的发展是不断学习和融合外来文化而催生的过程,从汉到宋的融和佛教文化、从五四时期到改革开放时代的“学习西方”、从上世纪末到今的中西交流,无不在学习与吸收,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立足于本土、扎根于本土。我们在劲吹“国学风雅颂”之风时,并不是“一致排外”,而是在东西文化之间架构桥梁,其目的就在于东西方文化对话,培养“中西合璧”的创新人才。在加入WTO的今天,我们不主张“洋为中用”和“师夷长技以制夷”,而是集中华和世界各国文化之长,给学生以“中西合璧”的营养片,促成学生适应未来的、面向世界的、面向现代化的身心健康发展。5、精神层面首先,我们要培

16、养能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基本理念、基本价值真正理解、有感情、有强烈认同感的人,使我们的精神有归依的家园、我们的人格有自信的能力,我们才有气度去实现中西方文化的通融而非同一。我们所做的是上述人才培养的奠基工作。其次,我们要培养的是“新君子”素养,即自尊自省的独立人格,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奉祖惜身的负责意识,求真至善的创新品性,笃守道义的人生信条,仁者爱人的价值关怀,以探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共处之道,并进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6、文化层面我们并非只偏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而是提倡“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算数并进的教育方法”(南怀瑾)。所学内容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古诗词、名言锦言。所选取的首先

17、是一些篇幅较短、容易忘记成诵的文章,如弟子规、大学等;并且采用一种启发式的、活泼的教育方式,比如说载歌载舞、说唱、书写等。培养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与认同感,并用儒家经典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在长大之后的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运用出来”(南怀瑾);具有了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将来无论学习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从事科学还是人文事业,都不会妨碍专业上的成就,只会因此而具有更丰富的创造及文化心灵。7、技艺层面源于国学旧“六艺”的启发,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我校师生的特点,我们在国粹技艺训练上突出“读写说唱”和

18、“球棋画”。通过颂唱古诗词、书写古诗词、讲演小故事等提高师生朗读能力、书写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绘画古诗词、下好“三棋”(数棋、围棋、象棋)和乒乓球类等活动提高师生审美情趣、逻辑思维能力和体格体能。每学期组织一次国学技艺擂台赛,集中展现师生国学新技艺。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教师开展一系列国学讲座。事业兴旺在于人,国学教育的兴旺在于一批有志的教师和教育管理队伍,除树立“教师与学生互为发展、双成发展”的理念外,我们还应有“品牌教师”的理念。可以说,一个优秀的品牌教师就可以带起一个品牌教育项目,一批优秀的品牌教师就可以促成一个特色学校。基于此认识,教师的国学素养提高和教育理念更新尤为重要,特

19、别是培养品牌的国学教师。在国学教育启蒙行动中,首先,开展一系列教师国学讲座,旨在国学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之间的有机嫁接;其次,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展“弘扬国粹”的国学启蒙讲座,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国粹的兴趣,引入博大精深的国学之门。2、 精选国学“七巧板”内容。对于博大精深的国学,我们根据精神、文化、技艺等三个层面的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精选国学“七巧板”内容,编印学生“国学诵读选本”(上、中、下)。所选取的首先是一些篇幅较短、容易忘记成诵的文章,所学内容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古诗词、典故、名言锦言甚至是儿歌童谣,制作成学生乐于享用的“中西合璧”的营养片。3

20、、对传统国学进行现代转换。可以说:没有选择就没有学习,没有现代转换就无法读好传统国学。我们在“筛选精选”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古诗词等作现代注解和提出新的教育要求,对传统国学进行现代时空转换。我们深知:教育内容是为教育目的而定的,我们要按照现代“新君子”素养需要和创新人才培养标准来学习已完成现代时空转换的传统国学。4、融合国学与国外先进文化。在进行现代国学教育弘扬国粹的同时,决不是孤芳自赏,而要恢宏胸襟地球村、极目山河纵大观。中华文化有着很强的包孕性和创造性,有“天地之大德日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生尊生、与时俱进之道。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这一优秀传统,在

21、现代国学教育弘扬国粹中,既要知道孔孟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四大名著、四大古发明,也要知道诸如莎士比亚等世界大家、知道世界工业文化和现代信息革命,在对话中嫁接,在国学与国外先进文化融合中孕生和创造。四、课题研究的策略措施1、分年级推进。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划分三个推进梯队,分阶段推进国学教育。12年级为第一推进梯队,诵唱中华传统美德童谣、儿歌、古诗,以国学发蒙,立身养性;34年级为第二推进梯队,诵唱古诗文经典、习书画、练博弈、对词吟诗,论中外古今、扬中华精神,立命养志;56年级为第三推进梯队,诵唱经典古诗文,知行结合,塑造儒雅风度。2、三个层面进行。三个层面,即:精神层面、文化

22、层面、技艺层面,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三个方面进行“国学风雅颂”教育行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光大华夏传统美德,秉承中华“礼仪之邦”之古风,习礼、厚德、雅行;树凛然之正气,养浩然之气节;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宽广包容的民族精神。立足民族,放眼世界,诵读中外传统诗文经典,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积淀智慧财富,生发创新胚芽。开发师生学习传统技艺的课堂,对词吟诗作文、书法绘画搏弈,习得国学技艺,提高师生素质。德育处、团队组织具体组织实施“讲规范、促养成、树精魂”的育人“三工程”、塑造“自尊、进取、负责、创新”“四精神”活动,特别是在塑造“四精神”,建设班级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中,国学“风

23、雅颂”教育行动始终在其中,重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学科教学中由各学科组、年级组分别成立子课题组开展课题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与研究,具体组织编制“国学风雅颂”校本课程,组织国学诵读擂台赛,实施国学特色教育,重在文化层面、技艺层面。3、课内外结合。以国学活动课为主,各学科有机结合、点滴交叉为辅,充分运用教育操场等阵地、通过课内外等途径、采取诵唱练习等形式,形成“国学风雅颂”教育推进体系。从“两个纬度、三个层面、一个结合”分年级、学科组推进国学启蒙教育行动。两个纬度,即:德育与学科教学;三个层面,即:精神层面、文化层面、技艺层面;一个结合,即:课内外结合。4、师生共同成长。在弘扬国粹、劲唱“风雅颂”、高

24、奏“民族魂”的课题研究中,始终树立“一个理念”,即;教师与学生互为发展、教师与学生同为发展主体,让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发展。教师发展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和体现教师发展,从而摈弃过去单一的教师发展或学生发展,把师生发展统一起来、结合起来。5、多种感官介入。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上世纪20年代起推进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提出要实现儿童六大解放,即眼睛、双手、头脑、嘴、空间、时间的解放。我们在推进国学启蒙行动的时候,就是要实现儿童的身心解放,让儿童在身心解放的愉悦中眼睛、双手、头脑、嘴动起来,让儿童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少一点成人的占领,多一点儿童的自主支配。多种感官介入,

25、多些自主支配,将更好地开展国学启蒙教育行动。6、开发校本课程。国学启动了又一轮“课程改革”。国家教育部2001年6月8日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学校在执行国学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地皮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我们根据课程改革与发展思路,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双向建构的大背景下,开发国学“风雅颂”校本课程。我们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大有作为,推动中国课程改革进程,实现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发展。7、凝聚学校精神文化。教育是一项创造未来的事业,创造的精神、未来的意识是教育的两大主旋律

26、。我校借国学之风塑造学校灵魂、凝集学校精神,我们塑造的校园精神,其核心是创造,其方向是未来,张扬“天地之大德日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生尊生、与时俱进之道。教师以“对民族未来负责,为孩子一生奠基”为治教理念,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返本开新的参与者、内圣外王的实践者,进而成长为“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的一代名师。建设各具特点的班组文化,形成班组共生共处、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并推及全校共生共处、和谐共进。我们精心培育、其自我生长的是具有“新君子”素养的学生,即:自尊自省的独立人格,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奉祖惜身的负责意识,求真至善的创新品性,笃守道义的人生信条,仁者爱人的价值关怀,成为有基础、有趣味、有特长、能动手、会双语的一代新学生。五、课题研究的保证1、成立“国学风雅颂教育行动”课题组。成立西乡中心小学“国学风雅颂教育行动”课题组,参加由杨克祺副研究员主持的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入世(WTO)与国学教育”总课题研究,负责课题组计划及其实施、课题组培训、对外交流等,组织编制“国学风雅颂”校本课程、组织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